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九十一章 辉煌的牧草基地

辉煌这两年的日子比以往好了不少。

遥想三年前,因为付不出工资,初创的苜禾连续挖走了辉煌几员大将,连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都被挖走了。

但也因为苜禾的发展,从辉煌采购了批苜蓿种子,随后辉煌就缓了过来。

“辉煌的燕麦草有兴趣出口没?”

吴峰楞了小半响,才反应过来,“有机会?”

“当然有!”郭阳指着广场旁边的白色办公区,“来自南韩和东南亚的客商还等着呢?”

吴峰大脑极速运转。

岛国、南韩等国外市场对牧草产品质量要求高、批量大、货源稳定,这一点辉煌其实是能勉强满足要求。

但从西北千里迢迢出口到沿海和国外,对辉煌而言,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很可能由于定位失误,既没有成功出口,又失去了国内市场。

“运输成本太高。”

郭阳笑道:“苜禾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务。”

吴峰三两步跨上了台阶,“走,先进去把订单拿下来。”

其雷厉风行的模样让何云都不禁摇头失笑,可惜绿洲草业远在宁省,搭不上这班车。

和外商的沟通很顺利。

当得知还有另一家草业企业时,都表示很感兴趣。

吴峰也很果断,直接抛出了比苜禾更优惠的价格,激发了外商的兴致。

顾不得停留,一行人又紧跟着要驱车两个多小时去往辉煌的牧草种植基地。

宁小婧小步快跑,跟着上了车。

郭阳走到窗前,对其说道:“我做辉煌的车,罗修先顺路送你回九泉。”

宁小婧错愕的盯着他,宽宽的遮阳帽,依旧抵挡不住阳光的侵袭,脸上浮现出红霞。

“今天可能要忙得很晚。”

“你回去也考虑下,要不要留在嘉禾,以后经常可能是这种节奏。”

说完,郭阳就走向绿色的吉普车。

他对宁小婧挺满意的,来到陌生的大西北,没有任何缓冲过程,就投入到了正常的工作中。

材料撰写、文件处理、协调沟通,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基本具备了。

长了一副花瓶的外表,却不是花瓶。

吉普车上。

“吴总,你们的燕麦草品质怎么样?”

“能达到特优级的干草比例有20%,一级干草比例达到60%,苜蓿草也是差不多的比例。”吴峰略带自豪的说道。

“和苜禾是比不了,但出了河西走廊,即使是老美,辉煌也有信心去比一比。”

何云赞叹道:“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条件还真是得天独厚啊!”

“还是有很多问题,农户的种植水平不一,流转土地来种地租成本又太高了。”

“算下来,种草利润还是很微薄。”

路途漫长,几人闲聊着。

和苜禾专注于海外市场获取丰厚利润不同,辉煌等企业调整了自身的定位。

紧盯国内市场,进行草畜紧密结合转化增值,实现就地高效转化。

说来简单。

但辉煌为了说服本地奶农,做了很多的牧草推广示范。

比如自建小型牛羊养殖场,一方面增加效益,一方面进行各种实验推广。

比如长期免费为养牛大户提供一定的牧草饲料。

调整了日粮结构的奶牛单产增加。

牛奶收购站最看重的乳蛋白率也有了明显提高,收奶价也上浮一个等级。

按辉煌的测算,奶牛日粮中用6公斤苜蓿替代2公斤精料,综合产奶量、牛奶品质、疫病防治费,每头奶牛可新增纯收益近两千元。

此外,辉煌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尤其是各类牧草种子,为其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辉煌的牧草基地很偏僻,途中经过了天禾种业在玉门的玉米制种基地。

相比制种基地的土地条件,辉煌的牧草基地就差远了。

土壤里甚至还能看到白色的盐渍。

但草地上的燕麦草长势极为的优良,清风拂过连绵无垠的草原,绿茵茵的草地从路的这头一直延伸到山脚下。

看到这一大片优良的牧草,外商们透过车窗开始欢呼了起来。

“喔……”

“喔……”

呐喊、欢呼、拍照……

总之积压的情绪稀放了。

辉煌的牧草种类多,毕竟是草种专业户,除了燕麦草外,诸如苜蓿、黑麦草等牧草也有种植。

布满了各种荒坡、荒漠、荒滩。

“这地租成多少钱?”郭阳好奇的问道。

“每亩120元。”

“牛!”

