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潘安传 > 第四章 家法(二)

潘安传 第四章 家法(二)

作者:丽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5:07:08 来源:小说旗

太学位于洛阳东南开阳门外,自汉光武帝建立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根据魏制,但凡六百石俸秩以上官员的子弟都可直接进入太学,同时地方州郡也可以遴选儒生成为太学生,此时洛阳太学**有太学生三千多人。

太学生经过考试可以担任国家官职,加上汉代皇帝常常在太学咨询国事,太学生们便养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风气。因此潘岳想调动民意为嵇康求情,首先想到的地方就是太学。

潘岳等人到达太学的时候,天色尚早,无论学生还是博士都没有人影。由于在路上已经商量好了对策,三个人下了马车后直接进了讲堂,夏侯湛铺纸,韩寿磨墨,潘岳则提起笔,片刻之间就写出了一篇号召太学生为嵇康先生上街请命的招贴。

写完之后,夏侯湛和韩寿看了,都觉得潘岳这篇招贴文辞精简却意气慷慨,让人恨不得立刻冲上洛阳街头,为即将含冤受刑的嵇康先生振臂一呼。当下两个人和潘岳一起,将这篇招贴誊写了多遍,又将它们在太学内四处张贴。

等这些做完的时候,太学里已经聚满了前来上课的太学生。他们聚集在潘岳所写的招贴前,大声诵读,人声鼎沸,更有好事者将这招贴传抄多份,带到外面街头张贴散发。一时之间,原本就已经因为嵇康之案而炽热得如油锅一般的气氛,因为潘岳洒下的几滴水而轰然炸裂。

“吕巽奸污弟弟吕安之妻,反倒诬告吕安不孝。嵇康先生为吕安作证鸣冤,何罪之有?”也不知是谁带头一喊,顷刻引来了山鸣海啸一般的响应。

“小人横行,名士蒙冤,此正是我们为国家效力之时!”

“对,眼睁睁看着嵇康先生枉死,我们光读这些圣贤书有何用?”

“按这个招贴上说的,我们这就冲向东市刑场,请大将军刀下留人,请嵇康先生到太学来任教!”

“不救出嵇康先生,誓不回还!走,去东市!”

“去东市!”“去东市!”一声又一声的呐喊此起彼伏,如同一波一波的巨浪,终于漫溢出堤岸。三千太学生有的振臂高呼,有的抱起孔子的牌位,有的招呼着路上的行人,仿佛洪水一样冲出太学,向北方的宣阳门卷去。

“你们这个样子,是打算造反吗?”潘岳正与夏侯湛韩寿一起随着太学生们进城,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冷笑,“乌合之众,也想逼大将军收回成命?”

潘岳回头一看,见说话的正是石崇,想必他在洛阳无事,也前来太学听课。

“我们代表天下人请命,轮不到你来冷嘲热讽!”不等潘岳回答,韩寿便忍不住顶了石崇一句。

“一群乱哄哄的无头苍蝇,居然好意思代表天下人?”石崇哈哈一笑,“土匪聚众抢劫,都知道要推举头领,令行禁止,可笑你们这些蜗居在洛阳的世家公子,连乡野里打劫的毛贼都不如,还想成什么大事!”

“你……”韩寿气得倒仰,面红耳赤还想争辩,潘岳却一把拉住了他,“石公子说得没错,我们要想救嵇康先生,确实要推举领袖,不能如乱民一般失去控制。”

“可是谁来做这统帅众人的领袖?”韩寿脱口问道。

“还能有谁,这不是现成的吗?”石崇斜斜打量了潘岳一眼,“这洛阳城中,谁能有檀郎这么高的人望?只要拿出上巳节时在洛水边的架势,别说三千太学生,就算是三万洛阳人都会跟着你奔赴东市了!”

“你居然还有脸说上巳节!”韩寿又待怒斥,却发现潘岳已经爬上了他们乘来的马车,高高立在了车辕上。

“安仁不可!”一直沉默不语的夏侯湛见状,连忙奔过去一把拉住了马缰绳,焦急地对潘岳道,“你难道看不出石崇是故意在害你吗?法不责众,招贴大家都在传抄,查出主谋不易,可你若是出头,就是明摆着和大将军作对!哪怕最后大将军迫于民情赦免了嵇康先生,你自己也免不了受到责难。二公子已经提醒过你从井救人,圣人不为,你千万不能为了嵇康先生而把自己置于险地!”

