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0851节 三个名字

唐朝好舅子 第0851节 三个名字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到柳木的认同之后,猜测柳木更希望高句丽小吏都消失,所以卢成庆说道:“驸马,我认为是咱们的人故意把高句丽小吏赶走的。”

柳木微微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看的。

“驸马,这里的工作的人未必知道大计划,但他们却很清楚一点。这些高句丽的吏员远没有普通的奴工好管,至少奴工们听话,高句丽的吏员是多余的。”

“挺好,我有一个计划。不过既然你们来了,那么先让你们发挥一些才能,三个任务。”

柳木话音刚落,萧浅等三人连同他们带在身边的两人,一共九人都拿出小本,铅笔准备记录。

这是拿小本记事的作风是柳木在大唐创造的,吏部将其正式写进了官员条例。

布置任务的时候,下级官员必须作出记录,标明日期。

“第一个任务很辛苦,这里有超过二十万人,其中有多少人原本就识字,有多少会说汉话。我要一个相对详细的数据,需要多少费用列一个计划出来。”

“第二个任务,这里是管吃管住的,在这个原则不变的情况,也必须让高句丽奴工吃饱的前提下,我要知道每个月能节省多少支出。”

“第三个任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矿区也需要有一个规矩,姑且就叫矿区条例。这三条任务,为期三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五个月,我要见到结果。”

“我可以帮你们出主意,或是验证你们的主意,也可以完全靠自己。”

三人都表示,愿意先去接触,而后再拿出初步的意见来请柳木帮着点评一二。

三人从柳木这里告辞离开,全部往矿区去了。

只在矿区才能得到真正的第一手资料。

其余的九百人,会在五天内陆续运到这里,如何安排这九百人工作,柳木不想过问,会全权交给萧浅、卢成庆、谢九年三人去处理。

柳木此时也准备离开新津港去平城。

平城那一圈地皮围起来之后柳木还没有去过呢。

柳木离开之前,写了一封信给萧浅三人。在柳木坐上船出海的时候,正在往矿区去的三人接到了柳木这封信。

信中一共只有八个字。

八个字,分别楚庄王、孙叔敖、优孟。

萧浅三人看到这封信之后,三人完全是同一个表情,沉默。在接下来了大半天路程内马车里死寂一样的沉默。

夜晚,一行人到了中途休息区之后,有位寒门学子请教萧浅:“萧兄,驸马写这三人是何意。”

萧浅没回答,他依然还坐在那里沉默着。

卢成庆这时开口问道:“你知道这次运来的书籍当中,还有几位话书人备下的话本是什么?”

“听说首选三个话本,分别是大汉豪侠传(柳木版天龙八部),柳氏大族九位学子编书的骑奴天将,工部尚书姚公领姚氏四位晚辈写的棘奴传。”

听完这位寒门学子的回答之后,卢成庆问道:“你还不懂吗?”

“这……”这位寒门士子已经是相当优秀的,可此时他确实不明白其中深意。

这次去矿区的一人是二十四人,其余人留在码头等着接其余的人往矿区,在这里的二十四人当中,除了萧浅三人之外,只有七个人表示自己明白其中意思。

谢九年这时开口说道:“豪侠是杜撰了,却讲出了柳驸马的志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骑奴讲的是汉烈候卫大司马,七战匈奴打出了我们汉人的骨气。棘奴是武悼天王,若非天王怕是我汉人已经灭族。”

萧浅终于开口,他说道:“讲一个故事,孙叔敖让楚国成为霸主,却积劳成疾不到四十岁就病故,他死前告诉自己的儿子,若是家中穷苦就去找优孟。男为优、女为伶,一个戏子罢了。”

“辅国重臣,家中却贫苦?”好些人不理解。

萧浅继续说道:“几年后,叔敖之子贫苦无依去找优孟,是优孟在楚庄王前再提及孙叔傲的功绩,这才让叔敖之子免于生计之苦。”

当下那位寒门学子高呼“庄王不仁!”

卢成庆冷声说道:“若你只是这样想,那么你一生也就是县令之才。”

除卢成庆三人之后,其余的人围在一起讨论的很久,这才说道:“此事应该是讲,过去的时间容易被忘记,那怕曾经是功臣。这三个名字与庄王是否仁德无关,而是在说让高句丽人歌颂卫霍之英灵,忘记高句丽。”

卢成庆轻轻的拍了两下手:“那么咱们脚下是什么地方?”

当下有人回答:“高句丽茂山矿区!”

卢成庆脸色阴沉:“我若要掌你的嘴,你可服气?”

那么猛然间醒悟过来,抬手打了自己八记耳光后回答:“乐浪郡,这是汉置乐浪郡。”

卢成庆站了起来非常严肃的说道:“慎言,却要记在心中。我大唐继承汉之威仪一统天下,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我乐浪子民自然应该记得汉之英灵。谁若搞不清这一定,我必上书吏部、礼部将其调回,永不录用。”

说完后,卢成庆看了看萧浅与谢九年,两人同时抬起手来与卢成庆轻轻一击掌。

这击掌就代表在这个论点上,他们三人是一条心。

“那么,我等当……”萧浅就柳木写的三个名字让此行的二十四人就他们的思想问题作了一次统一。

此时,飘在大海上的柳木正在读着那本骑奴传。

这本书或许少了许多故事性,却是一位史学家呕心沥血之作,话本或有些改编,但不会改的太多,毕竟这不是演义。

萧灵儿坐在柳木身旁将一只桔子递到柳木嘴边后轻声说道:“有件事想求助于夫君。”

“噢!”柳木放下了手中的书,笑问:“有什么事情你还用一个求字?”

“我想借泾阳印坊有三号书印坊一用。”

泾阳印坊基本上不对外,这里代表着大唐最高的印刷技术,已经开始研究铅字印刷的技术,进展虽不大,可研究总要有一个过程。

没有柳木点头,泾阳印坊确实不会借给任何人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