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物农药

青禾县位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境内戈壁荒滩,山地丘陵占据了98%以上。

春风吹拂过阿魏戈壁。

一条宽大的混凝土浇筑干渠穿过高大的山脉,随着蜿蜒起伏的地势向下游灌区延伸而去。

先是一片在开发中的荒滩。

“这就是政府留给牧民定居的阿魏灌区,今年应该能完成开发。”

在汽车的后排座上,接替向天山的王宽给郭阳介绍着情况。

“也是按有机农业的规划在做吧?”郭阳问道。

“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王宽也带着一些疑虑,“但这么大的面积,搞有机农业是不是不太妥当?”

“去年青禾农业的两百万亩地有发生严重病虫害吗?”

“没有。”王宽说道:“但时间长了,作物多了,病虫草害就没那么好防控了。”

“知道我为什么来阿魏农场吗?”郭阳笑了笑,说道:“就是为了看一看生物农药的效果。”

阿魏戈壁这两百多万亩土地有喀旦逊套山隔绝,申请有机认证有天然基础,自然得尝试一番有机农场模式。

正在开车的罗修狐疑的看了看后视镜,不是为了来钓鱼的吗?

苦橐草是一种常年烈毒性毒草,全草有毒。

而青禾县境内山清水秀,没有工业企业,没有农药化肥,大气环境、水、土壤都极为适合发展有机农业。

阿魏戈壁也地域辽阔,人畜稀少,将苦橐草种在阿魏农场,安全性更高。

植物农药和农牧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

穿过阿魏灌区,便到了青禾农业的农场地界。

经过一年的发展,以各种牧草为主要作物的阿魏农场已颇具规模。

在严寒的气候下,草场也发出了新芽。

郭阳按照惯例,手捧农场的土壤探查了情况,与施用化学农药的土壤不一样,肥沃健康的土壤会有泥土的芬芳。

长期使用除草剂的土壤更是能明显看出一些差距。

阿魏农场的土壤,由于种植牧草种类的不同,土壤情况也不一样。

依然以苜禾1号改良好的土壤最好,

其次是紫箭豌豆,这种一年生牧草是很好的绿肥,同时也能适应干旱、高寒、盐碱的自然环境,相比苜禾1号也只是略微迅速。

再次一级就是冰狼草和苦橐草,两者也是挨着的,刚好冰狼草有抑制狼毒等毒草蔓延的作用。

最次的就是霸王草、白沙蒿以及针雀草,不过前两者在沙漠和乌拉特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针雀草则是在贵州的石漠化试验地中表现出了不俗的效果。

“去年牧区应该不缺草吧?”郭阳问道,青禾虽然土地辽阔,却缺少草场,大多数牧民依然逐水草而居。

“完全不缺,即使今年下了大雪,牧民的牛羊也养得膘肥体壮。”

王宽笑着说道,这一年青禾可出了不少风头。

青禾农业也养了牛羊,但两百万亩的牧草,青禾的那点牛羊再怎么吃也吃不完。

除了对外销售了一小部分,大都都加工成了干草和颗粒,以供应奶牛场的需求。

刚好今年青禾又下了大雪,冬牧场的牧民牛羊压根就找不到吃的,而青禾储存的草料就救了老命。

牧民纷纷牵着牛羊来和青禾换草。

在这个过程中,青禾的绒山羊和肉牛存栏量也在极具的增加。

王宽说道:“等再过一年个月,草长高了,紫苜蓿和紫箭豌豆就会配合已经腐熟好的牛羊粪进行还田。”

“然后再播种小麦、食葵、哈密瓜,以及各种中药材,短期效益上不明显。”

郭阳笑道:“就这样,慢慢来,有机农场可急不得,至少这里的转换期很短。”

青禾的气候环境注定了一年只能播种一季,这就有大把时间让土地休养生息。

同时,每年的降雪低温环境也有助于杀灭病菌。

这些都是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

王宽了然,说道:“别的不说,生长期长,生产的农产品确实好吃很多。”

“哈哈哈,老王,这里的小麦品质肯定差不了。”郭阳笑道。

疆省奇台面粉之所以口感好,就是因为其生长期长达12个月。

阿勒泰虽然没那個条件,但却有品种和有机食品的概念加成,潜力同样不容小觑。

但这一切都还要看看全王的成果。

在看完了农场、养殖场、草厂等地后,郭阳终于是来到了阿魏的有机实验农场,大约50亩。

这里在阿魏戈壁的边缘,靠近一处山脚,同时也是人工渠的末端。

引来的水最终汇入一处小型人工湖里,湖岸边种植了瀚海红麻等植物,还铺了一层碎石。

所以水质并不浑浊。

这时的农场里已经种上了一些耐寒的白菜、菜心、红菜苔、羽衣甘蓝等蔬菜。

菜地里也安插上了一些黄板、杀虫灯等一些物理防虫手段。

“这些蔬菜至今还没打过药。”

