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八十三章 市场热捧的菜心

向天上还在幻想着每年收收土地租金的惬意日子,猛然听到去伊犁,脸上浮现出惊愕。

“伊犁?集团又有新的拿地计划了吗?”

“是。”

向天山恍然,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郭阳说道:“金塔牧场后续采取轮作倒茬,管理上就简单了,制种天禾也会派人来。

所以我想的是,你还是回到专业上来。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沿海的有机大豆种植基地,二就是伊犁。”

向天山是荒漠化和水土保持领域的专家,如今又有了大规模盐碱地治理的经验。

这份履历在国内,绝对是拔尖的那一撮。

“伊犁是什么情况?”

“还没定,初步计划是在疆省拿200万亩左右的荒地。”

向天山思索着。

郭阳说:“待遇结构会有所调整,盈利后项目团队可以按比例从利润中获得奖金。”

向天山笑吟吟的,“金塔这边就没有?”

“年底会补上,今年营收大涨,员工自然也得享受这波福利。”

向天山叹气道:“只希望过几年,苜禾1号不要被卖成白菜价了。”

郭阳也清楚国内的风气。

但把高科技卖出白菜价不是本事,把白菜卖出黄金价才是本事。

没有高溢价,打螺丝的永远只有3000块。

“我去伊犁吧。”

“那你回去收拾下,明天一起去疆省考察。”

“?”

向天山忙着去收拾行李和安排工作了,郭阳又四处转悠了起来。

各项工作都步入了正轨。

近千头河西奶牛悠闲的在牧场里躺平。

长期以苜禾1号作为饲草,其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在国内都是独一档的。

郭阳琢磨着,

“河西乳业的牛奶品质高,但品牌知名度低。”

“这千头河西奶牛得单独再成立个高端品牌。”

“现阶段价格高,但量不大。”

“重点是把常规牛奶产量搞上去。”

上午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圈,郭阳只感觉饥肠辘辘,来到苜禾食堂用餐。

看了看罗修提前备好的饭菜,最吸引他的是翠绿的白灼菜心。

看起来就脆嫩欲滴,尝了口,眼睛一亮。

口感极其的脆嫩,风味独特,调制的料汁更是增添了层次。

平日里大鱼大肉,麻辣重油吃多了,来上这样一盘白灼菜心,瞬间感到无比清爽过瘾。

吃起来竟有点上头。

其余的蔬菜口感也很好,郭阳一时有点意外。

莫非是去年新培育的蔬菜品种?

向天山也来了,笑道:“苜禾个优势,食堂的蔬菜都是天禾的蔬菜供应基地采购的。”

郭阳想起来,天禾的制种基地也在金塔,金塔也是蔬菜种植大县。

还真可能是他培育的菜种。

郭阳谋划着去蔬菜基地看看。

除了天椒1号和赤红1号,去年4月,郭阳又新培育了番茄、花菜、菜心、胡萝卜4个新品种。

经过一年的扩繁和推广,今年也逐渐的在陇省各地安家落户。

蔬菜制种和种植都是是精细化、劳动密集型行业。

大多数种苗在天禾的日光温室里进行培育,然后移栽到农户的拱棚里。

也有直接播种的。

不同蔬菜制种有不同的方法。

郭阳来时,蔬菜基地里已绿油油的一片,和农田里劳作的身影交相辉映。

附近农户的蔬菜已经进入了丰产期。

天禾旗下的蔬菜贸易公司也进入了旺季,满载着菜心、芥兰等蔬菜的货车渐渐远去。

只是体量太小,在天禾的业务版块里丝毫不起眼。

利润也不高。

更多是作为补充和推广种子的工具。

郭阳走在地里,看着工人弯腰用手指一株株的掐菜,上下两列排得整整齐齐。

“蔬菜用工成本太高了。”

“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高。”

罗建是天禾旗下负责蔬菜运输的主管,

“蔬菜基地的工人基本都是招募的外地劳工,基本上是土地分包和计件工资的模式。”

“我们经营的都是高端蔬菜,目前菜心等品种在粤省很畅销,经常供不应求。”

郭阳问道:“如果公司建大型蔬菜种植基地,你觉得有赚不?”

