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东三年;与中化一起兜风

沙特,达曼。

室外的空气炎热干燥,即使早已过了正午,但温度依旧直逼40c,能坚持在这个时间出门的人都是勇士。

如果是几年前,余小川铁定一天都会呆在室内,享受空调、美食、美酒,甚至异域美人的服务。

但现在不行了。

嘉禾和沙特的蜜月期已经过了,虽说不至于变成路人或者反目成仇。

但双方之间有了芥蒂。

遥想三四年前,他初来中东时,时常被各大王室奉为座上宾,好吧,当权王室不太可能,但确实能和不少有钱有地位的人在一起谈笑风生。

每年的苜蓿草、农机、红麻茶、红麻蜜等等产品更是赚钱赚到手软。

以至于他每天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陪好各种权贵们。

然而,自从嘉禾在国内大搞生物能源林,就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

虽然关注的人不多,有些还不以为然。

但躺在石油上发家致富的中东油霸们,显然不可能忽视这一消息。

如果说这个星球上,谁最反对发展生物能源,那一定非中东油霸们莫属。

从这之后,余小川就能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了。

先是沙特农业服务公司的总经理纳赛尔·沙曼,各种订单不再痛快的给。

以往纳赛尔会主动提采购,现在他要时刻提防不能被西班牙人抢了订单。

随后,时常带他一起喝茶、玩乐的海法·沙特也渐渐疏远了他。

肥胖的海法·沙特早已离不开红麻茶,而余小川常常能为他带来最新最好的红麻茶。

不只是他,在肥胖率极高的中东地区,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居高不下,这让能降脂降血压的红麻茶在这里赚取了最为丰厚的利润。

然而,在一次喝茶过程中,海法·沙特告诉他:“欧佩克不想看到嘉禾的生物能源林大获成功。”

从这之后,余小川就没再和海法一起喝过茶。

此外,阿联酋的瓦赖德、卡塔尔的卡夫理等第一批和他有私交的客户,也都变得疏远。

好在只是断了私人关系,工作上的事没耽搁。

他清楚,这是中东的油霸们还割舍不了嘉禾的产品。

全球最优质的苜蓿草捆和饲料,让油霸们产出了优质的肉禽蛋奶。

在中东,人人都是肉食动物,尤其是羊肉和骆驼肉。

而饲养这些动物需要进口大量的牧草和饲料,美利坚苜蓿被菟丝子祸害后,全球能稳定提供苜蓿的就只有西班牙和华夏。

明显,来自河西走廊的苜蓿是全世界最好的。

嘉禾的红麻茶、蜂蜜、水果、蔬菜等优质产品,也让油霸们魂牵梦萦。

但余小川早已醒了。

即使产品优质、群众需要、双方不愿脱钩,但当涉及根本利益时,油霸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从嘉禾采购。

他能做什么呢?

余小川曾多次站在利雅得、迪拜、多哈、欧奈宰等城市的高楼上眺望思考。

整个中东地区,除了新月沃土上的伊拉克、叙利亚等七个国家,其余的地带,大多城市都驻扎在荒漠绿洲上。

和华夏大西北的荒漠戈壁一样荒凉,甚至更为糟糕。

这让每次发生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中东国家都是重灾区。

而嘉禾不仅拥有大量的粮食出口,还能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这才是嘉禾的优势。

想了一段时间后,余小川就明白自己现阶段该怎么做了。

欧佩克希望沙特减少和嘉禾的合作,但也有不少的人认为应该继续和嘉禾保持农业上的合作。

这是因为嘉禾给了他们希望。

他要把这个希望再度加强!

让支持和嘉禾保持合作的人士有更多的底气!

