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丰收的画卷与彼岸的麻烦

沃利·鲍尔森的死亡惨状让邓肯·马龙痛心疾首。

虽说主要原因是鲍尔森过于疯狂,不仅不老实做套期保值,反而在做多上疯狂加杠杆,最终被爆仓强平!

这一次,aig不仅在期货交易上损失惨重,连他手上持有的大量玉米因为价格下跌,一旦出手就是巨亏!

颓废了好几日,在同样亏损惨重的巴恩斯的安慰下,邓肯·马龙才振作了起来。

仔细复盘。

顿时就发现了蹊跷之处。

“杜嘉·科内的反应不对劲!”邓肯·马龙很笃定,“从大豆期货暴跌的那天就不对劲。”

巴恩斯也说道:“卡勒姆也不正常,最近都不过问苜禾1号的进口了,以前他最感兴趣的。”

两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整个孟山都都不对劲!”

这半个月,期货市场上演了死亡翻滚,然而孟山都却像突然消失了一般。

联想到当初舞会上卡勒姆的邀请,巴恩斯面露凶狠。

“该死,不会真是孟山都做的局?”

“不知道。”邓肯·马龙摇了摇头,沉吟道:“也许是该去向孟山都问好了。”

aig发动了关系,全力调查孟山都的动向。

密苏里州与伊利若伊州交界处的道路上,一支车队穿梭而过。

看着河流里一跃几米高的亚洲鲤鱼,巴恩斯和邓肯·马龙就感觉一阵厌恶。

密西西比河已经被这种生物占据,俨然成为了亚洲鲤鱼的天下。

让每一个美国人痛恨。

吃又不能吃,抓又抓不完,放点化学药剂,本土鱼死翘翘了,它还活得好好的,河流生态受到了严重影响!

前几天还有新闻,一个参与射箭狩猎亚洲鲤鱼活动的健壮男子,被一条重达百斤的鱼一尾巴给扇进了河里。

车队最终在一片大豆农场里停了下来。

据调查,这片农场里出现了难缠的杂草,草甘膦打不死杂草,加大剂量,反而会让大豆卷叶。

因为杂草的缘故,这片农场不仅面临大幅减产,还要费大量成本筛选大豆。

农场主声称他播种的是孟山都的农达2号种子,配套的草甘膦。

孟山都调查后曾试图和农场主协商,却没有达成一致,反而对外称农场可能买到了假药,或者使用不当。

这就很有疑点了。

不一会儿,两人见到了农场主大卫,大卫声泪俱下的诉说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一个月前,地里就有了不少这种杂草的身影,最近更是控制不住,还有半个月才能收获,能有个330斤收成就很不错了,预计至少减产15%以上!甚至20%!”

“这种杂草繁殖极快,极难清理,还带有毒素,动物吃了会血压降低和神经系统异常,收获的时候筛选分离极其麻烦。”

减产15%?甚至20%!

邓肯·马龙只注意到了这个数字,心中一凝!

如果蔓延开,或者已经蔓延开,这对今年的大豆实际产量绝对是个重大打击。

那玉米地呢?

几人在地里找到了这种杂草。

牧草业的巴恩斯觉得很眼熟,“这好像是蒺藜?但看着又有点怪怪的。”

“很难缠吗?”

“是很难缠。”巴恩斯疑惑道:“但按理说,草甘膦至少是能杀死植株地上部分的。”

带着困惑,两人又去了玉米农场。

靠北的玉米和大豆产区基本都还没收割,一行人很容易就发现玉米地里也多了很多这种杂草。

两人心中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孟山都肯定早就知道了!

他们肯定知道!

为什么不对外公布?

不,事实上外界早就有消息了,只是没有得到外界重视,也可能是被刻意淡化了。

两人回忆着这些天的发现。

他们是从新奥尔良出发的。

从南到北,南方饱受红火蚁的侵害,这是全美都知道的。

这也在机构的预测之内,今年联邦玉米减产,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反应在市场上就是前期粮价走高!

但红火蚁的入侵危害和扩散速度很明显加快了!

有些玉米、大豆、地被入侵得惨不忍睹,减产肯定超出了机构的预测。

现在北方又出现了难缠的杂草。

红火蚁从南到北,杂草从北到南,两人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肯定不是孟山都一家能瞒住的,还有谁?陶氏化学?杜邦先锋?

两人不想再调查了。

现在重要的是找权威机构站台!

