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695章 空手套白狼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695章 空手套白狼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2 02:11:50 来源:小说旗

“甭管我,周姐,我就爱这一口儿。”

老彪子用葱叶卷了小白菜,蘸了蘸猪油炸的大酱,张开血盆大口,吓了付之栋一跳。

眼睁睁地看着那么一大朵蔬菜卷被彪叔一口吃掉,他愣愣地打了哆嗦。

彪叔不吃小孩吧

“小时候没啥玩意儿,这么吃相当下饭了。”

被媳妇儿盯了一眼,老彪子也没在意,咽了嘴里的东西自嘲道:“当然了,也没人教我咋吃饭好看。”

麦庆兰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他,转头顾着孩子去了,虎妞吃东西可凶了,跟她爹一个模样。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李文彪最近心眼子变多了,每当麦庆兰要生气的时候,他都会说些以前的悲伤往事。

什么爹不疼娘不爱,什么兄弟瞧不起亲戚看不上,反正就说些小时候的事,逼着自己可怜他。

尤其是有了虎妞以后,动不动就拿现在孩子的生活同过去做对比。

虽然明知道他是故意的,可麦庆兰就是提不起气来骂他一顿,因为李文彪说的都是真事。

“猪肉好不好吃”

瞧见媳妇儿扭脸不看他了,老彪子又逗了付之栋一句,用筷子夹了块肥的给他。

“好吃——”付之栋倒也不嫌弃他,笑着吃了碗里的肥肉,高兴的身子都晃了起来。

周亚梅则瞥了儿子一眼,提醒他坐有坐相,顺便将桌上的热菜往中间让了让。

“前年我就跟大姑父说,村里养的那些猪种不行,就算是骟了,吃在嘴里的味道也不对。”

老彪子捏着手里的馒头咬了一口边吃边说道:“瘦肉多,体型小,养殖期长,还不出肉。”

他用筷子将盆里的蒸肉块儿一层摞了一层,夹起来直接塞进了嘴里,又吓了付之栋一跳。

他今年已经六岁了,在不多的记忆里,从未见过有人是这么吃肉的。

纯肥的,他小手指那么厚、半个巴掌那么大的肉片,彪叔一筷子摞了五片,全吃了。

现在付之栋真的怀疑彪叔吃小孩了。

“我小时候就没见过这么大的猪。”

周亚梅瞧见儿子呆呆地望着吃肉的彪子,借着说话的工夫给他夹了菜,提醒他赶紧吃饭,别看热闹。

“反正都说养不大。”

“传统的猪种不行,这是经过筛选培育的肉猪。”

老彪子很懂行地介绍道:“说是英国的猪种,后来又同别的猪种配合筛选出来的,一头能长600多斤。”

“那么大”付之栋很是惊讶地接话道:“我才不到六十斤——”

“吃饭——”周亚梅盯了儿子一眼,这孩子性格变了好多,以前不这样的,“不许打扰叔叔说话。”

“600斤可只有一副骨架啊,”老彪子笑着看了付之栋一眼,又继续说道:“听说美国人就养这样的猪。”

“牲畜家禽是跟粮食产量挂钩的,呈正比趋势。”

李学武吃了一口半肥半瘦的酸菜肉片,讲道:“老百姓的手里有粮食,才能心有余力养牲畜。”

“人饭都吃不饱,哪里有给牲口吃的。”

“现在你手里有粮食也不成,”老彪子挑了挑眉毛,声音不由得压低了一些讲道:“京城我还是知道的,城里就别想了,农村也都限制了数量。”

“辽东呢政策执行的怎么样”

李学武放下筷子端起酒杯同大胸弟碰了碰,说道:“我还真就没有机会去东北农村看一看呢。”

“还别说,东北这就不一样。”老彪子眼珠子瞪了瞪,轻声说道:“城乡不成,但偏远农村就没人管。”

“码头来了十几个辽河边上的农村小子,说是有条件的,家里都养着鸡鸭鹅牛羊猪啥的,也没见人管。”

“天高皇帝远,很正常。”

李学武喝了一口小酒,是他带来的红星茅台,味道很是醇正,比贵州茅台对他的口味。

“也还得说乡村的干部当不当人,真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那老百姓可就苦了。”

