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65章 人都没了,谁来作证?

“我想,咱们大明的中央军,应该没这种本事吧!”

常茂的话让陆秀夫满脸通红。

他刚才说得漏洞百出。他们本就带着三百禁军跟在中央军后面。如今抛弃山顶的三百禁军,与山脚下的五千黑云军汇合。

他们清楚,一旦开战,黑云军肯定会被发现。若一切按计划顺利进行,最后中央军救了他们,也只会感谢他们,不会多问什么。可现在结果跟当初设想差太多。

突然被朱雄英问起,他们的说辞就乱套了。这场大战后,五千黑云军仅剩三百余人,刚好与山顶禁军人数相当。

若是他们带三百禁军下山倒也能说得过去。但问题是,这三百禁军如何能在十几万蒙古军包围下活下来,根本讲不通。

因此,被常茂一问,陆秀夫顿时哑口无言。难道真要说蒙古大军放他们一马?这话他又说不出口,毕竟亲眼见过中央军的厉害,此刻还要硬撑的话,万一中央军反过来要求比试,岂不更丢脸?

面对中央军,陆秀夫实在不敢保证,生怕再被打脸。既然没法解释清楚,他也只能闭嘴不言了。不过常茂却不打算轻易放过他,又追问起来:

“咦,我好像刚才在蒙古大军里看到了几千名宋朝的黑云军呢。”

“我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回事。”

“正少卿,您觉得会不会是咱们的黑云军偷偷投靠了蒙古人?”

“要是在刚才的炮击中被消灭了,那也是活该!我记得黑云军好像是负责守卫临安的禁卫军吧!”

常茂一脸严肃的样子让陆秀夫有点摸不透。不知道他是认真的,还是故意在讽刺他。

关于黑云都的事,陆秀夫本没多想,只是随口说了句。没想到常茂当真了,嚷嚷着要处置这些所谓的叛徒。这可把陆秀夫给难住了。

黑云都原本是临安仅剩的禁军,现在只剩不到三百人,根本没法交代。可常茂居然在聊天时把阵亡的黑云都战士说成叛徒,陆秀夫实在难以接受。

如果是普通友军,这种话或许还能当成玩笑。但对面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明朝军队,本来就不太适合开玩笑。再加上陆秀夫见识过明朝军队的强大,心里已经发虚了。

当初是他在撒谎,现在根本无法回头。陆秀夫后悔极了,要是当时说实话就好了。他想解释真相,但看到常茂凶狠的眼神,吓得缩起了脖子,话也说不出来。

难道这些战死的将士真的要被定性为叛徒吗?听说常茂还要回来复查,陆秀夫更觉得揪心。既然话说出去了,就必须这么办,朝廷要是知道是他害得黑云都全成叛徒,还不把他千刀万剐?

高君突然开口说愿意把剩下的三百黑云都献给明朝皇帝。

高君这话一出,朱雄英忍不住笑了。这高君倒真是想得美!他把临安最后一支禁军就这么白白糟蹋了,别说带回三百骑兵,就算全军覆没也够呛。

要是带剩下的人回去,铁定挨骂;可若一个都不带,那就完全不同了。只要他和陆秀夫串通一气,随便找个借口就能蒙混过关。毕竟人都没了,谁来作证?

这招虽然毒辣,却也有效。

朱雄英直勾勾地看着高君:“三百黑云都?在我眼里屁用没有。蒙古十三万大军站我面前,撑不过一刻钟,你倒好意思提这事。”

“你以为你那三百人真能跟蒙古大军对抗?”朱雄英冷笑道,“再说,这些黑云都是临安禁军,是大宋皇帝赵基的亲兵,想把他们送人?你还不够格吧!”

高君听完脸色发白。想起刚才黑云都的惨状,他知道回去免不了吃挂落。当年贾似道十四万大军败走焦山,至少没全军覆没。自己这样回去,恐怕只会留下恶名。

思来想去,高君决定封锁消息,关键是让这三百黑云都消失不见。最终,他认定把他们献给大明是最好的出路。只要朱雄英接受,他就成了同谋,自然不会泄露风声。

即便他知道大明瞧不上这点兵力,可此时此刻,他求生**极强。可惜事与愿违,朱雄英直接拒绝了。

当朱雄英抬手的一瞬间,高君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已定。他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彻底绝望了。

突然浑身无力,瘫倒在地。常茂看着瘫软的高君,冷笑一声:“难怪你们大宋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这些将领们一个个都不靠谱,要是这种队伍都能保住大宋江山,那真是天理难容了。

还记得当年的焦山大战吗?高将军好像是参加了的吧!

