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二十章 试产成功

这一个月的时间,郭阳都在南方晃悠,桂省、云省、闽省、粤省、苏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这个季节,农田上随处可见嘉禾的印记。

金黄的水稻和玉米,青葱的盐碱牧草,黄灿灿的大豆,五颜六色的蔬菜,地上跑的农机,天上飞的无人机……

每一样产品的大放光彩,都会让郭阳心中涌现一份喜悦。

而当看到农民因为嘉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受益时,他心中的成就感也更深一分。

为农民服务,与农民一起致富。

这是嘉禾的宗旨,也是五亩换大奔成立的初衷之一。

所以,当桂省的麻风树果实开始成熟,时不时就能在惠农网农友圈里引起热议,还有诸多传统媒体的关注。

五亩换大奔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

因此,上一刻还在香蕉园里拍素材的三人组也来到了百色。

恰好郭阳近期参与了一次与省里的谈判,谈判的气氛让他有些不适应,便想出来散散心,刚好在百色碰到了三人。

郭阳看着风尘仆仆的三人组,三人都穿着登山鞋,上面的泥土都没清洗干净。

“你们还真是会抢热点!”

“必须的。”袁华头戴着一顶遮阳帽,身上穿着防晒衣,说:“现在我们可是新媒体人。”

陈凌也笑看了看向天山,“向总现在可是名人,向大师、向老师的称呼已经红遍网络了。”

“可以啊!”郭阳笑道:“向总以后可以做个大网红,你还别说,你这模样在老太太群体中绝对受欢迎。”

“现在年轻的妹子也喜欢大叔,向总这一款也嘎嘎吃香。”

被三人围着调侃,向天山一脸淡定,偶尔还点点头,认为三人说得还挺有道理。

这一番表现顿时就逗笑了三人。

也就是靠着这种偶尔逗笑的风格,向天山才能吸引住一拨人的关注。

三人中个子最高大的陈凌从车上拿出设备,扛在肩上,“走啊,去拍一拍工人采摘果实的画面。”

袁华说:“这样的效果会不会不太好,又有人会指责有卖苗木的嫌疑。”

“说就说呗,有人喜欢就会有人挑刺,我们又没有弄虚作假。”陈凌不在意的说道。

向天山也蹙起了眉头,上一期出来后,评论里就有人说嘉禾是想卖苹果苗。

虽说这并不能影响大局,但也让事情做得并不完美。

郭阳在一旁提议道:“可以找丁壹要一要名单,桂省虽然大部分都是流转过来的山地,但也有勇士选择了自己种麻风树。”

“有这种人吗?”

“种植业永远不会缺这种人。”郭阳笑道:“其实我也挺好奇。”

“行,我马上联系。”

单纯从企业角度去拍摄,内容虽然高大上了,但却显得不接地气。

而如果有一個自发的勇士从中获得了成功,视频的效果会好上不少,这对接下来的一千万亩任务也是不小的助力。

因此,丁壹特意派出了一个技术员前来带路。

技术员叫成友安,有点微胖,由于抽烟,门牙看上去有点发黄,一辆深蓝色的皮卡被其开得风风火火,在山路里驰骋。

皮卡后面跟着两辆车,郭阳乘坐的揽胜落在最后,看着被卷起的灰尘仿佛看到了过往自己开车的模样。

大半个小时过后,三辆车才在一处山窝子下停了下来。

周围恰好是一片麻风树林子。

相比嘉禾的果园,种植得稍显杂乱无章,但树上的果实同样密密麻麻,甚至可能比嘉禾的更多,只是果实没那么大和均匀。

成友安的皮卡车上发出一阵阵喇叭声。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穿着陈旧短袖,戴着草帽,背着背篓的男子从林子里钻了出来。

“到了啊,成工。”

“老表,这次露脸的机会你可得抓住。”

被称为老表的男子看不出具体年龄,但看到陈凌架起的摄像头却没来由的有些紧张。

老表一家有一片山地,大概有一百来亩的样子,其中有一半都被其种上了麻风树。

今年同样挂果了。

而且是大丰收。

一家人这段时间全家出动,在山里忙着采收果实。

熟悉了之后,老表对着镜头说:“嘉禾今年给0.5元/斤的收购价,一亩今年能收约2000斤,这就是1000元钱呢!”

看似不多,但对这种山里人家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谁家还没有几片山啊!

