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 第100章:意识的构成

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第100章:意识的构成

作者:城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0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话一出,直播间再度炸锅。

“等等,意识不就存在大脑里吗?”

“对呀,之前你不是说过,意识就是神经网络的电信号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网络吗?”

“不对,江主持人说的似乎是——如果神经元不发电的时刻,意识的信息存在哪里。”

“楼上,我有些不理解;大脑不发生物电,那人岂不是就彻底死了,哪还有什么意识藏在哪里这个说法?”

“对啊对啊,根本无法理解!”

“...”

即使经过江哲之前的解释,不少观众还是有些不清晰。

他们认为,脑部神经网络在发电,即意识就会存在。

一旦当神经网络不再发电,即人死,那么脑壳里的意识也就随之而消散。

江哲听着耳麦内导播播报的弹幕。

随即露出微笑。

“或许各位误解了。”

“我们谈论的是,当大脑发电时的一刹那,信息存在哪里!”

“众所周知:人能思考,能看见,能听见,能闻见,都是基于大脑里的神经网络在发电。”

如若将人脑比做一张电网。

那么人在做任何事时的感受,都会传递进这张电网内。

一旦电网被拉闸,那么这张网就平平无奇,人也就彻底死亡。

“信息是电流的传递吗?”

“大家可以这么理解。”

“要了解灵魂藏在哪里,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我们的大脑的运作方式!”

面对镜头,他的语气稍缓,尽可能讲得更加详细!

“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下丘脑...”

“大家不需彻底了解,知需要知晓大脑的这些器官的存在,是控制着我们语言,记忆,运动,画面等等的。”

“少了这些器官,我们就开不了口,无法运动等等等等。”

虽然简洁,但在医学家们的眼里,这些确实是构成人类大脑的基础。

只是医学家们都未曾想到,需要解决庄周梦蝶,竟然要涉及如此之多,如此之广阔的综合性知识。

“而我们的意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产生意识的原理,实际上非常复杂!”

“目前主要有集体性活动、神经连接、信息整合、神经元震荡主流的模型。”

“1:集体性活动,主要就是我们大脑里的神经网络里的生物电信号的传递——”

“有了生物电信号,才有意识的存在。有了它的存在,才有了上面我说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之后的功能。”

“优先比是——”

“意识,大于之后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之类的一切。”

这些对观众们来说,理解起来倒不难。

意识是老大。

大脑内的其它器官大多都并列老二。

少了老大的存在,那么老二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只有老大在,老二才能安然无恙。

“2:神经连接。”

“这种神经连接原理。认为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会以特别复杂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而形成神经网络。”

“人们的意识正是在信号传递和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

“这神经连接模型支持者,其实与集体性获得支持者的答案都差不多。”

“3:信息整合,信息整合原理,以及支持者认为——”

“大脑是在收到来自外部的各种信息之后,大脑将会对信息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此基础上就会形成意识。”

“什么意思呢?”

“这部分支持者认为:你从小到大的所闻所见所听所尝所想的信息,才构建成了你的意识。”

“在有了这些记忆的支持,那么你的意识才会激活。”

讲述到此,他敲了敲桌子,让更多的观众定睛望去。

“其实这【信息整合】原理,与我们之前讲忒休斯之船与克隆有些类似。”

“我们之前说过【信息的连续性】,但凡我们的人体遭遇连续性的破坏,那么克隆的我也不再是我。”

“这第三点理论,其实就是这个部分的衍生:【意识是我们人类所有信息的集合体】。”

观众们闻言,眼前一亮。

他们之前还以为江哲在自创,甚至胡说。

原来也是基于现实存在的理论筛选出的优化答案。

这让观众,与专家们对江哲的认知再上一层楼!

“第4点:神经元震荡:大脑中的神经元在震荡活动发生过程中,会以特殊的频率传递信号,在此背景下就有可能导致意识的产生。”

“这是什么意思呢?”

