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610章 新书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610章 新书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21:14:36 来源:小说旗

“别跟我叫周总了啊!”

周小白嗔怪着白了李援朝一眼,道:“多难为情啊——”

“有啥好难为情的,”李援朝笑着恭维道:“这不就是事实嘛!”

确定了这一句,他还看向一边问道:“是不是啊海阳?”

“没错,联营公司都这么叫。”

张海洋本就想接近周小白,再加上钟悦民在一旁虎视眈眈,他更要说话了。

“我们要叫周经理,总觉得不够排面,还是周总好听。”

“叫我小白,或者周小白!”

周小白无奈又无力地塌了一下肩膀,随后正经地纠正道:“咱们都是同学,又都是好朋友。”

她敲了敲桌子,道:“援朝已经在这了,未来你们不想进俱乐部啊?”

“还是的啊——”

见张海洋和钟悦民齐齐点头,她嘴角一翘,强调道:“以后都要在一起玩的,再叫周总可就是欺负我了啊!”

“瞧,还是小白够意思!”

李援朝的嘴皮子很溜,见周小白坚持如此,他立马调换了口风。

这会儿也不说周总、周经理的了,在话语间已经叫上小白了。

“别人我不知道啊,但咱们这一块堆儿认识的人里,就属小白这个!”

他比划了一个大拇指,对着张海洋和钟悦民说道:“比爷们都局气!”

“又开始了,是吧?”

周小白好笑地白了他一眼,嗔道:“咱们能好好说话吗?”

“我这好几千里地呢,颠颠的回来,可不是跟你逗壳子来了。”

“海洋,悦民,我都听李援朝说了,”她转头看向了对面坐着的两人,微微笑着说道:“这个月的业绩不错啊!”

“嗨,这是援朝帮了我的忙。”

张海洋谦虚地笑了笑,说道:“要靠我自己啊,可没有这个能耐。”

“哎!海洋,谦虚了啊!”

李援朝笑着用手指点了点他,强调道:“我帮你们,可不是为了让你们夸我谢我的。”

“没错,援朝这人够义气。”

张海洋点点头,认同地说道:“我能把摊子支起来,全靠他帮忙。”

“我就不谢你了——”

钟悦民微微一笑,开口道:“以后你的事,就是哥们的事。”

“少来啊,甭跟我这煽情。”

李援朝笑了笑,说道:“讲点实际的,我这份义气也不是谁来了都给的。”

“咱们是什么关系,啊?”

他比划了张海洋和钟悦民,说道:“帮你们就是帮我自己,这不用说吧?”

“再一个,这是什么时候?”

看着两人目光里的茫然,他瞥向了周小白,却见曾经大院里最清纯的姑娘满眼都是了然。

得,在座的四人立分高下。

就算是他,主动的试探也落于周小白之下了。

虽然有点不厚道,但今天也算是敞开天窗说亮话了。

“老兵圈子里的事,我不说你们也都清楚,他们怎么说我,我也知道。”

李援朝拿起咖啡壶给两人续了杯,坦然地讲道:“无非是说我钻钱眼儿里了嘛。”

“都是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张海洋端起杯子强忍着喝了一口,还得装出好喝的样子,嘴里却是安慰道:“你甭搭理他们,忒没意思。”

“还得是哥们——”

李援朝看着他点点头,说道:“我当然不会搭理他们。”

“真有本事,跟我坐一平齐了再来贬低我。”

“没错,就得这么想。”

张海洋的话很密,就没想着给钟悦民留下插嘴的机会。

“卫国他们在老兵圈子里够牛掰吧,结果怎么着?”

他捏了一小块盘子里的饼干,说道:“还不是让人给喂了花生米了!”

“上个月搞事情,开大会的时候一个个的义气千秋,结果呢?”

张海洋撇了撇嘴角,哼声道:“上面就差拿着名单点名了,一抓一大串!”

“哼!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年月啊,兜里没银子,还真就是不成!”

“哎!你这话说对了——”

李援朝没冷落了钟悦民,用胳膊碰了他一下,说道:“悦民知道,现在玩的好的还剩下几个站着的了?”

“没有了吧?”