1亩1000元,100亩不就有10万了吗?而且树越大,产量也会提高。

在老表家的拍摄很顺利,除了这一家人,还有一个点位,不过郭阳就没跟着去了。

接连一两周时间,麻风果果实都在采收,晾晒,去除果皮,取出种子。

然后种子又陆陆续续的被送到嘉禾生化在百色的柴油提炼厂。

这是一个10万吨级的生物柴油提炼厂,对应的也是第一批10万亩麻风树。

以今年的种子产量,只能让其开工三分之一,二期工厂已经在建设中,三期工厂也已经在规划中。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国内第一个规模化麻风树生物柴油提炼厂要正式开榨了!

各路人马都在关注这件标志**件。

在惠农网上,麻风树果实采摘、投资、收益分析等等帖子的热度不减。

嘉禾生化也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在网络上实时更新各项工作的进程,吸引了众多人群关注。

而有门路的诸多势力,则纷纷来到了百色。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的景海春和刘公社早在生果采收期就出现在了田东的群山峻岭之中。

楚雄的张世忠带着家乡父老的期盼来了,西南地区观望的诸多地市州也都来了。

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也派来了专家代表。

华夏石油西南分公司的副总康孟想着在攀西和川北的失利,也带着不甘出现在了百色。

三桶油等诸多石化企业也都派来了省内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来一探究竟的记者。

为此,郭阳临时决定让嘉禾生化召开一场小型的发布会。

这种盛况和热度让从兰市赶来的方晓章讶异不已,“老板,这次的影响力恐怕会超出想象啊!”

“这还只是开始。”

一连接待了两三天的郭阳在见到方晓章的那一刻松了口气,“剩下的接待就交给你来。”

方晓章说:“来的都是些大人物。”

“你现在代表着嘉禾生化,也是大人物。”郭阳笑道:“在实验室呆久了,也该出来透透气。”

“好。”

身后站着一家千亿级的企业,嘉禾领导人计划出身的方晓章提足了底气,游走在众多大佬之间。

一天后。

百色的工厂里,沉默的设备和生产线充满了肃杀,仿佛迫不及待想大干一场。

而在警戒带外,众多前来参观的人群也在等待,在墙上还挂着一块电视屏幕,实时展示加工的画面。

人群中,郭阳和华夏石油的康孟,以及三桶油在省内的代表站成一个圈子。

国内的成品油市场是以华夏石油和华夏石化两大集团主导的市场。

由于原料不足等原因,严重阻碍了两大集团进军生物柴油的动力。

原本,三桶油都有相关的生物柴油炼油厂通过了发改的审批。

中石油在南充的6万吨工厂,中石化贵州5万吨,中海油在海南的6万吨。

结果因为麻风树种植环节折戟,最终只有中海油在海南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有少许投产。

其余的要么没开建,要么就成了摆设。

在生物柴油领域,现阶段欧洲主要是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老美和巴西用大豆,马来和印尼用棕榈油。

而国内则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

废弃油脂中又以地沟油和泔水油为主,一年的产量大概有两三百万吨,但只有约五十万吨用于生物柴油。

其余大头的地沟油都回流餐桌了。

国内也还没奢侈到用食用油加工生物柴油。

也因此,即使是民营企业的原料来源都极为紧张,更遑论三巨头。

此刻,三巨头在省内的老大纷纷聚集在郭阳身边打探消息。

“郭总,嘉禾生化一天可以产多少吨生物柴油?”

“价格呢?”

“嘉禾计划如何销售?”

“原料真的能稳定供应吗,成本多少?”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三桶油最为关心的。

但郭阳很清楚,要说三桶油有很强的动力来推广生物柴油,这点他是不相信的。

这些人仅仅是来打探消息的。

现在国内的生物柴油厂家也多是自行寻找销售渠道。

船用柴油、车用柴油、烧火油,这三个市场是生物柴油最大的市场,其中又以车用柴油为主。

郭阳扫了一眼关心此事的石化企业,“诸位,有关生物柴油的价格销售事宜,等会儿方总会为你们解答。”

工厂里,各部门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有点紧张,也有点兴奋。

随着方晓章一声令下,设备开始轰隆运转了起来。

黑色的麻风树种子通过传送带进入压榨设备,将果仁粉碎后又通过浸取法提取分离出果仁油。

随后又通过低温蒸馏,化学、降酸、酯化等处理后,最后再提纯出生物柴油。

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漫长。

但所有人都紧盯着电视屏幕,直到最后成品生物柴油被加工出来后,工厂内部陡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现场也响起了一阵阵掌声。

“恭喜,恭喜。”

“开天辟地的时刻啊!”