目前这些信息,已经足够挽回他们在期货市场上的损失,甚至还能赚一笔。

农场主遇到了解决不了的病虫草害,第一反应都是找农化服务公司。

农化服务公司又会再次找到负责生产研发的工厂。

总部位于印第安纳里波市的陶氏益农就是其一,印第安纳和伊利若伊州紧邻,同样也是农业主产区。

陶氏益农则是全美第一大化学公司--陶氏化学的全资子公司。

也是领先世界的五大农药跨国公司,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城市卫生用药,甚至在生物技术方面,陶氏益农都有很强的实力。

最近却接连出现了让他们感到棘手的问题。

先是南方的红火蚁,现有的杀虫剂逐渐失效,正在疯狂的攻城略地。

随后是伊利若伊州、密苏里州、印第安纳、爱荷华等多州出现了难缠的杂草。

对于陶氏益农的首席技术专家雷欧·奥塞来说,事情很严重,但也只是棘手。

而且问题越多越严重,某种程度上对他们是利好。

实验室里。

一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拿着最新的资料,走了过来。

“雷欧教授,有结果了,这是一种新型的杂草,和蒺藜类似,但有些特征完全强化了,危险程度极高。”

助理的神态中,带有浓浓的忌惮。

雷欧接过文件看了看,挑了挑眉,“生物碱浓度这么高?”

助理示意继续看下去,说道:“这种杂草中还具有多种能抗除草剂的基因编码,阻断除草剂对其生长的干扰。”

“多种?”雷欧问道,同时也快速看了起来。

“至少5种以上,事实上,很可能目前市面上的除草剂对它都很难有作用,但抗性最强的还是草甘膦,草甘膦里的epsp合成酶基因在植物成份里表现的最活跃。”

“这怎么可能?”

然而无论他再怎么不相信,实验里冷冰冰的基因编码就记录在那里。

现在北美几种比较畅销的除草剂的基因,这种杂草里都有…就像是一个糅合体?

助理继续说道:“这种杂草的生长周期很短,一个多月就能诞生大量种子,蔓延传播的速度极快。”

“照这种趋势,等明年,中西部地区的大片农田,都会充斥着这种杂草。”

事情很严重,当然,这不仅是对于农场主和联邦农业部。

对某些公司更是致命打击。

世人对转基因的担忧似乎应验了,只是几年时间,杂草就产生了这么可怕的抗性,还会引起环境问题。

还有红火蚁,其抗性进化速度也很容易让人引起联想。

除了生物入侵,这是不是也有转基因的锅?

毕竟,联邦农业区的化学农药使用频率是极高的,尤其是孟山都的农达草甘膦,覆盖了全美。

这很难让人不担忧,转基因继续发展,以后还会不会出现类似的动植物?

手上的这份研究报告如果公布出去,陶氏益农虽然也别想独善其身,但受伤最大的无疑是孟山都。

同时事情也是双面性的,问题和麻烦出现了,那也就有了机会。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孟山都。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布雷特·比吉曼,在总部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会议。

作为全球转基因生物应用技术的龙头,孟山都时刻处于风口浪尖上。

当人们提到农业转基因技术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孟山都;

当人们提到转基因农产品危害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也会是孟山都;

当人们诅咒转基因技术的时候,第一个靶子更是孟山都。

但这从来没有阻挡孟山都的发展步伐。

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是孟山都公司的杰作之一。

凡是利用孟山都转基因技术的农产品抗病能力、产量都有显著成高。

在全球种植的基因改良农作物中,有90%使用了孟山都的技术,孟山都的许多产品在美利坚及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他们自认为是布鲁诺、哥白尼式的人物,坚持真理却被愚昧和迷信的传统守旧势力所不能理解甚至诅咒。

即使面临怀疑、抵制、污蔑,却依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所有人都相信未来更美好。

然而,

当一向意志坚定的总裁布雷特告诉他们,孟山都面临着巨大麻烦,甚至是生死危机时,大多数人一脸懵逼。

“发生了什么?”

“今天是愚人节吗?”

“我们的除草剂和种子都在热销,怎么就生死危机了?”

