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1023节 高句丽入侵百济

唐朝好舅子 第1023节 高句丽入侵百济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要烧粮仓,柳木立即问道:“这与原本的计划不符,合适吗?”

“这是战争。”柴绍制止了柳木再讲下去。

其他人都明白,高句丽攻入百济之后,发现百济的粮仓被烧,仓库内的珍宝都消失不见。他们面对的则是百济的老弱饥民,此时高句丽唯一的选择就是将他们的军粮分给百济人。

这是一招毒计。

但会让许多百济的百姓无辜送命。

柳木心有不忍。

柴绍却强硬的表示,这是战争,而且死的也不是唐人,是百济的人,百济原本就是大唐的敌人,何来心软之说。

柴绍对柳木说道:“渊净土领军,他在暴怒之下,肯定会追击的。”

“好吧。”

柳木无话可说。

高句丽与百济的边界处,高句丽军蠢蠢欲动。

渊净土召集所有的将军在准备战前会议,中军大帐内挂的不是作战地图,而是一份百济各产业的数据图。

这图表还是唐人教给高句丽的小吏的统计图表。

“瓷瓶,就这么一只小小的瓷瓶。百济的商人每年在制作八百多万个,其原料有七成是从咱们大高句丽买过去的,还有一半的工匠的也是通过各种办法或是买,或是骗过去的大高句丽人。这八百多万只瓷瓶,每年可以为百济的商人带来差不多二十万贯的利润。”

渊净土讲的这些个数据高句丽的将军们知道,但没有这么详细。

“这只是瓷瓶,还有盘子、碗、将茶杯的瓷罐等等。百万贯唐钱的收益,这是纯收益,百万贯唐钱能作什么?”

高句丽的将军们一个个眼睛都有些发红。

渊净土继续说道:“还有麻绳、麻纸、麻垫。特别是我大高句丽茂山铁矿的矿石,却在百济有一座小钢坊炼成钢锭。”

“杀,杀光百济商人,抢回我们的钱币。”

“对,杀光百济商人。”渊净土这才拿出地图来,百济所有分布的产业细则以及各地布防情况。

凌晨四点,整个高句丽军营动了起来。

此时,百济边军只是在紧密的防御,却并不知道高句丽为什么要打。

潜伏在前线的一刀带人在一处山林中将一根天线架在最高的一棵树顶上,给后方发出了一条电报,然后全员开始撤退。

凌晨五点,天还没有大亮,高句丽大军对百济的攻击已经全面拉开。

数个防御点,高句丽投入了足有五十万大军,这是高句丽所有的贵族掌握的全部兵力,百济人太弱,弱到连一天都没有坚持到就会线崩溃了。

就在前线开战的同时,百济王城已经乱成了一团。

几位早就投降的百济将军带着手上精锐三万士兵突袭了百济王城,百济所有大贵族的家,将所有能抢到的财富全部抢走,将所有抢不走的毁掉,将所有的粮食全部烧掉。

短短四个时辰,整个百济王城就火光冲天。

燕州城。

李靖坐在中军大帐内,不断的听到各方送来的报告。

看着一张张的电报纸,李靖对身边的几位参谋将军说道:“如此快捷的军情传递,这仗还有什么可打的。”

“元帅,眼下高句丽已经没有半点防御力量,前锋请示是否出战。”

“等!”李靖很冷静的下了一条军令。

长安城。

通过电报得到高句丽出兵消息的李世民,在天亮之后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然后亲自带兵出征。

神策卫羽林军,这是一支基本上不到国破家亡不会上战场的军团。

这只军团最普通的士兵都可以去担任一个五十人队的队长,这是一只由年龄偏大优秀的基层军官组成的军队。

若有一天真的需要死战,羽林军可以几天之内扩大十倍。

神策卫羽林军就是大唐军队的最强底蕴,同时也肩负着皇宫守卫,大唐皇帝出行护卫以及旗手的职责,他们的待遇是普通士兵的五倍起。

一团二百人,连同他们的战马、军备、军械,分五节车厢。

眼下大唐双火车头的运力极限是满装三十二节车厢。

第一列军列先一步出行,路上由电报机负责联络,铁路有专业的管理团队,靠着电报不断的联络来确定每一列火车所处的位置,以及联络各车站,各道班。

大唐皇帝李世民在第二列军列上。

然后依次开出六列军列,这是眼下大唐全部的火车,还有几架新车头,但却没有造出足够的车厢内。

高句丽半岛。

高句丽攻破百济边境防线之后,在准备攻打北方最大的雄城之前,遇到一股强大的阻力。

“报,遇到埋伏,前军进攻受阻,死伤士兵数千,上将军战死一人,将军十九人。”

“什么?”渊净土万万没想到,竟然遇上埋伏。

渊净土立即下令:“传令下去,中军重甲营派一千人出战。”

这一只重甲营是渊净土手上的宝,花了巨资采购大唐上一代神策卫的装备,武装了三千多人。

渊氏相信,这只部队打百济人,可以千人击败三万百济兵。

李世民坐在火车到了并州的时候收到了这条消息。

“看来近卫忠智作的很好,这一只伏击会让渊氏疯狂的追击。”

长孙无忌正坐在一旁整理着各种情报,并且在地图上画出眼下的战略形态图,标注之后长孙无忌说道:“圣人,眼下只要高句丽人追击,那么此计就成功大半了。”

“会追击的。”

李世民的语气非常的平静,他不在乎高句丽是否追击,他要的是尽可能减少整个高句丽半岛的伤亡,特别是青壮的伤亡,大唐眼下最缺的不是钱币,而是人口。

那怕是奴隶,都可以补充大唐的人口。

李世民的专列到燕州的时候,李靖来车站迎接。

“计划作的很好,朕很高兴。朕就战事不会插一言,朕来只是给大唐百姓一个交待。”

“是,若有变故,臣万死。”

李靖听说了长安城发生的事情,也明白身为皇帝的李世民为何要给百姓一个交待。

那座钱山根本就没有动,依然还堆在朱雀门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