“您真当这儿的老百姓都跟京城周边的一样啊”

老彪子挑了挑眉毛,嘴角一翘道:“京城周边的住户那都被筛子和篦子修理过多少回了,早温顺的如绵羊了,这里可不一样,穷山恶水。”

“这么跟你说吧,真有那不长眼的,半夜里敢摸他家去,灭满门都不是瞎话。”

“东北这地方,确实民风彪悍。”

李学武点点头,讲道:“前几天我去看煤矿,那小煤窑也就将将比红星村山上那洞的条件好一点。”

“就这样的生产环境,一溜儿的东北汉子,硬是从地下往上背煤,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五六十块钱。”

“他们应该补助多一点。”

老彪子拧了拧鼻子,较为认同地说道:“我跟钢城、营城周边的矿产企业打交道还真就不少,他们单位有钱是真有钱,但日常的花销也大,设备和人力。”

“矿产企业也跟你这订猪肉了”

李学武瞅了他问道:“现在的销量这么好吗”

“那能不好嘛——”

老彪子眉毛一挑,点了点小钢盆里的酸菜猪肉说道:“咱这猪肉净是肥的流油,半扇猪能一千人的伙食菜,菜汤里都飘着油花,哪天都有来电话订肉的。”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东北这的厂矿单位是真敢吃,也是真有钱,不仅仅是公家,工人也敢吃敢造的。”

他端起酒杯同李学武示意过后闷了一口,道:“现在渤海湾上停的那条船三天就能来回一趟,算加油。”

“一趟就是一千吨,光是猪肉就得有**百吨,落地就没,根本不用送冷库。”

“不会有什么风险吧”

周亚梅谨慎地提醒道:“我听说城里正查的紧呢,大街上都有贴打击投机倒把的行为,别那啥了。”

“放心吧,我要往外倒卖粮食可就完犊子了。”

老彪子抓起酒瓶给李学武满上了,又给自己的酒杯里倒满了,红着脸,打着酒嗝说道:“首先一点,咱们这条船不犯忌讳,航运手续都是齐的,走的也都是公对公账户,根本没有跟供销散户市场来往。”

“就算是供销单位,不也从咱们这拿猪肉卖嘛。”

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一城的人都享受到了实惠,谁会吃饱了撑得没事干,掀了大家的桌子。”

“再说了,就算有那飞扬跋扈的,也得找着咱们的跟脚才行啊,”老彪子坏笑着说道:“码头上来往的厂矿运输车队、食堂的采买车他们敢截一个试试!”

“这城里哪家厂矿不是大爷啊脾气都大着呢!”

“要说来码头闹事,那也得先过了调查部那一关,”他撇了撇嘴角道:“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养大爷,要是有人掀了桌子,他们也吃不好这顿饭。”

“还是低调稳妥一些好。”

李学武放下筷子,提点他道:“做事可以四海一些,但做人要懂得谦虚谨慎讲礼貌。”

“您放心,我最特么讲礼貌。”

老彪子有点喝多了,没看见媳妇儿瞪了他一眼,无意间爆了句粗口。

他嘿嘿笑着同李学武小声说道:“从营城到钢城这一段我都‘礼貌’好了,保证咱们的船一路畅通。”

“现在正琢磨着去往奉城路该怎么走呢,不过您放心,条条大路通奉城,今年上半年我一定走通它。”

李学武看得出来,大胸弟在钢城的工作和业务很辛苦,不然也不能这么吹牛哔。

他端起酒杯同他碰了一下,又同弟妹麦庆兰笑了笑,表示不用在意彪子刚刚的失礼。

——

此来钢城三四天了,他一直住在招待所,跟彪子倒是见过面了,不过一起吃饭还是第一顿。

天气回暖,麦庆兰也舍得孩子出屋了,老彪子便带着娘俩一起来这边吃晚饭。

李学武今天也来的早,倒是难得地凑在一起乐呵乐呵,解了老彪子和麦庆兰的思乡之苦。

在一起快两年了,麦庆兰越来越认同李文彪对李学武的崇拜心态,也渐渐地在心里认同了这位武哥。

就算不是亲哥兄弟,但关系相处的比亲哥兄弟还好,还亲,就连李学武的父母对李文彪也是亲近。

李文彪今年回京改了口,叫了李学武父母干爹干妈,把兄弟早就有的称呼,现在才有自信心叫出口。

饭后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聊了聊京城和钢城的家常,直到小虎妞打了哈欠,在麦庆兰怀里睡着了。

