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0446节 茶魁

唐朝好舅子 第0446节 茶魁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木却没留,他不准备给任何一种茶留牌子。

这时,留牌最多的,两种茶不分上下,一种是秦岭雾毫,这种茶在清晨的时候要采茶的少女含在口中,而后再取出杀青。色泽,茶汤,口感再加上这神奇的采茶之法,许多人都留了牌。

另一种,真正实力派。

柳木也是万万没想到,大唐这个时代空气好,水质好,再加上特别的地理位置。西湖龙井从数百种茶中光芒四射。

李渊这才来到龙井的茶棚前。

那茶商深伏一礼:“圣人,这茶一年只有不足五斤。采自倒春寒之时的绿芽尖,小民请圣人品尝。”

柳木愣住了。他在后世只听过明前龙井,雨前龙井。

眼前这是什么?

一口茶就让柳木服了,后世他买过明前龙井,不敢买最贵的,一两千的还是能品尝一下,这茶的味道柳木已经找不出词来形容。

雪前龙井,后世的现代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只在传说中的东西。

产量少,少到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没有倒春寒就没有这茶,错过时机也同样没有这茶。

这时,柳木拿出一块金色的小木牌扔在桌上,这牌子与投票的牌不同,这是柳木独有的。

柳木说道:“明年,御茶贡品,要你一斤。”

茶商向李渊长身一礼:“小民欢喜至极,大唐万年,圣人万康!”

贡品这东西,在此时有资格能被选中,这是莫大的荣幸。

柳木也并非不公道,这龙井的茶棚那投票牌的数量已经摆在那里,至少是前二。

“好,很好。”李渊称赞了柳木一句,至少柳木没有把那五斤产量都占了。李渊对那茶商说道:“这等好茶,依规矩在隆庆坊拍卖,价高者得。”

“记得上税,奢侈品税是五成。”柳木笑着补充了一句。

奢侈品税,大唐最新的税种。

各商人们巴不得自己的东西被能收这种税,奢侈品税还有另一个说法,叫稀贵税。

取物以稀为贵。这个贵不是价钱贵,而是珍贵的贵。

梧桐坊。

已经快到中午,梧桐坊有超过一半的店铺依然被布幔挡着,每个店铺外都有数人守着四周。

万贵妃与宫中这次幸运抽到出宫机会的嫔妃与宫女从梧桐坊北方那还没有完成的通道进入梧桐坊,而后下等宫女由专人带到了贵族区与平民区的月洞门处。

这里有一处名为富贵庄的小区域,一多半为交费区,然后一少半有钱庄的柜台。

钱庄的柜台负责兑换旧钱,银换钱,铜钱换更小面额的铁钱。最后就是钱条换钱,这钱条只出现在宫中,长安北四县吏员、各工坊管事等。

他们每月领的就是一张类似工资条的东西,然后在各钱庄去领钱币。

宫女、太监们平时在宫里没有花钱的机会,所以都存了许多钱条,她们在这里换成钱,或者换成存单吃利息。

长孙无垢陪着万贵妃在钱庄小坐了一会,万贵妃只是想看一看这新法子,就是图个新鲜。

“无垢,本宫有些不解。”

“无垢当言无不尽。”长孙无垢在一旁回答道。

“以本宫对柳驸马的了解,他是一个很有才的人,而且办事有条理。花了近一年时间准备了这梧桐坊,却有许多店铺似乎是没准备好。”

长孙无垢没在这里解释,只是请万贵妃移步。

一个写的江南西道茶商总会、杭州分会的店铺处,这里的店员打开围幔请长孙无垢与万贵妃入******部装修的极是雅致,而且店员将那玻璃的柜台擦的明亮。万贵妃仔细的看过这店铺后问长孙无垢:“似乎是准备好了。”

“一切都准备好了,没开店的原因是。她们在等茶叶的最终定价。”

“噢?”

“依新成立的大唐茶商总会与现加入的六个各地总会共同定立规矩,茶分六类、七等二十一级。而后按这六类七等二十一级,除最顶尖的超等三级之外,其余的六等十八级定下基本价,再根据茶类大比的名次乘以倍数,作为未来三年的最终定价。”

长孙无垢讲完,示意茶女献茶。

茶女捧上三只小碟,长孙无垢介绍道:“这分别是西湖龙井、雨白茶、剑雀舌。”

“看起来不错。”万贵妃更喜欢剑雀舌,因为这茶的外形特别好看,饱满的绿芽茶。

这时,只见一背上印有杭州茶商字样的少女飞奔而至,冲到帽帐前的时候长孙无垢示意自己的护卫不用挡,那少女扶着店铺的柱子用力的喘息,却是喜极而泣。她眼中只看到了这店铺,甚至没看到有贵客在此。

少女用力的喘息几声之后,用力的高喊着:“开店,江南西道杭州西湖龙井夺茶魁……”

一声声高喊连绵不绝从四面八方传来。

每家店铺都在高喊着她们所得到的名次。

第二名,洞庭碧螺春。以一票之差险胜第三名的秦岭雾毫。

关内道拿到前十的两个名次,其中一种并不属于后世的顶尖名茶,只能算是二流茶,唐茯茶。

茯茶是一种砖茶,却是大唐人喝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茶,纵然是为了情怀,他们也会投上一票。

后世的十大名茶在大唐的评选之中占了六个。

这时,有一队背后有梧桐坊字样的女子用铜喇叭开始在贵族区高喊:“两刻钟之后,珍宝楼拍卖。瓷器、茶前十名次的超等品开始拍卖。

万贵妇侧头问自己的贴身侍女:“刚才没听清,她们喊的有些乱,瓷魁是那一家?”

“是郑州一不知名小窑的展品,名为镜瓷。听闻是柳驸马一次与荥阳郑氏族长闲聊之中提及,荥阳郑低投入巨资资助一不知名瓷窑。”

“好!”长孙无垢不由的拍手叫好。

万贵妃追问:“如何个好法?”

“人要争口气。前隋三大窑,他们怕是没想到天下间还有能超过他们的,如果有些骨气当痛定思痛,三年之后再来一争高下。”

长孙无垢说完后又问:“邢窑与越窑呢?”

“越窑排第四,耀窑排第五,邢窑第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