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潘安传 > 第十五章 阴谋(二)

潘安传 第十五章 阴谋(二)

作者:丽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5:07:08 来源:小说旗

司马炎不动声色的人事调动如同泥沙,一点点淘空齐王司马攸的根基,但是另外一件事则如同巨浪,与它相比,先前那些权术手段都不值一提——

就在潘岳离开洛阳的第二年冬天,司马炎派遣晋朝军队对苟延残喘的东吴发起了进攻。由于此事筹备近十年,乃是司马炎建国之后最用心竭力的功业,因此晋军将士奋发,仅用四个多月就平定了吴国,从此天下结束了魏蜀吴割据天下的三国时代,再度归于一统。司马炎大喜,将咸宁六年改元为太康元年,群臣更是将他阿谀为功比秦皇,德压汉武的盖世之主,邸报上充斥了对司马炎的歌功颂德之辞,司马炎也终于摆脱了父辈的阴影和宗室士族的轻视,拥有了傲立天下睥睨群臣的权利和声望。

原本皇帝、宗室和士族三足鼎立的平衡,终于在一统天下的祝颂声中,被彻底打破了。迅速膨胀的皇权,也成了潘岳噩梦的根源。有时候他会想起自己转交给齐王妃贾荃的那个锦囊,只希望局势还不曾坏到必须打开那个锦囊的地步。

这日听说又有新的邸报送到,潘岳草草梳洗后换上公服,从后宅穿过狭小的庭院,走入县衙大堂一侧的书房之中。还没进书房,一个衙役就向潘岳笑眯眯地道:“大老爷,公孙先生老早就来了,在书房里等着您呢。”

衙役口中所提的“公孙先生”名叫公孙宏,原本是河阳县一个极有名的隐士。这位公孙先生善于弹琴,为人极是清高,但凡有官吏士子想要拜访他,他统统将人家拒之门外。然而有一天,潘岳闲来无事在林中弹奏孙登教授的独弦琴,公孙宏偶遇之下惊为天人,与潘岳交谈几句后更是为潘岳的文才见识所折服,当下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公孙宏家贫,潘岳便常常从自己的俸禄中加以接济,公孙宏也毫不客气地收下。平时两家往来甚多,县衙的仆从衙役们知道公孙宏是潘县令好友,只要公孙宏到来就径直引他到书房等候,早已习以为常。

潘岳走进书房的时候,公孙宏正拿着新送到的朝廷邸报在看,眉头轻皱若有所思。看见潘岳进来,公孙宏匆匆见礼后便指着邸报道:“这条消息,安仁不可不看。”

见平素清虚冲淡的隐士露出难得的激动情绪,潘岳赶紧接过那份邸报,却见上面摘抄了一份天子司马炎新发的诏旨,大意是天下一统之后,民间再无战事,故各州郡罢去兵士,各州刺史去除将军封号,只专注民事,不再领兵。州郡罢兵之后,军队由各司马家诸侯王统帅,从此军民分治,以期天下太平。

看到这份诏旨,潘岳也忍不住变了脸色。司马炎罢各州郡之兵就仿佛秦始皇收九州兵刃,都是一副统一天下后志得意满的模样。司马炎将兵权尽数赋予各诸侯王,特别是他新封的几个皇子,赫然是要司马家、特别是他司马炎的直系后代牢牢控制兵权,绝不给其他人任何染指社稷的机会。然而诸侯王势力大增,超然凌驾于州郡官员之上,就果然是这个国家的福音吗?虽然曹魏失国在于对待宗室刻薄寡恩,但汉初也曾如此大举分封诸侯王,不也引来了几乎灭国的七国之乱?

“安仁对此事有何高见?”见潘岳只是眉头紧锁,公孙宏心中有事,忍不住试探口风。

“我赞同吏部尚书山涛之语:‘为国不可忘战,州郡不可罢兵。’州郡是朝廷直接统辖,诸侯却自成一国,如今弱干强枝,只怕未来会有祸乱。”潘岳说到这里,心中一动——这样的弊端,天子司马炎不可能没有想过。然而之所以一意孤行,难道是司马炎想借此将兵权尽数收于自己的皇子们手中,借以制衡朝廷中枢?否则一旦司马炎去世,朝臣必定拥戴齐王执政,司马炎的后代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说来说去,司马炎最先考虑的,不是天下的长治久安,而是确保儿孙的帝位不会落到齐王手中。

公孙宏并不知道潘岳内心的深虑,只是缓缓摇头道:“我之所见,却与安仁不同。当今仕途尽被士族掌控,我等寒门庶族几乎找不到任何晋身之阶,就连以前唯一能给予希望的太学,在专为士族所设的国子学建立后,也沦为了摆设,朝堂之路彻底断绝。可州郡罢兵之后,各诸侯王势力大增,正是用人之际,必定会放弃门楣之见,不拘一格延揽人才,不失为寒门之子报效国家的一条捷径。所以安仁只担忧庙堂不能集权,我却庆幸庶族有出头之日呢。”

“听公孙兄此言,难道终于生出了入世之心?”潘岳敏锐地察觉了公孙宏今日语气的变化,不由笑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小弟敬佩公孙兄大才,屡屡劝兄入仕,公孙兄却总是难舍山林隐逸之乐。如今公孙兄终于决定出山,小弟先代日后受惠的天下百姓谢过了!”说着便是拱手一揖。

“安仁说笑了,我只是看安仁这几年将河阳这个穷乡僻壤治理成了鱼米之乡,心生感怀。安仁你出身士族,才情无双,哪怕屈尊蜗居在这简陋县衙之中,仍然不忘初心一意振奋,我怎么好意思荒废一生,还要靠你的俸禄接济度日?”公孙宏说到这里,走到潘岳面前,郑重地躬身行礼,“我今天来,是特地向安仁辞行的。”

“公孙兄要去哪里?”潘岳惊诧地问。

“实不相瞒,自从安仁游说我出山入仕之后,我私下里向楚王投书自荐,如今收到楚王回信,征召我到荆州参与军事。”公孙宏回答。

“那就恭喜公孙兄了!”潘岳并不以公孙宏隐瞒自己为忤,只是替他欣喜道,“楚王乃当今皇子,年纪尚轻,身边又缺可用之人,必定不会囿于士庶之别。公孙兄此去必定深受重用,辅佐楚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前途无量啊。”

“前途我不敢想,不过……”公孙宏说到这里,深深地盯着潘岳的眼睛,忽然压低了声音道,“不过我知道安仁的未来必定还在洛阳庙堂之中,只望我今后辅佐楚王之余,也能对安仁的功业助一臂之力吧。”

“公孙兄的好意,潘岳心领了。”潘岳让杨容姬将家中尚余的五千钱尽数交给公孙宏当作路上盘缠,这才将公孙宏亲自送出了县衙。他并没有太将公孙宏报恩之语放在心上,自然料不到若干年后,这个萍水相逢之人竟会拯救了他的性命。

送走公孙宏,潘岳重新回到书房,查看未看完的邸报。忽然,他的目光在一条消息上凝滞住,久久难以移开,而那短短的一行字是:太尉行太子太保、鲁郡公贾充病危,交还印绶退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