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七十六章 资本帝国的崩塌

德隆系曾在华夏资本市场上创造过诸多神话,一直被奉若神明。

德隆系雪崩前曾拥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共177个。

产业整合一直是德隆系引以为豪的企业理念,短短数年,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并购神话。

如果按产业划分的话,德隆系曾经掌控的资产包括:

以天山股份为核心的水泥业;

以合金股份为核心的机电业;

以湘火炬为核心的汽车业;

以疆省屯河为核心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

以天一实业为核心的纺织业;

由明斯克航母、大西部旅游等构成的旅游业;

以喜洋洋文化、**迪斯科广场、京城国武体育等构成的娱乐业;

以疆省蛭石、罗布泊钾盐为代表的矿业;

以德农农资超市为代表的零售业;

以及由多家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城市商业银行所构成的金融业;

造纸、水电、蔗糖、酒店……

就像一个编制混乱的大兵团,

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德隆一度从容的玩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

代价高昂的股价维护,不加节制的行业并购,成本奇高的融资费用……

2003年底,宏观微观各种因素将德隆系的流动性风险推向高点,德隆的脆弱挡无可挡的暴露在外。

资本神话瞬间破灭。

金融负债340亿元,实业负债230亿元。

遍布全国的债权人如热锅上的蚂蚁,讨债队伍在全国鱼贯穿梭。

剪不断,理更乱的贷款担保纠纷,关联方之间互保关系错杂。

直到2004年9月底,专门负责托管德隆工作的华融才打响了德隆重组的第一枪。

2022年,出狱几年后的德隆系旧主唐某,再次遭到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悬赏,赏金最高2000万元。

……

看着郭阳讶异的神情,杨成说起了自己对维维豆奶的看法,

“维维豆奶近年倾向于追逐热门暴利的行业,在股票市场上做大市值,其战略规划过于随意,忽视核心能力的培育。”

“其现金流非常糟糕,偿还债务、支付股利股息都很艰难。”

“不要说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都困难。”

郭阳愣了愣,他知道维维在搞多元化战略,但对这一层确实不太了解。

难怪薛礼强说起维维豆奶的时候要藏头缩尾的。

原来也是嫌贫投富。

所以还是阿里的战略明确,不要等到没有钱的时候再去融资,现金流充足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各种环境。

“德隆系现在又是什么情况了?”郭阳问起了。

“德隆系重组提速了,旗下的6家的上市公司都在寻找新主。

已经确定的有国粮集团接手ST屯河、华夏非金属材料总公司接手天山股份、ST中燕转让给杭城宝群实业。”

“湘火炬呢?”郭阳问道。

他第一次接触到德隆系的遗产分配,全因为余洪海曾有过收购湘火炬的想法。

在德隆的实业资产中,湘火炬无疑是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国内的15吨重卡市场,湘火炬在收购陕西重汽后,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陕西重汽在国内15吨以上重卡的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是绝对的姣姣者。

而德隆占有湘火炬2.05亿股,约51%的股权。

正是由于湘火炬在国内重汽市场的地位,参与其重组的公司达十几家。

形势不明朗,相关团队预估需要约10亿元才能控股湘火炬。

郭阳自然是拒绝了余洪海。

湘火炬好是好,但占用资金太多,嘉禾在农业领域的扩张也需要现金流支撑。

太敢想了!

还是老实扩大产能吧。

杨成说道:“依然扑朔迷离,此前传上汽要入主,但上汽辟谣了。”

“德隆的优质资产不缺乏追逐者,但德隆畜牧一直无人问津。”

郭阳依然摇头,他了解过德隆畜牧的情况。

论资产,德隆畜牧是很优质的,在疆省各地拥有7座加工厂,与兵团合作组建了乳业公司,以及多个奶牛场。

形成了‘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南疆绿洲’三大产业基地布局。

是一个非常好的畜牧资源平台。

但其背后的债权债务关系纠缠不清,如果要规避收购风险,就只能收购德隆畜牧的实物资产。

但这必须经过所有相关债权人的同意。

在德隆系全线崩盘的情况下,让其债权人放弃最后一丝要回自己钱的希望。

其难度可想而知。

德隆畜牧就像一朵多刺的玫瑰,让人既心生艳羡,又不敢去碰。

国粮集团、金牛、光明、伊利、蒙牛等多家对德隆畜牧表示了兴趣的企业,最终都望而却步。

不管德隆畜牧的未来如何,最难受的却是疆省的几千户奶农以及各级政府。

牛奶无处可销,大量的鲜奶被倒掉,大半农户开始变卖奶牛,血本无归。

郭阳说道:“德隆畜牧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啊,谁接手都可能引火烧身。”

杨成笑了笑,“此前微光内部研究过,也找过农业部,德隆畜牧停产近一年,没有人敢接手。”

“一直拖着只会让疆省政府更加尴尬,也许可以和其签订资产租赁协议,恢复生产后,再缓慢推动资产并购重组。”

租赁?

