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26章 朝鲜臣服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126章 朝鲜臣服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工器三年夏五月,朱载钧遣使朝鲜,以「工器开光」为名邀朝鲜国王李峼赴京,于开城举办工器博览会,展现技术朝贡的诱惑。使者随船携带「工器样品箱」:熟铁锻造的「二牛抬杠」犁具(效率为朝鲜木犁三倍)、铅制防雹铃(可模拟雷声驱散积雨云)、水力纺车(一机顶五人手工)。朝鲜领议政尹元衡目睹铁犁破土如泥,私语左右:「此器若广用,我国粮赋可增三成。」与此同时,杨宗庆率工器监生在义州设「临时工坊」,为朝鲜边民修补农具,暗中传播「工器积分」制度:「助明军耕一亩田,得工器币一枚,可换铁刃农具。」半月内,义州百姓持币兑换者逾万,朝鲜朝堂震动,李峼被迫遣使赴京探虚实。

六月,明廷突然宣布调整釜山互市税则:凡朝鲜输入之马、纸、人参,关税减半;若以匠人、学徒抵税,可免关税三成。此「工器关税」政策直击朝鲜「士大夫轻技艺」之弊——两班贵族不屑为匠,底层却苦于农具粗劣。咸镜道匠人集团闻讯,自发组织「工器请愿团」赴汉城,要求赴明学习冶铁。李峼无奈,只得承诺「遣匠入明」,换取互市优惠。朱载钧趁机提出:「欲学工器,先修贡礼。」命礼部拟《工器朝贡仪典》,规定朝鲜国王需亲率工匠百人、质子一名赴京,方赐「工器秘谱」。消息传到朝鲜,士林派分裂:领中枢府事沈贞主张「以技强国」,反对派金安国则称「屈从辱国」,两派在景福宫激烈辩论,竟至挥笏相向。

七月,明军以「剿匪」为名,在鸭绿江畔演练铅铃阵,形成军事威慑的隐喻。三千铅铃按《乐律全书》十二律吕排布,敲击时可模拟万马奔腾之声。朝鲜斥候回报:「明军火铳射程达三百步,铅铃响处,山林震动,鸟兽皆惊。」李峼登平壤城远眺,见明军工器卫所的蒸汽磨坊(实为牛力驱动)浓烟滚滚,误以为「神火煮铁」,回宫后夜不能寐。与此同时,青禾率队在中朝边境勘探铁矿,以「工器洛阳铲」掘出露天矿脉,就地设立「中朝工器合营」——朝鲜提供劳工,明朝传授炒钢法,所产熟铁半数输朝,半数留作「卫所屯田之用」。李峼得知铁矿收益将用于明军驻屯,惊觉边境已被工器势力渗透,急召群臣商议对策。

八月,朝鲜咸镜道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者手持明制铁刃农具,打出「工器利民」旗号,引发汉阳宫变与亲工器派的崛起。李峼怀疑起义背后有明军支持,急派世子李峘赴京谢罪。朱载钧趁机册封李峘为「工器监丞」,赐「工器质子印」,命其入南京工器监学习——此乃仿明代「质子入侍」制度,实则将朝鲜储君纳入工器体系。与此同时,杨宗庆策动朝鲜匠人成立「百工社」,以《工器启蒙》为教材,秘密教授齿轮原理、矿石冶炼。百工社成员在汉阳(今首尔)铁器铺打出「工禾纹」标记,竟成风尚。士林派领袖沈贞借机上表:「夫工器者,富国之本,愿效大明,设工器衙门,迎工器天子训示。」李峼迫于压力,终于下诏「亲率百工,入朝问器」。

九月,李峼率使团抵京,朱载钧在午门设「工器殿试」考校朝鲜工匠,完成质子的成人礼。试题为「以铁铸钟,兼防霜露」,朝鲜匠人因不知「松脂涂铁防锈」之法,半数交白卷。反观明朝匠户之子,从容以熟铁铸钟,表面涂覆橡胶树汁(熬炼工艺),经三日霜露考验仍光亮如新。李峼羞愧难当,主动提出「岁贡铁材三万斤,换工器技师十名」。朱载钧趁机宣布:「朕将在开城设『工器都护府』,以朝鲜世子为都护同知,赐铁券、工器律法。」同时展示「工器地图」:鸭绿江畔已标注十三处屯田卫所,每所驻匠人五百,兼事冶铁与纺织。李峼惊见大明势力已深入朝鲜腹地,却不得不叩首谢恩——此「工器都护府」虽挂朝鲜国号,实则由明军工器监直接管辖。

十月,朱载钧与李峼在紫禁城签署《工器同盟条约》,标志东夷工器同盟成立与实质统治的完成。条约规定:朝鲜废「匠籍」,允许工器监生自由执业;开放咸镜道铁矿,由中朝合办;朝鲜王子需入明学习工器,成年后方可继位。作为交换,明朝赐朝鲜「工器秘谱」(实为《天工开物》简编)、防雹铃千枚、铁制火铳百支。签约当日,朝鲜使团参观尚工局,见拆分机吞吐打孔纸卷,匠人以算珠帕校准火铳镗孔,李峼叹谓:「我国所谓『格物』,竟不及大明匠人之手艺万分之一。」回国前,他在《朝鲜工器志》写下:「欲保社稷,非附大明工器不可。」其随身携带的铅制火铳,枪托处已刻上工禾纹与朝鲜王室徽记——这柄火铳日后将成为朝鲜「工器改革」的象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