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1017节 布局

唐朝好舅子 第1017节 布局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亭闻月阁那里李渊知道燕州会是大战时的中军大营所在,然后是五大先锋营。

五大先锋营分别是卑沙城、辽中城、盐城港、耽罗岛、对马岛。

以及秘军茂山矿奴军。

“爱卿,你可知前隋征高句丽调动多少人?”

“太上皇,前隋征高句丽调动兵马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调民夫为军士两倍,合计三百四十万人。从调集兵马到开战,前期准备了四百天。”

李靖身为兵部尚书可以说这些数据倒背如流。

李渊再问:“战损多少?”

“战场上死了二十万人左右,死在路上有民夫八十万,战损百万。”

“你刚才说,我大唐攻高句丽,战损三千以内?”

李靖很严肃的回答道:“臣是这么说。”

“我大唐调兵马多少,民夫多少?”

“太上皇,我大唐调陆军七万,神策卫四军共六万人。水师调战舰一千二百艘,水师陆战队一万八千人。后勤运输调船三千八百艘,马车一万六千三百二十二架。这不算用来拉火炮的后勤队,火炮后勤队八千人,马车四千架。大将军炮四百,小将军炮四百,虎蹲三千,炮弹无数。”

李靖的回答的很详细,李渊反而越发的不明白了。

李渊追问:“那么,你凭什么说战损三千?”

李靖苦涩的一笑:“太上皇,圣人与柳驸马皆说,战损一千以内,这一仗要打出大唐的威严。”

“可能吗?”

李渊就不相信打仗还能不死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李靖打了一个手势,许多低级参谋退离后,李靖这才说道:“若是天神四军全力出战,臣有把握在全灭高句丽军的基本上,战损控制在五百以为,这五百是死于意外,不是死在战场上。”

“凭什么?”

“就凭玄武卫战舰火炮全开,岸边三里寸草不生。朱雀卫若火力全开,怕是……”

李靖停下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后说道:“生灵涂炭。”

李渊手不由的哆嗦了一下,手上的杯子落在地上。

“爱卿给朕说说。”

李渊是大唐太上皇,大唐没有机密需要瞒住他。

李靖说道:“柳驸马有一样镇国神兵。”

“镇国神兵不是大将军炮吗?”李渊插嘴之后感觉不对,又说道:“爱卿继续。”

李靖继续说道:“那是一件飞在天上的堡垒,从天空往地面攻击,每一击的威力不比大将军炮弱,火力全开相当于大将军炮六千炮连续轰击的威力。但因为在天空,所以杀伤范围是大将军炮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一次全力开火,高句丽王城怕是连只老鼠都难活下来。”

李渊惊呆了。

“天上的!!!”

“对,就是天上的,眼下还没有造好,但太上皇,您认为柳驸马这些年来要作的有那件失败过,您能想像到,千里之外的部队可以在呼吸间传递军情、军令?”李靖也是苦笑。

对于李靖来说,眼下的战争格局已经和他读的兵法完全不同。

柳木构想的战争方式就是,先用大将军炮将敌军所有的堡垒炸一遍,然后再用虎蹲将敌军的残兵再炸一遍,这还不算完,接下来会在百步左右用另一种火器击杀敌残军,然后再用强弩对依然活着的敌军点射。

这还不算完,柳木还有手雷,短火统。

最后才是甲士。

依李靖的想法,这么打几遍下来,甲士的任务就是收尸,根本没多少战斗的可能。

纵然还有活着的敌军,胆也早就吓的粉碎。

李靖反对这样的战争方式,理由很简单,这个花费太高。

所以李靖尽可能的减化这个过程,柳木说大将军炮轰击十炮,李靖认为有目标的三炮就足够了,然后用虎蹲定点清楚一部分。

就这样,李靖认为甲士上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反抗的敌军。

李渊也算听明白了,这场不是战争,是大唐集全部的力量向天下人展示,展示大唐之国威。换柳木的说法就是,这叫秀肌肉。

运送几十万兵马,而且还是秘密调运,李靖眼下除了推演战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调派兵马。

长孙无忌虽然文官,却是一位超级优秀的后勤官。

阿史那杜尔领军,带突厥、契丹、靺鞨三族秘密集结,此时正在辽中城西三百里契丹族内修整,他是五路先锋之一,负责的就是辽中城这一路。

李孝恭领军,此时正在华亭备战,待兵力,装备全部到位之后,北上莱州,然后秘密分出一部分进入卑沙城,之后水路并进,拿下金州半岛。

大唐太上皇亲领一军,刘仁轨为副将,领大唐水师备战耽罗,一但开战,这一只就是中军先锋,直扑高句丽王城。

第四路由柴绍领军,已经调精锐赴扶桑本岛西,备战,随时前往对马岛。

最后一路秦琼领军、冯盎为副将,在盐城港领大唐南海水师备战,一但开战就奔赴丹东城,之后统领秘密潜入茂山的神策青龙卫,以及茂山矿奴军将高句丽一分为二。

其余如程咬金、段志玄、张士贵、李君羡等等。

抽签编入这五支先锋。

李靖相信,不需要中军出战,五只先锋就能解决全部的战斗,中军只留了五万精锐,事实上就是为大军压阵。

整个大唐全民总动员,除了还在地中海的李道宗等将军外,包括千岛道、扶桑道、南海交远道,中南道。能调用的力量全部都调用了。

西南、西北两只边军大营各抽调两万老军,补充新军四万镇守边防。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大唐的百姓倒是受到的影响不大。

修铁路的壮劳人数早就足够,修桥的人手也足够。

倒是制作飞艇的气囊,调用了数千优秀的丝织工,长安城依旧是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景象。

真正忙碌的,就是铁路工地与华原特种军械坊。

一转眼,又一个新年到了。

李世民坐在书房之中下着命令:“让长安城卫军安排人手下点功夫,就是当军令,也要让今年的长安城格外的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