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69章 夏日闲谈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69章 夏日闲谈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正德十一年夏·豹房消暑所

蝉鸣声中,朱厚照将朱载钧抱上「火德分馏炉」观景台,小儿的短靴踩在琉璃砖上,惊飞了歇在「工」字纹栏杆上的蜻蜓。炉中熔炼的精铁泛着青焰,一旁铜料箱上的「正德通宝」铸模在阳光下刺眼。

「张公公,为何铜料只许铸钱?」小太监李安望着箱上铭文,忍不住向身旁的张忠发问。

张忠扫了眼远处的朱厚照,压低声音:「你没听尚工局说?民间私熔铜钱铸炮,前年泉州匠商拿「水密隔舱」铁器换琉球铜料,差点断了京中钱脉。」他指了指炉中铁水,「如今用铁铸炮,既省铜又防私造,陛下这招「以铁代铜」,可是断了宁王的火器路。」

巧妃扶着隆起的小腹站在廊下,四岁的朱瑢拽着她裙摆,防铅肚兜上的「水禾」纹刺绣沾着松烟墨。远处驿卒策马掠过,衣袂上「飞镰纹」的齿轮与鸟形刺绣在阳光下明灭。

「那是飞镰服驿卒,」巧妃身旁的宫女绿枝轻声解释,「听说这纹路是江南工器局新创,齿轮代表铁器,飞镰是司风之神,寓意「星君送风,工器速达」。」她凑近巧妃,「坊间还传,驿卒袖口的锚形暗纹能避铅毒,是火德星君赐的护佑。」

朱载钧晃着「铁锚拨浪鼓」跑过来,鼓面「锚工一体」纹与远处驿卒的「飞镰纹」遥相呼应。朱厚照接过《江南工器谱》,听青禾说起徽州匠户献秘谱的事,忽然想起正德九年那个雪夜——李老头跪在工器局前,身后跟着冻得发抖的孙子。「匠户子孙可应试武举,」他提笔批注,「若真能靠手艺脱籍,谁还想当一辈子贱民?」

刘皇后摇着「凤衔铁锚」团扇走来,扇面「铳门防烫纹」下藏着福建密报。廊下,两名工匠正低声议论:

「琉球人买铁锚,偏要「铅龙」纹路,说是能镇海浪。」

「镇个屁!」年长的工匠啐了口,「前年泉州陈阿水的铅龙里藏罗盘,如今官家在铅杂里掺硫,遇水变绿,看他们还敢不敢偷运!」

刘皇后指尖一顿,想起朱厚照昨夜说的「松烟墨验硫」法——表面是验毒,实则借「星君示警」之名,断了匠商私通藩王的密语链。

乌云压城时,朱瑢在廊下用松烟墨涂画青砖,雨水冲开纹路,竟显露出「梅岭」「铜山」等字样。正在打扫的老太监王顺看见,手中笤帚一抖:「这是「锈纹传信」!当年铁锚会用酸性药水蚀砖,遇雨显形,三日后自消。」

「如今还能用?」小太监怯生生地问。

王顺摇头:「早被官家破了。你瞧那炉边的松烟墨,掺了石灰粉,再用磁石吸铅杂,任他什么密语都显形。」话音未落,朱厚照拾起半块带「十」字纹的松烟墨,眼中寒芒一闪——宁王竟将「锈纹」用于传铸钱密信,果然是要断大明根基。

「明瞳」炮试射现场,牛二虎扳动「火门」,炮口喷出的铅砂不再泛青。远处围观的匠人中,有人窃窃私语:

「听说这炮用了福建「五炼去硫法」,铅杂里加炉甘石,硫黄遇墨就现绿斑。」

「嘘!」同伴扯了扯他衣袖,「那是火德星君显灵,去年乾清宫算出的「炉甘石诏」,凡献秘方者免匠籍三代,咱铁火坊的李四就靠这法子给儿子挣了个秀才名额。」

朱厚照望着炮身「水禾」「锚稻」双纹,听青禾解释江南轻灵与京师沉雄的合璧之道,忽然想起刘皇后说的「凤衔铁锚」——后宫绣纹与工器符号相契,何尝不是另一种「双纹合璧」?

豹房密室内,青禾的加急文书与王守仁的军报同时送达。张忠替朱厚照磨墨,瞥见案头的炉甘石样本:「陛下,这玩意儿真能去硫?」

「松烟墨合炉甘石,」朱厚照头也不抬,「泉州匠商从琉球学的土法子,如今成了咱们的「脱硫神方」。」他忽然轻笑,「当年匠人藏着掖着,如今争着献方,你说为何?」

张忠一愣,想起近日传的「炉甘石诏」,恍然道:「是「免匠籍」的甜头!」

窗外暴雨如注,朱瑢的童声突然响起:「锁锁像铅龙!」朱厚照望去,书包拉链在烛光下蜿蜒如蛇,与记忆中的「铅龙」纹路别无二致。「就叫「掣电锚」,」他掷笔于案,「飞镰掣电,既快又狠,正合工器驿的性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