于是,从两年半前开始,余小川就改变了工作方式,不再和王公贵族逗乐玩耍,而是在完成销售订单之余,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了在中东的农业生产上。

他不懂农业种植,但这几年,嘉禾来中东工作的员工越来越多。

这里面不乏各种农业专家。

有在波斯湾研究海水稻种植的。

有治理盐碱化、荒漠化的。

有建日光温室种果蔬的。

有搞节水滴灌的。

有在沙漠里建沙生植物园的……

这些人在国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如今,换了一个更恶劣的环境,也需要有人在背后给他们鼓励和支持。

余小川随之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在数年的坚持下,各个项目都取得了让中东和北非地区瞩目的成绩。

在利雅得以北270km处的欧奈宰,嘉禾建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沙生植物园,来自沙海农牧的梭梭、柠条等超耐旱植物扎根在这片荒漠上。

在波斯湾沿海城市朱拜勒以西的沙漠腹地里,沙特曾引海水灌溉,以期望建设良田。

但最后却形成了大片盐碱荒漠,造成了可怕的盐碱灾难。

借助沙特在朱拜勒修建的海水淡化厂输入的稀少水量,苜禾派出的团队在两年前就封锁住了蔓延的盐漠。

去年就开始攻克盐漠腹地。

有着能‘吃盐’的苜禾1号,辅以少量淡化海水,这一片地区不仅盐漠不再弥漫,从空中看也有了绿色。

在各大绿洲城市中,天禾投资的设施基地产出的果蔬:番茄、青红椒、胡萝卜、柑橘等等受到了广为好评。

同样在波斯湾沿海的达曼,则驻扎了天禾的海水稻团队。

在沙漠种海水稻,难度可想而知。

气候极端,湿度较低,缺乏淡水,气候干旱,多沙尘暴,土壤不存水……种种问题困扰。

但沙特对这次合作也极为重视,提供了土地、资金和劳动力,天禾则带来了技术和种子。

在一年又一年的努力下,试种了数十份种子,悉心培育,产量虽然不错,但即使以油霸们的实力,现有的种子也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潜力。

但没想到的是,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一份被放弃了的天埂盐1号材料在试验田外生根发芽,并结出了稻穗。

这让研究人员如获至宝。

有多少珍贵的品种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涅槃的呢?

这就是其一。

“天埂盐1号,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品种。”每一次去往达曼的稻田,余小川都能听到这样的感叹。

在去年,天埂盐1号沙特版在达曼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00亩。

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自然也不会惧怕病虫害,农药的需求量很少。

而产出的大米微量元素含量也极高,硒含量是普通大米的10倍多,稻谷也呈明显的红色。

从大米一产出后,就受到了沙特方的高度重视。

沙特皇室成员,农业部高官之一的海法·沙特再次约了余小川喝茶。

今年,达曼的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一万亩!

明年还有望继续增加,因为天埂盐1号海外版强大的生存能力,让其生产成本达到了油霸们能接受的程度。

如今,这一万亩水稻也到了收获期。

这次,除了海法·沙特之外,沙特的大酋长也将来到达曼的海水稻种植基地。

顶着烈日,余小川和达曼海水稻基地的生产经理杨靖、主管陈航一起去往基地。

达曼是沙特石油工业的重要中心,也是波斯湾最大的港口之一。

但在这座城市也拥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尤其是乳品业,这里的农场饲养了大批菜牛和奶牛。

沙特从苜禾进口的苜蓿都是从这里卸货,达曼苜蓿的消耗量也仅次于首都利雅得。

余小川对这里挺熟,还在苜禾农牧销售部工作时就曾来过达曼。

没一会儿,几人就到了沿海,海水稻基地就在海边的大片滩涂地上。

经过围垦形成的金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一片连着一片。

下了车后,暴躁的热气袭来,汗水在顷刻间就浸湿了薄薄的丝质衣衫。

余小川吐槽道:“这鬼地方,太遭罪了。”

“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接受。”杨靖拿出三顶草帽,一人分了一顶。

陈航接过草帽,说:“但在这沙漠中能种出这么大面积水稻,咱这也算是世界头一遭了。”

余小川说:“所以这次沙特大酋长也出来了,一万亩水稻能养活一万六七千人,达曼全城也就200万人,种上120万亩水稻,整个城市的人都能养活了。”

陈航道:“哈哈,哪有那么简单。”

杨靖也笑道:“不过余总,大酋长这一出面,你这边面临的压力就要小得多了吧!”

“沙特现在也是左右为难。”杨靖哼哼的说道:“也不枉我这两年努力,现在那群公子哥约我去玩海东青我都不去了。”

“异域风情也没去了?”

