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潘安传 > 第二章 舌战(三)

潘安传 第二章 舌战(三)

作者:丽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5:07:08 来源:小说旗

麈是一种大鹿,传说迁徙之时后麈都紧紧跟随前麈的方向,所以清谈会上的重要人物都手持麈尾制成的毛扇,以示挥斥风流,领袖群侪。此刻王济手中所持的麈尾乃是用白玉制成扇柄,挥动之际宽大的袍袖飘拂,露出皓白的一截手腕,倒似乎比白玉扇柄还要晶莹。

似乎很满意于自己莹白的肤色,王济再度挥了挥麈尾,方才对在座的宾客们道:“《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才性四本,本末有无,剖玄析微,妙得入神。今日但请以老庄之与孔子相较,宾主往复,娱心悦耳。王济不才,愿先为诸君开言,抛砖引玉。”

“看来今天的论题是有无之辩,比那些言意之辩、形神之辩容易一些。”夏侯湛在潘岳耳边轻舒了一口气,好心提醒,“主人发言之后,第一轮所有宾客都要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安仁你赶紧打好腹稿。第一轮过后,就是单独辩论,我等可以作壁上观了。”

潘岳点了点头,对夏侯湛的提醒表示感谢。此刻四座俱寂,只听王济琅琅开口,阐明自己的观点:“有生于无,无是天地万物中的根本,阴阳凭借无而化生万物,万物凭借无而成就形体,贤者依靠无而修养德行,不肖者依靠无而免于灾祸。所以无之为用,无爵而贵。但是孔子从来只说有,不说无,而老子却能着书立说阐明无之精髓,所以老子堪为孔子之师,更胜一筹。”

王济这番话很明显是重老子而轻孔子,与当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风气殊为一体。而他邀请的宾客都是玄学同道中人,对老庄的言论身体力行,当下纷纷发言,内容都无外乎对王济观点的补充,崇尚老庄而贬抑儒学,偶有反驳,也不过是言辞之争,无伤宏旨。

此次清谈第一轮只是申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深入展开论证,所以每个人都只是言简意赅表明态度,很快就轮到了潘岳。他先前耐着性子听了一阵众人形而上的言论,只觉得兴趣不大,却也只能开口道:“在下的意见稍稍有些不同。老子已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然是无,就无法用语言说明,一旦说出来就是错误。所以孔子故意规避有无之争,只说有,不说无,这才是真正把握了无的真谛。相反老子并不真正懂得无,他自相矛盾,常去说那个不能言说的无,实际上是把无当作了有。所以两位圣人相比较,还是孔子更胜一筹。”

潘岳的话一出口,顿时就如同在清波荡漾的水面中投下一枚石块,顿时搅乱了方才的和谐气氛。众玄谈名士原本习惯了在清波中微醺的节奏,此刻骤然听到一个官职卑微的年轻人重新树起儒学大旗,不自量力地想逆当代潮流而行,不由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虽然潘岳的反驳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于道理上难以反驳,但在座都是地位高迈的名士,岂有向后生小辈屈服的道理,于是有人朝潘岳翻起了白眼,有人仰起了鼻孔,有人轻咳几声,有人缓慢摇头,似乎都自矜身份,不屑于与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计较。

今日在座的都是高官贵胄,潘岳的座位排在末席,原本他发言完毕就又轮到主人王济,而此刻王济只是摇晃着手中白玉制成的麈尾,轻皱眉头闭口不言。见王济似乎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潘岳,一向最是巴结王济的孙楚便故意哈哈一笑,继续用一贯嘲讽的口气对潘岳道:“孔子确实有一些道理,但他也承认圣人必须效法天道。天只是自然之天,无喜怒哀乐,所以人也只需要顺遂自然,从心所欲即可。孔子为名教定出三德四维五常,其实就是在天道之外另树人道,哪里有老子真正顺遂天道自然那般超脱高妙?”

“孙公此言差矣。所谓自然,并非一定是善。若是人人都以效法自然天道为借口,那所谓贪财好色、无情背义都可以说是从心所欲,顺遂自然……”潘岳忽然想起王济家金沟乳猪的奢侈张狂,口气不由有些嘲讽,而一旁的夏侯湛察觉到堂上众人神情,忍不住私下扯了扯潘岳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清谈之会,畅所欲言,只要不提及庸俗政务,都在许可范围。”见潘岳停顿了一下,主人王济故作豁达地哈哈一笑,麈尾一拂遥遥指了一下潘岳,“继续说。”

“是。”潘岳先前被孙楚毕卓等人讽刺,一直因为年龄与地位差距隐忍不言。此刻得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只觉心中块垒不吐不快,果然接下去道:“孔子说过,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是因君子能随时居于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因小人不知此理,不生戒慎恐惧之心,而无所不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乃是圣人七十之后的自况,而普通人比圣人差之千里,若也以效法天道从心所欲为借口,则纲常紊乱,法治不张,若是……”他猛地住了口,将后面那句“若是他们再身居高位手握权柄,那只怕国将不国,生灵涂炭”硬吞了回去。虽然到此时潘岳已经彻底断了交结这帮清流名士的念头,但也不想与他们反目成仇。

“哈哈,潘小友提到了中庸,可我却觉得,你根本对‘中庸’二字的真实含义不甚明了。”吏部郎毕卓端起酒杯饮了一大口,见会上的气氛竟成了潘岳独辩众人,不由也惹起兴趣,乜斜着醉眼笑道,“孔子师承老子,儒学与玄学本就是一家。孔子所谓君子的中庸,其实就是无形无为,不争不伐,卑弱自持。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不争者,争之也,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不为政就是为政,做官就是隐逸,这其中的玄妙,你现在还年轻,回家体会个二三十年,再来与我们辩驳不迟。”

“原来做官就是隐逸,闲散就是做事,真是受教了。”潘岳知道这个毕卓身居吏部为国家遴选人才的要职,对自己的升迁至关重要,可一想到此人‘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的名言,就忍不住心生愤慨。他面色尽量保持平静,只是微笑点头,“既然毕公说:不争者,争之也,让敌者,胜之也。那么清就是浊,输便是赢,却不知在座各位为何热衷清谈,又为何崇尚清谈而贬抑俗务?”

“俗务都是那些官蠹小人才做的,浊气下降才能托出清气为天,我等居于高天之上,怎么肯让俗务玷污?”在座的黄门侍郎和峤忽然哼了一声,引起其余宾客纷纷微笑点头。无可怀疑,在他们眼中,贾充、潘岳这些勤于政务的官吏都是所谓的官蠹小人了。

“如果政务便是污浊之事,那官位自然也是污浊之职,为何……”潘岳还想再说,一旁的夏侯湛却忽然站起身来,举着手中酒杯高声一笑,压过了潘岳的声音:“寡酒无味,听闻王将军新得了一批五石散,何不分飨众客,以助谈兴?”

“说得对,来人,取五石散来。”王济也看出了这次清谈会气氛不对,虽然对潘岳不满,却顾及着齐王司马攸的颜面,并没有多余的表示。借着婢女们捧上五石散之机,方才潘岳与众人越演越烈的论战就此打断,众人只顾着服食五石散,再也无心与潘岳论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