“已经出现了一些病虫害,比如菜青虫、彩娥、地老虎等。”

“该打药了,但领导说老板要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郭阳看了一圈,这里的土壤明显精心改良过,更加的肥沃,病虫害也确实明显,还有草害的威胁。

全王生物在青禾也建了工厂,不过只做粗加工,苦橐藤素的提取还是主要放在了兰市和玉门。

生产好的生物农药已经运了过来。

杀虫剂、杀菌剂,郭阳还看到了一款名为‘青刈’的除草剂。

“这除草剂能用吗?”郭阳问道。

有机农场的负责人郎先鹏说道:“全王那边说的是可以使用,同样是植物源农药,不会有农药残留。”

郭阳看了看青刈的成份和用量建议,算了下,一亩地要用二两农药,但也没经过有机认证。

除草剂这东西很敏感,郭阳想了想说道:“除草剂还是不要用了,尽量采用中耕的方法除草。”

“这只是试验点。”郎先鹏道,他认为老板有些小题大作了。

“那就换个地方,不要在青禾试验。”郭阳打量了郎先鹏一眼,小伙儿语气里的不耐烦他感受到了。

不耐烦可不行啊,有机农业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还要能亲自动手干农活。

但接下来郎先鹏的表现,还是让郭阳对他的印象有所改善。

全王发来的农药都是商品包装,有液体,也有粉剂。

郎先鹏就这样带着几个工人给蔬菜喷起了药,或者是撒在地面上。

“单靠生物农药还是有些单薄。”看了几种农药的包装介绍,郭阳若有所思。

生物农药里苦橐藤素的含量只有0.5%,剩下的99.5%都是矿物质。

这个比例虽然安全,但见效确实更慢。

郭阳在青禾逗留了两三天,害虫才彻底的死去。

另外为了保证药效时长和效果,苦橐藤素的保质期也很短,只有三个月,仅有化学农药的三分之一。

不过优点也很多,苦橐藤素的效果比普通生物农药稳定,选择性也较广,毕竟能杀四百多种害虫。

药效方面全王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时效是一般化学农药农药的2~3倍,不过还没有得到大田验证。

喷洒农药三天后的检测结果显示,确实能实现零农残。

生产成本也很低,因为苦橐草中的苦橐藤素含量比较高。

主要的成本还是来自研发,这一点只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配合另一款益草剂更是天然草场的最佳解决方案。

但郭阳依旧认为这还不够。

生物防治是个综合课题,物理和农业手段也必须用上。

物理防虫就是利用杀虫灯、黄板和蓝板、性诱剂和醋液、套袋和防虫网、电磁辐射等等手段,来直接和间接杀灭害虫。

还有种生物手段就是利用天敌,如七星瓢虫、螳螂、草蛉等,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等害虫的数量。

只是在国内很难实现。

一直到2024年,才略微有些起色。

比如农夫山泉等企业就有动物天敌方向的技术岗位,专门研究柑橘和茶叶的天敌防治,确保原料安全。

现在想做确实有点难度,但越难做起来才有价值。

世界上最大的剧毒农药在华夏生产,所以国内的农场想获得国际有机认证是很难的。农业生物防治在许多发达国家都能成功,唯独在国内不能成功。

因为搞虫情监测的、卖农药的、生产农药的,基本上是一伙人。

可能地里没害虫,往上报的内容就成了发生了大量虫害,农药大面积一喷,害虫没杀死,天敌就灭绝了。

这样搞自然农药越用越厉害。

但全王生物是个例外,辣椒-植物提取-生物农药,完全没有任何化学农药的背景。

产品研发也是围绕嘉禾体系进行。

已登记了多个生物农药,杀菌、杀虫都有,连除草剂都搞出来了。

现如今又收购了除虫菊和印楝等方面的企业。

再多试一试天敌防治又何妨?

郭阳拨通了余秦的电话。

“在哪儿呢?”

“山东。”余秦说道:“和袁文武袁总在一起,全王的农药已经在德农农资超市上架了。”

德农农资超市已经从天禾种业脱离,袁文武依然是总经理。

“哦。”郭阳问道:“效果怎么样?”

“还可以,很多做出口蔬菜的种植大户进行了尝试,效果不错,返购比例很高。”余秦说道。

“价格呢?就没人嫌贵?”

“贵?相比进口的,全王每100ml已经便宜了五六十元了。”

德农的一处农资超市里,不少大户都是几千、几万元的拿货,余秦想了想,又说道:

“苦橐藤素的药效时间长,打一次能管三个月,有些大棚蔬菜一季甚至只需打一次药,本来就零农残,用药还少,对种植大户可得节约不少成本。”

“袁文武找我来,就是想在终端再进行一次提价。”

郭阳听了,心里也只想说卧草,这怎么和他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呢?

比进口的便宜是事实,但也比国产的贵很多啊!