“那得去,我干销售的,离不开这个。”

“你这就是借口。”

“陈航,是不是你也想去了?走,等忙完今天,你川哥带你混迪拜。”

“扯什么了呢。”杨靖说道:“赶紧的,干活,让收割机可以动起来了,等会儿大酋长就该到了。”

陈航向管理房走去,还不忘回头说道:“余总,杨哥也得带上,不然他该不乐意了。”

余小川也一起往前走,问:“老杨,咋说,晚上一起?”

杨靖骂道:“哎,余总,你别把我的人都带坏了。”

余小川说:“这异国他乡的穷乡僻壤,人再不去找点乐子,早就该憋坏了。”

杨靖问:“那也不至于跑迪拜去吧?”

余小川说:“听没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丑姑娘才下车间。”余小川说道:“既然跟着我混,自然得带你们体验最好的,那自然得去迪拜。”

“哎,干正事,干正事。”

杨靖摆了摆手,匆匆加快了脚步,在管理房的房檐下,或坐或站的聚集了几十人,等着分配任务。

余小川看着杨靖的背影笑了笑,小样,还搞不定你。

他这样做,也确实是为了犒劳几人的付出,这一万亩海水稻带给中东的震撼远不止他们所知道的那些。

太阳将斜后,沙特的大酋长阿卜杜拉·本带着众多官员来到了现场。

收割机在稻田中轰鸣,成片的水稻被收入囊中,壮观的场景让阿卜杜拉等参观的官员不停地鼓掌。

天气炎热,看了一会儿,拍了一些照片,发表了感言,一行人就来到了达曼。

余小川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礼盒,里面装着的是海水稻稻米。

阿卜杜拉在众多媒体的注视下,亲自给稻米品牌命名。

并当众宣布将和嘉禾的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加强合作,建立长期且稳定的科研和产业化推广战略合作关系,在沙特,以及中东和北非等更广大地区推广海水稻种植。

余小川在现场乐得合不拢嘴。

在此后的几天里,余小川也顺利拿到了沙特第四季度的苜蓿等产品订单。

随后,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的订单也接憧而至。

今年的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在海湾国家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0亿元!

还是土豪出手大方啊!

他推测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嘉禾生物柴油还很弱小,还没展现出实质的威胁。

欧佩克对沙特的态度也不够强硬。

而嘉禾给沙特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上带来的改善,却已经让土豪们实打实的体会到了。

余小川仿佛找到了维持如今这种局面的方法。

让沙特的农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欧佩克组织内部产生分歧。

事情也如余小川所预料。

在欧佩克组织的多次部长级会议上,都有成员国在强调生物能源的威胁。尤其是华夏大力发展中的玉米乙醇,以及生物能源林。

华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去年的原油进口量超过了2亿吨,每年还维持着15%的增长速度。

是欧佩克众多成员国的大客户。

他们拿华夏没办法。

但限制一家企业总没问题吧?!

特别是嘉禾,华夏生物能源林的最大推动者,同时在中东和北非都有贸易,让他不能在中东赚钱总可以吧!

刚开始时,响应者众多,毕竟这确实关系到石油输出国的切身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多个国家发现难以割舍嘉禾的产品。

首先就是粮食,嘉禾已成了全球粮食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尤其是海湾国家,习惯了嘉禾的优质产品。

甚至连牛羊骆驼没了苜禾牌苜蓿,也变得食欲不振,产奶数量和质量都大幅下降。

再加上嘉禾协助沙特搞的生态治理也有声有色……

下不了手啊!

只能拖。

拖着,拖着,嘉禾为沙特生态治理和农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却越来越大,再也不能视而不见。

乃至大酋长都出面捧了一次嘉禾。

又一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国已商议完诸多事宜。

结束前,代理秘书长格恩达尔又一次提到了华夏的生物能源林。

“各位,一定要引起对生物能源林的重视,据我所知,华夏今年的能源树将迎来大丰收!”

卡塔尔的代表迪罗说道:“华夏内部事宜,有哪个成员国敢去干预?”

“至少不能成为助力其发展的帮凶。”格恩达尔看向了沙特的萨勒曼·法拉杰。

萨勒曼·法拉杰明白他的意思,说道:“生物柴油目前的产能还很小,对原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华夏曾经的一份政府计划里,可是提过要发展2亿亩能源林!”