见钟悦民认同地摇了摇头,他挑眉道:“最早站出来的那些,早特么吃饱喝足找地方歇着去了——”

“我们?我们现在站出来那就是当替死鬼,扛雷的!”

“我知道的,赵卫东、谢前进歇着了,”张海洋点点头,说道:“听说也在搞银子,就是不知道在干嘛。”

“呵,他倒是跑的快——”

李援朝一撇嘴,对三人讲道:“前段时间闹的那一场,我知道的就死了俩。”

“现在老兵圈子里,跑的跑,死的死,藏的藏,谁露面谁傻哔!”

他示意了俱乐部院里,道:“聪明人都在这儿呢,我都后悔聪明晚了。”

“就你还晚啊?”

周小白笑着瞥了他一眼,道:“青年汇最早考察你的,你别不知足了。”

“我当然不知足——”

李援朝掰着手指头说道:“你和左杰我就不说了,我承认比不上你们。”

“咱就说说最早来这的那些人,现在都怎么样,平行对比外面的人怎么样。”

“欧欣、裴培、田甜、苏雨、李白这几人我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啊。”

他挑了挑眉毛,说道:“按大院里的关系论,我得跟人家叫姐姐。”

“实际上呢,也没大我几岁,可人家就是有这份超远距离的眼光。”

“嗯,欧欣她们我知道,”周小白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来了这边才跟她们认识的,一打听还都住的不算远。”

“当然不算远,李白她爸跟我爸算同事——”

李援朝认真地强调了一句,后又问道:“她们在这,都算是干部了吧?”

“欧欣和裴培是招待所的主管。”

周小白介绍道:“田甜负责台球厅那边,苏雨在训练区,李白在餐厅。”

“反正是比咱们院里那些人强!”

李援朝抬了抬眉毛,说道:“只要来到这的,都自食其力,有了事业。”

“你们瞧瞧那边——”

他示意了保卫室的方向,道:“这的保卫科科长叫赵老四,以前的大顽主。”

“跟他一起来这的小混蛋周常利,听说在东北混大发了,还有肖建军……”

-----------------

“咱们是什么啊?流氓啊!”

李援朝认真地看着张海洋和钟悦民说道:“说好听点的叫盲流,说不好听的就是流氓啊!”

“没房没地,不事生产,惹是生非,四处乱窜,这不是流氓是什么?”

“也不至于……”

张海洋听得老别扭着,干笑着想要解释一句,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

李援朝目光扫了两人一眼,端起茶杯说道:“我现在就认一个事,就是钱。”

“有了钱我才能对得起哥们,对得起兄弟,也对得起我爹妈和我自己。”

“当然了,我这里说的有点多了,”他喝了一口温茶,道:“目的是很单纯的,就是要养活我自己,自立自强嘛。”

“这个没错,谁不想自立呢。”

张海洋看向了品着咖啡的周小白,微微一笑道:“小白确定是已经自立了。”

“呵呵——哪有——”

周小白瞥了他一眼,知道他不是在嘲讽自己,因为他绝对不知道谁养着自己呢,所以也没有生气。

“咱们都还年轻,除了一腔热血,还有什么可输的呢?不死总会出头的。”

“这话我就很认同!”

李援朝点点头,笑着对张海洋说道:“好好跟小白总干事业,早晚有一天你也会住在国际饭店吃西餐喝咖啡的!”

“去你的——”

周小白抡了手边的小包包砸了他一下,嗔道:“又开始寒碜我了是吧?”

张海洋和钟悦民坐在对面看他们打闹,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但同样的,他们也看到了周小白手里的包,那绝对不是国内的产品。

“哎,还没有问你呢——”

李援朝接了抡过来的小包,笑着给放在了桌子上,问道:“去东北干嘛了?”

“还说呢,忙工作呗——”

周小白嗔着瞪了他一眼,收好了自己的小包,解释道:“马上入冬了,海鲜的业务一定会受影响的。”

“你都说了,好好跟着我干事业,总不能让你们饿着啊?”

她抿着嘴角笑看了他一眼,道:“要是耽误了你买汽车,那我多罪过啊——”

“哎呦!我的财神奶奶呦!我谢谢您嘞——”

李援朝又会说话又会闹,这会儿双手合十搓着,想要给周小白跪下的样子。

“你又来了!”

