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 第82章:集体潜意识与百猴效应

集体潜意识,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

老百姓们平日里也见不到这些词汇。

后台导播连忙联络江哲,让其深入为其解释一下。

面对镜头,江哲轻轻点头,开口解释:

“从集体潜意识开始。”

“它是由心理学者荣格在1922年提出来的。”

“荣格他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庄周梦蝶,我将其划分为三个疑难点。”

“1:我。”

“2:现实。”

“3:虚幻。”

“要想解决庄周梦蝶,必须先让我们了解我们口中的我的构成。”

“只有理解集体潜意识后,我们才会知晓我们口中的我,到底指的是什么!”

“意识,简单理解: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提到的【我】,别人问:【你在干嘛】,你会回:【我在发呆】。”

“这里的【我】,就是你们平时口中的【我】,是对自己的表述,但不能深究,因为还有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的存在。”

“像猪狗牛马之类的,它们就没有【我】的深层的清晰认知;它们只有对危险与安全的本能反应。”

“当那些宠物狗,与人类生活久了,然后被主人赋予了【名字】之后,狗狗也会产生对【我】的认知,但这里的【我】是很浅显的。”

“比如各位养了狗叫【旺财】,你叫狗的名字次数多了,狗就知道【旺财】是它在这个家庭中的代号,它就理解主人喊出这个名字时,就是在呼唤它。”

随着话落。

电视机前,网络直播间前的观众们,尤其是饲养了宠物的铲屎官们,对这一点非常认可。

甚至部分铲屎官的宠物通人性,仿佛宠物们能听懂人类话那般神奇。

“个人潜意识:它就是你们脑海中被遗忘的记忆、 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梦和幻想等等。”

“你从小到大,会遗忘许多的记忆!”

“很多记忆被大脑删除了,最后都封禁在了【潜意识】中。”

“当你长成大人后,你自然记不清许多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但那些记忆可以通过催眠重新获取;这个我们不多细讲,跟主题无关。”

“如果说意识是冰山一角的话,那么潜意识便是隐藏在巨大冰山之下的山体!”

“我们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意识范围中运用的非常浅显,只有冰山一角!”

江哲这部分的讲述深得心理学家们认可。

他们经常接待患者,通过催眠手段让患者们重新体会童年时的无忧虑时光。

确实如江哲所说,如果说意识是市面上的互联明网,那么潜意识便是隐藏在互联明网下的暗网!!!

“集体潜意识:有点复杂。”

讲述到这,他眉头微皱。

这解释起来,必须得长篇大论。

但江哲深思一番,决定化繁为简地为观众们解释:

“电视机前的观众,【集体潜意识】,你们可以理解成——”

“我们人族之中,只要是人类,不管他是活人还是死去不久的人;只要他还是人类!”

“那么我们人族上方,各位理解成我们的头顶也行,理解成我们的脑海内也行。”

“那么就有一张【意识网络】在链接我们地球上所有的人,不管他生活在沙漠,还是生活在草原,抑或生活在海上的船员。”

“我们所有人都被这一张看不见的【人族网】,时刻地联络起来!”

此刻。

京都理科大学报告厅中。

江哲的话语让在坐的心理学家们面露沉思。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确实有这个解释,意识网络;我们人族共通的意识网络,当初接触的时候感觉有点玄学,让我难以接受。”

“是啊,我们人类为什么会向互联网那般相互连接呢;不过也通过这点,我也能知晓江哲口中没细腻解释过的《夏国大脑》实验了。”

“这个意识网络,好像链接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人族网】,听起来好玄学!”

“这不玄学,反而江哲的解析已经很通俗易懂了;如果让我来解析什么是【集体潜意识】,我能给十万字的解释。”

“...”

专家们不陌生,但对于普通民众们来说——

他们首次该词汇,民众脸上产生了疑惑的表情。

挨家挨户中。

随着节目的播放,观看节目的民众们逐渐增多。

每个坐在电视机前的民众们都感到难以理解。

“集体潜意识,第一次听说,最多听到的还是【潜意识】。”

“我也没想到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话说真的有这个人族网吗?”

“...”

与之相同反应的还有网络直播间观众们。

江哲的深入解释,令直播间在线人数也呈指数上升,不到10分钟便突破到了100万,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我们人族真有这张人族网吗?”

“之前他就提到过【夏国大脑/意识】的实验,听上去好像跟集体潜意识好像。”

“怎么证明我们人类真有集体潜意识?”

