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五十七章 乌鞘岭

“不对啊!”余秦也眉头一簇,“我听李慧汇报的时候,明明有美白这一项。”

郭阳又看了看研究报告,“这上面没写。”

“抗氧化也可以美白。”

实验室外冷不丁的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在夜里一时还怪瘆人的。

郭阳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嫩黄色的女生出现在门外,这时余秦已经反应了过来。

“李慧啊!”

“这都快九点过了,还没回啊?”

“余总,我回来拿下饮料,走的时候忘了带。”名叫李慧的女子摇了摇手中拿着的东西。

郭阳一时感觉哪里不对,细看之下,才惊觉那是玻璃杯,玻璃杯装什么饮料?

缓了一下,郭阳才问道:“抗氧化也可以美白,是不是意味着效果更好?”

余秦介绍道:“这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郭董。”

李慧明眸诧异了一瞬,说道:“抗氧化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去除氧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避免多种皮肤问题,抑制皮下色素沉积,从而帮助皮肤变白。”

郭阳了然,“这薰衣草提取物效果怎么样?”

“很好。”李慧看了看董事长略微有些黝黑的皮肤,说:“但还是要做好防晒工作。”

“不然再好的美白剂也白搭。”

“……”

干农业的,能避免晒吗?郭阳此举也是为了广大农业工作者谋福利。

余秦见状,“李慧,你先回家吧,路上开车注意点安全。”

等李慧走后,余秦才又对郭阳说道:“老板,李慧平时就这性格,但研发这些较特殊产品的能力很突出。”

“此前啤酒和缬草混合提取物的饮料,以及防止杨柳飘絮的避孕剂都是李慧带人搞出来的。”

郭阳点点头,“希望这次也能研发点防晒美白的好产品出来。”

“肯定没问题。”

又在全王的研发中心转了一会儿,粗浅的研发以植物提取为主要方向。

而深度的应用则是聚焦于植物源农药上,以及中草药植物饲料添加剂上。

但郭阳看了下全王的营收分布,大头却主要来源于植物提取物的出口,植物源农药业绩占比很小。

余秦说道:“植物提取物一般是作为中药出口的一个分类,这两年增长很快。”

“去年全国的出口额约4.76亿美元,基本上和中药制剂和中药饮剂相当。”

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对于植物药的接受程度很高。

所以中药基本上都是借植物药的身份进入,但这一块至少有**成的市场在日韩手上。

国内的占比很少。

所幸嘉禾的重心也不在这上面,也不准备大量出口粗浅的植物提取物。

郭阳问道:“原料基地呢?”

“红河和玉溪的除虫菊基地已重组完成,拖欠农民的货款也已经结清,今年就能恢复正常生产,攀枝的印楝树今年也能挂果。”

余秦顿了顿,笑道:“青禾的苦橐草今年也能大规模采集了,当地的粗加工工厂也已经建好,今年生产成本能打下来。”

郭阳总结了一下。

就是生物农药种类变多,成本降低,开始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了。

两人走出实验楼的大门。

寒风呼啸而来。

“这半夜还有点冷啊!”

“兰市是这样。”余秦问道:“老板,要不找个地方再吃点宵夜?”

“行啊,吃点暖和的。”

在大西北的宵夜江湖中,兰市当仁不让地占据着头把交椅,是宵夜江湖的隐藏boss。

黄河穿城而过,宵夜场所也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

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烤肉,特别是这里的烤羊肉串比南方的大肉串还要扎实。

两瘦夹一肥,点缀上辣子,令人满足。

余秦一拍脑袋,“刚才忘了问李慧拿点胡萝卜汁饮料,那拿来配烤肉才是一绝。”

“全王还研究了胡萝卜?”

“胡萝卜药用价值也好高,刚好天禾的超级红芯很受欢迎,李慧就搞了个试试。”

余秦说道:“现在已经积攒了十来个复合型胡萝卜汁饮料,最开始大伙儿出来吃烤肉喜欢配黄河啤酒,随后变成了嘉禾啤酒,现在又变成了胡萝卜汁饮料。”

“……”

郭阳感觉全王还真是有一丢丢与众不同。

“嗯…以后可以和青岛的营养健康研究院多搞搞联合研发。”

就着烤肉,两人又聊了会儿行业的发展。

全球植物药市场规模接近400亿美元,但国内植物提取物80%都用于出口,价格偏低。

比如中药提取物,大料原料出口到日韩,加工成中药制剂销往全球。

银杏叶制剂、三七皂苷、丹参系列、灯盏素……增长极为迅速。

但价格……银杏叶提取物从1995年的500美元/千克,但2008年,已只有25美元/千克。

同质化、技术含量不高、恶意竞争……全王生物只有跳出这个泥潭。

尤其是,我国有许多其它国家没有或较稀少的原料品质,如大枣、沙棘、地灵、红麻……

其中又有嘉禾独自掌握的。

这就是全王的上限所在。

不论是生物农药,还是营养健康产业,都是如此。

次日出发前。

郭阳特意去全王研发中心拿了几瓶胡萝卜汁饮料。

沙棘汁枸杞胡萝卜,西红柿黄瓜胡萝卜,红枣胡萝卜,胡萝卜奶……类型确实丰富。

郭阳看向已披上了一身白大褂的李慧,问:“胡萝卜汁能不能美白?”