周小白笑着轻轻拍了他一下,道:“放心吧,业务已经谈下来了。”

“那我今天必须给您跪下磕一个了!”

李援朝作势就要往下跪,却是被周小白拦了一下。

他当然不会真的跪下,只是做个样子便又回到了椅子上。

“没说的,小白总,等我把车接回来,我奏是您的司机了!”

“谁稀罕啊,说的跟真事似的。”

周小白笑着瞥了他一眼,嗔道:“到时候不知道带哪个姐姐妹妹耍去了。”

“海洋和悦民也争口气,咱们努努力,明年让你们也开上小汽车。”

“那得看小白总有多努力了!”

张海洋处处压着钟悦民,但又处处跟着李援朝,连对周小白的叫法都要学着。

这会儿他笑着附和道:“我们好好干事业,让小白总也早日开上小汽车。”

“这话说的,小白总还用开车吗?”

李援朝笑着逗了他一句,道:“人家嫌弃我,总不能嫌弃你们两个吧?”

“又开始胡说八道了是吧!”

周小白瞪了他一眼,目光扫过对面的两人,却是没什么恼怒的意思。

“这次去钢城看了看家用电器,红星厂在那边搞了个电子电器厂。”

她玩闹了几句,这才解释道:“具体是什么门路我就不多解释了,前两天刚刚量产,咱们这边还得等些日子。”

“没关系,这玩意儿是紧俏物资。”

李援朝见谈正经事了,也认真了起来,道:“对比海鲜业务,电器可没有保鲜期,这玩意儿啥时候来,咱啥时候卖。”

“都卖啥电器啊?”

张海洋这才刚开始卖海鲜,也才刚刚赚着钱,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只不过当着周小白的面,又有李援朝在这敲边鼓,他也是壮着胆子愣问。

周小白看出他的谨慎来了,微微一笑道:“具体的等过些天再说,还没定呢。”

“你们呢,抓住这两个月的旺季,多攒一点本钱,别到时候啊?”

最后这一句她没说完,但是啥意思已经很清晰地表达给了三人。

李援朝了然地点点头,是答应,也是给其他两人做了解释,道:“你放心,有海鲜业务锤炼销售班子,卖电器我们准没有问题,是吧,海洋,悦民?”

“啊,嗯,没问题——”

两人都是在心里琢磨着,只等着李援朝问到了,这才点头答应着。

其实他们也明白,能拿到海鲜销售的资源已经是周小白照顾他们了。

现在说起电器销售,那必然是更高层次的资源,妥妥的紧俏商品。

就算不通过他们,随便找一条狗拴在那也能卖得出去。

刚刚话里话外说的再清楚不过,像是电器这种资源,往后会常有的,但也需要他们拿的出稳定的销售渠道。

想要拿到电器销售的资源,必须把海鲜卖好,往回还会有其他需要主动销售的资源,搭配着紧俏物资一起卖。

所以,这两个月的时间算是考核期,通过了,有了本钱,就能跟着周小白继续赚钱,通不过,海鲜也不一定能卖了。

该说不说,这种以金字塔为原型的销售结构还真是特殊,他们完全没见识过。

周小白牵着李援朝不断地培养销售团队,鼓励张海洋和钟悦民向下培养更多的销售班子,不就是金字塔嘛。

到时候以个人为单位的销售个体渗透至各个系统,组成密密麻麻的营销网络。

拿业务换资源,拿资源换业务,保险又安全,谁都不用承担责任。

那么,话又说胡来了,周小白好像没有这么无私和高尚的理由啊?

金字塔销售模式代表了什么呢?

在座的四个人,至少有三个人心里是含糊的。

既然是走公对公,既然是合规合据,那为什么要拿出这么多的资源,鼓励他们组建这种以年轻人为团体的营销网络呢?

李援朝搞不懂,但他认定了周小白正在做的事能赚钱,所以他跟了。

张海洋和钟悦民搞不懂,但他们见李援朝跟了,又信任周小白,所以也跟了。

未来,见到他们三个,以及他们三个的销售团队跟着周小白赚到钱的人,会不断地进入到这个松散的销售系统中来。

没有工资,没有身份,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一切以业绩为核心。

那这个金字塔就有点意思了。

-----------------

“每次回来都住在国际饭店?”

