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官场之巅峰权力 > 第1章 毕业与选择

官场之巅峰权力 第1章 毕业与选择

作者:一日三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9 13:21:47 来源:小说旗

陈凡站在宿舍的阳台上,望着校园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左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栏杆上斑驳的锈迹。四年的光阴在这所顶尖学府里镌刻下太多痕迹,此刻连空气中漂浮的槐花香都带着离别的苦涩。他注意到楼下拖着行李箱的学妹正在抹眼泪,忽然想起三年前自己也是这样目送学长们离开——原来轮回的不止四季。

\"老陈,你丫又装深沉!\"张伟趿拉着人字拖从卫生间晃出来,湿漉漉的头发还在滴水,\"赶紧把你那堆《申论宝典》收收,宿管阿姨要来查房了。\"

陈凡转身时碰倒了窗台上的多肉盆栽,陶土花盆在水泥地上摔得四分五裂。他蹲下身收拾残片,发现根系间藏着半张泛黄的合影——那是大一时全班去西山植树的照片。照片里穿着迷彩服的自己正扶着树苗,旁边挥锹填土的正是如今在投行实习的王璐。

\"听说璐姐拿了高盛的offer?\"他把碎瓷片扔进垃圾桶,故作随意地问道。

张伟正在往行李箱里塞游戏手柄,闻言动作顿了顿:\"人家雅思8分,cFA二级,实习期间就帮部门搞定两千万的并购案。\"他拉上行李箱拉链,金属齿咬合的声音格外刺耳,\"不像咱们,放着年薪百万不要,非要去当什么人民公仆。\"

这话让陈凡想起上周的招聘会。当他穿过摩肩接踵的会场,经过那些挂着\"年薪30万起解决北京户口\"的展位时,猎头们的眼神就像打量着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某外资投行的hR总监甚至拿着他的成绩单追问:\"陈同学,你确定要放弃管培生的终面?\"

此刻书桌上的国考教材被穿堂风吹得哗哗作响,最新版的《行政能力测验》扉页上还沾着咖啡渍。陈凡的手指抚过折角的那页,模拟题第37题的红笔批注格外醒目:\"农村空心化治理要注意三个维度——生产要素、公共服务、文化认同。\"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父亲发来的消息:\"县里要建政务云平台,你上次说的那个数字乡村方案,方便的话整理成文档发我。\"配图是堆满材料的办公桌,保温杯边缘结着深褐色的茶垢。

陈凡望着对话框出神。记忆突然闪回十四岁那个暴雨夜,父亲接到防汛电话夺门而出的背影。后来他在新闻里看到,父亲带着村干部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转移群众,自己却因急性肺炎住了半个月院。病床前的父亲嗓音沙哑:\"当干部就像走独木桥,心要稳,眼要亮。\"

\"同学们请注意,毕业典礼将于十分钟后开始。\"校园广播突然响起,惊飞了槐树枝头的麻雀。陈凡抓起学士服往外跑,却在楼梯拐角撞见抱着玫瑰花的李教授。

\"小陈啊,\"经济学泰斗扶了扶金丝眼镜,\"你真的不考虑直博?上次你那篇关于县域经济内生动力的论文,连发改委的同志都来要过资料。\"

礼堂穹顶的水晶灯将光芒洒在深红色座椅上,陈凡找到自己座位时,发现邻座竟是保研清华的赵明远。对方西装革履,袖扣闪着冷光:\"听说你要回老家?\"没等回答又压低声音,\"我叔叔在省委组织部,需要的话......\"

校长致辞时提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陈凡却盯着礼堂穹顶的校徽浮雕出神。那盾形纹章上的麦穗与齿轮,此刻竟与父亲办公室墙上的\"为人民服务\"书法产生奇妙的重叠。当拨穗仪式轮到他的时候,老校长突然凑近他耳边:\"去基层要带三样东西——笔记本、雨靴、降压药。\"

散场时下起太阳雨,陈凡抱着学位证书往宿舍跑,在文华楼前撞见哭成泪人的林晓芸。这个总坐在第一排的江西姑娘,刚刚拒绝某互联网大厂的offer,选择回县城当中学老师。\"我爸肝癌晚期了,\"她抹着眼泪笑,\"我想陪他看最后一场油菜花开。\"

收拾行李时,张伟突然把游戏机塞进他包里:\"带着,乡镇晚上肯定无聊。\"陈凡摸到机器底部刻着寝室号\"307\",鼻尖突然发酸。他们曾在这个编号对应的空间里挑灯夜战,为模拟市长竞赛设计智慧城市方案,为农村电商课题跑遍京郊村落。

火车驶离北京西站时,晚霞正将钢轨染成金红色。陈凡翻开父亲给的笔记本,泛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工作日志:\"2003.7.12,协调供电所解决王村灌溉用电2008.5.19,陪同地质队勘察滑坡隐患点\"。在某一页的边角,有行褪色的小字:\"小凡今天会叫爸爸了。\"

备考的日子比想象中煎熬。每天清晨五点半,陈凡会被隔壁养鸡场的啼鸣准时唤醒。他在院里的老槐树下背书,露水浸湿的《申论范文》总带着股霉味。母亲端来荷包蛋时总念叨:\"你爸又下村了,说是排查危房。\"

国考那天突降大雪,陈凡踩着湿滑的山路赶往县城考点。路过镇中心小学时,他看见父亲正带着干部们清扫校门口的积雪,藏蓝色棉袄上落满雪花。父子俩隔着纷纷扬扬的雪幕对视,父亲竖起大拇指,呼出的白气很快消散在寒风里。

笔试成绩公布那晚,陈凡正在帮母亲腌酸菜。当电脑屏幕跳出\"岗位排名第一\"时,瓷缸里的盐水溅了他满手。父亲盯着网页反复刷新三次,突然起身去院里劈柴,斧头落在木桩上的声响格外清脆。

面试培训在省党校进行,陈凡第一次见到李婷。这个扎着马尾的姑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时,用精准的数据驳斥了\"合村并居\"的激进方案。\"我在驻村扶贫时见过太多空巢老人,\"她说话时眼中有泪光闪动,\"不能为了土地指标让他们失去精神家园。\"

分配通知下来那天,陈凡骑着父亲的二八自行车去镇政府取文件。返程时在山道上遇见赶集的村民,竹篓里的仔猪发出哼唧声。带头的老人认出他:\"陈书记家的娃吧?去青岩镇要过三道梁,记得在腰磨沟换车。\"

出发前的夜晚,陈凡在笔记本最新一页写下:\"青岩镇主要产业:石材加工、高山茶叶、竹编工艺(列入非遗)。现存问题:1.村道年久失修;2.青壮年劳动力流失;3......\"月光透过窗棂漫过字迹,蟋蟀在墙根下唱个不停。

长途客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时,陈凡紧抱着装满资料的公文包。前排的大婶递来烤土豆,用浓重的方言说:\"后生仔去镇上工作?咱们青岩的石头会唱歌哩!\"突然一个急转弯,悬崖边的防护栏锈迹触目惊心,陈凡的掌心沁出冷汗。

当\"青岩镇人民政\"的褪色牌匾映入眼帘时,夕阳正把镇政府斑驳的白墙染成橘红色。门卫室走出的跛脚大爷眯眼打量他:\"新来的大学生?崔书记交代过,让你直接去三楼会议室。\"

陈凡踏上水泥台阶时,听见二楼传来激烈的争吵:\"凭什么砍我们村的修路资金?你们村人口不足一百,按新规就是不符合条件!\"他握紧公文包带子,忽然明白父亲说的\"独木桥\"是什么意思——这里每步都是沟坎,每句话都系着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