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扫荡

车窗外,道路两旁一片繁忙景象,轰鸣的机械一排排的收割着玉米。

李灯海却还在回味着天禾打假的决心。

“还是年轻人有魄力!”

随行的于龙揶揄着说道:“仗着年轻,喜欢争强好胜罢了,多撞几次墙就知道疼了。”

李灯海回忆着天禾种业的一系列布局,虽然有一些小瑕疵,但每一步都环环入扣。

强大的产品,别出心裁的营销,造就了目前天玉1号受到市场热捧的局面。

天玉1号登顶国内玉米种子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但套牌种子的重灾区也将从郑单958转向天玉1号,同样是打击套牌,天禾选择了主动发难。

一边打造火热局面,一边提高亩保费,就像是风尘女子在隐晦的揽客,后面却布好了仙人跳的局。

但进局的人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是下山的财狼虎豹。

结局难料!

思考了一阵,李灯海说道:“天禾打击套牌对登海也是好事,登海被套牌的种子也不少,从打假的层面上我们和天禾是战友。”

“背后的利益链条太深了。”

“所以更要联合在一起。”

另一边,郭阳从座椅上拿起罗修新掰下来的两穗玉米,“眼光还不赖。”

罗修说:“我一穗穗精挑细选出来的,保管是最长最粗的。”

郭阳又打量了下玉米穗,估摸了下,穗长超过了30cm,穗粗也超过了5cm。

玉米穗粒数也不少,确实是难得的精品。

“行,以后这两穗玉米就放车上了。”

宁小婧怪异的看着被晒得黑黑的老板,打趣道:“天禾和苜禾都那么多种子,要不要都带点?”

郭阳晃了晃手中的玉米棒子,“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玉米是主粮之一,种子需求和销售收入都排国内第一。”

“水稻也比不上玉米?”

“对,在大田作物中,商品率最高的种子是玉米,达到了98%,商品化程度越高,市场规模也就越大,论销售收入,水稻现阶段只能排第二。”

宁小婧讶然,他还一直以为水稻才是国内种业占比最高的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天玉1号确实是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种子,苜禾1号虽好,但总不能在车上放捆干草吧。

她也摸了摸玉米棒子,有点磕手的表面却又是那么的丝滑,从老板手上接过玉米的时候,还不小心感受到了其温度。

种子一条街离工业园区并不远,没一会儿,郭阳就回到了办公室。

处理了会儿工作,绝大部份事情都还是挺顺的。

唯独冠农股份公司兜售其持有的20.3%罗钾股权依然是僵局,冠农想以10亿的估值,总价2.03亿出售给嘉禾。

嘉禾也愿意接手。

但疆省本地的一家企业出手了,而且其目标是控股冠农股份,罗钾又是冠农股份最重要的资产。

所以这嘴仗就有得打了。

郭阳思索着利弊。

想到天禾已掌握的其中一条套牌种子信息,心中也大概勾勒出了一个方案,只是还要验证和准备一下。

不过还是先吃午饭要紧。

罗修已经准备好了饭菜,郭阳看了一眼,就又走到打饭菜的餐盘前。

嘉禾的食堂也在不断的改进着,尤其是果蔬的种类,蔬菜销售也算是天禾的副业,自然也包揽了各个分公司的食堂供应。

郭阳的关注点则是在天禾的几款蔬菜品种上。

除了辣甜椒外,番茄、菜心、菜、胡萝卜等蔬菜种子也陆续上市了。

郭阳重新拿了餐盘,每样蔬菜又都添了点,中午都尝了尝,除了番茄因为是加工番茄,口感没那么惊艳外,其它的都很不错。

尤其是胡萝卜,这还是郭阳第一次品尝到,皮、肉、芯都呈现出浓浓的鲜红色,口感好。

胡萝卜因为制种的特殊性,一般是在头一年先培育种根,收获种根后,再窖藏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再定植种根,出苗移栽。

时间较长,今年8月下旬才收获了第一批种子,目前应该还在分选加工中。

菜和番茄则是去年就在小规模的种子种苗同步销售,同辣甜椒一样,由天禾种业下属的天禾种苗公司在负责。

至于菜心,已经在市场上小有名气,种子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

局势还是不错的。

没记错的话,郭阳记得国内高端的胡萝卜种子基本都是依靠从岛国进口。

吃了午饭,略作休息后,郭阳就找来了负责种子打假工作的卫关,问道:“现在掌握了多少侵权线索?”