从茶厅出来,一直都没怎么说话的钟悦民落在了最后。

他打量着一身光鲜亮丽的周小白,好像不认识了一般。

周小白在吧台上签了单子,这才转回头笑了笑,答道:“不住在那边我住哪啊?”

瞧瞧这话说的,让钟悦民有了十足的距离感。

“我爸妈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回去也不方便。”

没等钟悦民问出口,她便主动解释道:“现在一个月也回不来一次,我觉得住在饭店更合适一些。”

“哦,原来是这样啊。”

钟悦民神情有些失落地点点头,说道:“确实不大方便,太远了。”

“主要是大院那边,”周小白说到这里顿了顿,看着他扯了扯嘴角,道:“你应该懂我的意思,就是太……”

“熟人太多了,对吧?”

钟悦民笑了笑,说道:“有的时候我也烦那些好事的邻居们。”

“理解万岁——”

周小白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他刚刚的猜测。

“我爸妈在外地忙工作,我一个人在家他们也不放心。”

“冒昧地问一句啊,”等在前面的张海洋突然回头,好奇地问道:“小白你也赚钱了,对吧,咋没见你买车呢?”

“我又用不着汽车——”

周小白很是坦然地说道:“再说了,我拿的是工资,可没有你们赚的多。”

“你猜我信不信?”

李援朝回过头笑着说道:“我猜你是攒钱,准备自己买房子吧?”

“买房子?”

张海洋和钟悦民听见这话都愣了一下,齐齐地看向了周小白。

周小白倒也没否认,随意地说道:“看看再说吧,没确切打算呢。”

“别土老帽了,买房子算什么难事。”

看着两人还是惊讶的模样,李援朝笑了两人一句,随后解释道:“你们要是想买就来找我,谈好了卖家剩下的手续我来帮你们办。”

京城老百姓想要买卖房屋那是很困难的,但对于李援朝这样出身的人来说,还真就算不上啥困难的事。

张海洋和钟悦民惊讶的是周小白要自己买房子这件事。

一来是钱绝对需要不少,二来是他们没想到房子还需要自己买。

“自立嘛,总得有个自立的样。”

李援朝甩了甩手里的车钥匙,说道:“等我买完了车,我也买套房子搬出来住。”

“哎,小白,到时候求你帮忙啊!”

“求我帮什么忙?”

周小白瞅了他一眼,道:“我手里可没有房子卖给你。”

“谁要买你的房子了——”

李援朝挑了挑眉毛,一步跨上了摩托车,笑着说道:“我可听说了啊,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工人新村住宅开始施工了。”

“太大的哥们也不为难你,给整个四五十平米的就成,我知道你有门路!”

他点了点周小白,说完便蹬着了摩托车,给张海洋和钟悦民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周小白看着李援朝的背影撇了撇嘴角,又看了两个舔狗微微一笑,道了声再见。

看着她的身影转回院里,两人的目光僵持了好一会儿。

再对视的时候,气氛突然变得微妙了起来。

-----------------

“电视机一天能产多少?”

李怀德磕了磕铅笔,看向了程开元问道:“跟销售那边定指标了吗?”

“额,产能的话——”

程开元名义上是主管生产和设计的副主任,现在三产实际上也给到了他。

虽然现在问的是远在钢城电子电器厂的业务,但也属于他的管理范畴。

只是程开元刚刚接手这些业务,尤其是电子厂刚刚实现量产,他对数据掌握的情况不是很充分。

在老李提问过后,支吾了好一会儿都没找到文件的具体位置。

李怀德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目光扫向了李学武这边。

李学武却是没有抬起头看他,而是专注地做着笔记,好像没听见似的。

这个时候他是不好发言的,甭看老李把目光投向他了。

你要说更信任他,更期待他的回答,李学武是不信的。

他更认为这是老李的一种挑拨离间。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程开元下不来台,否则真要被记仇了。

“四百三十台,现在的产能是四百三十台,”终于找到数据了的程开元也是有些尴尬,重复强调了一句,又补充道:“这是昨天统计上来的数据,还在涨。”

“主要是受工人对生产线和操作设备的熟悉程度影响,我们预估日产能在两个月以后稳定在六百台左右。”

“销售指标怎么划分的?”