还真有可能!

德隆畜牧影响到的是边境地区的奶农,拖久了政治影响也极大。

郭阳思考着事情的利弊。

华夏乳业正值多事之秋,竞争激烈,奶业市场萧条,阜阳等劣质奶粉事件时不时爆出来。

嘉禾集团在奶业的布局上,一是缺足够的奶源,二是缺食品饮料销售渠道。

德隆畜牧已经摸到了华夏乳业十强的门槛,结合嘉禾在河西地区的奶业布局。

奶源和加工问题都解决了。

再预算一年时间,用于租赁复产,宣传推广,建立销售渠道。

嘉禾在奶业危机提前之际,足够占据抢占国内奶业市场的优势地位了。

唯一需要提防的就剩境外乳企的入侵。

至于维维豆奶?

嘉禾不介意多一个对手。

郭阳已经大致有了想法,“可以先试着去推动,从兵团和农业部入手,但别透露太多底牌。”

工作得到了认可,杨成笑了笑。

“已经和兵地天元乳业接触过了,自治区政府也在极力推动这事,但农业部,可能需要老板出马。”

郭阳疑惑的看着杨成。

“上面有人对天禾种业和苜禾农牧感兴趣。”杨成说。

郭阳暗叹,该来的始终躲不过去,只能思考该怎么应对,如何争取到足够的利益。

随后,杨成把微光的投资团队叫来,一起开了个小会,同时准备下午的会面。

而郭阳则先是联系了谢时杰,旗下的两家乳业公司整合成立:河西乳业公司。

并筹备建立华北、华东、西南三个配送中心,预估总投资2.5亿元。

苜禾第一茬牧草订单收入2.35亿元已经全部到账。

第二茬牧草也陆续进入了收割加工之中,岛国酪农协会也派人到五原确认了牧草质量,后续也会继续跟踪牧草加工质量。

预计金塔第二茬10万亩牧草产量5万吨,五原20万亩头茬产量10万吨。

扣除自用的、品质下降带来的价格下降,预计订单收入在4亿元左右。

毫无疑问的现金奶牛。

建销售渠道的成本苜禾完全能承担,不需要集团公司的输血。

此外,天禾种业也是一头现金奶牛,微光公司也能随时应急。

德隆系的遗产,嘉禾还真能试一试。

屯河已经被国粮集团吃下了。

剩下的,罗布泊钾盐矿和德农农资超市,两者都对嘉禾有莫大的吸引力。

只是罗布泊钾盐矿,国开投已谋划了近一年时间,嘉禾没机会,也没那实力。

但农资超市却有极大可能。

和谢时杰沟通完后,郭阳又打了毕强的电话,却还是打不通。

“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连着两天不接电话。”

“毕强啊,毕强,你可得悠着点。”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

换了办公地点后,

微光公司也成立了自己的食堂,琳琅满目的菜品赢得了员工的喜爱。

郭阳打菜的时候,能看到员工脸上洋溢着笑容,而不是社畜般的生无可恋。

一时之间,让郭阳感到愧疚。

在他的管理下,西北的员工压力居然比京城还大。

清爽可口的鱼香肉丝,原汁原味的菜品。

郭阳想到了阿里、万达和华为的食堂,其菜品均是出自其有机农场。

作为大型农业集团,有机农场嘉禾怎么也得建起来。

下午两点。

薛礼强和维维豆奶的贾亮带着团队前来。

一见面,瘦高的薛礼强就打趣的说道,“郭总,盐碱地变良田,嘉禾这是端上了聚宝盆啊!”

“转基因大豆来势汹汹,嘉禾这次可得扛起国产大豆的大旗!”

这老逼登,一来就给嘉禾戴高帽!

郭阳又打量了翻一旁的贾亮,面相和善,但人却是绷着的。

“薛总说笑了,嘉禾又没涉足大豆加工业,这旗帜还得是九三集团的。”

“嘿,天豆1号的示范基地都建到九三分局家门口来了,盐碱地里大豆出苗整齐,还是第一次见。”

几人边走边聊,薛礼强一路说个不停。

“美利坚对大豆的补贴太狠了。

若不是转基因安全问题引发社会舆论,非转基因产品走俏,国产大豆只怕全军覆没了。”

“论对盐碱地的治理,放眼海内外,谁比得过嘉禾。”

直觉告诉郭阳,九三粮油所求不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