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朝好舅子 > 第0967节 哭穷的户部

唐朝好舅子 第0967节 哭穷的户部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暂时是几年,这个问题柳木没办法回答。

李渊却说道:“朕要说的是,修铁路的就是为了人往外走,在长安每年只挣几万个大钱,若在辽东能挣百万大钱的时候,人就会往辽东涌。”

房玄龄在旁补充了一句:“铁路就是保障,扩土的保障。”

“修到辽东,花的钱币估计能堆成山。三筒,我的!”柳木慢吞吞的拿起房玄龄刚才打的三筒后,将自己的牌推倒:“给钱。”

李渊盯着牌看了好一会,再看自己的牌,突然发现自己要的夹二条竟然是柳木有一对,房玄龄有一对。

没等李渊抱怨几句,崔君肃在付钱的时候开口说道:“户部事实上暗中计算过,若是长安到朔州的铁路通车,每年可以增加国库收入至少三百万贯,沿路州府的百姓用你发明的那个词,国民总产值,估值可以达到一千九万贯的产值。”

李渊也顾上问二条的问题,铁路的事情在眼下确实是件大事,李渊问道:“那为什么户部三番五次的阻止修铁路?”

“穷,户部太穷。这三年来,户部咬紧牙关存了些钱,又不顾工部与兵部的反对,强行扩大了福冈钢坊与邢州钢坊。所得产出的钢半点也没给工部与兵部,这事特别是工部意见非常大。”

崔君肃说穷,若是希拉克略在这里,肯定会哭的。

大唐的国库年收入已经超过九千万贯,也就是九千万罗马金币,正往一亿这个数字奔。

大唐的尚书省、内阁、六部都信心十足,新的一年国库收入过亿,这个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字。

钱多,花钱的地方更多,所以崔君肃在哭穷。

李渊又问道:“两个工坊的钢那里去了?”

“福冈那边的钢,除了扶桑道自用之外,全部变成军械运往了地中海换成了金币或是有价值的货物。邢州钢坊的钢,三分之一也换成了军械运往地中海,其余的一直在囤积,而且囤积的是三尺一石,每根长三丈三尺的重轨。”

“啊!”柳木都大吃一惊。

房玄龄却是一脸的淡然,很显然房玄龄是知道这批铁轨的。

李渊很惊奇:“难道?”

“太上皇,圣人知道邢州工坊有生产铁轨,但圣人不知道产量,也不知道库存。知道此事的人之前总共有七个人,当初提议此事的是左仆射萧瑀。”

“神通,是他!”李渊很吃惊。

房玄龄指了指柳木:“这事,柳驸马其实是知道的,而且邢州钢坊的巨型蒸汽锻造机还是华原工坊制作了主要的部件,华原工坊派了三十名优秀的巧匠到邢州工坊帮助建造的。萧公告老的时候,想把这事上报圣人。”

“结果呢?”

“结果是,柳驸马的小妾萧氏在家中知道了此事,然后告诉了长平公主,长平公主又告诉了皇后,皇后特找到我等七人,要求保密。因为圣人那时对修铁路已经到了……”房玄龄停下了,作为臣子评价皇帝已经是错,更何况是恶评。

李渊听懂了:“朕知道,二郎那个时候对铁路已经有些头发晕。”

其他人不敢说,柳木敢,柳木说道:“就是狂热的失去理智了。”

房玄龄与崔君肃都点了点头,房玄龄继续说道:“是皇后要求我们一边劝阻,一边慢慢的准备些重要的材料,也为修铁路存些钱币。断不能因为铁路而伤及大唐的根本,皇后言明,前隋修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代,大唐不能再错一次,圣人登基没多久,请老臣子们多用些心,若是圣人震怒,皇后表示一切有她。”

“贤后!”

李渊作为太上皇,这两个字的点评足以让长孙无垢名留青史。

柳木这才拍了拍脑袋:“我似乎听到过风声。”

“这些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唐可以修铁路了,存下的重轨总长有两千里,那么按规划双轨并行,长安到洛阳这一段肯定是够修出来的。但眼下,却无一个真正合适的主持者,也没有足够的劳力,钱还差了些。”

“钱不是问题,李道宗告诉我,我有黄金三船,银十一船。其中一半归神策卫与东海水师,三成归总舶司,一成归奴隶军团,一成归兵部。”

柳木用船来计算黄金,倒是霸气十足。

崔君肃追问:“那种船?”

“好象是装在了贞观三年的三号武装货船内。我忘记了三号是……

没等柳木说完,崔君肃就说道:“贞观三年定型下水一共是四种规格的武装货船,其中一号与二号是近海武装货船,连千岛道都去不了。三号、四号是远洋武装货船,其中三号是一千三百料重装、四号是九百料高速武装货船。”

“没想到崔尚书记得真清楚。”

“年年都有备案送到长安,去年下水的武装货船已经不再建造贞观三年的这四种规格,采用的最新的六种,最大的是二千一百料重装,最快的是一千五百料高速武装货船,火力最强的是一千九百料二十四炮位,水手二百二十人武装货船。”

柳木很尴尬的笑了笑,这些数据他有,他这边有报告,只是他没看。

李渊给了柳木一个台阶下:“木,那么三船金子,价值不少吧!”

没等柳木说话,崔君肃就说道:“臣估算,远洋航行又运的是金子,肯定会重装,也就是至少装有十二门小将军炮,水手肯定是满员,补给必然是满量补给,那么空余的地方装黄金,一条船最多装一百二十万两黄金。”

“嘿嘿!”

柳木干笑了两声。

李渊也跟着笑了:“看来猜的估计差不了太多?”

房玄龄与崔君肃与跟着笑了。

“那么差多少?”

李渊再问之后柳木对具体的数字作出了回答:

“八百石,确实就是这个数字。零偏差,因为这批黄金我是要求融成一斤的金锭,然后装进木箱内整齐的摆在船内,然后要求最高规格护卫。贞观三年的三号远洋重装货船是质量最好的一批,眼下就在等黄金融好,船只整修完毕,就会从摩加迪沙港起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