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一百三十六章 种子电商

从张掖制种玉米收获开始,郭阳就亲自挂帅打假,从张掖到伊犁,再到赤峰,东北,鲁省,辗转上万里路。

打掉的套牌窝点不计其数,尤其是伊犁可克达拉和赤峰元宝山。

不仅获得了1000万的赔偿款,还回收了3000多吨玉米种子。

这对种业界打假斗争士气的提升是巨大的。

种业峰会上,郭阳也借此大出风头,堵得一众玉米种业大佬无话可说。

打假的好处是源源不断的,对经销商是信心的提升,农民买天玉1号种子时也不用担心买到假种子。

郭阳起身,走到文件柜的旁边,拿起放在其上的玉米棒子。

过年这段时间,没什么人上门拜访,加上一空了就,都没怎么盘玩玉米棒子,导致光泽都有些暗淡了。

一边感受着其光滑的表面,郭阳看着瞿阳说道:“这次发现的冒牌种子都有哪些品牌?”

“农大108,东单60,郑单958,金博士,登海1号等等,数量有点庞大。”

“是过年期间在张掖生产加工出来的假冒名牌,当地群众发现端倪后,就举报到了张掖分公司。

尹小兵当时在值班,但人手不够,没查出东西,卫关去了后,已经摸清了他们的动向,假冒种子数量有点庞大,而且有些已经流入市场了。”

郭阳皱了皱眉,现在正是农民备种的关键时期,假冒种子流入了市场,对农民可不是好消息。

“看来德农和登海的打假力度不够啊!”

瞿阳笑道:“他们一贯打假都是在销售季节才开展,从制种基地开始打假的成本投入太高,还容易得罪人。

但明显这样行不通,生产端没有遏制住,再想打假就是事倍功半了。”

想到去年打假的经历和收获,瞿阳也由衷的佩服老板的决策果断。

一个个制种基地、制种村的去查,需要调动的人手和资金是个天量数字。

老板却果断的将打假进行到底,和打假队一起全国跟踪,面对兵团提的2000万保证金,更是不带一秒犹豫,当场就转了。

逼得兵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赤峰元宝山打假成功的原委,外界不清楚,但天禾内部却广为流传。

是老板决定连夜撤资苜禾农牧在赤峰的牧草产业集群项目,才惊动了当地市委,最后才得以成功打假。

可以说,天禾目前的大好局面,绝大部份都要归功于老板的英明决策。

郭阳思考了一会儿。

种业峰会后,当时参会的13家企业,大半都同意了打击套牌,以及推动品种审定制度和种子法修改的提议。

但目前一直没有动静。

原因也很明了,种子协会的副会长李娟是辽省种子局的人,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去推动这件事。

郭阳说道:“没有天玉1号,天禾不好直接参与,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瞿阳想了想,“我去举报到工商局吧。”

“流出的种子去向知道不?”

“往冀省一带流去了。”

“让那边的经销商也到当地工商局举报一下吧,顺便也给其它种子公司通过信。”

瞿阳疑惑了,“通信?”

“对,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维护。”

郭阳笑道:“虽然现在我们是竞争对手,但天禾要拿出行业领导者的格局来。”

瞿阳也笑了笑,天禾的营销布局是他一手策划的,天玉1号的市场潜力至今也没全挖掘出来。

“格局就是今年要干碎他们,把市场份额抢过来。”

“斗志不错嘛,不愧是养了八个老婆的男人。”

瞿阳露出一抹苦笑,“再这么谣传下去,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两人沟通完后,瞿阳先忙去了,春运的高峰期已经过了,近段时间都要忙着种子发货。

另外,也不能只盯着玉米种子,蔬菜种子的势头也很不错,看样子应该能成为天禾今年额外的惊喜。

郭阳走到宁小婧的工位前,其穿着件粉红色的羽绒服,看起来很醒目。

开工已经两天了,昨天郭阳就和她交待了一些要紧的工作,目前状态也调整了过来。

郭阳说:“实习生的情况记得也跟一下,返校情况和返岗情况。”

宁小婧抬头,露出了个浅浅的笑容,“好的,春招的计划我也让人事部门一起做了吧。”

郭阳点了点头,“嗯,这事情要重视起来,新鲜血液现在不嫌多。”

宁小婧回来了,郭阳也轻松了许多,文件资料之类的都会给提前标注好,他处理起来就很快了,也就不用一直呆在办公室。

趁离中午还有一个多小时,郭阳叫来严群,准备去看看物流仓储体系。

惠农网要上线运行,必须得和天禾绑定在一起,郭阳已经在计划怎么把惠农网的团队从京城弄到九泉来。

天禾最初的中央仓库和配送中心是与育种扩繁基地建在一起的,也就是原种和良种场。

后来又几经扩张,,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

在东北、华北和西南新建了三个中央仓库,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交通网络在各个关键地点也在布局分销中心,玉米主产区大体上是每100~300公里1个。

对于种子企业来说,物流配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运输过程。

更关乎种子的质量、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种子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储存和运输。

天禾的物流配送体系在种企里面算是不错的了,国内有自己物流配送网络的种企更是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但由于最近一直在看【小兵传奇】的缘故,郭阳只是和严群简单了解和参观了一下目前的物流仓储体系,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缺乏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支持,传统的手工操作工序依然不少;

运输和储层的条件也很难保证一直处于恒温、恒湿的条件。

郭阳在一些过往的记录上还看到了错发、漏发的现象,很明显就缺乏信息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和调度。

好在也有可取的地方。

天禾掌握了物流的主动权!