夏侯湛不提司马攸还好,一听“二公子”三字,潘岳不由神色一凛。事后细细揣摩司马攸方才的行动和言语,潘岳已经认定,桃符此番绝不是仅仅受到了大将军斥责那么简单,而这个结果,恰正是自己的暗示造成的。既然认定了要做一件事,他就决不能只让司马攸一个人去承担这个罪责,这是义气,也是道德。

“夏侯兄,有些事,我必须做!”潘岳说着,在车辕上高高站直身子,就仿佛一只隐藏在鸡群中的白鹤终于按捺不住腾空而起,清唳九霄,哪怕会就此引来猎人的利箭也在所不惜。他大声朝周围乱糟糟的太学生们喊道:“潘岳在此,大家若想救嵇康先生,就请听我一言!”

“檀郎,听檀郎要说什么!”潘岳容貌既美,文才又高,素来在太学生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此番他站在高处振臂一呼,周围的太学生们顿时停止了吵嚷,纷纷朝他看了过来。

夏侯湛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潘岳平素虽然低调自持,可内心中始终藏着少年特有的理想和意气,就像一把藏在袋子里的锥子,再怎么小心掩藏锋芒,也终有忍不住戳破袋子的那一天。于是夏侯湛用力把马缰绳从潘岳手中拽出,自己也爬到了车上。看着潘岳不解的眼神,夏侯湛苦笑道:“既然你执意要当这根出头的椽子,我就只好给你策马护驾了。”

“还有我!”韩寿挑衅地扫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石崇,也走到了马车边。

经过潘岳的策划和劝说,半个时辰后,洪水一般激荡的太学生们终于全都安静下来,在捧着孔子牌位的同伴后排成整齐的队伍,从宣阳门进入洛阳城,沿着铜驼大街朝嵇康受刑的东市走去。

洛阳的居民们站在路边,看着这些年轻人神色肃穆,拱手而行,虽然没有一句言语,却如同沉默而稳静的河流,带着令人心折的宏大力量。而在步行的三千太学生中,却有一辆马车在人群中缓缓而行,驾车的年轻人温文尔雅,丰神如玉,而高高站立在车辕上的少年更是姿容俊拔,粲然如神,让人一见之下便目眩神迷,终身难忘。

“檀郎,他是檀郎!”很快,人群中许多人都认出了潘岳的身份,纷纷惊喜地叫喊起来。然而下一刻他们只觉潘岳的目光扫到了自己身上,虽然只是轻轻一瞥,却让围观众人忍不住心驰神往,竟不好意思再喧闹起来,只是默默地跟在太学生们身后,一起朝着东市走去。很快地,太学生们身后跟随的洛阳市民越来越多,仿佛一条大河汇聚起越来越多的支流,越发气势磅礴。

此时此刻,杨容姬也站在洛阳街头,继上次在洛水边再一次看见了潘岳。她没有随人潮跟着太学生们涌往东市,只是静静地站在路边,看着潘岳所乘的马车从她面前慢慢驶过。他的眼睛原本一直望着前方,却不知是否是杨容姬的错觉,她感到他的目光忽然轻轻转过来,下意识地在自己脸上停留了一下。不过也仅仅是一下,随即如清风一般再也找寻不到。

青衫磊落,气势慷慨,现在这个样子,才是檀郎最美的时候吧。杨容姬不禁想起上巳节的时候,他的马车被贵族女孩们团团围住,鲜花和水果雨点一般落进他的车厢内,而他就只是端宁地坐在那里,脸上带着无懈可击的微笑。虽然难掩被万人追捧的虚荣满足,但即使在最闪耀最得意的时候,他的笑容也依然是礼貌而克制的。哪怕青春正盛,才貌倾城,可他依然小心翼翼地收敛着自己的光华,就仿佛五年前他们定亲的时候,那个十二岁男孩的心事也随着他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长。

可是现在,他的脸上虽然没有笑容,杨容姬却觉得,这才是他将自己真正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的时刻。他的目光明亮而充满感召,他的唇角紧抿而充满坚定,他的脸上因为炽烈的愿望而焕发出熠熠的光彩,他挺拔的身影如同苍松翠竹,就算漫天风雪打压也挺立如旧。有那么一瞬间,杨容姬觉得周围的所有人都消失了,她的眼里只剩下一个他,从她面前缓缓地走过,然后消失在前方的茫茫天地间。

杨容姬的眼前忽然一阵模糊,就仿佛被太过明亮的阳光炫到,一时间什么都看不清楚。等她终于醒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手指紧紧地绞扭在一起,用力得指尖都泛出了白色。然后她转身离开了铜驼大街,背影坚定,毫无留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