李学武不想两口子走的太晚,孩子小,路上容易有个不好,招点啥就磨人了。

他见老彪子喝了醒酒茶,眼睛亮了,便催他们往回走了。

这次聚会,老彪子也讲到了钢城的业务,回收站在奉城和冰城都建立了稳定的功效站点。

虽然不是自己人管理,但渠道和结算在自己人手里,算是完成了去年下半年制定的发展目标。

海上马车夫计划进行的很顺利,预计年底就会出现第一批独立船主了,到那时候才是渤海湾贸易区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口肉食和主要工业原材料,输出和倾销五金工业和电子工业产品,从第一块砖开始,拆了日韩的电子工业根基。

在将怀里的孩子递给先上副驾驶的麦庆兰时,李学武笑着说给她道:“有时间多看看播音主持的书籍。”

“哥,您是说……”麦庆兰没听懂李学武的意思,迟疑地问道:“播音主持”

“嗯,红星厂有自己的广播电台。”

李学武没有多解释,笑着点点头说道:“明年你怎么都得毕业分配了,就来厂里工作吧,彪子也放心。”

“嘿嘿嘿,还不谢谢哥”

老彪子在一旁红着脸,搓手说道:“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就上班那点事还叫事你忒瞧不起我哥了。”

“哪有——”麦庆兰瞪了李文彪一眼,感激地看向李学武说道:“谢谢哥,我回去一定好好学习看书。”

“嗯,有个基础和准备就行。”

李学武没在意地伸手给孩子掖了掖下巴上的围巾,关了副驾驶的车门子,给大胸弟摆了摆手,示意他赶紧滚蛋。

“一定要慢点开啊——”

他同周亚梅站在院子门口,目送着羚羊汽车远去,这才漫步回了屋。

其实这个时候也不太冷了,她在院子里扣的小菜都吃了一茬了,老彪子两口子走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回去。

付之栋很开心地在甬路上蹦蹦跳跳,进屋后还冲去了茶柜旁,要拎着暖瓶给干爹续茶水。

“别忙活了啊,写作业去,”周亚梅从儿子的手里接了暖瓶,提醒道:“今年开学可就要上一年级了。”

“早了点吧才六岁。”

李学武来到沙发边上坐下,叠起腿看了长高的干儿子一眼,说道:“你想上小学吗”

“我也不知道——”付之栋看了眼妈妈,来到他身边说道:“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要上一年级了。”

“他们班基本都这个年龄,有七岁的,也有六岁的,”周亚梅给李学武续了茶水,解释道:“他年龄有点小,老师原本还不想收,可这一班家长一起找了。”

她站起身,看了李学武说道:“我们都想着孩子们在一起玩的好,学习的也好,便都决定上一个小学。”

“家门口”李学武揽了干儿子的肩膀道:“还是去钢厂小学吧,或者跟我回京里,去联合工业学校。”

“京里就算了,太远了。”

周亚梅放好了暖瓶,坐在了儿子的另一边,摸着他的小脑袋瓜说道:“钢厂小学倒是方便,可来回接也不方便,我想着就在家门口吧,学校的环境也还好。”

“恢复教学秩序了”

李学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不要有什么顾虑,去京里可以住在家里,上学也方便的很。”

“今年下半年厂里就要卖房了,你要是愿意,就在工人村买一套,寒暑假再回来也一样。”

“在哪都一样,家里更舒服些,”周亚梅理解和感激李学武的用心,但还是讲道:“他已经长大了,适应了这里的环境,骤然改变对他也是一种心理负担。”

“我们这的情况都还好,没有你说的京里情况那么复杂,小学的教学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那就好,”李学武拉了拉她的手,看着干儿子笑了说道:“上一年级就不是小孩子了,这个家就全靠你了。”