老李显然是对他不满意的,但也不会表现在管委会会议上。

毕竟是自己选出来的人,就算是捏着鼻子也得认了。

当他又问了一次,程开元这才看着文件上的数据介绍道:“三比七这个比例,产能的百分之七十要做外贸指标。”

“这个工作前期是我负责的。”

李学武这会儿抬起头,主动接过话茬解释道:“主要是考虑在生产区间内,尽快消耗掉技术潜能,减轻补偿债务压力。”

让程开元红红脸,出出汗,这会儿他接过话头只会让对方松一口气。

虽然不至于说感激,但也不会怨恨。

程开元看了李学武这边一眼,又看向了李怀德,汇报道:“跟销售处这边我们定的是每周一配货,毕竟是电器嘛。”

“嗯,如果按600台的产能算。”

老李点点头,看着他说道:“配给给国内市场的就是……180台,每天?”

“对,是每天,每周不到一千三百台的指标配额。”

程开元点点头,看向景玉农说道:“这个配额应该是能够初步满足贸易管理中心的市场需要了。”

“我对配额的比例没有意见。”

景玉农见他说给自己,便开口对李怀德说道:“充分发挥生产潜能,争取更多的对外贸易利润,我很赞成这一点。”

“关于内贸,也就是贸易管理中心负责的电器销售业务。”

她看了看手里的资料,说道:“家用电器的销售还是以长期稳定为主。”

“所以在销售定价上,我们也是比对了目前市场上的电视价格为参照。”

景玉农抽出一份调查表放在了桌子上供管委会班子几人参阅。

“津门通讯广播电视厂生产的京城牌14寸电视机售价685元,我们就看这个。”

别觉得津门的厂家生产了一款叫京城牌的产品就很意外,豫省还有一款方便面叫京城牌呢。

(自己查,好像叫南街村)

景玉农敲了敲桌子,看向李怀德汇报道:“生产管理处报上来的成本是77元,销售处报上来的售价是385元。”

“我们研究了一下,最终售价定在了499元。”

唰——

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学武这边。

我们研究了一下?

你是跟李学武一起研究的吧?

只看这种定价技巧,完全是李学武的风格嘛!

李学武面对众人的目光,表情上没有任何变化,淡定地听景副主任讲话。

你管我们在哪研究的呢!

“提高售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景玉农也发现了大家的目光变化,但依旧保持着汇报的语速和态度。

“首先,我们的电视机不愁卖,目前市场上的表现,电视机依旧是紧俏货。”

她看了李学武一眼,这种先调查市场再下结论的工作方法,还是从他那学来的。

别问,问就是在办公室学的!

“其次,我们要充分照顾到计划经济市场,不能影响市场,引起波动。”

“嗯,这两点我理解,”李怀德点点头,看着她说道:“我们做电器的核心目标不是初期的国内市场,眼光要长远。”

这话还是特么李学武说的,敢情老李也是现学现卖。

那天在床上……在办公室,李学武就说过这样的话。

景玉农心里这么想着,但看向老李的目光并没有鄙夷和瞧不起。

谁不知道李主任对业务狗屁不懂。

“我们也做了一些保护措施。”

景玉农汇报道:“目前红星电器主要有两个渠道供应国内市场。”

“一个是贸易管理中心,通过内部福利、联合单位、办事处等进行销售。”

她摊了摊手,道:“另一个渠道便是合作的经销单位,主要是为了削减目标影响,开展更多的营销手段。”

关于经销单位部分景玉农说的很含糊,众人没太听懂,但也没有主动问。

红星厂的产品有一部分是计划经济,有一份则是市场经济产物。

而电子电器恰恰就是市场经济产物,红星厂销售这些商品是拿不回票证的。

就算收回来票证也没有用,没有计划生产指标,这些票证捏在手里废纸一张。

“除了电视机以外,投放到国内市场的还有冰箱、洗衣机、收音机、电风扇。”

景玉农抬起头,看着李怀德说道:“其他所有电器全部供应外贸市场。”

“没问题,这些就足够了。”

李怀德看着手里的材料点点头,问道:“各地办事处的情况如何?”

