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 > 第231章 李玄顺(作者有话说里面有图片)

收到童德高的详细汇报之后,宋锦文不禁喜笑颜开,他立刻提起御笔,亲自撰写起一道圣旨来。只见那圣旨之上龙飞凤舞地写道:“朕之安木王朝与吐蕃向来友好,互为友邦。

然而,如今竟有奸佞之徒谋逆犯上,弑杀兄长并篡夺王位,竟敢自封为佛子,如此狂妄之举实乃大不敬!

此等乱臣贼子贸然与我朝为敌,罪不可赦!若有人能将这佛子伪王之头颅取下献于朝廷,朕将赏赐白银一千两;

而那些愿意接受本朝册封,并同意设立乌斯藏监司以维护地方秩序、促进双方交流之人,朕定当全力支持,鼎力相助!”

这道圣旨一经颁布,便迅速由童德高和董志道派出使者传遍了整个乌斯藏地区。

一时间,这消息如野火燎原般扩散开来,当地各方势力几乎无人不知晓此事。

没过多久,那些原本态度强硬的吐蕃宗王们纷纷转变立场,表示无意与强大的安木王朝决裂,反而殷切期望着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实现双方和解。

于是乎,一轮又一轮紧张激烈的谈判随之展开,期间书信往来不绝于耳。

最终,经过数番艰苦卓绝的博弈,那位自称佛子的篡位者终究没能逃脱正义的审判。

其首级被无情斩下,尸首也被送往安木王朝,以昭示天下其罪行得到应有的惩处。

紧接着,乌斯藏监司得以顺利建立,同时新的吐蕃王也在众人的推举之下登上宝座。

至此,这场风波总算尘埃落定,圆满收场。

经此一役,安木王朝可谓收获颇丰。要知道,如今的吐蕃已然仅剩下乌斯藏这片土地,且王朝对于这个藩属国的掌控力度更是大大增强。

正因如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宋锦文心情愉悦至极,每每想到此事,脸上总是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不得不说,此番处理着实精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与宋锦文满心欢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华的国君李玄顺此刻正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原因无他,如今吐蕃已然示弱求和,而一直在暗中挑拨两国关系的西华无疑将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受来自各方的报复。

在西华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内,李玄顺心绪不宁地来回踱步,时而停下脚步长吁短叹一番。

尽管身为一国之君,但他看上去丝毫没有藩国君主的凶悍。

相反,他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绣金龙长袍,头顶乌纱帽,面容儒雅清秀,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文人墨客般的气质。

若不仔细分辨,还真以为他是从中原而来的翩翩公子,而非蛮夷之地的首领。

说起这西华的李家,其实与中原渊源颇深,可以算得上是中原的老朋友了。

虽说他们身上流淌着胡人的血液,但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

西华的百姓们不以放牧为生,而是勤勤恳恳地耕种土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虽然养牲口的数量大于安木,但是基本上都是圈养,种大麦喂羊。

不仅如此,就连这李家也对中原文化推崇备至,家中子弟皆熟读四书五经等经典着作。

虽说所用文字与中原略有不同,但大体意思相差无几。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相似之处,使得西华的李家自视甚高,甚至以正统自居。

从政治制度到社会风俗,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西华处处都透着一股浓郁的中原气息,宛如一座位于西方的小中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