罗建说:“走菜心、荷兰豆、西芹、结球生菜等高端市场可以。”

“菜心等叶菜夏天的生长季节短,在金塔30-40天左右就可以采摘,一直到11月。”

“如果是在大棚时,管理人员做好生产规划,一年365天,甚至每天都可以出菜。”

每天都可以出菜,意味着每天都有现金入账。

郭阳思索着。

大型蔬菜基地,最主要的是熟练和稳定的工人。

天禾如果去种菜,成本根本打不住,只能小规模带动农户种植。

罗建说:“很多南方做蔬菜批发的老板,现在也在四处找地种菜心。”

郭阳顿时想到了宁夏。

宁夏菜心是粤省和港澳地区老百姓餐桌上的心头好,品牌溢价也高。

比如,在粤省和港岛市场,普通菜心每斤4元,宁夏菜心可以卖到每斤20元。

天禾也可以适当建一些蔬菜育苗和种植示范推广基地。

为卖种子铺路。

至于种菜,暂时不适合。

但郭阳不知道,来自陇省的高原菜心已经在粤省地区引起了热捧。

羊城。

每天早上,尹女士都会到家门口的菜市场购买新鲜蔬菜。

她走到一个熟识的摊位上问道:“花菜多少钱一斤?”

“3块钱一斤,给你2.8元一斤。”

面对老主管,摊贩也只稍稍的给了折扣。

尹女士撇了撇嘴,现在的菜真是一天一个价,基本找不到1元以下的菜了。

她目光在摊位上扫视着,一框码放整齐的菜心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这菜心好靓。

“菜心多少钱?”

“6元一斤,陇省来的货,这两天可抢手了,去晚了在批发市场根本抢不到货。”

尹女士一听价格就犹豫了。

但就这么一小会儿,陆续有两人看中了菜心,掏钱装菜。

尹女士也咬咬牙,买了一小把,拿回家放进冰箱,然后才去上班。

晚上,忙活了一天的尹女士回到家,开始做菜。

先弄了两个荤菜,

这时,老公也接上放学的儿子回来了。

她开始做青菜,清洗的时候她发现这菜心的品质确实很好。

虽然经过了冷库的预冷,其梗依然很细嫩。

细心的将根部老皮去掉,露出白色的梗芯,随后烧水白灼,调制料汁。

这道菜她做了无数次了,一气呵成。

看着新鲜出炉的白灼菜心,她感觉厨艺又有长进了。

“吃饭,吃饭。”

“老妈,今天这青菜好靓啊!”

“我看看,哇撒,老婆,你这青菜比隔壁茶餐厅做的还要棒啊。”

尹女士乐呵呵的,也不枉她一大早就去买菜,不就为了每天这顿饭吗?

“快吃,饿坏了吧。”

几人都忍不住先夹青菜。

“哇,好吃好吃。”

“老婆,我感觉茶餐厅的厨师可以下岗了。”

色泽翠绿、鲜爽脆嫩,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尹女士听着老公和儿子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

心想,6元每斤的菜心也物有所值。

简单的烹饪方式更能体现食材的可贵,今天的菜展现出了菜心的鲜嫩与原汁原味。

那淡淡的甜味更是让人如痴如醉。

想着上次连着吃了一个星期的烧饼,老公儿子也夸个不停。

这次的菜心怎么也得连着吃一个月吧?

不只是尹女士家里,

在粤省的千家万户,以及众多的茶餐厅、酒楼里,越来越多的人被陇省来的菜心惊艳到了。

深夜至凌晨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最忙碌的时刻。

不但摊贩前来采购的热情高涨,有时还会迎来小型饭店食堂和市民散客。

天禾的蔬菜运输车一到摊位上,早盯着的采购商纷纷上前。

车尾箱后面站满了人。

工作人员才打开半边门。

有的商贩直接开始从车上抢货,后面的人不停的往前挤。

都不用卸货。

天还没亮,一车菜心就卖完了。

市场的销售情况不断的反馈回陇省,但产量少、交通运输不便,本地及附近城市也能走货。

发往粤省的菜心自然更少。

更多的蔬菜批发大户和企业按耐不住了,纷纷涌向北方找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