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十四章 不以赚钱为目的

郑元陡然一激灵,全邦庆的话点醒了他,在心里琢磨着。

“先把钱挣了!”

“说的太有道理了,这鬼市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又滞销了,前年收购站路边可全都倒满了遗弃的辣椒。”

郑元已经连续种了几年辣椒,对辣椒市场熟得不能在熟了。

2002年辣椒价格一度降到了冰点,从最高五六毛每斤降到了几分钱一斤。

当年合作社出现了亏损,卖到后期,甚至出现了收购站拒收的情况。

2003年,天禾搞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在有天禾兜底的情况下,他再次选择了辣椒。

还好这一年椒价稳定,鲜椒一直能有4毛钱每斤左右

加上天禾的种子好,产量高,效益也还可以。

但今年的情况就说不准了,

去年行情好,按农户的性子,今年都想捞一把,很多人都扩大了种植面积。

也有像全邦庆这样的人,今年改种了辣椒。

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这才是种植业的常态!

想到这,郑元径直丢下过来闲聊的全邦庆,往自家合作社走去。

全邦庆问道:“喂,你干嘛去?”

“准备让工人采收鲜椒入库。”

“这还不到8月啊?”

“趁现在还能卖5毛钱每斤,先把钱挣了。”

全邦庆摇了摇头,道:“毛病,今年干椒价格高,肯定是卖干椒更赚啊!”

郑元没有理会,联系好干活的工人,安排好相应的周转筐、运输车辆等物资,计划第二天就开始采摘。

现在是产销旺季,兰市周围并不缺鲜椒收购商,

而且天禾早在产地附近修建了冷藏仓库,鲜食辣椒当天采摘,当天就能完成入库,能最大程度的保存鲜椒的品质。

随后的日子里,

郑元的合作社几乎每天都保持着四五千的鲜椒出货。

早早的就把钞票装进了兜里。

而像郑元这样的聪明人不在少数,通常来说,鲜椒价格在0.6元每斤以下,收干椒利润会更高些。

当干椒价格低于6元每斤时,农户就更倾向于采收鲜椒。

但农户们早就被市场搞怕了呀!

今年的种植面积又明显能感觉到增加了,后市的价格谁也说不准。

现在虽然只有0.5元每斤,但超过5000斤的亩产量,收益也算不错了。

郑元等人的推断并没有错,陇省辣椒种植面积确实扩大了不少。

天禾种业从种子销售中就看出了端倪。

九泉,天禾种业的扩繁基地。

玉米、小麦以及蔬菜原原种和原种扩繁基地层次分明的被隔离带隔开,而在离扩繁基地稍远处,便是天禾种业的办公区。

办公区与扩繁基地完全隔离,如同两个世界般泾渭分明。

京城的事情忙完后,郭阳便马不停蹄的回了九泉。

天禾种业的副总严群和瞿阳近来争吵不断,在如何处理可能到来的辣椒滞销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分歧。

瞿阳和严群一左一右的坐在郭阳办公室的真皮沙发上,两人的眼神里还带着火气。

“通过统计各地经销商的库存数据,天椒1号种子销量接近6万斤,赤红1号种子销量接近5万斤,实际销售额已经突破了4000万元。”

郭阳满意的点点头,道:“情况还不错,陇省和疆省两个a级市场占有率情况呢?”

严群忙不迭的接过话头,正色道:“问题就出在这里,天椒1号不算经销商的库存,在省内就卖了近1万斤!单个品种种植面积接近25万亩,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

“现在虽然还不清楚全省今年的辣椒面积,但肯定远超去年,这么大的面积,如果滞销,产生的舆论影响难以预料。”

瞿阳争锋相对的说道:“种什么是农户自行选择的,没人能保证种地一定赚钱。”

“那你们当初是怎么宣传的,收益高可是一直以来的宣传主题!”

“天椒1号的产量确实高,行情不好能怪种子公司吗?”

