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0474节 三五天的信任

唐朝好舅子 第0474节 三五天的信任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广州码头早就备好的船,冯盎有许多小型海船,这些船去不了远海,也就是在岭南沿海活动,此时的船全是硬帆平底船,顺风最快差不多能达到三十公里的时速,侧风也能达到二十四左右。

柳木要去的地方,在后世的现代已经是出国了。

下龙湾。

这里再往东一点就是冯盎后勤基地,靠这个港口冯盎可以往自己的地盘运输物资与兵力。这里在此时称为武安州,那个码头就是后世现代称为海防市的地方。

而柳木带独孤兰若去的,则是下龙湾。

柳木相信,此时的下龙湾风景绝对不会比一千四百年之后差。

仅三天三夜,柳木的船已经到了下龙湾,这里留下两条船供独孤兰若游玩之用,柳木则去了交州城,交州城就是现代河内城东北部的位置。

这里已经有了足有两万兵。

冼家与农氏酋长调了僮兵五千,仡楼族长带了三千苗兵,宁、陈两家各召集两千人。冯盎的五千精锐还在路上,其余各家也有后援正在往这里聚集。

爱州是文氏的大本营,文氏是不甘心认输的。

交州城与爱州之间还有一座大城,叫长州城,这城中的首领此时正在左右为难,他不敢打所以只能选择投降给一方。

冯盎已经派人过去施加压力。

柳木到,冯盎到城外迎接。

“哥哥,不能打。至少不能急着就动手。”柳木一见冯盎就急急的说道:“行军大仗我是外行,但不急着打有不急的好处,咱们成立商号是为了挣钱的,刚开始就让商号的护卫们死伤过多的话,会失了人心。要是杀死这里的人太多,民间也会有积怨。”

冯盎没急应话,而是先迎柳木进城。

坐下之后冯盎问柳木:“打是你的意见,现在说不打也是你的意见。这里就你我两个人,你要给我一个交待。”

“不急,给我三天时间。”

“好,给你三天时间。”冯盎要打也不急于这几天,调兵马,运粮草等等,都还需要些时间,所以柳木别说要三天,就是要五天也没问题。

这里有柳木的人,柳木让李君羡找了足有两百个向导。

“带咱们的人进山,这里没见过的草、果子、草根、花。最好能让当地人带咱们找到沉香树。赶紧出发,三天之内无论找到什么都必须回来。”

柳木只知道,沉香树的品种在国内似乎只有一种,但在南亚却有许多种。

李君羡记下了柳木的要求,带了两千人,与两百名向导分成了五十个小队从交州城往西北、西、西南三个方向去了。

冯盎见柳木有所行动,找到柳木:“莫说三天,五天时间有个准话也行。你不知道爱州,爱州往西南不足五十里就有一片山林,那里有着数不清的小龙香树。咱们不毁林,就是只刮小龙香也能刮出来几千斤。”

冯盎的态度很明确,这几千斤香料拉回长安至少值数万贯钱。

柳木却说道:“老哥哥,一条船从这里到长安,从海路到杭州也要二十天差不多,然后再逆流而上,到长安怎么也要四五十天,就为了拉几千斤香料,而且海上多危险,这几万贯钱的香料就放在一条船上。”

冯盎想了想:“好象有理,这海上不怎么安全,谁知道那阵风就能毁了船。”

“就是这话,所以北上的时候,一次就是十条二十条船,贵重的东西分散放。万一那条船沉了,这损失也不是很大对不对。一条船的造价,不算木料就是五百贯钱的工钱,木料与船帆也就是几百贯钱。”

“恩!在理。只是二十条船都装什么?”

“这不急,先派人去找找看,估计有好东西。老哥哥让我给您一个交待,我却是知道有许多商人都跟着您来到这里等着发财,三天,咱们发个大财,然后才慢慢收拾他文景。”

“好。”

既然这地方就能开始挣钱,冯盎也不急着强攻爱州,可以缓缓图之。

话说长安。

李世民亲自在秦琼山里找了四天,终于找到了薛万彻。

又苦劝了一天,李世民说服薛万彻放下兵器走了出来,然后带回了长安。

太极殿。

把自己关了足了二十天的大唐皇帝李渊头一次离开了寝宫。薛万彻跪伏在李渊面前痛哭流涕,李渊轻轻的拍了拍薛万彻的头:“起来吧,朕没打算怪罪你。但不罚你难服众,降你为禁军校尉,守承天门。”

薛万彻跪伏在地上只是痛哭。

李渊没再管薛万彻,他了解薛万彻,头脑简单,太过于简单,恩怨分明。当然李建成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他记得报恩,却不怎么懂得分清事非。

次日是六月十八。

这是李建成谋逆事情整整一个月之后李渊头一次参与朝会。

在几位重臣的刻意安排之下,所有臣子无数是否知道五月十八日那天的事情,都将那些不好的表章暂时放置一旁,拿出的全是好消息。

“圣人,江南东道……”户部一位侍郎上报了一件好消息,江南东道那边种下十万亩桑林,预计可为大唐在明年增加五千担优质生丝的产量,后年桑树成长,年年都会有增加,五年后将达到顶峰。

这是一个好消息,坐在御座上的李渊突然站了起来。

这个动作让整个太极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只见李渊伸出手将面前那整个御案上所有的东西扫落在地上,然后抬起腿去踢御案,那案很大很重,李渊踢了一脚没踢动,抽出刀来在御案上重重的砍了一刀,刀卡在木头间。

没有人敢去劝,小官们不知道大唐皇帝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重臣们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劝慰。

大唐皇帝李渊压抑了足有一个月的情绪在此时发泄了出来,李渊坐在御座上喘着粗气,整个太极殿上除了李渊之外,其余人连大气也不敢出,李世民也一样。

“魏征为何从囚转为禁?”李渊突然开口了。

刑部尚书刘政会上前,可没等他开口李世民就抢先一步说道:“父皇,这是儿臣的意思,父皇若要责罚儿臣愿领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