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0938节 变革中的大唐

唐朝好舅子 第0938节 变革中的大唐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别说崔君肃不甘心,就是人口基数最少的契丹都不甘心。

因为契丹是属于融入民族,扶桑是属于被征服民族,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差距。

可被征服这几个字却绝对不能说出来,那怕就是扶桑族自己心中都明白,也不能讲出来。眼下最让各族心中烦的就是,扶桑族人口基数实在太大了,若是把东西突厥铁勒等各族合为一族,人口肯定是汉族之后第二。

眼下,事实上却是,扶桑族的人口是唐人第二多的民族。

李世民淡然一笑:“此事朕在之前听柳驸马提及过,你们可以依柳驸马的思路再议一议。柳驸马说过,不能光比人口数,这个还有识字率、知史。所以五大族之事推迟几年再定,眼下除了三大族之外,其余备选,给每个族一个备选的机会。”

房玄龄、崔君肃、唐俭瞬间就明白了。

不仅仅是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更是听出来大唐皇帝的滑头,很显然李世民也不想让扶桑一族成为五大族之一,所以这才提出了识字率与知史。

知史,就是要懂本民族的历史,以及中原大史。

从上古、夏、商、周开始的历史。

而且李世民还不承认这是自己的意见,只说是柳木的。毕竟身为皇帝不能明显的表现对某个民族的轻视,皇帝要一碗水端平的。

大唐五大族的事情不是秘密,只是李世民没有留意罢了。

早在七个月前就开始有各族有身份的人参与议事。

扶桑族内部却有两种看法,有一种是想把自己的身份牌换成汉族,还有一种是希望提升扶桑族的民族地位。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也都在扶桑族内部划定了等级差。

筑紫岛第一批识字,第一批桑民,第一批参加唐军的倭兵,这些才是第一序列的。相当于大唐的贵族等级之中的名门。

特别是在许多扶桑族大桑林村又有了奴隶与桑役之后,这种分化就已经深入人心。

李世民的头疼不在这块,无论怎么算五大族他都是皇帝。

所以李世民问道:“两位爱卿,就朕提出的天下大议的第二议,两位以为如何?”

崔君肃说道:“圣人,贫民许多人都无姓。佃农有姓的也不多,佃奴更是如此。前段时间家中来信,举行了大族议,开祠堂给追随家族超过十五年的佃户赐姓,并赐房号。佃升为族人,佃奴成为签订长约的族工。”

李世民听到这话,身体不同的往前倾,他很想听下去。

“圣人,族中得到了五千交人、真腊奴隶,以及两千地中海奴隶,族中土地若是以旧的方式已经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眼下族中开办了一个学校,特别增加了五架铁牛专门用在教学上,并且向总舶司递交了一份租田协议,租一块百万亩的区域,其中良田约占三分之一,其余可为林,采收香料、果子等。”

“噢,这事是大事,还是小事?”李世民心说自己竟然不知道。

崔君肃愣了一下,马上陪着笑容:“圣人,这是小事。小到无须月月上报,只在年终作一次汇总罢了。去年的时候,户部、工部、兵部联名提交了一份就中南半岛开发的上表,圣人您已经作过批示。”

“有这事。”李世民记得这事情。

崔君肃又说道:“当时您批示,要求礼部也参与其中,既然开发就必须要有文教,有唐民的地方就要有堂。”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中南半岛开发属于总舶司下属西港舶司的事务,开发之后才会交给六部接管。崔家中长租的百万亩土地,实际数字是三百七十九万亩。但眼下还无法接管,大半还在敌军手中占领,也正好趁这个时间家中培养大农场的技术。”

唐俭在旁接了一句:“西港舶司这次办事相当不利,大片的土地已经租了出去,并且收了无数的钱币,到现在都没有把地契准备好,这事圣人应该申斥。”

“别。”房玄龄在旁阻止:“我知道你唐家最早交钱,但打仗这事不能急,莫催得太紧,越国公正在全力防御六诏东进,候将军已经击败了真腊主力,苏将军毕竟将海边各城完成的清理,这效率相当不错了。”

“也是。”唐俭只是发了一句牢骚。

李世民算是松了一口气,别看只有一个崔氏在行动上支持自己的大议,崔氏却是五姓之首,这事看来可以办。

想来,五大民族的事情之后,大唐可能就会有新的一轮争执,就是几大家族的争执了。

阿史那杜尔别看是突厥族,代表的就是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实力也是相当的巨大,眼下阿史那家族仅是羊就拥有四千万只以上,马匹七十万。

而冯盎代表的就是岭南僮族。

僮族背后还有四个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以及好些个人数虽然少,但自成一族的部落,姑且可以算是人数极少的民族。

房玄龄这时问道:“圣人,不知道这大议的第三条是什么?”

李世民思考片刻之后说道:“这第三条之后都是基于第二条之上的,朕认为士、农、工、商要有所变化。”

“请圣人明言。”房玄龄站了起来,对李世民刚才的论题追问了一句。

李世民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房玄龄没让书记员进来自己去接过了册子。

李世民这才说道:“朕以为,现说士、农、工、商,这四类也算高下之分。这个士,也要高下之分,并非只会读书作赋之人就是士。那么三位爱卿,朕问你们这杜子春算是农,还是士。李春算是工,还是士。”

杜子春精心研究蔬菜的改良与种植,特别是冬储与大棚这两项,绝对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技术在大唐备案是柳木所发明,但眼下呢,柳木的水平已经是过去式。

再说李春,因为李春的广授门徒,大唐的造桥技术突飞猛进。

若是放在以前,李世民绝对不敢想从长安修一条铁路去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