“顾名思义,就是电信号在大脑内传递的时候,会产生微弱的震荡频率,这个频率大家可以理解为音乐中的【韵律】。”

“一句话,大脑的神经元在震荡时,大脑内神经振荡按照其波段可以划分为——”

“阿尔法α波、贝塔β波、伽马γ波、德尔塔δ波和西塔θ波。”

“用音乐参考,α音乐,是一种灵感音乐,节拍在60~70之间,频率在8~14核资之间。”

“当人听到这声音时,脑内就会产生α波即【8~12Hz波】,当脑波处于α波时,我们人类的潜意识就会发生作用。”

随着话落,他眉头一皱,听着导播后台内的弹幕汇报。

【听不懂,听不懂啊!】

【太难了,沃日!】

【求您照顾下学渣吧,亲爱的!】

“江老师,请您简单一点...这些有点专业性了。”

闻言,江哲双眼一眯,他已经尽可能简化了。

不过观众们要求,他只能再简化一番,毕竟要对大部分观众负责。

“嗯,这些有些复杂,大家无需彻底了解,只需要知道大脑有这些波段就行了。”

“总结一下,【神经元震荡】理论中——”

“人脑有五种不同的脑波:阿尔法α波、贝塔β波、伽马γ波、德尔塔δ波和西塔θ波。”

“阿尔法波:清醒放松,我们人类放松的时候,大脑处于这个波段。”

“贝塔波:我们高度警觉,集中的时候,处于这个波段。”

“伽马波:我们解决问题、集中注意力以及进行复杂思维的状态下,我们脑波处于这个阶段。”

“德尔塔波:我们深度睡眠,增强免疫力时,处于这个波段。”

“西塔波:我们打盹、昏昏欲睡时,处于这个波段。”

“这些波段都在不停的运动以及转换,大脑一直在产生所有这些频率的波。”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和我们所说的每件事都是由我们的脑波频率控制的。”

“在该理论的支持者,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这些是猜测,没有人可以肯定的说,意识就是这么这么来的。”

经过这般解释,理解的人也就愈来愈多。

“沃日,这不就是初中生物上的吗,我怎么全都记不住了?”

“你家初中生物有这些?是高中生物!”

“都闭嘴,这是小学生物,别说了,安静听讲。”

“这...”

报告厅中。

生物与心理学家们对这些倒不陌生。

还有一个心理学模型,是江哲没有提出来的:【全局工作空间模型】

在该模型中——意识!

祂源自一类特殊的信息处理过程。

大脑记录的感官信息会被多个认知系统使用;如语言、形成或提取记忆、执行动作等。

在数据被传播至整个大脑的多个认知系统时,意识开始逐步产生。

三个组成部分:专门处理器,全局工作空间,语境。

【专门处理器】:

它是无意识的,仿若机械,它只处理特定任务——

比如:一个人打螺丝一万遍,那么他就可以左手打螺丝,右手拿手机看电影,俩不耽误。

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机械行为!

【全局工作空间】:

则是有意识的,信息在这里面待的时间越长,人类对它的意识经验就越深刻。

比如:

有个人对某个人很好了999天!

在第1000天时,那个人突然不见了。

于是,那个好人便永久的驻足在了那个人的记忆之中,一辈子!

【语境】:则是意识经验的内部世界。

比如:一个人出了一场车祸,于是那个人会思考,我为什么会出车祸?

仔细想想,是今天的走路步数达到了101步。

而那个人以往走路步数只有100步。

深思熟虑后,那个人发现:这多出的1步,竟成为了车祸的关键。

于是,那个人便会思考,这1步内,包含了生与死,早与晚。

而意识经验的内部世界,则是人类会思考某些事情的意义。

车祸对那个人的意义又是什么?

让他学会了什么?

等等诸如此类的深度经验!

在专家们议论间,大荧幕中。

江哲面露奇妙地微笑。

“或许这些理论都正确,都能解释意识来源何处。”

“他们或许认为,大脑的记忆存在于海马体、颞叶和杏仁核等器官中。”

“这些没错!”

“但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