——

温柔乡也是英雄冢啊。

在周亚梅这里,李学武完全能体验到东北女人的爽利与大方,又不失情人之间的婉约和温柔。

她本是一泊湖水,硬生生被生活折磨成了一块钢,又在李学武的臂弯里活成了一块海绵。

该刚强的时候有韧性,该柔软的时候有智慧。

早饭过后,李学武先是陪着周亚梅去送了付之栋上学,这才往炼钢厂来了。

不得不说,周亚梅这块海绵温柔了他多日以来的烦闷与疲惫,整个人像是雨后的春笋,又支棱起来了。

上午同董文学一起看了飞机制造厂,同厂里的主要负责同志开了个座谈会,讨论了目前的工程和生产面临的难题。

高雅琴早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就回了津门,她没有时间在这干等辽东做出反应,贸易管理中心那边还等着她主持一系列谈判工作呢。

李学武的时间也紧,可总不能两个人都走了,那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辽东和钢城留了。

两个人走一个,既保留了谈判的延续和主动,也表达了对目前谈判进度和质量的担忧。

压力是给到了辽东工业的,红星厂绝不是被动挨打,因为听到了风声的吉省工业也发出了考察邀请。

邀请是吉城驻京办代为转交到红星厂的,红星厂又将消息传递给了高雅琴和李学武。

这件事就很有意思了。

李学武敢用李怀德的脑袋保证,这一次他绝对没有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吓唬人的那一套。

因为红星厂跟辽东工业的合作没有这个必要,双方已然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咋能捅自己一刀呢

但是,这不就更值得玩味了嘛,红星厂组织外商和资本来辽东考察,邻居们很有可能知道了。

可知道了也不代表反应的这么快啊,追着谈判组的尾巴跑回来,还是在谈判遇冷的关键时机发出了邀请。

李学武绝对不相信吉省和辽东有矛盾,也绝对不相信吉省侠义心肠,主动出手帮忙。

天上掉鸟屎、蓝冰、热气球、飞机的事他都相信,但天上掉馅饼的事他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可不相信这里面有好事并不阻碍他顺水推舟,就不怕辽东不担心被吉省釜底抽薪。

为什么李学武强调此次的谈判是跟辽东工业谈,而不是单一地同钢城工业谈

很简单,钢城的铁矿资源丰富,有色金属资源也很丰富,但煤炭资源基本不咋地,好的早就占上了。

辽东工业自然也了解这一状况,先让钢城谈,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投石问路,探探红星厂的底线。

红星厂要什么

在京城,主管辽东工业的陆副主任到访时,周苗苗在汇报中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沿着营城到奉城这条线打造工业链条集成区块,建设轻重混成型、集成型工业走廊。

这条线上都有哪些城市

营城、石桥、海城、钢城、襄平等等。

营城有菱镁石、滑石;

石桥有菱镁石、滑石、硼石、硅石、砷石、萤石、白云石、钾长石、钠长石、石灰石、硫、铁石、金、银、铂、钴、铜。

海城有铜、铅、镍、钴、铀、锯、滑石、菱镁石、石墨、云母、石灰石、石棉、硼石、耐火粘土。

钢城有铁、菱镁、滑石、玉石、花岗岩、石灰石、硅石、页岩、石油、天然气、石英砂、草炭、矿泉水、黄金、铅、锌、大理石……

襄平有铁、煤、石油、大理石、石灰石、河流石、粘土、矿石、硅石、木纹理石、冷热矿泉、菱镁、金、铅、磷。

这条线上资源丰富,红星厂能想的其实并不多。

辽东工业也不是崽卖爷田心不痛的主,真有方便的条件,这些自然资源早就被市属企业开发了。

虽然关外自满清时期就封闭了龙兴之地,但架不住这几十年的大力开发啊。

各地一直都有探测队在勘探资源,登记备案,以供开发。

辽东工业最想将小煤矿资源交给红星厂组局,组建规模较大、管理先进、设备先进的大型煤矿企业。

目的也很简单,一方面是解决安全生产和矿产合理开发,另一方面则是引入先进企业,促进省内企业的良性发展。

如果能把外来企业本土化,那就更好了。

事实上,红星厂希望以煤炭为媒介,把手伸向冶金相关的矿业,尤其是合金和有色金属,这是炼钢厂向冶金工业厂转变的关键一步。

钢城谈不拢,舍不得诸多条件和限制,怕捆不住红星厂这条大龙,只能把问题和矛盾向上反馈。

他们倒是想冷处理了,可红星厂的体量和规模太大了,他们按不住,也压不住。

省里一直都在关注这边的谈判,投石问路,石头弹回来了,这条路也算是问了个半拉柯基。

就在李学武接待了带队来钢城实施武器实验的轻兵所所长,也是他便宜二叔李正风时,谈判组留守办公室传来了消息,辽东主管工业的副主任陆启明要来了。

——

“二叔,你说重机枪装在摩托上怎么样”