“已经初步核实了的有54条。”

郭阳挑了挑眉,有点意外,“这么多?”

卫关说道:“多吗?各地的种子商贩对市场最为敏感,其次就是专做套牌的小公司,有些大热品种,可能还没通过区域性试验,其亲本材料就已经流露了出去。

有些甚至育种方还没对外卖,套牌的就已经上市销售,天玉1号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种子的亲本材料还没通过审定就惨遭泄露,这无疑是品种审定制度的问题。

这里面的水有多深,郭阳也算是有所耳闻。

但天玉1号从诞生时,种子商店就已经解决了一切麻烦,一定程度也保证了亲本的安全。

不过去年天禾的制种面积就达到了2万亩,想必那时就已经有人盯上了,勾结农户偷窃了亲本种子进行私繁。

今年面积有扩大到了10万亩,制种基地分散在玉门、九泉、张掖等多个地方。

被盗的亲本材料只会更多,还有农户瞒报种子产量的……

郭阳沉思了会儿,“还有多少可疑的?”

卫关说:“现在还有一百多条没有核实,普通的制种农户很积极,还在给我提供消息。”

“盗窃种子私繁的呢?”

“只能一点点的查。”

私自滥繁的隐蔽性最高,因为很多都有审定的品种,随便改個名,就让人难以下手。

郭阳看着瞿阳放在桌子上的玉米棒子,有了主意。

“各地都在搞田间示范会,天禾可以倒过来查,哪家种植户今年的玉米特别高产,但种的又不是天玉1号,都可以想法测试一下成份。”

卫关若有所思,这确实是一条路子,天玉1号和其它品种的产量差距太大。

国内哪有那么多高产的种子。

郭阳继续说道:“同样的思路,只要宣传玉米产量高的商户和厂家,也都可以去查一番。”

卫关讶然的看着他,脸上充满了不可思议。

“涉及的范围太大了。”

“既然要打假,那就要打的彻底,每一条线索都要有记录,从危害度高的一条条往下梳理,调动经销商和天禾的营销人员力量。”

卫关还在犹豫,这几乎是要把全国五大玉米生态区都给筛一遍,得罪人先不提,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难以计数。

郭阳琢磨了下,声势确实有点大,得拉人进来。

种业峰会是必须去了。

但光这么去,就凭一张嘴,很难有说服力,最好能逮住几条大鱼。

“我记得前两天提报的线索,伊犁那边好像有情况。”

“对,很严重,市面上流窜的疑似套牌种主要来源于两个地方,伊犁和蒙省东部。”

“伊犁的已经掌握了些证据,但维权很难,蒙省是搜集证据都还存在着很大的阻碍。”

伊犁蒙省东部也是国内的优质玉米制种基地,虽然条件比不上张掖,种子质量也差个档次,但地价便宜。

郭阳和卫关聊了近一个小时,也算是基本摸清了伊犁套牌的情况。

在伊犁下属的可克达拉,某团属企业,有一个疑似侵权天玉1号的制种基地。

天禾掌握了些证据,但当地没有dna指纹图谱技术,也没有基因对比手段,品种真实性鉴定难以开展。

其中肯定也有相关势力的阻拦。

一场成功的打假,背后离不开两大因素——维权企业的决心和执法部门的作为。

如何动员伊犁执法部门的力量,郭阳的思路已经定了下来。

在罗钾上退一步,和某师换棋子,反正套牌的都是些老鼠,想来某师也不在乎。

郭阳对卫关说道:“先这样安排,峰会前对已初步核实的54条线索进行重点打击,全集团配合。”

接下来,郭阳先是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外出的也通过电话等多种形式参加。

郭阳亲自挂帅,天禾全力打假。

同时,嘉禾也联系了农业部的执法部门,获得了一些口头上的支持,总之就是师出有名。

在付出了不菲的成本后,天禾联合省市执法部门对张掖等地的制种基地进行突击扫荡。

尤其是那些重点怀疑对象。

制种基地打假是最为便捷有效的,一旦到了加工流通环节,就犹如大海捞针。

好在天禾的行动很果断。

一批批隐藏的老鼠被不断揪出,这些侵权种子加工储藏地点都藏在乡村,储藏方式一般为散籽,包装根据订单即使包装即使拉走。

但现在正是收获期,被执法人员当场抓获,随后就是质检。

一批批的侵权种子不断的被查收,又不断的牵扯出更多的大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