“...”

大荧幕中。

江哲捏着耳麦听取导播的弹幕播报。

“嗯,我看见很多观众都在好奇什么是【集体潜意识】,甚至怀疑其真假。”

“先让我们换个方向去理解它。”

“你有意识,我有意识,他也有意识。”

“众所周知——意识是生物电在大脑神经元内的一种传递信息的综合外在表现。”

“你的大脑会在自己脑袋里传递信息,我的大脑会传递信息,他的大脑也会传递信息。”

“集体潜意识,抑或部分人喜欢称的‘社会潜意识’,它们在某个层面各位也可以理解成——”

“【我们的大脑都会在某个时刻一起释放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某种渠道共享给全地球的人类】”

“这一起传递信息后的状态与样子,便叫做【集体潜意识】!”

“在我们现实中,各位便可以理解我们人类自己族群的局域网;这个局域网覆盖了整个地球!”

经过这般解释,越来越多的观众眉头紧皱。

他们不是疑惑,而是愈发好奇。

如果人类真有这种集体潜意识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我还在搬砖?”

“难道不能利用这个人族网进行信息下载,然后变成天才么?”

“...”

许许多多的观众都在心底产生这异想天开的想法。

俨然,观众们从心底里没有相信江哲的说法,哪怕是前辈学者荣格提出来的,他们也对其感到有些夸夸其谈。

不止是他们,就连领导会议室内的老赵,王国盛等人也感觉到江哲本次主题的夸张。

以往是解密悖论,条条是道,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

但这次...

没有提前备文案,完全随着江哲的心意而进行的解密。

这不是解密悖论,而是解密一种新的思想实验,更类科普那般。

老赵眉头紧蹙,“总感觉这个节目违背了最初我创立解密赛道的初衷。”

王国盛说:“一会儿看看收视率的观众们反应即可;只要收视率上去了,悖论和思想实验,咱都可以给小江权限让他自由发挥。”

汪林举手认同:“没错!”

大荧幕中。

观众们的弹幕被导播播报给了江哲。

这些看法被江哲看见后,他忍不住露出微笑。

“让我先从动物的集体潜意识开始讲解。”

“举个例子!”

“这个例子叫做:《百猴效应》”

“它来源于一个上个世纪在霓虹的真实故事。”

“1952年,霓虹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一群科学家,在研究宫崎县幸岛上的猴子,科学家们将红薯扔在沙地上投喂猴子。”

“猴子喜欢吃红薯,但是讨厌上面的泥沙。”

“一只小猴子无意中发现可以用溪水清洗掉红薯上的泥沙。”

“不久,所有的猴子,都学会了清洗红薯上的泥沙!

“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密切注意着这些猴子,发现1952年到1958年之间,所有年轻的猴子都学会了清洗红薯上的泥沙,这样红薯吃起来更可口!”

“而成年猴子中,只有效仿自己孩子的猴子们才学会了该方法,其他的成年猴子还是习惯吃脏红薯。”

“嗯,这里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接着不可思议的事情便发生了。”

“在1958年的一个秋日,一夕之间幸岛上几乎所有的猴子都学会了洗红薯。”

“这种无师自通的洗红薯的新行为:竟诡异地传到了200公里以外大分县高崎山的猴子那里!”

“要知道,这两群猴子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关连或接触的!”

“为什么一只小猴子用水洗红薯的‘个别行为’最后会穿越空间传播到遥远的200公里外的岛屿上,然后该行为却成为了一种‘集体行为’呢?”

“后来霓虹的一个顾问:船井幸雄说——”

“‘只要是正确的信念,那么这种无形的力量就可以汇聚成为一个很大的正向能量!’”

“‘只要某个团体或族群中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率先行动,那么他就可以在人群中产生示范作用,在无形中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藩篱,继而去影响绝大部分的人,就像幸岛上那群猴子一样!’”

“这便是上个世纪著名的《百猴效应》!”

“具体原因,我们稍后解析!”

讲述到此,江哲无奈地摇了摇头。

“只是可惜,当初发现这百猴效应的霓虹科学家们,并没有将这现象关联到1922年的学者荣格提出来的【集体潜意识】与【海床理论】上靠拢!”

看着镜头,江哲一脸严肃地点头:“是的,百猴效应,正是对【集体潜意识】的拓展实验的表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