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71章 硫毒诉苦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171章 硫毒诉苦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工器十三年秋九月,滇南橡胶工坊的硫磺蒸汽第三次熏死芭蕉林时,青禾的探硫管终于析出黄色结晶。「硫浓度七结,」她将竹筹递给阿林,管内的石灰水已呈浊黄色,「比上个月高了两结。」盲眼匠人顺着她的手势触摸结晶,指尖在竹筹刻痕上停顿——那是朱厚照密旨中「硫毒甚于铅」的警示符号,被匠人讹传为「火德星君警示符」。

午门朝会上,工部尚书捧着硫磺熏制的橡胶样品叩首:「陛下,非用硫磺不能硫化橡胶,此乃先帝「火德化胶」之法。」朱载钧盯着样品表面的蜂窝状气孔,想起杨宗庆用算珠推演的惊人数据:每斤橡胶消耗三两硫磺,滇南三十六个工坊每月耗硫百吨,相当于二十座硫磺矿的产量。硫磺蒸汽形成的酸雾已腐蚀了澜沧江沿岸的青铜神像,渔夫们的网眼结着黄色晶体,连最耐酸的水藻都成了枯褐色。

「可曾试过「水漂脱硫法」?」巧太妃忽然起身,展开「郑和笔记」残页,「三宝船队漂制硫磺时,曾用海水浸三日去其烈性。」实则是林夏笔记中的「湿法脱硫」原理,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硫化物,却被包装成「海水克火」的五行之术。工部尚书皱眉:「古法耗时七日,工坊若停工,佛郎机人的橡胶甲胄就要压过咱的火铳!」殿外突然传来蒸汽机的轰鸣,青禾推着竹制脱硫装置闯入,珊瑚碎屑填充的多层滤池正在吸附硫磺蒸汽,竹管排出的气体里,硫黄味淡了许多。

与此同时,南美传来的急报比硫磺蒸汽更灼人。朱翊梃的信中夹着焦黑的咖啡豆,附带算珠密报:「佛郎机人用硫磺酸袭击咖啡田,橡胶林因硫雾自燃。」朱载钧望着地图上亚马逊河沿岸的火焰符号,忽然想起先帝「全球橡胶布局图」的朱砂批注——南美殖民地的硫磺矿脉,正是大明火器的命脉。滇南匠人却在此时送来「硫毒转化」方案:将咖啡渣与石灰粉混合,竟能中和硫磺蒸汽。青禾在奏疏中写道:「咖啡酸属木,硫黄属火,木能生火,亦能化火为土。」实则是林夏笔记中的酸碱中和反应,被转化为五行生克的玄学表述。

乾清宫秘库的铅玻璃柜里,新添了三十六个琉璃瓶,每个瓶中都装着滇南匠人的指甲——这是杨宗庆用来检测硫毒的「血甲标本」。「硫毒入肝,」他拨动算珠,排出逐年走低的寿命曲线,「匠人平均寿命已从四十五岁降至三十岁。」朱载钧盯着《工器监月报》上的「匠人抚恤」条目,抚恤金预算逐年攀升,竟超过了橡胶工坊的利润。巧太妃在修复先帝的蒸汽钟时,发现钟摆内藏着微型硫浓度监测装置——朱厚照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记录硫化车间的硫毒数据,刻度盘边缘刻着「以血铸器,非朕本心」的小字,被锈迹掩去大半。

「他什么都知道,」巧太妃摸着刻度盘上的锈痕,「却不得不拿匠人的命换工器的命。」蒸汽钟摆摆动间,她忽然悟到密旨中「火德缓兵计」的残酷真相:在佛郎机人的坚船利炮面前,任何伦理都要为生存让路。窗外的硫雾中,滇南匠人正在澜沧江边搭建「火德净硫塔」——用咖啡渣和珊瑚礁填充的多层滤塔,实则是青禾参照林夏笔记改造的生物滤池。当第一股清澈蒸汽从塔顶喷出时,盲眼匠人们以耳贴地,听见硫雾凝结成水滴的声音,误以为是「火德星君垂泪赐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