直到现在,我还好奇,高将军是怎么在那么惨烈的战斗里活下来的,又怎么会全身而退回到临安城的。

说到这,李得好停下来了。旁边的陆秀夫却开始想到更多。

他用一种震惊的目光看着高君。

刚才看见高君要把所有手下都交给朱雄英,陆秀夫已经很惊讶了。

一路上相处,陆秀夫一直都很佩服高君。在他眼里,高君是个了不起的将军,从来没怀疑过他。

但这次看到高君的做法,陆秀夫才明白,原来高君是这样的人。

当年焦山之战,很多名将都战死了,高君居然安然无恙回来,会不会他也干过类似的事?

是不是也把手下全都卖给了蒙古人?

陆秀夫以前也很有抱负。

跟着李庭芝时,他认为只要努力提升自己就能报效朝廷。

李庭芝做淮东制置使时提拔他当参议官。

那时边关告急,很多幕僚都跑了,他没走,因为他想建设朝廷。

国家遇到困难,正是出力的好机会,怎么能逃呢!他还提出不少好建议。

那段日子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候,上司信任他,他也能亲眼看到自己的政策带来的变化。

后来他表现出色,被推荐当了司农寺丞。

但进入朝廷后,他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让他很痛苦。

他觉得有利于国家的好政策根本没法推行,因为每条政策都会涉及人事调动,要是好政策,执行的人肯定会升官,这是常理。

可别忘了,那些对头才不希望看到这种变化呢。

一般来说,新政策刚提出来时,总有一堆官员拼命反对。

渐渐地,陆秀夫发现情况越来越糟,心里也凉透了。

几乎每个现成的主意,都没法真正推行下去。

朝里的大臣只关心谁能掌权,至于国家兴衰,他们根本不在乎。

为了活命,陆秀夫也开始学会耍滑头、变通。

为了自己的想法能实现,他不得不讨好贾似道。

久而久之,他也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从前,陆秀夫一直觉得自己堕落得很深。

可今天见到所谓忠臣大将高君的真面目后,

他深受震撼,完全泄了气,连批评的话都不想说了。

自从官职一路攀升后,陆秀夫尝试过各种办法,

但大宋不但没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如今,临安最后的禁卫军也在阴山脚下全军覆没。

大宋朝廷基本已无望了。

也许将来,就是大明与蒙古帝国之争吧!

现在的陆秀夫只觉得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做了。

这下,两个负责的大臣全都蔫了。

朱雄英原本还有不少事要做,也不愿他们一直跟着。

再说,这些人也都累坏了。

朱雄英让他们先回临安,他们也没异议,什么都没带就直接回去。

看他俩灰头土脸的模样,朱雄英嘱咐道:

\"经历今日一战,你们应该明白中央军的实力了吧。\"

\"不用几天,建康的危机就能解除。\"

\"麻烦二位回去后好好催促赵基,让他准备好银子。\"

\"要是协议达成时你们手里没银子,后果可能很严重。\"

陆秀夫本还萎靡不振,听了这话,顿时冷汗直冒。

作为朝廷高官,这段时间他清楚地知道朝廷对中央军的态度。

当时中央军一到临安,没停多久就继续赶路了。因此,朝廷对中央军的真实力量并不太了解,全靠猜。朝廷普遍认为中央军没什么实力。

陆秀夫通过高君和太后的话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看出太后并不太想履行这次协议。朝廷那边也觉得就算不给钱,中央军也奈何不了他们。

他们根本不当回事,甚至觉得中央军太笨,只凭口头承诺就出兵,简直是自己找麻烦。

但今天见到中央军的实力后,陆秀夫意识到事情不妙。原来皇帝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大明确实有能力轻松灭掉大宋。

现在的中央军正在认真执行协议,也许那份协议真有大威力。即使没有,到时候要是朝廷交不出钱,中央军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陆秀夫虽然不清楚中央军的具体实力,但仅那些从天而降的可怕火炮就让他害怕。成百上千的火炮如果发起攻击,临安城可能瞬间就被夷为平地。想到这些,他背后直冒冷汗。

太后他们现在肯定还洋洋得意,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陆秀夫必须立刻警告他们,赶紧把消息传回朝廷。不然大宋的结局会很惨。

想清楚后,陆秀夫马上离开,迅速返回。这场战斗结束后,战场基本清理完毕。所有蒙古中央军都被缴械,排成巨大方阵跟随中央军队伍。

另一支中央军则守在投降的蒙古中央军后面以防意外。

投降的蒙古军脱下的装备堆积如山,占了不少地方。

经过初步统计,常茂向朱雄英报告:“陛下,这次战斗共俘虏蒙古骑兵八千人,步兵九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