“了不起。”

“喔~”

人群中响起一声长啸,郭阳循声望去,是一个个子不高,面容较黑,身材敦实的中年男人。

“有点眼熟啊!”

“张世忠,你怪叫个啥?”有人向那汉子喊道,郭阳才想起这是楚雄林业局的局长。

张世忠扬了扬头,“现在的年轻人不都这样叫的吗?”

“伱50多了。”

“我也50多了,也还年轻。”同样来到现场的向天山站出来声援张世忠,“真牛逼!”“真牛逼?!”张世忠愣了片刻。

向天山身旁的袁华也怪叫了一声,“牛逼!”

张世忠笑了出来,“真牛逼!”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叫了吗?”郭阳听到人群中有人这样嘀咕,也不由笑了笑。

说起来,‘牛逼’这个词还是他多年前教给向天山和张伟的。

想到这,他也一边鼓掌,一边喊道:“牛逼。”

闹腾了一阵,方晓章拿着个喇叭从车间走了出来,站定在电视屏幕前。

“喂…喂。”

“欢迎各位今天前来~”

虽然很简陋,但这并不影响现场氛围,尤其是当方晓章说出一个个数据后,更是引起了阵阵骚动。

“3吨种子出一吨生物柴油,1吨油原料成本约3000元,加工成本约1000元,相比5000元/吨的生物柴油市场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且随着产量的提升,加工工艺的改进,成本还有望进一步下降。”

郭阳注意到身旁的三桶油代表表情明显变了变。

相比于6000元的标准石化柴油价格,生物柴油的成本优势明显。

即使回到去年的价格低点,生物柴油的价格都还依然有优势。

且还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按国外生物柴油的销售模式,生物柴油是添加到柴油中通过柴油的销售渠道销售到市场上。

所以,从长远来看,生物柴油企业与三巨头是合作关系。

但石油三巨头目前没有全国性量产的生物柴油项目,生物柴油的销售会侵蚀一定的柴油市场。

所以现阶段在柴油市场上双方还是竞争关系。

在桂省,三桶油中,中石化是省内最大的油品销售单位。

此时,其中石化桂省销售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李恩感慨道:“嘉禾还真是挖了好大一块金矿啊!”

“老李这是春心萌动了?”另一位石油的代表马江海打趣道。

李恩说:“我不信你们听了后还没有动力。”

“的确,这成本价格,这利润空间,任谁看了都对心动。”马江海扭头看向另一人,“康孟,你这趟不白来啊!”

早已激情澎湃的康孟说道:“我恨不得现在就让南充工厂恢复生产建设。”

“哈哈哈,你可以和郭总商量商量,从嘉禾手里买麻风树果实原料。”

一旁的郭阳听了,笑道:“别,现在这点原料,嘉禾自己可都不够用呢!”

方晓章还在回答众人的询问,郭阳也在下面和相关人士沟通。

正如李恩所说,这是一块超大型的金矿,单单嘉禾,很难把这么大的利益吃干榨净。

需要更多人来参与。

嘉禾也能找其他销售渠道,年产量达到50万吨,还可以去申请成品油经营牌照。

但这并不影响和三桶油合作,这样能更快的进入终端柴油市场。

嘉禾只需要保证吃到最肥美的那一块就行了。

发布会很顺利的结束,郭阳拍了拍方晓章肩膀,“不错!”

方晓章说:“主要这边基础工作扎实。”

郭阳:“后续麻风树果仁榨油的工艺还要加大研究,品种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方晓章点了点头,他本就是技术出身,只是之前一直在专注于文冠果的工艺研究。

“唉,方总,柴油提炼好了,要不要现场试一下啊!”人群中有人吼了一嗓子。

“对啊!找车来试一试啊,来都来了。”

“我说怎么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郭阳问方晓章:“能不能行?”

“应该没问题。”方晓章回道,同时也高声喊:“那就劳烦各位先移步等一等,我马上安排。”

十几分钟后,道路边,一辆皮卡车停下,工作人员抽干了剩下的油,然后加入了才精炼好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可以以任何比例与柴油掺混,也可以直接加入。

这里选择了后者。

不过也冒了一定的风险,因为部分柴油车并不允许使用生物燃料作为替代品。

但好在这次的实验很成功。

只见皮卡车成功发动,从尾气排放上也可以明显看出生物柴油的燃烧更充分。

各种气体的排放都少得多。

至此,大部分人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中科院植物能源中心的景海春和刘工社已经在桂省呆了有小半个月。

从麻风树的种植,到最后的试车成功,两人都完整的经历了一遍。

甚至于为了验证产量的准确性,两人还守在田东的基地里呆了几天,亲自盯着工人采摘晾晒称重。

直到这一刻,两人才彻底服了。

临走前,景海春特意和郭阳告别说道:“郭总,嘉禾为生物能源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嘉禾生物柴油试产成功的消息向风一样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

但最先传出具体消息的依然是蔚来微博,其次是惠农网,最后才是各路传统媒体和电视台。

“一座巨大的金矿!”