李学武听了秘书的汇报后没在意地摆了摆手,只给他交代了往津门和京城回传消息,其他的不用管。

这会儿他正陪着李正风看实验现场,胳膊就撑在坦途汽车上,挑眉问了一个让李正风抓狂的问题。

“你的脑子都在想什么”

李正风瞥了便宜大侄子一眼,这小子总是问一些糊涂问题,摩托车架重机枪,打游击战吗

“架在挎斗摩托车上死沉,没必要,架在两轮摩托车上,就是脑子有问题。”

李正风背着手,指了指身边的坦途突击车说道:“你把火箭炮装在车上,我都觉得你离经叛道了,爷们,咱们别闹了,成吗”

“可这不就是武器轻量化的重要意义嘛——”

李学武站直了身子,拍了拍架设着火箭炮的坦途突击车说道:“今年我们厂卖了500台羚羊,500台幸运星,500架轻重机枪,您说他们买回去干嘛了”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李正风听了他的话眼皮子直跳,没好气地抱怨道:“你就作妖吧。”

不是作妖是什么,哪个正规的组织会买摩托车架设轻重机枪

这玩意儿最稳妥的安置载具至少也应该是轻重突击步战车,或者像他身边这台肌肉轻型突击车才行。

架特么两轮摩托上……明显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不妥妥的游击武装嘛。

千万不要认为游击队是褒义词,这只是名词,没有褒贬特性和含义,是组织的良劣赋予了这个词特质。

也就是说,游击队也有可能是破坏和平的,这得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了。

反正他是觉得李学武要疯,耗子给猫当伴娘,要钱不要命了。

从66年开始,轻兵所在李正风的带领下,全面与红星厂、卫三团展开了战略合作,打造了集研发、改造、仿制、试验、生产、销售等全面化闭环式的产业链。

你别看阿特团伙是同轻兵所签署了采购订单,也别看红星厂只是同轻兵所签署了代工生产协议。

轻兵所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从红星厂主持的谈判和贸易中赚取“中介费”而已。

反正李正风是穷疯了,轻兵所也有武器研发和销售的资质,谁又能管得了他给所里谋福利呢。

至今他也没听谁说自己的做法不对,所里更没有反对他的声音,吃香的喝辣的,都说所长好。

多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在这两年折戟沉沙了,李正风这个老糊涂蛋子竟然稳如磐石,屹立不倒。

