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 第309章 关于军队建设的问题

一支军队能克敌制胜的最重要法宝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去问一个帝国的将军,他可能会告诉你是先进的武器、高超的战术、完美的兵员、艰苦卓绝的训练,亦或者说的更加高大一点是支撑这支军队背后的伟大帝国。

但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叶格林,他只会呵呵一笑给自己的烟斗里塞点烟丝然后告诉:

哪有那么麻烦,就只有一个东西:思想。

在叶格林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武器,先进与否都不是重要的。先进的有先进的打法,落后的也有落后的窍门。

战术更是如此,这东西只有适合的,而没有绝对的。

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战略,这些东西都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的。

一味地夸大武器和战术的作用,那只能说明那样一支军队在关于具体的人方面是存在着巨大问题的。

“帝**没有办法去发挥具体的人在一场战争中的作用,为了平衡可不就是得去追求更加先进的武器,更加先进的战术。”

“咱们在武器装备上现在是比不帝国那帮狗大户的,咱们现阶段在传统领域比他们强的就是我们用有更加灵活而且更加适合自己的先进战术。”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先进和落后都是相对的。”

“也就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拥有着能够堪比帝国的武器装备,同时他们也能够在不断的战争中总结出来新的战术体系。”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帝国在这方面肯定是要比我们快一些的。”

叶格林从不觉得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他不认为帝国会一直强盛下去,同样的他也不认为革命军只靠现在这套战术体系就可以一直吃定帝**。

随着两边在战场上的交锋次数变多,双方一定都会进步。

但是他们此时面对的对手毕竟也是个横跨整个世界的超级帝国,他们有着更加雄厚的底蕴可以不断地失败。

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变多,他们也必定能总结出来应对革命军的方法。

在这方面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革命军想要发展出能够匹敌对方的科技水平,在时间上肯定是比不过对方的。

“所以问题来了,咱们要怎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持对帝**的战略优势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势必要放在具体的人上面,准确的说是正确思想对人的改造上面。”

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先进战术,想要在这些方面上去和帝国竞争,革命军势必会落入对方的节奏当中,最后也肯定会在对方更擅长的领域堡被打得体无完肤。

通过这一点上就能够解释,叶格林为什么明知道沃尔夫格勒的工业实力在北希德罗斯名列前茅,在占领来了城市之后也依旧要带着部队去更加偏远的农村发展。

因为他们面对是从来不也是一个腐朽不堪透支内外的沙俄帝国,而是一个横跨了整个世界有着无数殖民地的吸血鬼帝国。

尽管现在的帝国已经到了由盛转衰的时期,但同样也不是随便某个势力就能轻松推翻的。

帝国可能不懂革命,但他们绝对懂城市。

如果革命军真的以沃尔夫格勒作为大本营去发展革命,那么就将走到帝国最为擅长的领域。

对于如何封锁一座城市、如何进攻一座城市、如何摧毁一座城市,吸血鬼帝国有着太多太多的经验,他们一次不行还可以两次、三次,帝国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慢慢消耗。

而革命军在沃尔夫格勒战役后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也说明了,他们对于一个城市的掌控并没有像有些人先前预料的那样手到擒来。

在此前一直没人关注过的广袤乡村开展普拉尔什维克革命对于革命军来说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但同样的对于帝国来说他们也没有对付农村根据地的经验。

这个赛道的选择等于将革命军和帝国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革命军在这方面还有着先手和理论支持的优势。

“打仗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在各方面都比不过对方,那就把敌人给拉到他们完全陌生的领域去,在那地方构筑我们的优势然后击败敌人。”

叶格林说的陌生领域就是指军队的思想建设方面,这是唯一革命军能够拥有但帝**绝对不可能用的东西。

“敌人军队内部有着十分割裂的官兵矛盾、有着尖锐的种族矛盾、有着地方与帝国不同部队差别待遇的矛盾,还有着隐藏在各种表象下面的阶层矛盾。”

“要想做好一个队伍的思想工作,首先就要讲明白我们为何而战这个问题。”

“每一个战士都是活生生的人,大家肯定都是怕死的,肯定都是不愿意过着部队这种辛苦诶日子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能够聚集起这么大的队伍呢?”

“就是因为我们给老百姓讲清楚了革命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我们是为了什么样的理想去战斗的。”

不管是在沃尔夫格勒还是在格林尼亚,叶格林对于革命军的招募工作有且只有三个要求,那就是:

一、坚持自愿公平的原则。

二、不得花钱雇佣人选。

三、不得强迫青壮年入伍。

如果说在宣传方面革命军主打一个公开透明,把加入进来的所有问题都给你讲清楚了。

那么在具体的招募工作方面这三个要求就体现出了叶格林以人为本的思想。

除了在一开始的几个团是直接由工作队转职过来组建的,革命军在后续组建步兵团的时候都严格按照了自愿征兵的原则。

戈尔隆曾不止一次地抱怨说着这个三个条件但凡随便少一个,革命军的征兵工作也不至于那么麻烦费事。

但叶格林在这事上却出乎意料地固执,他不管旁人怎么劝说都一直坚持这三个原则。

最后两边只能妥协了一下,戈尔隆承认革命军的主力部队按照叶格林的想法去征募兵员,同时叶格林不得但对戈尔隆有计划地组织城市居民组建民兵部队。

此时民兵部队暂时还没有上过战场,但革命军的主力兵团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纯志愿兵组成的部队在思想的加持下究竟爆发出了多么强大的意志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