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潘安传 > 第十章 新朝(三)

潘安传 第十章 新朝(三)

作者:丽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5:07:08 来源:小说旗

这天乃是司马昭去世的第五天,按照礼制,乃是小殓之日。所谓小殓,就是为死者穿上隆重的寿衣,再用衾被裹尸,用绞布收束,置于棺材之内。果然潘岳没等多久,随着司仪一声“举哀”,主丧的晋王世子司马炎便带头跪在司马昭身边,抚尸痛哭,而一旁的司马家子弟则取过早已准备好的寿衣,准备给司马昭换上。灵堂外跪了一院子的朝廷官员们也同时叩头在地,放声大哭起来。

就在灵堂内外再一次掀起哭祭**之时,忽听外面有人大喝了一声:“且慢!”那声音威严醇厚,即使在这喧闹嘈杂的灵堂内也听得清清楚楚。

这一声断喝恍如平地惊雷,将包括世子司马炎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得呆了。潘岳抬头望向大门,想要知道是谁如此大胆竟敢惊扰司马昭的灵堂,却见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身穿重孝,大步越过拜伏在地的文武百官,径直朝灵堂走了过来。

虽然是逆光而来,但从那老人挺拔矍铄的身姿,清俊端雅的风度,潘岳还是一眼认出,这个老人正是征东大将军石苞。他原本已经离开洛阳回归驻地淮南,如今定是听到司马昭的死讯,星夜兼程再度从淮南赶来的。

“大胆石苞,竟敢扰乱晋王灵堂,你想造反吗?”司马伦有心在潘岳面前卖弄,当即站起身义正词严地挡在石苞面前。

“老臣不敢!”石苞噗通一声重重跪在司马昭灵前,叩头有声,声音清朗,“老臣只是觉得,晋王生前创下了不世之功业,岂能以诸侯惯例停灵五日便行小殓,自然应该再等两日,行天子七日小殓之礼!”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虽然司马家取代曹氏天下已是路人皆知的趋势,可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石苞却是第一个。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低下头,将目光凝聚在膝下的地砖上,生怕一不小心露出不该有的表情,引来飞天横祸。

司马炎原本正专心演绎孝子哭灵,冷不防被石苞抛出这么个棘手的问题,当下心头一乱,一时并未答言。灵堂内外,顿时呈现出一片尴尬的寂静,所有人竟是连礼节性的哭泣都忘记了。

然而就在这片寂静之中,帘幕一闪,一个人影缓缓地灵堂深处走了出来。他穿着白色的孝衣,外披粗麻制成的斩衰裳,腰系绞带,头戴绳缨,手中拄杖,就那么一步步缓慢而坚定朝着石苞的面前走来。

“二公子……”石苞盯着来人,蓦地认出他正是刚满十七岁的司马攸,不由难以置信地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只见此刻的司马攸形销骨立,虚弱得仿佛春天的残雪,一阵风来便会化去,他手中拄杖虽然是孝子的标准装扮,但若无这根木杖支撑,只怕他不仅不能行走,连站立的力气都消失殆尽。

究竟是怎样深重的丧父之痛,会将原本丰神如玉的青葱少年压迫到如此境地?与他浩瀚如海的悲痛相比,司马昭所有的下属、亲朋、甚至亲手所立的世子司马炎,在晋王尸体前的痛哭流涕多多少少都显出了做戏的意味。

石苞的心里涌出了一阵不祥的预感,然而还不等他分辨清楚这不祥的内涵,司马攸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按照礼法向他跪下回礼。

见司马攸的身体因为虚弱而轻轻颤抖,几乎连跪都跪不住了,石苞心中忽然想起了当年景王司马师死时的情景,心中大恸,不禁朝司马攸哭着叩拜下去:“二公子快快请起,这是要折杀老臣了!”