格恩达尔说道:“以现在嘉禾表现出来的产能,这就是1亿吨生物柴油!”

“能怎么办呢?”

“至少要限制嘉禾的发展吧,它大肆在中东赚钱,赚了钱又回去建设能源林,抢夺能源市场,这是自掘坟墓!”

“哈?这是合则两利。”萨勒曼·法拉杰说道:“看看嘉禾在沙特做的事情,他让全体国民满意。”

“附议,能源林如果可行,只靠制裁一个公司是很可笑的行为。”

迪拜酋长国的阿尔亚米说道:“而按照嘉禾在达曼的海水稻产量,仅需两百多万亩土地就能养活全迪拜。”

萨勒曼·法拉杰又说:“我们应该更积极的寻找新出路。”

“什么出路?”

“比如多栽树,最好还是能源树,这对多沙漠的国家来说,是一家好事。”

格恩达尔戏谑道:“可笑的行为。”

然而,却陆续有人表示了附议,尤其是饱受沙漠和粮食困扰的成员国。

与会人员开始散场。

有人已经在和萨勒曼·法拉杰交流在荒漠里发展农业的心得,隐约间提到了能源树种植。

这让格恩达尔难以置信,“种树有什么好的!”

加蓬的代表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应该为国家没有沙漠感到庆幸。”

格恩达尔来自赤道几内亚,和加蓬相邻,都是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的国家。

但欧佩克成员国中,阿尔及利亚、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等国国内都具有大片的荒漠。

石油给他们带来了财富,但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安全感。

左右为难的油霸们并不能左右郭阳发展能源林的决心。

送别刘德树后,郭阳便回到了兰市,全王和中化的协议谈判还在继续。

现在就是好事多磨。

刘德树也来了兰市,毕竟这里既是全王生物的大本营,也是嘉禾生化的核心支点。

恰好,文冠果是四五月开,八月份果实就开始成熟,可采摘进行晾晒。

最早育苗的母树已经有四年时间,第一批建园的果园也有三年时间,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

于是,郭阳和刘德树便留下谈判团队,两人先去工厂看了看文冠果实的加工,品尝了文冠果油做出来的菜。

菜品让两人频频称道。

刘德树认为是厨师手艺高超,郭阳则坚持是食物油的功劳,掰扯了好一阵都没结果。

随后,谈判团队争吵得心力交竭时,郭阳提出带大伙儿去黄土高原兜兜风,散散心。

中化石油销售公司的老总华康,被这段时间的谈判闹得心情烦躁,一听要去黄土高原,便胯下了脸。

“黄土有什么好看的。”

韦宜安说道:“以前就听说黄土高原是干旱开裂的土地,漫天的黄沙,遍地的泥土,每年都有惊人的泥沙流入黄河,倒也没现场看过。”

“还有别具一格的窑洞建筑。”

“哈哈,还真是,差点把窑洞忘了。”

郭阳无奈的说道:“你们这是刻板印象,退耕还林搞了那么多年,再也不至于那么糟糕。”

刘德树说:“兜风是郭总的玩笑话,这是带大伙去考察文冠果基地,也便于今后开展合作。”

“刘总说得对,是该去看看文冠果,方总这两天把文冠果说得可悬乎,产量高得让人有点不相信呢!”

华康的语气里依然透露着不爽,对着方晓章一顿夹枪带棒。

可想而知这几次谈判有多激烈,一方想压价,一方想多卖点钱,争得都是利润。

也难怪会吵出火气。

郭阳又看了看中化的其余几人,心中多少都对他说的‘兜风’有些不以为然。

就连刘德树也以为是去考察文冠果基地。

可他真的就是想让两边团队一起去兜风散心,交流感情,缓解一下剑拔弩张的气氛。

咋就没人信呢。

倒是方晓章、宁小婧、唐卫华、余秦几人一副准备看好戏的模样。

不管怎样,几辆车组成的车队出行了。

出了城区不远,便有一处文冠果基地,车队没有停下。

但透过车窗就能看到文冠果树上硕大的绿色果实裂开了嘴,露出了里面黑黑的种子。

怕同车的刘德树看不懂其中的诀窍,郭阳便在一旁充当解说。

“传统的文冠果具有千一果的特性,结实率不高,但天禾的品种金螺完美的解决了这点。”