“不能。”李慧忍住翻想笑的冲动,“其实老板这样也挺好。”

“有眼光,我也这么觉得。”

从兰市出发前往民勤,经过的第一个重要地点就是乌鞘岭。

这是河西走廊的最东端,也可以说是入口,是千里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

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林则徐被贬戍边……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高山、风雪、严寒,又是交通要道,也因此乌鞘岭路段也被大货车司机称之为:鬼门关。

但对嘉禾来说,这里也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一条线。

牛虎林曾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导师课题的名字郭阳都还依稀有印象:祁连山林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乌鞘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岭南是季风区,岭北是非季风区,也就是说来自海洋的含水汽的东南季风无法翻越。

但岭上的冰雪、降水,在岭南的涓涓细流汇成金强河,再大一点叫庄浪河,叫黄河;

在岭北的涓涓细流汇成古浪河,到达武威平原灌溉渗透后,从地下再往下流,流着流着,有的水再次从地下冒出头,汇成洪水河,再大一点叫石羊河,聚在红崖山水库,最终流入了民勤的庄稼地。

古时候,包括乌鞘岭在内的整个祁连山区树密林深,草木繁茂,松柏四季常青,满目滴翠泻绿。

祁连山葱郁的松林和皑皑的白雪,被称之为“甘人养命之源”。

对这里的生态系统,更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科学分析。

“若无松树,冬雪至春末一涌而溶化,河涨溢而渠不能承受,则有冲决之灾;至夏秋二次溶化之雪水微弱,水小而低,不能入渠灌田,则有极旱之虞。

甘民之生计,全仗松树多而积雪厚,若树木被砍伐而不能积雪,必致民患,自当永远保护。”

所以,乌鞘岭就是干旱的古浪、武威凉州、民勤的水塔。

这水塔的护卫者是高山松柏,涵养水源的灌木草场。

为了保护森林,古时曾有明确申令:谁若私自砍伐一棵树木,便与杀人同罪。

但到清末、民国,以及后来……良性循环变成了恶性循环。

直至,荒山秃岭上植被萎缩,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水塔的储水能力下降。

如今这一带,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改造型造林、封山育林,已初见成效,但水源恢复还要等待很漫长的时间。

从出了永登,进入天祝后,罗修就很少再说话,而是专心开车。

乌鞘岭上下雪是常态,而雪后路滑,山路上一些加挂货车如老牛负重般爬行上山。

有的实在爬不上去,就开始向下滑。

一路上都很慢。

这也给了郭阳更多的观察时间。

牧草、灌木……噢,郭阳突然想起这里也种植大麦,只是海拔太高了。

等到了乌鞘岭以北,则是大片大片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但主要还是人工栽培的青海云杉为主。听牛虎林说过,栽的都是5年生的树苗,苗小了存活率不高。

因为乌鞘岭的年平均温度只有-0.2c。

郭阳在一条小流域旁的灌木群里,隐约看到了沙棘、绣线菊、忍冬的身影。

再往前,就是一大片人工牧草地,充斥着大量紫箭豌豆、苜禾1号的身影。

郭阳这才确认,这就是此前牛虎林等人负责的项目区域。

沙棘、绣线菊、忍冬、紫箭豌豆、苜禾1号,这些都是苜禾和天禾所有的品种。

长得最好的是紫箭豌豆。

这是郭阳第一次真正在高原上看到他的模样。

相比其它豆科牧草,紫箭豌豆具有更强的抗寒性和适应性,能进行种子生产,而且对毒草有抑制作用。

无论哪一条,对高寒草原都是极大的补充。

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地区,可作为牧草或天然草地补播,高蛋白含量更是弥补了牲畜的能量需求。

嘉禾在乌鞘岭的项目,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下了乌鞘岭,便进入了古浪。

郭阳在路边居然看到了一棵沧桑的文冠果树,至少得有几十年树龄。

“叮铃铃……”

想的入神时,电话铃声响起,李兆会这时候居然打来了电话。

“郭总,局我组好了,还请了几个娱乐圈的朋友,有成龙…时间定在明天晚上。”

你给我说成龙,我只知道“duang”。

成龙这时候虽然已经代言了霸王洗发水,但霸王洗发水中含有二恶烷还没被媒体爆料。

“duang”也没流行起来。

嗯…全王的洗发水也快了吧。

郭阳说道:“李总,不好意思,我临时有急事,昨天已经回陇省了。”

李兆会有些不悦的说道:“嗯?不是说好了组局吗?我这次特意邀请了几位对农业感兴趣的煤老板。”

郭阳讶异了一瞬,没想到这位还挺用心。

“下次吧,下次我攒局,这次确实是需要陪同重要的领导视察。”