进口的100ml要100多元,全王就要40~50元,但国产的只要15~20元。

后世竞争激烈的时候,国产的每100ml甚至只要7~8元。

所以这一时期的农药,还是妥妥的暴利生意,全王定价这么高,还能这么快打开局面,实属有点意外。

要知道前世他种地的时候,对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价格可是很敏感。

“真卖得那么好?”郭阳不确信的问道。

“真的。”余秦说道:“我让袁总马上拍张照,发一下这家农资店的生物农药销售记录。”

“好。”

不一会儿,郭阳就在群里看到了这家农资店3月的销售记录。

这应该是一家旺铺,3月份的销售额就堪堪百万,这意味着年销售额能达到千万元。

郭阳还记得去年农资超市的年销售额平均水平是300万元。

超过3倍的差距,这就很恐怖了。

不过大头的销售额还是主要来自种子,但农药也很亮眼。

3月份单苦橐藤素系列的杀虫、杀菌、除草剂销量就达到了30多万元。

但量却只有6000ml。

这……

郭阳有点凝噎。

价格定得高,就是好啊!

这么一点量,就能换回30万元的现金,这利润有多高,郭阳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了。

余秦还想涨价。

这可真狠得下心。

在销量明细表上,郭阳还看到了两个独特的产品,一个是种衣剂,天禾也在使用,但也对外销售。

另一个是给牲畜内服使用的杀虫药物,配合饲料和饮水可减少牲畜体内的球虫卵囊数。

是了。

苦橐草的特性里有这一条。

不过郭阳没给其他人说,这应该是全王的团队自行根据成份分析出来的。

毕竟用于防治牲畜内外寄生虫的药物早就有了。

但这也恰巧能说明全王不仅研发实力强,还有着科研探索的精神,但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支持。

全王的研发成本和比例都是嘉禾最高的。

难怪袁文武想涨价,余秦就立马跑山东去了,研发的成本得快速转嫁给消费者啊!

就在郭阳思考的间隙,工作群里又多了不少的消息。

农资超市可是嘉禾的一个重要终端渠道,天禾的种子,苜禾的草种,丰凯的水泵、柴油机等小型农机,现在又多了全王的农药。

关注的人真不少。

不少人都被惊到了。

瞿阳:“3月份的销售额怎么这么高?老袁,这家店是个例,还是都这样?”

包心禹:“麻了,一家店一个月破百万,我这60万亩草原,一年也没有这个利润。”

谢时杰:“嘶,要都是这个数据,以德农农资今年的开店数量,岂不是销售额要破百亿了。”

“……”

“真的夸张。”

“哪能呢!”袁文武发了个摊手的表情包,“这是最好的几家店了,也就山东、河南等几个农业大省的核心区有这种潜力。”

“主要还是农药上增长很快,全王生物上架的几个产品都很强势,平均贡献了将近30%的销售额增长。”

瞿阳:“确实很猛。”

“余总闷声不吭的,突然给整了大的。”纪卓文也叹道,“老袁也给整了个大的。”

“全王的苦橐藤素 益草剂的组合拳在牧场上的应用效果也很好,甘南牧民的退化草场使用后,今年的返青效果极好。”

这是河西牧业的丘景让,对全王生物进行了一番盛赞。

“@余秦,余总,伊利、光明和蒙牛,你可得悠着点给他们出方案,别把好东西漏完了。”

“对对对。”纪卓文也附和道:“蒙牛现在还是烂摊子,但伊利确实得留一手。”

“河西乳业这半年不是压着几家锤吗?”

纪卓文:“哪有那么夸张,河西毕竟价格高,也不能把人逼死了……”

余秦和袁文武可能是真在忙,断断续续的回两句。

郭阳也默默看戏,没说这张表是发给他看的。

这样一来,农资超市就只差化肥这一块短板了,也不知罗钾那边的进度如何了。

50亩的有机农场试点还是不错的。

呆了几天,等确认检测结果没问题后,他还邀请青禾县候振鹏书记一起到农场烫了次火锅。

就着新鲜的蔬菜,和牧场上有机饲养的牛羊肉,确实有种独特的滋味。

只要能卖上价,有机农场确实是能搞的。

不过阿魏戈壁上的两百多万亩地,太过偏远,种绿蔬是不行的,但有机小麦大豆、有机牛羊肉是肯定可以的。

再来个有机果园。

以后嘉禾生鲜,也可以推出专门的有机产品专区。

郭阳畅想着有机产品爆火的产品,回酒店后更是上网查起了相关信息。

我国的第一家有机农场来自云南,2006年就获得了国际认证。

除此之外,其它都是一些噱头有机农场,或者还没渡过有机农场转化期。

看着看着,qq的新闻弹窗跳了出来:网易要务农,丁磊当猪倌。

这丁磊,这么快就对外宣布了吗?

又受啥刺激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