“截止目前,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共掌握十八个重点城市安置的办事处。”

景玉农汇报道:“其中京城、钢城、津门、营城、边疆、越州为去年设置。”

“吉城、奉城、常山、绿城、长安、衢州为今年五月份设置。”

她翻了翻手里的材料,继续说道:“九月份设置了冰城、羊城、锦城、林城、泉城、春城六处。”

“目前,贸易管理中心已经在全国布局了营销网络,下一步将依照重点城市营销网络,展开点对点的供销调配。”

……

-----------------

“工人新村的房子可以买卖?”

景玉农端起茶杯看了李学武一眼,对方正在同栗海洋交代笔记的事。

李怀德皱着眉头打量了一眼杯子里的咖啡,闻了闻,谨慎地尝了一口。

“不好喝是吧?呵呵——”

景玉农的注意力被他的愁眉苦脸吸引了过来,轻笑着逗了一句。

李怀德咂么咂么嘴,不由得也是笑了起来,道:“有点难喝啊——”

“领导,我给您换一杯茶。”

栗海洋从李学武这边拿到笔记本,赶紧去伺候了李怀德。

李怀德却是摆了摆手,道:“行了,糟践东西,喝什么不一样啊。”

李学武却是笑着给栗海洋摆了摆手,示意他泡茶去。

“我也喝不惯这玩意儿,得的那一罐叫我送人了。”

“唉,老思想了,喝不惯洋玩意。”

李怀德叹了一口气,目光盯着杯子里的中药汤,感慨道:“外国人不喝茶吗?”

“呵呵,也喝茶,就是喝不起。”

李学武笑着说道:“最开始茶叶是珍贵的商品,后来贸易线路打通了,茶叶的价格下来了,却有了更便宜的咖啡豆。”

他弹了弹手边的咖啡罐说道:“这玩意儿在咱们这算洋玩意,齁贵,在国外便宜的很。”

“真是这样吗?”

李怀德接过栗海洋端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点点头,说道:“还是茶水好喝。”

端着咖啡的景玉农瞥了李学武一眼,嘴角一扯,心道是这人胡说八道的时候一点愧疚心都没有吗?

把老李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怎么一点都看不出他像是扯淡的样呢?

“住宅区那边怎么想的?”

她又问了一遍,提醒道:“销售那边给我提交了一份报告,是关于房屋的。”

“此销售非彼销售,您搞混了。”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茶杯,看了老李一眼,对方还在琢磨咖啡与茶呢。

“工人新村的住宅项目主要是面向职工进行置换发售的。”

他看着景玉农解释道:“这里说的是永久居住权的置换和发售,非租非配。”

“咱们厂需要更多的城市内用地,用于后期的运用,所以需要刺激工人新村住宅申购工作。”

“当然了,目的还是充分保障厂内职工的居住权利和福利。”

李学武回头对李怀德汇报道:“计划是拿出百分之十五的房屋用以指标外套现。”

“也就是目标性建筑回本。”

他又回过头对景玉农说道:“这百分之十五的房屋出售给城市内居民,能够大大地缓解目前项目的建筑成本。”

“也算是对职工购房优惠力度的一种补充手段吧。”

“从哪薅的就补哪,对吧?”

景玉农瞅了他一眼,说道:“这百分之十五的指标是可控的对吧?”

“还是以内部购房为主要手段。”

李学武点点头,解释道:“这么点指标撒出去,都不够让人寒碜的。”

“送给Z先生的礼物有回信了。”

李怀德好像没有听见两人的讨论似的,品了好一会的咖啡和茶,这会儿从抽屉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李学武。

李学武从他手里接过,又递给了最远处的景玉农,请她先看。

“是机关管理局给出的回信?”

他看向李怀德,笑着问道:“杜主任很高兴吧?”

