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云涌天下 > 214蔡校长

三国之云涌天下 214蔡校长

作者:南山俗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洛阳十里亭,相序送走两人,一代大儒蔡邕弃官寻女,相送那天人山人海,相比李振离去的场面,相送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曹操袁绍,对比就显得寒掺,现在世家把李振成为屠夫,不愿与他有交际,可他不嫌弃,这刻终于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三千御林军开道,旌旗飘荡,领首的是秦磊,他是李振亲自问灵帝要来的,现在已随了心愿跟随李振。

刘莹不舍的看着越来越远的洛阳,此去幽州不知何时能再回来,父皇您要保重。

一路上刘莹显得沉默,李振知道这是少女第一次离家远走,心情肯定难过,尽量陪在她身边。两人耳鬓厮磨,多日刘莹心情才有好转,开颜大笑。

蔡邕再也看不下去,两人打情骂俏的情景,如果不是身不由己,他真不想跟去幽州,只能躲在车中研究自己的文学,两耳不闻天下事。

幽州官道聚集多人,上到刺史刘虞下到县令,围成几群,见到开道的御林军,迅速排成几排。

御林军开路,见到大批官员聚集,拉马止行。

刘虞带头躬身喊道:“臣等恭迎公主殿下,驸马驾临幽州。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振与刘莹缓缓下了马车,刘莹抬手说道:“叔父请起,众位请起。”

刘虞起身,向前一步,面带微笑笑道:“侄女,许久不见一转眼就已嫁人成家,时间可过的真快。”

“叔父,父皇临走再三嘱咐,向叔父问好,今见叔父神采依旧,我想父皇定是欣慰,大汉天下还需要叔父等人多多操劳。”

“陛下。”刘虞热泪满眶道:“有劳陛下挂念,臣为大汉社稷出力,是臣等本份。时候已不早,请公主驸马移驾至行宫,臣把刺史府清理干净,做为行宫,望公主不要嫌弃简陋。等明天晚上臣设宴为公主,驸马洗尘。”

“一切全由叔父做主,有劳叔父。”

“刘大人辛苦了。”李振接话道。

刘虞面色复杂的看着李振,自从黄巾判乱,李振立功以来,短短几年,就从一介平民升为驸马,再到一州长史,这升官的速度窜的比自己这个老牌皇亲都快。

听宫中传来消息,陛下贬他出京为官,地方官随他选,许多繁华的地方都没选,怎么偏偏看上自己这个穷乡僻壤的幽州,这不是来分自己的权力吗。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两个皇亲国戚集中在一州,一个为刺史,一个为长史,今后可要多多提防他。

“哈哈,贤侄几年没见,没想到现在我们竟然成了一家人。当年我就觉得贤侄是个可造之材,没想到让我这个侄女慧眼识英雄,招为驸马。”

“当年刘大人的照顾之情,我始终铭记于心,今后还要靠大人多多指教。”

“呵呵好说好说,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没有外人的时候就别大人大人的喊,直接喊叔父吧!”

“是,叔父。”

“好,好,我们一起走吧!”

幽州刺史府改为公主行馆,御林军严禁把守。

奔波许久,回到幽州,李振心情难耐,终于可以安心,把刘莹安置好房间,便到蔡邕的房间。

“老师,等过了这几天,我便让人送你前去辽西,这段日子还要委屈你了。”

蔡邕摆手道:“我知道现在不适合出现在这么多人面前,等见到琰儿,我就会云游天下,去寻山玩水。”

李振心惊,好不容易请来一位大儒,而且还是未来的岳父,怎么能轻易让他离去。便道:“老师这怎么能行,琰儿现在正是需要亲人的陪伴,你怎么能离去。”

“琰儿交给你,我就放心。”蔡邕神情落寞道。

李振看蔡邕的表情,明白他还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是啊!以前是一位深受敬佩的官员,现在突然转为平民,谁心里不有点气。看来计划要提前了,给自己这位老丈人找点事做。

李振躬身一礼道:“老师我心中有一疑问,想请教老师。”不等蔡邕回话,接着道:“老师觉得大汉天下是平民百姓多还是世家子弟多?”

蔡邕轻轻一笑,想都没想道:“当然是百姓多,如果天下人口分十分,世家占十分之一,百姓占十分之九。”

“是啊!百姓人口居多,可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朝廷举孝廉为官者大部分全是世家子弟,而寒门占多少?难到寒门就没人才了吗?不,我反而认为寒门人才居多,只是他们缺少一个机会,一个能学习的机会。”

“可这个机会却是难得一遇,因为大部分书籍全被世家收藏,他们不会轻易教授与寒门,久而久之就造成,每当朝廷举孝廉为官,就是世家子弟,可世家子弟身后的世家每个人都有私心,他们以官谋权,圈占土地,造成平民百姓无地谋生,只能靠世家为生,如此长久下去寒门子弟哪有出头之日。”

“哪你准备怎么办?”

李振自信道:“我准备建造学校,以五岁小孩为基,分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以启蒙为主,中学以教育为主,大学以民生为主,至于其中细节以后还要细细研究。”

蔡邕脸色透红全身颤抖,不知是听出李振的话激动而成,还是被这些话惊吓住。如果李振真的把学校办成,那么不用几年就能动摇世家的根基。

“老师觉得是否可行?”

“我看可以,可以,这样以后朝廷能用的人才就更多了,这可是好事得上报陛下。”

“老师上报的事不急,我们现在只是在讨论,耽误之际是先把学校的领导人定下来,正所谓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动。而这位领导人必须是当朝名人,能让世家都避让三分的人物,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学校。”

蔡邕听了半天明白了,这是在打自己的主意,让自己当这个领导人,哭笑不得道:“好家伙连老师你都敢戏弄,不过我应承了。”

“弟子在这里替寒门子弟拜谢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