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 > 第144章 三世诸佛

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 第144章 三世诸佛

作者:鹤鹿云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9 06:06:37 来源:小说旗

方丈面带微笑,缓缓地引领着宋锦文踏入了相邦寺的大门。一进入山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宏伟庄严的韦陀殿。

只见一尊韦陀菩萨的塑像矗立其中,他全身被塑成金色,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韦陀菩萨双手稳稳地将降魔杵平托于胸前,仿佛时刻准备着镇压世间一切邪恶。

而在韦陀像的两侧,则是彩塑而成的四大天王像,他们个个威风凛凛、气势磅礴,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穿过韦陀殿后,眼前出现了一方清澈见底的池塘。

池水如镜面般平静,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在池水之上,横跨着一座由汉白玉精心雕琢而成的石桥,宛如一条洁白的玉带连接着两岸。

往池水中望去,可以看到众多色彩斑斓的观赏鱼欢快地游弋着。

它们或红或黄、或白或黑,相互嬉戏追逐,给整个池塘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还有几只憨态可掬的乌龟悠然自得地趴在池底的石头上晒着太阳,一副悠闲惬意的模样。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水池的底部散落着许许多多的铜钱,这些都是前来许愿的善男信女们所投掷的,寄托着他们心中美好的祈愿。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继续前行,很快便来到了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

大殿内供奉着三尊巨大无比的佛像,其庄严肃穆之感让人心灵为之震撼。

居中的是西方阿弥陀佛,他面容慈祥,右手垂下作接引状;左边则是东方药师佛,左手持药钵,右手执药丸;右边的是大日如来佛,法相威严,佛光普照。

这三尊佛像共同构成了相邦寺所供奉的三世佛,彰显出佛法无边、慈悲济世的宏大力量。

此时,大殿两旁坐满了身着袈裟的僧侣,他们手持木鱼,口中念念有词,诵经之声此起彼伏,犹如天籁之音回荡在整个殿堂之中。

方丈回过头来,对着宋锦文轻声说道:“官家,稍后我们就在此地,一同为太子殿下虔诚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太子殿下平安健康、福寿绵长。”

宋锦文微微点头,表示应允。随后,他转头对身后紧紧跟随的小黄门吩咐道:“快去告知皇后娘娘,请她抱着荣承速速赶来此处,其余众人也都可以进入山门了。”

小黄门领命之后,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转身朝着山门外奔去,前去传达皇上的旨意。

不一会儿功夫,原本在山门外焦急等待的文武百官以及随行的后宫佳丽们纷纷鱼贯而入,跟随着宋锦文一同走进了大雄宝殿。

汪恭贤身着一袭明艳动人的杏黄色衣裙,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杏花般娇俏迷人。

生育以后,她的身姿和魅力未有半分削减,反而多了一些成熟的韵味。

她小心翼翼地怀抱着哇哇大哭的宋荣承,小家伙显然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毕竟他只是个毫无自制力可言的小婴儿。

此时,那些地位较低的妃嫔们正恭敬地站立在大殿之外。

宋锦文目光如炬,缓缓地扫视了一圈后,微微颔首,沉稳地开口说道:“祈福仪式正式开始吧!”随着他一声令下,原本安静的现场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只见一群身穿袈裟、手持法器的和尚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有的敲打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则拨动着念珠,神情专注而虔诚。

一时间,悠扬悦耳的梵音在整个大殿内回荡开来,仿佛能穿透人们的心灵深处。

与此同时,一根根手腕粗细的香被逐一点燃,那缕缕青烟如同轻盈的舞者,烟烟袅袅地向上升腾,逐渐弥漫在空气中,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面对如此庄严肃穆的场面,宋锦文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朝着佛像前方的蒲团走去。

他整理好衣袍,正准备屈膝下跪,以最虔诚的姿态磕头祷告之时,突然传来一道苍老却又洪亮的声音:“官家不可跪拜。”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宋锦文不由得一愣,随即转过头来,面带疑惑地询问道:“有何不可?”

那位老方丈双手合十,向着宋锦文施了一礼之后,轻轻捋了捋下巴处雪白的胡须,脸上挤出一丝谄媚的笑容解释道:“陛下贵为当今天子,乃是天下之主,您的地位尊崇无比,就如同在世的佛祖一般。

如今现世的佛祖怎会去参拜过往的佛祖呢?所以还请陛下莫要行此大礼啊。”

这番话明显是对宋锦文的阿谀奉承,但尽管宋锦文心里清楚得很,可依然觉得非常受用,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要知道,皇帝前来拜佛,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然而面对皇帝要对佛像磕头此情此景,那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却丝毫不敢轻易应承下来。

只因他心中深知一个道理,那便是每当社会对佛教尊崇有加之时,紧随其后往往便会迎来一场灭佛之灾。

不仅如此,就在此刻,他敏锐地察觉到,在那大殿之外,正有一名身着青色长袍的妃子悄然伫立着。

凭借其多年修行所练就的慧眼,老方丈一眼便瞧出这位妃子乃是出身于道门之人。

他实在不愿因这桩事情而引发起佛门与道门之间的激烈论战。

然而,事实上却是他多虑了。此时此刻,顾源一仅仅只是出于内心的好奇,想要亲眼见识一番佛家举行祈福法事时究竟是怎样一番情景而已。

需知,在佛家之中并不将此类活动称作“科仪”,而是称之为“法事”。

但说到底,二者其实质并无太大差异。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顾源一此人绝非那种存有狭隘樊篱、门户之见的人物。

在她的观念里,一直坚定地认为:无论是儒家、释家还是道家,它们归根结底都是一家人,虽然外在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内在的道理却是毫无二致的;儒门、释户以及道相通融,三教自古以来本就同宗同源,共奉一脉相承之风。

正所谓:

道冠儒履释袈裟,

三教从来总一家。

红莲白藕青荷叶,

绿竹黄鞭紫笋芽。

虽然形服难相似,

其实根源本不差。

大道真空元不二,

一树岂放两般花。

门户藩篱图增假,

道通天地有形外。

儒说皇王帝霸机,

释谈因果圣凡差。

百千峰顶无拘束,

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

只将心事付沙鸥。

一僧一道一儒缘,

同入心空及第禅。

似水流源沧溟瀇,

日月星辰共一天。

本来大道原无二,

奈缘偏执别谈玄。

了心更许何谁论,

三教原来总一般。

儒门释户道相通,

三教从来一祖风。

悟彻便令知出入,

晓明应许觉宽洪。

精神炁候谁能比,

日月星辰自可同。

达理识文清净得,

晴空上面观虚空?

但是就连她自己的亲舅舅——张天师,都将自家门派的经典教义视作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对此,顾源一着实难以理解。

毕竟在她眼中,三教归一才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只可惜这样的想法太过惊世骇俗,顾源一也只得默默地将它深埋于心间,不敢轻易向他人吐露半句。

殊不知,很多年后,她的这种思想才是主流,但是在现在还是太超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