感到灵堂内外所有人都目光都聚焦在自己和石苞身上,司马攸撑着木杖直起身,低弱而清晰地说:“世子与诸位大臣已经拟好,叔父的谥号为‘文王’。”

世子、叔父、文王。石苞何等聪明,当下便明白了司马攸的话中之意——如今继承司马昭晋王与丞相头衔的人是世子司马炎,而“文王”则预示着司马昭只想做周文王,真正改朝换代的举动则是由他的继承者来完成的。

一言以蔽之,石苞此刻的主人,已经不是司马昭,而是新任晋王、甚至新朝天子——司马炎。此刻他的当务之急,不是向死去的司马昭表达哀思,而是对新主司马炎宣誓效忠。

对于司马攸的提醒,石苞暗中感激,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膝行到司马昭的尸身前叩头出血,怆然哭道:“文王之功,遮天蔽日,功业如此,岂能以人臣之礼下葬?老臣愿冒死上书天子,求以天子之礼安葬文王。”见司马炎口中推辞,石苞又拜伏在司马炎脚下道,“天意所指,民心所向,皆不可违背。老臣愿以老迈残躯,扶持世子恪尽文王未竟之业,成就汤、武之功!”

所谓商汤周武之功,自然是指改朝换代了。石苞统领十万精兵驻守淮南重镇,乃是司马氏手下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如今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新主司马炎赤诚效忠,由不得司马炎不动容。虽然已经年近三十,但司马炎的前半生庸庸碌碌,并无多少功绩可言,既未担任过朝中要职,也未带兵镇守过地方,如今他想坐稳司马昭留下的位子,除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就必须靠实力派大臣的拥戴了。

此刻得到这位实权重臣承诺襄助,司马炎知道自己夺取那个位子再无失算,心情激荡之下亲手将石苞从地上扶起,两人四手相握,相视而笑,只觉江山易主,不过在他们手掌翻覆之间。

“想不到这个开国的头功,竟是被石苞这个老匹夫夺走了!”望着司马昭灵前惺惺相惜的司马炎与石苞,跪在庭院中的越骑校尉冯紞恨恨地低声咒骂了一声。

“是啊,枉我们追随了世子这么多年,石苞这个时候居然跑来摘了桃子。”跪在冯紞身边的晋王府从事荀勖也低声附和。他和冯紞都是司马炎的心腹,多年来一直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对出身寒微的石苞颇为不屑,“这老匹夫一向是景王一系,如今不过是看着二公子即位无望,就巴巴地讨好世子来了。”

“可是看他刚才对二公子的表现,显然对旧主还是难以忘情呢。”冯紞阴沉地笑了笑,“我就不信,世子会看不出这一点。”

“就算世子一时看不出,我们不也可以提醒世子吗?”荀勖知道司马攸一向对自己不满,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抨击景王党的机会,不阴不阳地说,“说起来,这天下已是文王一系的,不是景王一系的。可现在不仅石苞抢了风头,就连二公子也抢了世子的风头呢。”

听了荀勖的话,冯紞了然一笑。虽然并未开口,但两人多年老友,自然了解彼此的想法。司马攸一向以孝道称誉天下,以前在嗣父景王司马师的丧礼上尽孝也就罢了,此番在司马昭灵前哀毁过礼,让所有人心生悱恻,却要将世子司马炎置于何地?特别是司马昭临死前司马炎对司马攸颇多防范,司马攸在灵前的这番悲恸哭泣,在外人眼中是孝道,在司马炎和他的心腹眼里,却更多地有了愤懑、控诉和挑衅的意味。

自古帝王之家都提倡忠孝二字,司马氏是儒学大族,对这个“孝”字更是看成立家立国之本,司马炎如今在生父葬礼上竟比不过司马攸的哀悼之情,不得不说是难以释怀的失败。

有司马攸这个众人景仰的儒家典范在,司马炎即使顺利继承晋王和丞相的职位,依然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宁。“所以,我们还要同心戮力,为世子分忧。”末了,冯紞吐出这句话,与荀勖对望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