刘德树说:“这就是最稳定的原料来源。”

郭阳说:“所以要找销路,文冠果油可以作高端食用油,但不是长久出路,所以得打开交通燃料市场。”

刘德树笑道:“嘉禾和中化共同进步,一起踹三桶油的屁股。”

“哈哈,这句话我可记住了,可不能半途而废,刘总。”郭阳笑道,让普罗大众接受生物柴油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除了民众的观念,也和石油企业有关。

三桶油的石油化工发展了多年,大型提炼厂的产能一年比一年高,还有在建的大型化工项目。

这些都不可能说停就停。

改工艺也并不容易。

国内的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末段,在一段时间内,生物柴油肯定会冲击到三桶油。

也势必会引起反抗。

嘉禾不能去等待国家来救市,必须积极去应对,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拉拢中化就是郭阳的抉择,但他也怕刘德树会不会突然反水。

刘德树笑骂道:“你小子,滑头得很,放心吧,已经到这一步了,上层也看得到生物能源的潜力,两三年内肯定会立法的。”

郭阳说:“这两三年也难抗啊!”

刘德树笑了笑,道:“急什么,你还年轻得很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机械进出口公司混呢。

如果真能因此大幅缓解国内的能源压力,你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了。”

两人在车上一路交谈,从国内外局势,到行业发展,几乎无所不谈。

而在其它几辆车上,嘉禾和中化的人也在交谈。

一开始会有些尴尬,但随着文冠果进入视野,话题便不知不觉的多了起来。

时常争得面红耳赤的方晓章和华康坐在了一起。

印象中的漫天黄沙、开裂的土壤并没有出现,反而是片片青葱的植保和庄稼。

“这是黄土高原吗?”

“整个兰市都在黄土高原上。”

从兰市到定西,再到静宁,夏末的黄土高原被绿色所覆盖。

偶尔下车,吹吹山风,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两方人马都变得心平气和。

华康甚至在想,他是不是过于苛刻了?

文冠果产业确实能带动一方百姓,改善山河大地的生态环境。

要不松松口?

车队停在一处山梁上的平台,郭阳拿出了无人机,不一瞬,就直上云霄。

刘德树望着山梁下阶梯起伏的青贮玉米,感叹道:“壮哉!”

未看过此等景象的中化众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发出各种各样的惊叹声。

在山路上蜿蜒而上时,还不觉得有多出奇,不就是玉米吗,又不是没见过。

但此刻登高望远后,那山河破碎中的层层梯田,让人忍不住生出敬畏。

郭阳说道:“青贮玉米,品种是天禾的天玉8号。”

“看把你能的。”刘德树目不转睛的盯着郭阳手中的航拍镜头,“不过这样的景色确实难得一见。”

郭阳笑道:“再过两年,这样的景色就多了,让全国人民天天看,看多了,也就看腻了。

现在的人为什么经常浪费粮食,也就是因为努力过,有底气了,不像有的国家,明明穷得吃不起饭,还天天打内战。”

“话糙理不糙,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不仅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

“所以刘总就该多和嘉禾这样的企业合作,这样才能让人民吃得好。”

刘德树说道:“粮食增产丰收也离不开化肥。”

“是是是,知道中化化肥牛逼,给你老说一下,嘉禾生产的有机肥现在也很畅销。”

郭阳选好了角度,连续拍了视频和照片,才收回无人机,也没再和刘德树掰扯,游玩了一阵后又返程。

返程时走的不同的路,这次又经过了定西的马铃薯基地。

同样的梯田,不同的作物,偶尔还能遇到还在期的马铃薯基地。

马铃薯开时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一片片洁白朵点缀在山川梁峁间。

这时的众人,已能放下芥蒂,面带笑容的互相拍照。

郭阳也用无人机,在高高的山梁上,给众人来了一张大合照,嘉禾和中化彼此交接在一起。

回城后,郭阳便让祁子文将照片发给了众人,他也把图片和视频分别发到了蔚来和惠农的个人账号上。

也许是这次‘兜风’让双方打开了心境,不再计较一城一池。

这让谈判的进展飞速。

在文冠果采收完,麻风果即将开始采收时,就完成了协议签订。

生物柴油即将进入千家万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