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0572节 要人

唐朝好舅子 第0572节 要人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然,我也会回报你们。这一万人每个人每天都有白米饭吃,而且每年会给每个人再带回来二十石的粮食,再按人给你们按每个人头十石粮食,如何?”

柳木的话让这位族长没办法回答,他表示要回去商议。

宴会结束之后,隼人离开将这一处留给柳木居住。

宴会厅被清空,只有长孙无忌、裴世清、柳木三个人留下,其余的人可以去周边放松一下,这里有不错的温泉区,以及海边的风景区。

“裴公今天喝好了,脸好红。”

柳木这句话让裴世清的脸更红了,赶紧接话:“今天是喝的有点多。”没等柳木再说别的,裴世清就立即说道:“我知道你是想给西港舶司那边征一些兵源,但你出的价也太低了点,你知道长安眼下脚夫的工钱是多少?”

“不知道。”

“长安脚夫算是收入最低的一群人,他们的每天可以得到差不多十五文钱,可以换到三斗半的粮食,他们一个月可以换到差不多十石的粮食。”裴世清说完后柳木接了一句:“长安的粮价掉的很凶呀。”

“那是因为并州与洛阳一带粮食丰收,关中一带兴修水利。去年年初有小旱,若不是那纵横交错的水渠,怕是这次的旱灾要死不少人,眼下虽然减产不少,但毕竟受灾的地方不多,也没有损失多少粮食。”

裴世清是在告诉柳木,眼下是盛世来临,大唐的粮食产量高,所以价格就低了。

长孙无忌也说道:“河东裴家的工坊内,工匠一个月差不多是一贯又三至五百文钱。听闻你三原的工坊给的更高些。”

“什么意思吧。”柳木让两人说的直接些。

“就是你给他们太少了,若是翻一倍估计今天他们就会答应下来。”裴世清给了一个总结。

柳木哈哈一笑:“这巴掌大一点地方,他们说有近两千个庄子,他们一个庄子是一百二十户人,按咱们大唐的算法,他们隼人就有近百万人口。这一带不是海就是山,两位不去看看他们的领民吃的是什么?”

“明天去看看。”长孙无忌也认为去看看的好。

至少长孙无忌还知道长安周边贫苦的下县,百姓平时的生活。

柳木当年……,算是贫穷这一类中的下等。

裴世清又给自己来了一杯:“原本老朽以为,你会先到北边去。”

“为什么?”

“北边有个岛,一半多都是山,挺大的。根据史册记载,汉辽东诸郡管辖了几个岛,汉至北魏时期,那里一直为朝廷提供海巨兽油。依礼法,他们现在还应该算是咱们大唐的属国,可大唐一直没有派人去过。”

“什么?”柳木真是没想到。

裴世清给柳木详细的解释了好久,因为地理名称的不同,物种名称的不同,柳木好久才明白过来。

原来裴世清说的那几个岛,其中就是库叶岛,还就是……后世的北海道。

提供的油,就是鲸鱼油。

“你确定?”柳木真不敢相信,自己怎么没有意史册之中看过类似的记载。

长孙无忌也说道:“我也看过前朝的一些文献,确实是这样。最后一次的文字记载是在孝静帝时期,他们自称是阿依努。”

柳木真的是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段。

“看来要研究一下了。”柳木乐呵呵的笑了,如果那边真的是中原的臣属国,那么自己就可以将大和国南北夹击,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好消息。

接下来两天时间,长孙无忌与裴世清带人去四处看看,亲眼看一看隼人低层百姓的生活,普通贵族的生活,高等……,算了这里根本就没有高等贵族,所谓的大贵族放在大唐还不如柳木手底下的几个兵。

而柳木则陪着独孤兰若游山玩水。

第三天,一队骑士来到了这里,他们是从熊本过来的,由隼人的一位小贵族负责带路。

“郎君,这是我家将军的信。”来人送上了刘仁轨的信件。

柳木拿起信的时候,这几位送信的士兵还有柳木的护卫在周围挡开一个圈,不让任何人有机会靠近,更不可能窥视那信件。

柳木打开信一看竟然不是刘仁轨的,而是袁天罡的。

信中袁天罡观天象,推测今年京兆地区会有大旱灾,然后写明了几点实证,渭河水位下降,春耕的时候雨水过少,有许多地方没有下雨,根据天象来推测必是大旱之年。

去年已经有了一场小旱灾,今年若是有大旱灾的话恐会有蝗灾。

柳木独自一人走到海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

柳木在回忆自己读过的唐史,历史上的唐朝并不算是多灾多难的朝代,但水、旱、震、蝗也在唐朝发生过几百次。

贞观初年两次最大的灾害,一个是贞观二年的关中大旱灾,另一个就是贞观四年的黄河下游及支线水系的水灾,位置大概是在河北、山东等一带。

眼下历史有些改变,此时才是贞观元年。

但武德却从九年增加到了十年,那么今年就是大旱灾的年代了。

独孤兰若看到柳木坐在那边思考也走了过来站在柳木身旁。

柳木开口说道:“袁师兄说会有天灾,而且还是旱灾加蝗灾。按他的推测,今年京兆西、北这些个地方有可能会颗粒无收。严重到百姓需要卖儿卖女,甚至……”

“易子而食?”独孤兰若接口问道。

“没那么严重,但肯定会饿死人。长安会有救助,但仅靠免税以及各府县的公仓救济怕是不够的。让我想一想,袁师兄能派人送信过来怕是二哥那里可能不相信会有大灾。”柳木有点糊涂了。

历史上记载李世民是顶尖的名君,而且还是李世民让大唐创造了历史最完备的救灾保障制度。

独孤兰若却说道:“二哥登基改年号的元年,就出现大灾。就算是信了袁师兄的话,怕也不能有过大的运作。”

柳木猛然间反应过来了,没错,贞观元年关中地区出现大灾,这在大唐会被认定为天兆。非常非常的不及利,甚至于对李世民的皇位都会有震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