布雷特示意所有人安静。

然后他又看了看孟山都旗下迪卡、阿斯格罗、蒙索伊(monsoy)三大种子公司的研发负责人。

迪卡种子公司,负责研发生产联邦本土中西部农业产区的作物品种;

阿斯格罗,负责北美和南美;

蒙索伊,巴西最大的大豆种子生产商;

这三人都清楚一些情况。

犹豫了一瞬,最后还是最为熟悉情况的迪卡种子公司技术负责人加西亚出声说道:

“在本土中西部地区,发现了一种杂草,广泛生长在大豆和玉米地里面,这种杂草具有很强的农达除草剂抗性。”

“比我们精心培育的农达二代大豆种子还强,目前还没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这种杂草是由蒺藜变异而来。”

“目前正在中西部地区快速蔓延,一旦染上了他,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减产。”

随着加西亚的声音,现场来参会的孟山都的高管成员,都脸色凝重。

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农达草甘膦除草剂诞生于四十几年前,早就过了专利期,目前全世界国家都在生产。

尤以华夏产量最高。

但这并不妨碍它仍是孟山都的重要业务,而且和抗农达种子搭配更是无往而不利。

种子、除草剂,这是孟山都的主要营收。

2007年,抗农达系列大豆品种在联邦播种面积达到了4.35亿亩,占联邦大豆种植面积的95%。

抗农达二型转基因玉米在本年度的播种面积同样超过了1.94亿亩,占联邦玉米播种面积的40%。

转基因种子就是孟山都能转型成功的根本。

如果草甘膦打不死杂草,农户不仅不会买他们的除草剂,连种子也可能一同抛弃。

还可能面临极其强烈的舆论危险!

杂草怎么会变异?

一定是转基因的锅!

量变引起质变,这才十年时间,就引发了植物变异,生态环境危机。

以后呢?

这种杂草会成为转基因反对者手上最好的攻击武器。

用生死危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静!

静的可怕!

“也不用过于沮丧。”

布雷特打破了这种沉寂,说道:“生物技术部门正在全力勘破这种杂草的基因。”

“孟山都的农业生物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其它人不可能在我们之前给出解决方案。”

有人问道:“那要多久时间?”

“最少1~2年,也许更久。”布雷特说道:“而且应该快瞒不住了。”

“被杂草困扰的农场越来越多,收割也全面开始,各种负面新闻会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各位齐心协力,一方面加强新品研究,一方面做好应对风暴的准备。”

“这两年,会是孟山都最艰难的两年。”

会议结束后,一行人都沉默不语,准备迎接这突如起来的风暴!

而布雷特又单独找来了期货交易部,准备迎接市场反转。

和陶氏益农、孟山都类似,杜邦先锋良种和杜邦植物保护等也察觉到了异常。

大平原北部的杂草,南方的红火蚁都已有失控之势。最新的研究报告刚出炉,杜邦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而且,在杜邦的调查分析里,红火蚁的危害明显更严重,其对土壤的破坏更强了!

但杜邦也暂时选择了保密,这种东西谁也不想主动沾上。

他们也清楚问题始终是瞒不住的。

农场主知道出了问题,虽然还不清楚因由,但当事情越闹越大,肯定会爆发出来。

不过,有这个时间差,就足够一些人利益最大化了。

——

当北美暗流涌动时,东方的土地上却迎来了丰收的画卷。

大豆和玉米陆续颗粒归仓,如同预期一般的丰收,时不时爆出的高产、超高产新闻更是一时热点。

但其实业内没有那么轻松,如何消化过剩产能成了新的问题。

相比大豆价格只是小幅下降,玉米市场的压力明显大得多。

即使嘉禾、国储粮、国粮、玉峰实业等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全力收储,也挡不住产量的暴增。

玉门一处农场的办公室。

嘉禾粮油国际粮食贸易总监陈燕秋端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茶水,一边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国内玉米跌价比国外更快,价差和出口退税带来的利润还行,但如果不快速出手,等价差缩小,利润会越来越低,甚至亏损。”

这是他基于目前形势的判断。

随着玉米收获的进行,后续价格承压会越来越重。

这时候的粮食贸易,就是要周转率足够的快才有利润,也够能缓解国内的过剩压力。

然而,老板却突然让对外出口的速度慢下来。

他十分不解。

郭阳并不打算给他说原因,就像高德等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加快多头头寸的建仓。

“国内玉米价格太低了,不利于社会稳定,嗯,有些老百姓把火发到天禾身上来了。”

“老板是看好后市价格?认为价格有上涨的空间。”

“嗯。”郭阳笑道:“原油价格太高,理论上,只要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以上,生物能源就有前景,现在这价格,生物能源也算得上利润丰厚。”

对陈燕秋来说,这个理由太牵强。

但他知道老板一定有他的原因,期货上的巨大成功让他选择了无条件信任。

郭阳说道:“有时间可以到西北多转转,这段时间很多景点都很美。”

“嗯。”陈燕秋笑道:“我打算去疆省看看。”

郭阳定了定神,道:“也好。”

