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十四年十月,景王朱载錤与长公主朱瑢的船队从东非蒙巴萨启航,乘东北季风横渡印度洋。旗舰「工器号」主桅挂着十二面橡胶帆布,船首铜制明瞳炮群裹着防盐雾油布,船舱满载巴西铜矿、西非铁矿砂与秘鲁咖啡豆。「日本的铅锭怕潮,西非的橡胶要通风。」长公主朱瑢指着货单叮嘱管事,她腰间验铁石佩饰随甲板颠簸轻晃,「每过赤道一次,需用淡水洗舱三次,别让铅毒渗进咖啡豆。」景王蹲在船头调试声纹验矿仪,十二支青铜音叉在印度洋阳光下泛着冷光:「巴西铜矿的震频比日本铅矿低两个律吕,」他敲击音叉,水纹中映出南美海岸线,「刚王在刚果河用「双声辨矿法」,铁矿砂纯度提至八成。这刚王是代王堂弟,去年宗人府按《工器宗藩条例》改封刚果,倒也争气。」
工器十五年春正月初七,雪后初霁,景王与长公主踏入乾清宫。朱载钧转动璇玑算尺,算珠声与殿外冰棱坠落声相和:「贤弟、贤妹一路辛苦了,先报海路见闻。」景王展开《世界矿脉图》,工禾纹标记从日本富士山延至巴西高原:「皇兄,日本铅产量达五千吨,」他指尖划过富士山区域,「声波震矿法使矿脉勘探效率增三倍,但火山灰堵塞蒸汽管道的问题,需用南洋橡胶制防堵阀。庆王在巴西倒是顺风顺水,这孩子毕竟是太祖直系,当年父皇封他去南美,果然没看错人。」长公主递上南美铜矿样本:「庆王在巴西建十二座蒸汽碎矿工坊,」铜块表面泛着高纯度的红,「年供高纯度铜一千五百吨,蒸汽火铳枪管合格率提至七成。刚王在刚果河试种橡胶成功,生胶年供两万斤,可制传送带五千条。说起来,刚王这支本是代王旁支,去年改封单字王爵,倒把西非铁矿管得井井有条。」景王取出一袋秘鲁玉米:「蒸汽灌溉全覆盖后,亩产达六石五斗,」谷粒饱满如珠,「代王守秘鲁,设「工器义仓」储粮四百万石,够本土驻军吃三年。代王到底是叔父辈,当年父皇托他去南美开疆拓土,如今果然成了气候。」长公主展开南洋甘蔗分布图:「吕宋农户用硫净铁犁,甘蔗亩产增三成,」图中荧光标记的蔗糖工坊星罗棋布,「年供蔗糖十五万担,工器酒坊已能制「铅玻璃陈酿」。」景王呈上一匹倭缎:「和式蒸汽织机占南洋市场四成,用富士山铅矿换生丝的生意,今年减了半数——他们开始自己种桑。」长公主轻笑:「马六甲商盟年赚五十万贯,」她展示橡胶期货票样,「沈工的星象工坊定位磷矿,沈器的虫鸣驱蚁法平息南美蚁患,现在佛郎机人想买防铅布,得用威尼斯玻璃换三倍价。」
朱载钧敲击御案上的地球仪,工禾纹标记在日本、巴西、刚果河亮起:「景王镇日本,代王守秘鲁,庆王控巴西,刚王驻刚果,」他望向长公主,「南洋商盟虽不封王,沈工、沈器可世袭「工器勋爵」。黔王在滇南也不错,鲁王旁支改封单字王,把硫矿管得死死的。」长公主叩首:「谢皇兄厚恩。商盟愿以马六甲为支点,明年试种佛得角沙棘,固铅率能提至九成。」景王补充:「刚王请求在刚果河建声波信标站,用铜钟传递矿情——非为定位,只为暴雨天不误工期。宗人府条例规定旁支封王以封地单字为号,刚王以「刚」为爵,名正言顺。」
朱载钧抽出《工器律·海外篇》:「防铅布、蒸汽火铳仍禁出口,」他朱砂批注「橡胶种子不得西传」,「但可卖硫净铁犁、声纹验矿仪——要让佛郎机人知道,东方工器,惠而不奢。」长公主取出佛郎机人仿制的蒸汽碎矿机图纸:「他们仿了三年,齿轮还在漏硫。」图纸上歪扭的火漆印透着焦虑。景王捧出《东非工器图志》:「蒙巴萨酋长想学铸铁,」书中绘着当地匠人敲击音叉的场景,「儿臣想送他们两套青铜音叉、十箱硫钙肥——换他们的象牙与犀角。当年父皇说「工器开疆,宗藩为盾」,如今刚王、庆王们在海外开枝散叶,正是应了这话。」朱载钧点头:「准了。工器之道,不在封锁,而在人不能仿,」他望向殿外工器阁的璇玑仪,「就像这算尺,给他们刻度,却不教算法。」
散朝时,长公主留下半袋巴西咖啡豆:「南美种出的豆子,烘后有火山灰的焦香。庆王在巴西种咖啡,倒像是把中原的茶园搬到了南美。」景王则呈上富士山熔岩标本:「从中提炼的「地脉金」,能让蒸汽管道寿命增两倍——但需慎用。代王当年在秘鲁试种玉米,也是这般谨慎,如今不也成了气候?」朱载钧捏起咖啡豆,忽忆正德朝《滇南橡胶记》残页:「传旨,让尚食局试煮此豆,」他望向景王,「至于地脉金...先在铅安城铁厂试半年,莫学佛郎机人,为挖矿惊了地脉。」殿外,工器蒙学的童谣声传来:「工器铁,禾苗青,跨洋来,四海平」。景王与长公主相视一笑——这曲新谣,比三年前的《声律辨矿歌》多了些海洋的辽阔,也多了些宗室开疆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