“那行吧。”

这位晋省首富还挺好说话的。

对农业感兴趣的煤老板,郭阳也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现在晋省煤炭业即将面临重大变革,煤矿企业关闭整顿和兼并重组即将开始。

煤老板手中握着4000亿资金不知流向何处,即使有10%流向农业,那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郭阳想到了那株文冠果树。

晋省栽培文冠果树的历史同样悠久,太行山上就有不少千年文冠果树。

让煤老板转型种文冠果树,也许是条不错的路子……

其实在七八十年代,文冠果树在北方就曾大量种植。

只是因为低产、效益不好等种种原因又遭到砍伐和弃种。

这两年原油价格高企,文冠果树才又火了起来。

等原油价格大跌,估计又得熄火,但嘉禾的文冠果树品种:金螺,产量极高不说,在木本食用油中也是极品。

以后除了生物柴油,还可以作为嘉禾粮油的高端产品进行开发。

效益不低。

等树苗大量出圃,似乎真可以试试。

也不必局限于西北嘛。

那乌鞘岭有没有可能种文冠果?

普通文冠果树就很耐寒,即使在最低气温-44.4c的哈尔滨也能安全越冬,但不能开结果。

嘉禾的金螺以后可以四处引种试试,这样只卖苗,就能是一大笔收入。

文冠果树苗圃为了方便管理,建在张掖,等回酒泉时,可以顺路去看看。

一路上的电话也不少。

四月份正是忙的时候,瞿阳打电话来,种子套牌又死灰复燃!

天禾的辣椒,以及天玉1号,市面上最近都冒出了类似的种子。

冒牌的制种基地分散在疆省各地,打假队这时候已经调查不过来了。

这势必会对天禾今年的销售造成影响,但也没办法,套牌这种事打不绝,前两年也赚足了利润。

也改变不了天玉主导市场。

但打假也不能放松,抓住一个,就直接往死里整,要让人付出代价才会有所顾忌。

连续处理了几个工作电话,已经到了武威地界。

这时杨国成又打了电话进来。

“老板,我离职手续办好了,什么时候出发去老挝?”

郭阳先说了下这边的情况,又说:“你先在京城等两天,陪陪家人,到时候从京城出发。”

“行,要不要我再招几个人?”

“当然可以。”郭阳顿了下,沉吟道:“有时间再研究一下资料,我们争取一次拿下。”

“那还要准备协议文书等等。”

“我给你个联系方式。”

沟通完,郭阳又把宁小婧的电话发给了杨国成。

就这么一会儿,已经能看到了石羊河。

石羊河流域治理包括三个方面:上游涵养水源、中游管理调度、下游节水恢复。

上游就是乌鞘岭,涵养水源,恢复植被;

中游就是武威,发展节水高效产业,但目前还并没有看到;

中下游的分界点就是红崖山水库,沙海农牧的重点区域在下游,情况又好转了不少。

郭阳直接回了民勤大哥家。

见大领导应该就是在青土湖,中上游暂时用不着他操心。

把车停在小区楼下,郭阳和罗修提着礼物上了楼。

因为提前打了电话,到的时候,屋子里已经满屋飘香。

郭阳凑到厨房,问道:“嫂子,做得啥,真香啊!”

田英笑道:“没做啥呢,你电话打得太匆忙了,就弄了点羊杂碎,煮了点羊肉沙米面,你小时候可爱吃这个了。”

“嘿,我现在也惦记着这口呢。”

“哈哈,那等会儿多吃了。”

也许真是一路提心吊胆,食欲确实高涨不少,郭阳和罗修都吸溜了一大碗。

“好吃,还是那个味!”

田英说道:“你这可就没吃出来了吧,这面粉用的小麦种子是天禾的,现在县里都知道本地出了位大老板。”

郭阳笑了两声,见大哥有点闷,又和他聊了两句。

郭山说道:“你这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啥时候是个头啊,挣那多钱干嘛,现在县里都时不时找我拉投资。”

郭阳想了会儿,“要不你两老出去旅游,趁还年轻,祖国大江南北多跑跑。”

“这人生地不熟的……”

“那就这么说好了。”郭阳一锤定音,说道:“刚好我想买房子了,你们走到哪儿,觉得好,就给我说。”

“这…这……”

“就这么说定了。”

“那也行。”

吃了午饭,又小坐了一会儿,陪着聊了会儿天,郭阳便准备走人,顺便又给两老转了五十万。

按两老的风格,这钱足够用很久了。

出了县城,沿北一直到项目区,沿路的变化更明显了些。

从红崖山水库延伸出来了两条输水渠,渠道的两边都种上了红麻、牧草等植物。

虽然长势不好,勉强染上了绿。

枯水期,渠里本该没水的,但可能是大领导要来,明显水库已经提前好几天开始输水了。

让植被的状态好了些。

直到到了沙海的项目部,都依然染绿,周边的梭梭林也发出了嫩芽,这个兆头就很好。

“老板,你可真是挑了个好日子来,今年的肉苁蓉,不得了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