这段时间,采收也逐渐进入了丰收期,不过以手采为主,这时候一般都是一周采摘一次。

机采还要等完全成熟,一般要在入冬前后才开始采摘。

种植天20的农场中也迎来了丰收,相比去年,今年的高产率更稳定,500公斤是入门标准。

但价格相比去年,反而又有所下降,总体还是供需过剩。

不过在上,大多数农户都还能挣到钱。

远没有玉米市场惨烈。

玉米农户们对天禾种业是又爱又恨,能带来极高的产量,但收益却比不上去年了。

而没播种或者没买到天禾种子的农户,则更多是怨恨。

至于其它种子公司,以及经销商、农资贸易公司,在这轮下跌浪潮中,对天禾种业爆发了极强的敌意。

一来是长期慑于天禾的欺压,在种业市场上苦苦求生,如今终于逮着机会了,可不得狠狠发泄。

二来玉米供给严重过剩,不赚钱,必将影响明年的种子市场。本来就吃不到肉,现在连碗里的汤量都变少了,如何不恨。

不过天禾近期都保持了低调,尽量不被抓住污点,或者破财消灾。

同时也抓了一批造谣污蔑的人,以儆效尤。

除了种子公司,天禾还要应对来自粮油业的‘关怀’。

任谁也没想到,食用油上涨趋势的终结可能会来自种子企业!

先是大豆价格下跌又回升,随后玉米又暴跌,再次带动大豆降价。

这在粮油业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丰益国际、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长郭广丰在一次投资考察的发布会上,无奈表示。

“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不仅伤害了农户,无形之中也给粮油加工企业带来了困扰。”

记者问道:“原料下降不是好事吗?前段时间因为成本高,食用油加工厂才纷纷提价。”

郭广丰说:“太突然了。”

无数人撇了撇嘴,意思就是益海嘉里肯定还有不少粮食库存呗!

记者追问:“现在产区玉米滞销严重,益海嘉里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玉米收购力度吗?”

“这事建议你去问问嘉禾这个始作俑者,他们最近为什么放慢了玉米收购力度。”

“意思是益海不会在这时候大力收购玉米吗?”

郭广丰没有回答,但不少人都在猜测肯定是了,下跌趋势中收购,不是明智之举。

“金龙鱼什么时候降价?”

这个问题郭广丰也没给出回答,这给当天的投资发布会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比益海的扭捏,鲁的董事长孙孟权就要直接多了。

“鲁生油不会降价!生原料价格高企,也没有降价的空间。”

“鲁是高端食用油品牌,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对于生的育种研究,鲁也很有兴趣,也希望能和天禾这样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开展合作。”

“玉米农户损失惨重,鲁会适当收储玉米,开发生产玉米油产品。”

除了郭广丰和孙猛权,嘉吉中国的安博泰,汇福粮油的石克荣,国粮的宁高宁等行业大佬都在不同场合发表了意见。

有人指责嘉禾扰乱市场;有人表示将会降价;

也有人承诺会加大收购力度,维护市场稳定。

但无疑都提到了嘉禾,认为嘉禾才是玉米滞销的罪魁祸首,故意隐瞒诱导天玉的销售情况,让所有人都没有准备。

邦吉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杨邰仁甚至直接对嘉禾粮油开炮。

“嘉禾完全违背了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仅玉米滞销这一项,华夏农民今年的损失就将达上千亿元!”

“而嘉禾呢,在期货市场疯狂获利后,在玉米的收购加工上,还磨磨蹭蹭的在观望,试图获取更多的利益!”

“科学不能让贪婪绑架,嘉禾贪得无厌的行为,正在将无数的农民推向深渊。”

和互联网的行业大佬们隔三岔五的结伴上头条不一样,粮油领袖们大都低调,很少出镜,从来都是王不见王。

如今却在同一件事上,不约而同的发表了看法。

这一幕极为罕见。

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凡响。

对嘉禾的压力也是极大的。

尤其是嘉禾的工厂还放慢了收购玉米的速度,这似乎给行业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嘉禾并不看好玉米的后市。

这也让其它加工企业同样放慢了收购的脚步,生怕嘉禾又放出什么意外消息。

当看到这样的分析时,一直在下乡隐身的郭阳不由笑了笑。

“还真是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不过刚好猜反了,嘉禾减缓收购是因为粮食已经装满了仓库。”

“不过压力确实越来越大了。”

就在前不久,聂局打来了电话,询问嘉禾暂停收购的原因,是不是出口遇到了麻烦?