这TMD的是真能省!

苜禾当初在元坝村的种子田租成300元每亩,郭阳感觉他就是个慈善家。

吴峰哈哈笑道:“种草嘛,也只能找这种种不出粮食的地了。”

“前几年,也有大企业出资大面积承包土地、大量购买设备进行苜蓿种植加工,最终失败了。”

“虽然没有苜禾1号,但农大的陇苜3号也是耐盐碱的。”

陇苜3号是导师翁立新培育的品种,郭阳也很熟。

到了辉煌的基地,郭阳才发现宁小婧也跟了过来,倒是让他有点意外。

看来是准备留在嘉禾了。

几名客商从燕麦基地里随机抽选了部分燕麦籽粒。

经过简单的检验,外商对辉煌的牧草品质很满意。

燕麦的饲用价值也很高,其籽粒蛋白含量一般为14%-15%,

但辉煌的燕麦草最高的蛋白质达到了18%,低的也在正常范围内。

除了承包的土地外,辉煌还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发展牧草种植,辐射的面积也超过了10万亩。

农户的牧草品质就参差不齐了,但量大,也能挑选出部分优质牧草。

总的来说,符合外商的要求。

不过辉煌的产量比起苜禾可就差远了。

平均亩产不到1吨。

“郭总,苜禾1号种子什么时候放开啊?”

“快了,国粮和农发集团今年要联手开发2000万亩盐碱地,伱觉得他们玩得转吗?”

吴峰摇了摇头,“悬!”

“所以,只有放开,交给广大人民群众,国家的盐碱地潜力才能彻底发挥出来。”

“那苜禾岂不是光靠卖种子,就要发了?”

“你以为国开投和国粮入股苜禾农牧是为了什么?”

吴峰和何云恍然。

外商给辉煌的订单基本定了下来,但细节还要商议,尤其是其中还涉及到苜禾的代加工。

初步方案是辉煌进行初加工,苜禾进行二次加工和熏蒸消毒处理,收取100元每吨的加工费。

如果是在西北地区销售,辉煌肯定不同意,每亩**百的收益,去除加工和运输费,就该亏本了。

但出口?

燕麦草一级销售价至少在1500元每吨以上。

利润直接就翻了几倍。

辉煌还是很乐意的。

晚上,辉煌做东请大伙吃了饭,喝了酒。

吴峰也借着酒意向郭阳说道:“河西走廊是国内优质苜蓿干草生产的主要高地,有大量的牧草和产业链上的企业。

苜禾可以发起建立华夏第一个专业化苜蓿产业集群。”

深夜,回九泉的路上。

郭阳还在回想着吴峰说的专业化苜蓿产业集群。

从苜蓿种子,生产种植,牧草机械,加工压缩等等各方面,都是苜禾占据了绝对优势。

按理说,完全没必要和别人分享苜禾的成果。

垄断式领先不香吗?

郭阳迷迷糊糊的思考着。

宁小婧偷瞄着半躺在座椅上思考的郭阳,等其睡了过去后,竞渐渐地看入了神。

嘉禾集团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崛起,外界多认为和其领导人年轻气盛,风格激进有关。

但在这种横冲直撞的莽夫风格背后,却是细致入微的思考。

“还是有点小帅的。”

……

次日。

郭阳翻阅着华夏畜牧报,苏国洲教授写的文章很有意思。

“奶牛吃不上优质牧草。”

“牛奶乳蛋白率低。”

“饲料管理粗放,原料奶质量不高,安全性差。”

相当于是对奶业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就差指点道姓的骂了。

想必一些乳企也注意到了。

其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呢?

但这时,陆汉斌的电话打了进来。

语气中带着欣喜,“老板,肉苁蓉接种成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