电商发展之初,就一直被物流紧紧卡着脖子。物流同样也是种子电商的一大痛点。

谁能把种子送给农民?

有三个配送主体可供选择:经销商、电商以及种企自己。

但是,三个和尚挑水,也可能都没水喝。

从以后的趋势来看,种企和电商的物流模式都很难适应农村的情况,经销商配送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未来淘宝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的大型农资配送也是通过经销商来完成的。

然而,对种企而言,经销商和电商都是销售的中间商,指望经销商帮企业完成种子配送,种企难免会被不愿积极转型的经销商绑架。

从长远来看,经销商其实是最不理想的配送选择,尤其是对天禾来说。

通常来说,一个品种的种子,适种范围往往有限,让种企缺乏自建物流体系的积极性。

但天玉1号是能适应全国玉米产区的大品种,天豆1号也同样如此,各类蔬菜品种也可以分布全国。

以后种子商店也能源源不断培育的新种子。

所以,天禾现在看似落后的物流配送体系,在郭阳眼里却充满了价值。

只需再建设县级配送中心取代现有的经销商和代理。

天禾种业就初步形成了中央仓库——分销中心——配送中心——德农农资超市的物流体系。

搭配正在调整中的惠农网电商平台,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不受拘束的农产品电商体系。

此行收获不少,郭阳大脑里也迸发了很多想法。

和严群回到食堂吃午饭后,就让宁小婧通知严群、瞿阳、苗兰春,以及程力明开个小会。

程力明也就是根据瞿阳推荐,提拔上来的新的天禾销售副总。

张掖分公司的总经理尹小兵则是严群的直系下属。

生产和销售各是一套体系,目前来说,配合得也还不错。

休息了会儿后,几人聚到了一起,郭阳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从惠农网说起,详细介绍了其与天禾,以及种子配送物流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

郭阳认为,在种子的垂直细分领域,无论是B2B,还是B2C,从供应链、仓储、配送等全程介入,天禾都有很大的机会。

如现在风头正盛的亚马逊一开始也是亲力亲为卖书,做到有名后再陆续扩展到其他业务,再扩展为平台。

相比亚马逊,天禾在种子领域的基础更好。

同时,丰凯的农机具,以及嘉禾旗下的其它农产品与合作伙伴都是未来的客户基础。

几人听完后,也是若有所思,规划有点超前,甚至可以说过于大胆。

电子商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多少也有些耳闻,但最先渗透的是那些标准化产品,比如化妆品和服装。

农产品则是渗透率最低的类目,不足1%。

郭阳说:“目前进入流通领域的实体农产品价值总额已接近2万亿元,每增长1%都是200亿,市场的潜力很大。”

沉吟了会儿,瞿阳说道:“经销商怎么办?如果我们贸然推出,经销商肯定会抵触。”

从经销商到电商,利益冲突是渠道转型的必然附属,郭阳也清楚其中的利益关系。

在种业领域,经销商通常都是充当行业‘防火墙’和物流平台,承担了很大一部分风险。

天禾不同,一来从来没有要求经销商全款拿货,也没搞销售返利的模式,物流体系也是自建的。

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直接跳过经销商的。

程力明说到:“还要考虑到农户对电商的接受程度,如果我们强行推,肯定会损失一定的客户。”

“现有的600多个经销商和上万个乡镇代理,是目前天禾的核心销售体系。”

“用天玉1号来做试验得不偿失。”

郭阳点了点头,“今天只是个思维碰撞,网站上线还有很多要准备。”

瞿阳说:“荣华贸易公司是天禾目前最大的经销商,其老板赵华也是个积极求变的。能不能两种方式,一种是天禾自营,同时也让经销商到我们的平台上开店?”

这不就是未来京东的模式吗?

荣华公司郭阳也熟,打假的时候出了不少力,似乎还有海外的渠道。

众说纷纭。

郭阳的思路也渐渐清晰。

无论是企业与农户直接交易的直销模式,抑或代理商模式,还是电子商务。

其实都是可以融合的。

多渠道的协同也能实现市场的最大化覆盖。

唯独要求企业具备高度的整合能力。

经过这么一沟通,郭阳觉得目前的惠农网更不成熟了,问题多多。

一步步来吧。

路都是趟出来的。

小会议最后,郭阳给瞿阳下达了任务,“惠农网还要测试调整一段时间,天禾首先要完善目前的自营物流体系。”

“尤其是农资超市最后一公里的派送,想个法子出来。”

想到最近又是种子销售的高峰期,郭阳又对苗兰春说道:“系统的规划投资部来做,天禾提供基础资料。”

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几人陆续离去。

奋笔疾书的宁小婧这才松了口气。

老板还真是魔鬼啊!

才上班的第二天,就把各部门的强度都给拉上来了。

他就不累吗?

郭阳确实挺累,总有做不完的事,不过更多的是欣慰。

开工后,每天的好消息就没停过。

一连十来天,

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都传来了好消息,回款速度越来越快。

苜禾、天禾、丰凯、河西……

种子、农机……

春耕大地上充斥着嘉禾元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