郭阳只能模棱两可应付过去,并告知嘉禾仓储里装满了粮,已经尽力了。

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由于产量大幅超预期,即使价格够低了,但大多数农户反而没有惜售的心理。

因为出手越慢,价格可能越低。

尤其是天玉的种植户,只要到了成熟季节就会联系嘉禾的工厂收购,生怕慢了,现有的利润也跌没了。

这已经属于恐慌性抛售。

但郭阳知道价格应该到头了。

嘉禾其实这时候囤得越多,价格反弹后就赚得越多。

不过仓库已经满了,加快出口也没必要,只会便宜了国外的贸易商。

嘉禾更不会对外公开宣称仓库装满了粮,万一其余人也加大收购呢,那不就是妥妥的资敌?

还不如就囤在农户手里。

能扛过这一波心理压力的农户,在反弹后也将收获丰厚回报。

扛不住?

有时候种植行业就是这么残酷。

郭阳这时还是更喜欢农户前几年那桀骜不驯的样子,说不卖就不卖,老子就是惜售!

天塌下来也不卖!

而不是现在这副惶恐的模样。

酒泉上坝。

郭阳透过车窗观察着这里的粮油加工厂,厂门外排着几辆运粮车。

但更多的是来询问的农户,什么时候才能轮上?

如今,嘉禾的加工厂虽然产能全力运转,但每天来联系收购的农户太多了,大多都被通知要排队。

队伍越长,郭阳心中悬着的弦就绷得越紧。

在门外看了一会儿,郭阳让罗修开车进了厂里,才进厂,就看见厂长廖洪新被前来的几个种植大户前后围住。

廖洪新也注意到了老板的车,眼神示意快走,郭阳却让罗修停了下来。

没遇上还无所谓,看到了就逃避,总不是办法。

下了车,大户们还是闹哄哄的。

“廖厂长,什么时候轮上我啊?这价格一天天跌得心慌啊!”

“廖厂长,家里就等着卖粮下锅了。”

“看在和天禾合作那么多年了,每年的种子都是从天禾买,廖厂长你就收了我的粮吧!”

“凭什么你们先收天宝合作社的,看不起我们盛辉种植合作社是吧?小心我投诉你!”

眼看廖洪新一个劲儿的往前冲,盛辉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张全叫嚣着。

身后却冷不丁传来声音。

“要投诉谁?和我说吧!”

廖洪新这时也挣脱开了,打招呼道:“董事长,你怎么来了?”

几名种植大户愣了愣,心里有些发憷,这可是大人物。

嘉禾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亲民,周边一些参与套牌的农户和企业的惨状仍历历在目。

只有盛辉合作社的张全,仍有些不服的说道:“我就是要投诉他!”

“就因为别人排在你前面?”

“还不够吗?”张全气愤道:“现在粮价跌得这么快,再不卖,就亏在手里了。”

“对啊,大老板,嘉禾是大企业,你们就行行好,我们都是种粮专业户,一年就指望着卖粮的收入。”

郭阳看着这几人,酒泉的种粮专业户其实并不多。

嘉禾这处工厂主要加工葵、籽、小麦、玉米,产能虽说不高,但也不至于排很久。

说到底,还是社会上广泛的宣传,引起了临时性的抛售恐慌。

想了想,郭阳笑道:“廖厂长这是在帮你们,后面粮价会涨起来的。”

“涨?怎么涨?”

“今年全国各地都在报道玉米过剩,过剩8000万吨啊!连国外都受到了影响,这还怎么涨?”

“对啊,能赶紧卖出去,宁愿认亏也要卖。”

郭阳面露诧异,说道:“真的亏本也卖?”

几人面露犹豫。

“往年价格低,你们都知道惜售,今年才开始收割,你们就一窝蜂的卖粮,都挤在一起,价格能高吗?”

“万一砸手里了怎么办?”张全突然问道:“嘉禾会像去年一样兜底收购吗?”

就在这时,郭阳兜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是高德,接听了电话后,郭阳抑制不住的笑了起来。

“你们真要今天卖粮,嘉禾也收,但可别后悔。”

张全几人狐疑的问道:“真收?”

“回去吧!”见几人要变脸,郭阳又笑道:“粮价马上就要涨了!卖了真会后悔的!”

几名大户心情突然一吊一吊的。

接了个电话,就说要涨了?

但嘉禾的老板应该还不至于诓骗他们,这才几个钱啊!

那就多等两天?

等几名大户走后,郭阳愈发的轻松。

农户不用面临这种压抑的市场,嘉禾也能再捞最后一把!

北美终于事发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