他也不会讲思想,也不会搞正治,就会给所里谋福利赚钱,表现出来的能力单纯又可怕。

李正风单纯吗

李学武想说,纯属虚构。

这便宜二叔在他的撺掇下从去年便开始了轻重武器装备轻量化的研究和试验。

李正风本来是不**便宜大侄子的,这损小子只会出馊主意,懂个屁的武器设计。

什么特么狗屁66-6式狙击步枪,明明就是……

当他听到红星厂在对外贸易中卖了五百把狙击步枪,并且给轻兵所分了一大笔钱后,彻底服气了。

明明就是大侄子设计的66-6式狙击步枪嘛,这话就算德拉贡诺夫站在他面前,他也敢大声说出来。

不过关于武器轻量化的研究,他也是含糊了。

仿制这条路既然已经走成功了,为啥还要调过头来搞装备的轻量化啊

不过后来他也是想明白了,仿制是解决从无到有的起点,轻量化研究是向自主研发推进的过程。

红星厂冶金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可试验合金金属,在武器轻量化方向上大有可为。

尤其是李学武提出了轻型合成营的概念,单兵火力要加强,轻型合成营要想火力不轻,必然要走武器轻量化的路子。

同样的,武器轻量化也给现有的制式装备提供了新的战法和思路,必然会打通内贸和外贸双市场。

红星厂已经拿到了迭代制式武器的生产许可,真能从轻兵所这里实现轻量化改造,必然会迎来一波订单。

去年到现在,轻兵所最成功的研究案例就是将原本127.5公斤重的54式高射机枪减肥到了51公斤。

也就是李学武刚刚想到的,重机枪如果能架在摩托车上,那高射机枪没有理由不能架在坦途上。

你觉得武器轻量化是从李学武这个建议开始的

当然不是,现在列装的57式重机枪就是从53式重机枪减重而来的,包括刚刚定型的67-1式轻重两用机枪。

有人问为啥咱们不仿制pkm,其实仿制了,毛子有的咱们一定会有这句话的含金量特别高。

那为啥制式装备没有仿制pkm的轻重两用机枪呢

因为67-1式的综合性能优于仿制的pkms,只是重量有点超标,这才有了67-2式轻重两用机枪。

李学武建议李正风把武器轻量化的工作做扎实,然后再薅国外先进武器设计的羊毛,搞自主研发。

这也成了李正风心里认同的老成持重之言了,只是表面上作为二叔的他要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真给这小子阳光,他还不得灿烂啊。

轻型合成营的全套装备是走模块化设计和改造的,也就是说,以单兵和载具为主体,以作战目标和环境为依据,进行多方面模块化设计。

应对不同的战场形势,在不改变单兵和载具的前提下,只要在车间里将士兵身上的装备更换掉,再将载具的装备模块和武器模块更换掉就可以了。

听起来有点像赛车的换装车间,实际上也差不多。

轻兵所在钢城的研究方向就是将士兵和轻型载具结合起来,实现装备火力的最大化,质量的轻量化。

依着李正风形容,李学武都想将加农炮挂载在坦途突击车上,怼天怼地怼空气。

——

陆启明赶到钢城这一天,高雅琴和景玉农分别从津门和京城赶到了钢城,参与即将开始的谈判工作。

红星厂一下子集中了四位厂领导在钢城,足以表现出对此次谈判的重视和决心。

辽东工业对这次谈判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不用多说,陆启明亲自主持谈判,就已经是最大程度的重视了。

双方选在了周六这天开展首轮谈判,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不成功就休周末,各自滚蛋回家的信念。

而在周六这天,从双方一见面开始,气氛便有些诡异了起来。

彼此都抛弃早就厌倦了的无用的寒暄,简单的握手问好过后,便步入会场直入主题。

就连跟随的记者和宣传人员都被挡在了门外,陆启明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应付他们。

闭门会议足足开了五个多小时,连中午饭的时间都错过了,等在门外的工作人员都坚持不住了,换班去偷偷吃了饭。

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领导们还在会议室里,没有要出来的迹象。

就在大家互相递眼神,想要选出谁进去看看,领导们是不是全军覆没饿晕了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从里面打开了。

服务员分站两边,与会的领导们鱼贯而出,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步履稳健,态度从容,不见愁容,有的只有暗暗松了一口气。

