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潘安传 > 第四章 艰程(二)

潘安传 第四章 艰程(二)

作者:丽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5:07:08 来源:小说旗

“不用,一会儿就好——”见潘岳想要传唤门外的侍从,司马攸连忙制止了他。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司马攸苍白的脸上染上了一层病态的酡红,眼中更是布满了红丝。他扶着潘岳的手臂勉力站起身,回到长榻上坐下,这才喘息着对杵在一旁的潘岳轻轻笑道,“檀奴,你不用给我使激将法……杨刺史的罪名虽然严重,但疑点尚多,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你坐下,我慢慢讲给你听。”

望着近在咫尺的司马攸,潘岳这才发现虽然司马攸在榻上安睡了一夜,神色却似乎比在大门外站了一宿的自己更加憔悴。自从进司空府后潘岳与司马攸就少了往来,如今头脑慢慢冷静下来,他才发现好友不知什么时候已是消瘦了一大圈,眉间更是仿佛承载了化不开的阴云,让潘岳的心中深深懊悔,不忍再用言语逼迫。

“好,请说。”潘岳在齐王府外站了一夜也早已疲乏得很了,可他此刻心急如焚,无论如何也坐不下来,索性只是站在司马攸下首,听他解释杨肇兵败的来龙去脉。

“几个月前,东吴的将领步阐献西陵城投降我大晋,天子封他为宜都侯,开府仪同三司,引发了东吴都督陆抗的大军讨伐。于是荆州刺史杨肇奉命率军攻打陆抗,救援被困在西陵城中的步阐。”司马攸喘息甫定,缓缓地说道,“杨肇到达西陵城外,与陆抗所率的东吴军队对峙,东吴营中的将领朱乔、俞赞便投降了杨肇,游说他攻打东吴军队防守薄弱之处。杨肇依言而行,却不料陆抗早已将士兵连夜换防,防守薄弱之处恰恰成了东吴军队最为精锐之处。杨肇军队猝不及防,大败而逃,而陆抗更是佯装追赶,战鼓大鸣。我晋军被鼓声惊吓,纷纷将盔甲和武器丢弃,东吴仅仅用五千人马便击溃了杨肇手下八万大军。西陵城失去援助,被吴军攻破,陆抗不仅杀了步阐,还夷灭他的三族,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曾放过。天子闻讯大怒,便命巴东监军徐胤彻查杨肇败军之罪。”

“若只是这样,杨刺史虽有督军不严之过,却也是无心之失,为何会遭受槛送京师,连带家眷也一并锁拿入廷尉狱的处置?”潘岳说到“入廷尉狱”几个字,蓦地联想起自己这几年来参与修订的晋朝律法,虽然比起前代已经仁慈了许多,但那些惩戒拷问的鞭杖流徙之刑,此刻已不再是纸上寥寥几笔文字,而是活生生的毁肤断骨之痛,让他陡然喉头哽咽,最后几个字便几乎发不出声音。

“你说得对,如果事实仅仅是军报中描述的这样,杨肇虽然有罪,也祸不及满门。可是巴东监军徐胤在调查兵败缘由的过程中,却听到了一些传闻。”司马攸说到这里,轻轻喘了口气,一向温润的眼睛望向潘岳,含着深深的同情和安慰:“传闻中说杨肇和陆抗私下里早有书信来往,陆抗还送了杨肇不少金银珠宝,想让杨肇佯装失败,让东吴可以收回西陵城。因此杨肇和吴国降将朱乔、俞赞合演了一出戏,将西陵城和步阐拱手卖给了东吴,而那些陆抗赠送的财物,则已被杨肇秘密转移,只有杨家人才知道埋藏的地方……”

“一派胡言!”潘岳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满腔悲愤,不顾礼节地打断了司马攸的叙述,“杨刺史官宦世家,见识广博,怎么可能为了区区财物就犯下通敌叛国之罪?编造这谣言的人想必与杨家有仇,监军徐胤但凡明白事理,都不应该采信这种别有用心的无耻谰言!”

“这个传言确实不尽合理,却依然有它的高明之处。”司马攸叹息一声,“若是前朝,说一位封疆大吏为了钱财不惜通敌叛国自然不会有人相信,可是以本朝奢靡的世风,只怕相信的人还不少。三人成虎,到最后天子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潘岳一怔,顿时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直蹿上来,让他方才因为愤怒而灼热的头脑刹那冷静。晋朝开国以来,国事承平,奢侈成风,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无不以炫富敛财为时尚。驸马王济、国舅王恺、太尉何曾、甚至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这些高官贵戚,个个悭吝贪财却又攀比富贵,以至于司马攸再三上书,言说“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魏之遗弊,染化日浅,靡财害谷,动复万计”,希望朝廷提倡节省,“去奢节俭,不奔农时”,却根本不被皇帝与高门士族所采纳。在这样的世风之下,无论宗室还是百官都大肆敛财,甚至到了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地步,那么此刻就算说杨肇为了钱财不惜通敌卖国,只怕那些达官贵人们推己及人,根本不会怀疑。

“而且,这则传言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即使杨肇根本不曾受贿,审问的官员也会尽职尽责逼问那些贿赂财物的所在地,刑讯掠拷在所难免……”司马攸见潘岳的脸色已是一片惨白,心中不忍,却不得不将利害一一在他面前剖白清楚,“若是杨肇本人抵死不认,只怕掠拷的对象就会转移到他的家人身上……”

“别说了……”潘岳只觉眼前一阵发黑,身体摇晃了一下,赶紧用力咬住下唇,顿时在齿缝间弥散出一股咸腥。前两年在司空府修订律法,他曾经造访过廷尉狱,那个森冷残酷暗无天日的地方,他怎么能让杨容姬陷落其中?单是一个念头,就足以将他逼到绝境。

“檀奴你不要着急,杨刺史还未定罪,我们还有转圜的余地。”司马攸见潘岳满额都是冷汗,牙齿把嘴唇都咬破了,连忙扶着他在榻上坐下。

“殿下说得是。”潘岳定了定神,细细梳理司马攸方才提供的信息,心思渐渐清明起来,“杨刺史败军之罪无可辩驳,当务之急,只能是洗清加诸在他身上的受贿通敌罪名。此番杨刺史的往来书信定然已被全数查抄,为免奸人在其中做手脚,不知殿下能否请朝廷指派钦使,与巴东监军徐胤同查此案?另外,若是有通达干练之人混入荆州市井,查明指证杨刺史受贿的传言从何而来,对洗清杨家的冤屈也至关重要。”

“你说的这两点都有道理,我这就去与尚书台商议钦使人选,对徐胤的所作所为有所监督。”司马攸见潘岳仓促间已想出了应对策略,轻重条理俱皆分明,不由心中欣慰,点头道,“另外我骠骑营中不乏精干斥候,派遣他们去荆州追溯流言并非难事。”

“多谢齐王殿下!”潘岳闻言赶紧从榻上站起,深躬为礼,“就算能证明杨刺史不曾与东吴勾结,单是兵败之罪也请殿下多多斡旋。潘岳不求别的,只要能保住他阖门平安,就对殿下感恩不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