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24章 西域归心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124章 西域归心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工器二年冬十月,西苑豹房内,朱厚照用松烟墨在《西域舆图》上圈出别失八里:「瓦剌可汗马合木以「借道通商」为名陈兵边界,此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案头摆着刚送达的密报,别失八里汗王求援的金简上血迹未干:「瓦剌铁骑已破哈密,恳请大明工器之师驰援。」朱载钧握着铁制神锐铳模型(枪管刻工禾纹防滑槽):「父皇曾言『工器为盾,可御外敌』,今番当以援救之名,行屯田之实。」

十一月初七,沙州卫校场。三万「工器卫」将士列阵,火铳手腰间的熟铁弹药盒随动作轻响,盒面工禾纹暗记与拆分机数据一一对应。王锐挥动令旗,五千架明瞳炮(前装熟铁炮)被牛力平板车拖出,炮身「工」字铭文下刻着铸造匠人「铁手李」的留名——每门炮需经七十二道锻打工序,耗时三月而成。

「报!瓦剌前锋距玉门关仅二十里!」斥候的马蹄扬起细沙,青禾立刻命人埋下地脉听瓮。铅铃鸣声次第变调,匠人对照《西域地脉声谱图》报方位:「敌骑分三队,右翼轻装骑兵突进!」朱载钧抬手示意:「神锐铳队出列——三百六十五步射程,自由射击!」五千铁铳手同时半蹲,铳托抵肩,准星对准沙丘后扬起的尘头。

随着「噼啪」的击锤声,铅弹破空而出,在沙地上打出密集的阻击线。瓦剌骑兵突遇远超传统火铳的射程打击,前排坐骑中弹倒地,骑手被铁网般的弹雨掀翻。「明军的火铳会飞!」幸存者惊恐回逃,却见明瞳炮队已列阵完毕——这些重三百斤的熟铁炮架在四轮木车上,炮口昂起如怒目金刚。

「放!」王锐令旗劈下,三百门明瞳炮同时轰鸣。改良后的「松脂火药」爆发出闷响,铅弹裹着橡胶碎片呈扇面炸开,橡胶碎片遇沙滞留,形成临时雾幕。瓦剌中军的驼队受惊转向,自相践踏,明军阵中响起「工器兴邦」的号子,火铳手趁势推进,铁铳齐射声与铅铃预警声交织成网。

别失八里城下,瓦剌可汗马合木望着明军如移动堡垒般的「声波方阵」——七层熟铁盾墙间悬挂铅铃,每面盾墙后藏着火铳手与拆分机操作员。当瓦剌弓箭手逼近至百步,铅铃突然发出高频蜂鸣,匠人通过拆分机校准频率,竟与羽箭破空声形成共振。「看!他们的铃铛在吃我们的箭!」一名瓦剌兵士惊见箭矢在半空中断成两截,铁制箭头坠落沙面,发出诡异的颤音。

朱载钧在中军帐外观察战局,手中的单筒望远镜(纯铁镜筒)捕捉到瓦剌军阵脚乱。「传旨:左翼铁骑兵迂回,右翼工器卫释放「沙蚕茧」烟雾!」所谓「沙蚕茧」,实为巧妃改良的烟雾弹——橡胶包裹的松香粉火罐,炸裂后形成遮天蔽日的烟雾,其中混有细沙,既能干扰视线,又可磨损敌军弓箭弓弦。

瓦剌骑兵在烟雾中迷失方向,明军神锐铳队却凭借算珠帕记录的风速、湿度数据,调整标尺精准射击。铁铳队采用「三段击」战术:前排射击、中排装填、后排校准,铅弹破空声如暴雨打在铅铃上,竟暗含《秦王破阵乐》的节奏。

深夜,别失八里汗王开城迎接明军时,护城河已被瓦剌尸首填满。朱载钧踩着冻硬的沙粒入城,见城头工器卫正在拆卸铅铃——这些原本用于预警的响器,此刻被重新熔铸为修复城墙的铆钉。「此战非为征服,」他对汗王说,「工器之师,护的是商路,也是民心。」汗王望着明军正在搭建的「工器市集」——熟铁打造的货架上摆满防沙面罩、声波水囊,忽然伏地行大礼:「愿奉大明为工器共主。」

这场持续七日的「玉门关救援战」中,明军首次大规模使用「铁铳-铅铃-蒸汽磨坊」协同战术:铁制神锐铳在三百步外撕开敌阵,明瞳炮的橡胶霰弹制造混乱,铅铃阵干扰敌军指挥,最后由工器卫所的蒸汽动力装置快速搭建营地。战后清点,明军伤亡六百三十二人,瓦剌折损骑卒三千余,余部西逃时留下的骆驼群,被匠人改造成携带齿轮传动装置的「工器驼队」。

岁末,朱载钧在嘉峪关接见西域诸王,别失八里汗王献上镶嵌工禾纹的铁制弯刀:「此刀熔铸瓦剌兵器所造,愿工器之光照亮西域。」朱载钧抚过刀身的防沙涂层,望向远处正在铺设的「声波商道」——每隔十里埋设铅瓮,以钟声指引商队避开流沙。他忽然想起朱厚照的话:「工器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转身命人将此战的铁铳弹道数据刻在石碑上,碑阳为《工器援别失八里记》,碑阴却是密密麻麻的算珠刻度——那是匠人们用鲜血校准的杀人之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