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0709节 坊间

唐朝好舅子 第0709节 坊间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李世民想了想之后回答:“不知,但年前的时候柴驸马说要回长安,但新年前并没有赶回来。听闻燕州大雪,山中雪厚近丈,或是路途难行吧。”

柳木又问:“二哥,这算是雪灾吗?”

柳木问算不算雪灾,李世民摇了摇头。

“不,瑞雪。”李世民给柳木解释道:“来自各州府县的文书已经在尚书省,报了喜。燕州各地发现数个石炭矿,新型的十二孔炭饼价格远低于炭薪的价格,所以冬天不寒,民也有足够的粮食,大雪除了影响道路之外,没伤及牲畜与房屋,就是瑞雪。”

“太原王氏的族地,石炭矿是山连山,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更可惜的是,就算有石炭矿,无数的石炭矿,他们也没用。”

太原王氏的情况李世民还不知道。

所以李世民根本就没提太原王氏,而是说道:“燕州那边有几个县,报了两例全户死光,以及一户死了三人疯一人的案子。”

柳木接口问道:“炭浊气?”

李世民点了点头:“是,户部、吏部、工部已经联合行文,要求各州府就石炭炉的使用,以及冬天取暖屋内必备套炉烟囱,以及至少每日开窗一刻钟等等事宜,各乡、里、村务必派人告之,里正、村长必须熟记石炭炉使用规范。”

“二哥,自开始用石炭以来,死于炭浊气的怕是有近百人了。”

“与石炭无关,之前用木炭的时候年年各州县也有上报出了意外而死人的。”

李世民与柳木说话的时候,四名禁卫分散在四周,不仅仅为了安全,也可以防止有人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

闲聊之中,两人很快就到了升平坊与永崇坊之间的街道。

今天是年初一,本就是各家团圆,喜庆的日子。

永崇坊东门这边,坊门半闭着,也没有多少人进出坊间。升平坊这边,却是坊门大开,没见有多少人穿新衣,多数穿的都是灰色麻布作工的衣服。

李世民骑在马上并没有再靠近,远远的看着坊前忙碌的人群。

这些人很有指挥的,正在忙碌。

有人正在更换排水渠上破损的大青砖,有人正在修理坊墙顶上损坏的瓦片。

大唐的坊墙并不高,仅仅只有六尺也就是一米五左右,差不多就是成人肩膀的高度,这只是一个象征意义带限制作为的围墙。

这时,另一队从坊内出来,开始沿着坊墙每三步按一个一尺五直径的深坑,然后三步之间一共有共三排,每排十个碗口大小的小坊。

李世民让一禁卫靠近:“你去打听一下,他们在作什么?”

“回圣人的话,我有一个堂弟在这坊住,他们早在去年腊月实就上报长安府,打算坊内各户凑钱修坊墙。他们认为坊墙与坊内不可比,相差太远所以要修整。听闻一共凑齐了七十贯钱,有数名大户补足到一百贯。”

听到修坊墙李世民就明白了。

长安北城许多坊墙修的很漂亮,而且墙外有一圈树木。

李世民一指坊门:“进去看看。”

坊内禁止骑马,这个条例李世民也不打算违反。

事实上,升平坊柳木也是头一次进,虽然这里是他规划的。

升平坊需要中等坊,和平康坊大小一致,按现代的长度单位来计算,就是东西一千一百二十五米、南北八百三十三米。这包括了排水渠、绿化区、坊墙在内。

小型坊,如新建的梧桐坊就只有升平坊的一半。

最大的延喜门外的永兴坊就是梧桐坊的四倍面积。

李世民和柳木步行进入升平坊,这里依然按唐式的建筑规矩,坊内南北两条路,东西一条。坊设六个坊门,路宽五丈,也就是后世的十五米。

李世民进入升平坊之后,眼前一亮。

这和他以前见过的坊完全不同,街道两旁每五步一株大树,清一色槐树。然后每棵大树下都设有两个长条形的石凳,然后在树下有一只藤箱,上书垃圾箱。

树后,比大唐原有的街道又增加了约三步的宽度。

主路全是大青砖铺路,两旁却是红砖铺路。然后是几乎完全一样门头,门脸的临街店铺,只是每一个店铺门口都挂着一模一样的牌子,写有大致相同,都是新年大喜,停业三日或是五日、七日。

这一排店铺后,全是四层高的楼,每栋之间距离约在十丈左右。

在店铺之间有单修的大门,上书升平坊第一区,路对面写的着第五区,同样的大门。

李世民打算出去看看,一个断臂身上穿着有升卫坊保安字样服色的人伸手就准备拦,没等禁军上前,柳木拿出自己总舶司的令牌晃了一下,那位立即退到一旁。

李世民却没再往里走开口问道:“这道门,不允许闲杂人等入内吗?”

“这里住的人咱们都认识,或是来了客要在坊官那里登记,发有临时的通行牌。坊外的人可在街市上随意,却不能进宅区。除非有坊官的通行令牌。”说到这里,这断臂的保安看了柳木一眼后又说道:“或是总舶司的令牌。”

“噢?为何是总舶司的令牌?”

“升平坊是总舶司建的,总舶司经常会有过来检查卫生、花植、排水、防火等事宜,所以总舶司的令牌咱们认识。”

李世民再问:“或是禁军令牌呢?”

独臂保安愣了一下之后,用手抓了抓头皮,思考了好一会:“估计不行,条例上只写着坊官给的通行牌,总舶司令牌,没听说过禁军令牌。”

李世民大笑:“挺好,挺好。手臂在那里丢的?”

提到手臂,这保安胸膛挺起,很是骄傲:“追随大将军并州打突厥,从军十年累斩十二首。”

“日子过得如何,这过年了还不休息?”

“您是大人物,这不是过年也没歇着。那四位兄弟一看就是军中好身手,不是也没歇。我这当值,每天多发十个大钱,新年这二十天每人休十天,值十天,再多发三斤上等五花肉,再说总要有人当值不是。”

说话的很直,很朴素,李世民听着心里舒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