钢城市府的食堂大厨手艺相当的不错,早就为谈判会议准备的午餐也正式端上了桌。

实在是饿的狠了,本没有在这里吃饭打算的红星厂众人也客随主便,应了对方邀请。

陆启明是很诚心的,带着几个城市的工业主要负责人,分别陪了红星厂的各桌。

虽然是中午饭,但也备了酒,用主管钢城工业副主任王璐的话来说,这是庆功酒。

庆功酒,当然可以喝。

但有李学武这尊大神在,饭桌上的气氛相当和谐,没有人想要拼酒,更没有人失态。

其实大家还没有从刚刚的谈判节奏中走出来,高频率、高强度的谈判拉扯战,让众人都觉得满身疲惫,没有任何虚伪攀谈的兴趣。

席间王璐特别敬了李学武一杯,目光复杂地说了句祝合作愉快。

可李学武并没有从她的脸上看到任何对此次合作愉快的感官和情绪。

陆启明可谓是协调大师,和稀泥的一把好手,真正掌握了此次谈判的节奏。

其实这一次谈判看着是红星厂对辽东工业,但实际上辽东各市的工业基础和情况都有不同,矿业所处的环境也都各不相同。

真要一刀切、一把抓,陆启明来了也不行,还是要看各市工业主管的主观意愿。

但省工业更希望看到和促成红星厂的资本落地生根,希望各地市把目光放长远。

所以谈判的过程中,陆启明既当裁判员,又当守门员,真是凭一己之力促成了这次谈判。

钢城不是不愿意放弃小煤矿整顿的红利嘛,那就不整顿了,由市属工业自己整顿。

陆启明将煤炭资源更加丰富,小煤矿问题更加严重,安全生产问题更加突出的襄平西大窑镇介绍给了红星厂。

也就是说,红星厂将在襄平组建煤炭公司,就地开采煤矿,放弃了钢城的煤炭资源。

这一下直接打在了钢城工业的软肋上,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陆启明的态度很坚决,要么主动配合省里关于小煤矿治理的政策,要么自主关停小煤矿,或者拿出整改方案,按时督办。

钢城的王璐哑口无言,眼睁睁地看着在陆启明主持下,襄平工业负责人与红星厂的四位领导在会议上就投资建厂、矿区兼并以及组建企业和后续一系列的框架达成了合作意向。

辽东工业一盘棋,你不上场有的是人上场。

襄平就在奉城的边上,红星厂并不介意在这条工业线路,或者说铁路线哪个地方投资。

只要完成了与辽东工业约定的组建小型煤炭整顿开发示范企业的承诺,接下来就要谈矿产开发、工业投资以及港区建设的话题了。

果不其然,有了钢城这只鸡被杀,其他的猴子都老实了,谈判从僵持变为了主动。

红星厂的态度很坚决,不接受属地建厂的管理和干预,不接受财政的裹挟和参与。

独立建厂,独立开矿,只保证税收落地。

如果看短,那必然是财政和就业的损失,如果看长,红星厂这样的集团企业入驻,必然会给当地的经济和工业带来腾飞的机遇。

现在就看谁要看长,谁要看短了。

营城的反应最快,也最果决,因为港区的建设营城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葛平早就跟省里谈过了,市里没有钱建设港区,省里也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支持。

既然不想错过经济发展的机遇,只能被动地接受红星厂给出的合作条件。

当然了,陆启明也不是偏向红星厂,他是真正地站在发展的角度上看这次合作。

红星厂给出的合作条件不能说优秀,可也不能说苛刻,他觉得有必要谈一谈。

所以葛平在谈判桌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很积极了,在用工和企业合作上争取了一些条件外,再没有其他的意见,谈判出奇的顺利。

营城港区谈完了,再看看钢城,其他城市的工业负责人又都看向了陆启明。

陆启明将红星厂这块蛋糕不是那么公平地分给了这条线路上的所有城市。

包括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冶金矿石等等,每个城市都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矿产资源提供给了红星厂。

红星厂要在这些地区建厂建矿,必然会带去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

更主要的是开发资本,陆启明对红星厂提出的工业走廊项目也非常感兴趣。

甚至主动提出联系铁路,在这条线路上开专线给红星厂,以保证矿产资源和工业品走出辽东,带回来更多的发展红利,发展机遇。

钢城拿到了什么

红星厂将在钢城组建菱镁、铁矿的开发,同时也包括了一些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

相比较其他城市,钢城得到的已经很多了,但在王璐的心里,这些都可以是钢城的。

谁说矿在哪厂就得在哪,矿石采出后完全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到处理工厂进行筛选和加工,矿产地不能挪,但加工厂可以在钢城啊。

但陆启明的强硬态度一下子打破了这种幻想,王璐寄希望于红星厂在钢城的投资巨大,尤其是冶金和轧钢,会妥协于这种压力。

万万没想到,红星厂真钢啊,宁愿将资本分散洒在这条线上,也不屈服于钢城的条件。

所以,敬给李学武的这杯酒里,饱含了她太多的遗憾和懊恼,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一条大鱼放跑了,她只吃到了一块肉。

而红星厂此行也达成了最终的目标,只要把资本拿到手,只要同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引进协议的谈判,借鸡生蛋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用景玉农的话来说李学武:忙活了半天,分哔没花,愣是给红星厂赚来了一座金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