“生物能源时代!”

“红旗河再度前进一步!”

“伟大的成就!”

各种称赞蜂拥而来,农民日报、人民日报、央视等也相继报道了这一壮举。

即使连挑刺的环保组织也偃旗息鼓,只因生物柴油也是清洁能源。

其排放的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能降到柴油的十分之一,含硫物更是能降低到百分之一。

种树还能绿化荒山,提高森林覆盖率……其种种好处都是在保护环境。

只要不提红旗河,大家就是好朋友。

适宜麻风树种植的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找上了嘉禾。

建苗圃、建能源林、建工厂,给地、给政策、甚至给钱,只为了拉上投资。

还有各种想要合作的企业,如今,嘉禾掌握着最上游的品种,没人能绕得开这一关。

五亩换大奔最新的视频也上传了。

不少人都说嘉禾抠门,一斤才5毛钱,但更多的人则是内心意动。

尤其是桂省大地,即使是速丰桉的种植户内心都有所动摇。

速丰桉的主伐树龄是6年,大径级用材林轮伐周期是12年。

这里就按6年计算,6年生桉林出材12立方米/亩,每立方米500元,也就6000元的产值。

6年的成本每亩算1200元,也就是每亩4800元的收益。

算下来,平均收益比不过麻风树。

当然了,速丰桉也有亩收益破万的,但那较为少见,同时砍伐年龄也可能延长了。

而麻风树呢?

第二年就可以有收益,而且收益还会一年比一年高。

从种植周期以及亩产值来说,麻风树都比速丰桉强。

“农业产值不是算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嘉禾无非是想卖苗子给你们罢了!”

“一群韭菜,等着被割吧!”

“资本家能是什么好东西!”

看到那个熟悉的id又出现了,袁华气得够呛,“靠,这个逼真烦人。”

陈凌正在保养机器,闻言,说道:“那个id‘用户9527’的又来评论了?”

“是啊,这家伙又在评论区带节奏,烦得很。”袁文转头,“向总,要不要解释一下?”

“没事。”向天山说:“我们本来就是想卖苗,只要种植户确实能赚钱,这没什么不对的。”

“可这家伙说得太难听了。”

向天山目光看向天际,“等因此发家赚钱的人越来越多,自然有人为我们正名。”

袁华和陈凌默默吐槽,前几天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桂省,南宁。

一千万亩生物能源林综合开发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上。

郭阳龙飞凤舞的签下了名字。

作为桂省的代表,马彪在镜头前与郭阳握手。

“哈哈哈,郭总,恭喜,嘉禾在百色的能源林可是开了个好头。”

“所以现在要乘胜追击。”郭阳笑道。

这次的投资协议不仅是一千万能源林,还有诸多的苗圃和工厂。

桂省14个市,100来个县几乎都对能源林产业有兴趣,但这显然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

桂省的速丰桉对国内的木材供应同样重要。

但产业大调整也是必然的。

按省里的设想,如果产业发展顺利,至少有一半的山地将会用来种植麻风树。

这个数字将达到2000万亩以上,对苗木的需求是超乎想象的。

每亩按60~100株预算,仅桂省一省之地就需要12~20亿株苗木。

再加上西南及其它地区,种苗的需求数量高达上百亿株。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桂省的重点是平陆运河。

所以第一批要建设的苗圃和基地重点放在了运河和右江沿线的市县。

防城港、钦州、南宁等市都承诺要建设苗圃和生物柴油提炼厂。

这场谈判随着第一批日产270吨生物柴油的出厂,也终于落地。

为了彰显推动生物能源产业和平陆运河的决心,桂省北部湾水上最大的燃油供应商--防城港中燃船舶燃料供应公司与嘉禾生化签订了第一份供应合同。

揽下了嘉禾生化第一批果实的全部生物柴油产量3.5万吨,合同价值1.75亿元。

相比防城港中燃船舶公司每日数万吨的燃油需求,嘉禾生化年产3.5万吨生物柴油就是毛毛雨。

但这是一个开端。

也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标志**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