“农民可不管你这些……”

看着两人争论不停,郭阳冷不丁的问了句,

“疆省的销量如何呢?”

瞿阳和严群短暂的对视了眼,稍微冷静了些,老板这看似不经意的提问,让两人感受到了丝丝变化。

似乎更从容了!

看来京城之行,公司的资金压力是真的缓解了。

瞿阳说道:“疆省天椒1号销售了约2500斤种子,市场占有率也有近40%。”

郭阳略微一算,有点诧异,道:“疆省不是在搞红色产业吗?怎么才十几万亩辣椒?”

在他的印象中,疆省后世的辣椒种植面积应该是上百万亩才对。

瞿阳尴尬的笑了笑,眼神看向了严群。

严群则是双手抱胸,解释道:“疆省红色产业主要是指番茄、枸杞、红、红辣椒、石榴、大枣、桑葚和胡萝卜,红辣椒只是其中一种。”

郭阳点了点头。

“看来xj干辣椒产业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将其当做a级市场来看待,是正确的战略。”

“至于辣椒滞销,全王公司的干辣椒订单已经够了吗?”

严群苦笑着说道:“就因为全王的加工厂在甘谷,全王又被我们收购了,甘谷的农户今年都疯了似的种辣椒。尤其是山区,漫山遍野,甚至是田坎边都种满了辣椒。”

“我们了解过,很多山区农户都是受了宣传的影响,以为今年还像去年一样,天禾公司会保底收购。”

“不止是甘谷,其它很多贫困县的农户也从电视、广播等各种渠道知道了天禾种业。”

“天椒1号种子,辣椒高产机器;投入减少,收益更好。我们的广告语在农村地区口口相传。”

郭阳看了眼面无表情的瞿阳,笑着说道:“这是好事啊,证明我们营销工作做得扎实。”

严群的脸上不无忧虑,

“全王公司以及几个分工厂,满打满算加工能力在2.5万吨干辣椒左右,也就是12-13万亩左右的产量。”

“虽说是农户自发的行为,但种植面积太大,产量过高,不止伤农,也伤己。”

“到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那些原本被我们挤压得苟延残喘的小加工企业。”

郭阳也陷入了思考。

天椒1号在陇省本地确实火的有点过头,60%的种子市场占有率也着实有点夸张。

这要是在美利坚,不得给伱扣个反垄断的帽子。

分分钟把你制裁了!

但要说瞿阳的营销策略哪里不对吗?

宣传方式没问题,广告语也没有虚假宣传,天禾的品牌也实打实的打出去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定价太低了!

20g每包的种子只卖9.9元,

虽然把竞品外资种子打得找不着北,但也为产地盲目扩种埋下了伏笔。

“那你的意思是天禾要为农户兜底吗?”瞿阳反问道。

严群顿时就恼了,脸色孕着怒气。

“tmd,你的意思是老子吃里扒外,那些县市里的干部天天往我办公室跑的时候你去哪了?”

“我说这事是提前把隐患爆出来,提前想办法,到时候真出了问题,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口碑又得没了!”

瞿阳也不甘示弱,“滞销能甩锅给种子公司,你以为炒菜呢?”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郭阳摆了摆手。

“问题不大。”

“这个底天禾可以兜,真滞销了,以农户的种植成本价进行收购。”

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灼热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严群露出的纤细黝黑的手臂上,让他仍不住一激灵。

他很想说,公司还可以在销售冷链储藏和物流运输等方向再努努力,

然后再挤一挤,苦一苦农户,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农户的种植成本价本就不高,而天禾有完善的冷藏库和销售体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至于瞿阳,就干脆得多了,甚至还有心情开玩笑。

“公司好不容易看到盈利的曙光,这是又赶上亏本的买卖了。”

“干农业嘛,不能以赚钱为目的。”

郭阳将窗帘拉上,遮住刺眼的阳光,心里想着,这也是延长产业链的契机。

大概率是要赚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