“他高兴不高兴的,并不重要。”

李怀德矜持地笑了笑,说道:“咱们厂这一次可算是露脸了。”

“确实,这是Z先生的亲笔回信。”

景玉农将文字不多的信件看了好几遍,这才不舍得递给了李学武。

李学武接过来看了看,文字的大概意思是很喜欢红星厂的这份礼物,他代表机关管理局对红星厂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同时也祝贺红星厂在新的领域有了技术上的突破,希望红星厂再接再厉,继续为工业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你知道我最高兴的是什么吗?”

李怀德深沉地看了两人一眼,好一会儿才缓缓地说道:“我高兴的是继续二字。”

李学武眉毛一挑,理解了老李的话。

红星厂生产100万台车,1000万台电视机,他李怀德得不到好处也没用。

李怀德想要什么?

他高兴的是年初先生来调研时,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对方的面前。

他高兴的是现在礼物送过去,先生依旧记得红星厂,关注着红星厂。

对红星厂产品的肯定和期望,就是对他李怀德的肯定和期望。

证明此前红星厂做的那些工作和事业是正确的,你说他高不高兴?

“与时共进,继往开来。”

李学武笑了笑,将信件折叠好顺手揣进了兜里,说道:“我更高兴鸿途汽车一鸣惊人,此后销售长虹啊!”

“咳咳——”

李怀德咳嗽了一声,眼神落在了他的兜里,那意思是你要敢带走,我就跟你拼了!

李学武死皮不要脸的想要装看不见,但见老李都要站起来了,赶紧又掏出来了。

给你给你!

就算再金贵,我还稀罕跟你抢咋地!

我就是逗逗你,一看你就小心眼,呸!

-----------------

十月的第一天,京城大广场上举行了焰火晚会,特别的热闹。

那位还出来与大家共度国庆来着,李学武是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敢去。

太晚了,人还多,容易出事。

“有点凉了,晚上要提前关窗户了。”

刘茵上楼来给儿子送热水,顺手帮他关了书房里的窗子。

看着他在稿纸上奋笔疾书,嘴里的唠叨也逐渐熄了声。

九月末开始,李学武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来书房里写一会。

顾宁知道他在做什么,是写一本书。

是的,继《犯罪心理学》之后,李学武又想写书了。

当然不是因为村头厕所没纸了,是有感而发,胸腔内蓬勃的灵感和热情要绽放在笔端,在纸上,要书写给时代……

好的,编不下去了,其实就是工作需要,增添资历。

当你想要进步,面临组织的考察时,你能拿得出手,且是最有利的支撑是什么?

没错,是着作,或者论文。

很奇葩啊,组织系统内普遍存在职场歧视的,主要针对的就是书呆子。

但是,在考察的时候,又对着作和论文充满了盲目的崇拜。

李学武在红星厂,在强力系统的威望和威信为什么这么高?

为什么上面会将年纪轻轻的他定位为刑侦专家?

不能说全因为那本书,但也有着必然的关系。

尤其是那本书的阅读反馈,以及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反馈。

李学武的下一步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之前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再给下一份工作扯一个破折号。

不明白?枪出如龙啊!

还有什么比写一本书更能体现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的实在吗?

“书名已经敲定了吗?”

半个小时后,顾宁来到了楼上书房,她刚刚在楼下哄睡了孩子。

为了不吵到李学武,这些天她都是在楼下照顾孩子来着。

而这会儿夜已经深了,是夫妻两个在一起沟通和交流的时间。

每天顾宁都会在这个时间来楼上看看他写的文字,看看他在工作中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李学武坚持不把工作带回家的原则,家里人对他在工作上的状态一无所知。

顾宁是有一丝丝好奇的,同事们嘴里的优秀男人、优秀青年、年轻有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定这个怎么样?”

李学武将一片稿纸推到了顾宁的面前,敲了敲桌子,笑着说道:“可能有点拿大了。”

“还好啊,我觉得还好。”

顾宁的语气很平和,没有惊讶,也没有怀疑,想什么就说什么。

她看了看稿纸上《保卫人民》四个字,抬起头问道:“这不就是你的工作吗?”

“一部分工作——”

李学武打量着妻子好一会儿,这才笑着说道:“我还有其他工作。”

“哦——”

顾宁没在意地应了一声,翻着桌子上写好的文稿看了起来。

她不在意这本书叫《保卫人民》还是叫《枪毙第四百一十七个》。

只要是李学武写的,她就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