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华孚和雅戈尔

“还真有点舍不得。”

“说好的万亿总部经济还没看到呢!”秦立军嘀咕道。

一听这话,同样来到落地窗前的郭阳不由愣了愣,“原来你还惦记着这个?”

“不能忘,也不会忘。”

秦立军侧身,目光如炬,说:“即使我走了也会记得,当初你就是靠这个说动我关停了众多污染的企业和工厂。”

郭阳哈哈笑道:“嘉禾会记住你给的帮助的。”

嘉禾和秦立军合作的也就三年多时间,但在这期间,双方的合作可不少。

两城之间的这条清澈的大河,有嘉禾的功劳,也有秦立军等在任者的支持。

这几年,酒泉在农业、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不小。

但促使秦立军上升的应该是酒泉在休耕上取得的成绩。

酒泉的休耕一开始由嘉禾推动,但在实际执行中,地方不仅出钱补贴农户,还负责基层的组织。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酒泉的休耕效果明显。

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了两年的试点经验,从600万亩到6000万亩的跨越,这其中的成果也许让上层心动了。

秦立军笑道:“等确定了地方,届时可能还得找嘉禾拉投资。”

郭阳莞尔,应了下来,“这个好说。”

两人就这么并肩站在窗前,眺望着雪山戈壁。

一直过了十来分钟,秦立军才突然说道:“本地对本地企业是有一定保护的。”

郭阳挑了挑眉,直言,“有点没听明白。”

“天禾旗下有个打假队伍吧。”秦立军说:“我听说了一件事。”

“你说。”

“天禾打假队的作风比较粗暴,在蒙省、伊犁等地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秦立军说道:“在省内倒无妨,出了省就要多一个心,异地办案可能比较坑,下面人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呼~

郭阳暗自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是杨大武一事被察觉到了踪迹。

“我会让底下人注意的。”

“哈哈,也不用太担心,天禾在省内的种子打假是绝对没问题的。”

秦立军转身,揶揄道:“还记得三年前领导那句问话吗?”

这哪能记得住?领导说了那么多话,郭阳只是静等着秦立军说下去。

“南方到底有谁在啊?”

郭阳再次莞尔一笑。

秦立军沉吟道:“这不只是眼红,同时也是一种担忧,这些年,在外省投资被坑害的企业家不少,因此丢了性命的也不是没有。

尤其嘉禾的一些投资区位选择……”

“我懂了。”郭阳心里感受到了暖意,说:“以后尽量不亲自去。”

“哈哈,还是这个味。”

回市政大楼的路上,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和卉在寒风里依然多姿多彩。

“又出了新品卉啊。”

“这城市嘉禾的印记越来越深了。”连续两声叹息从行政车中传出。

十二月初,农业部公布了今年的粮食产量数据。

6.41亿吨!

再创新纪录!

虽然与去年的6.4亿吨相比,只是微微增加了一百万吨,但这可是在休耕6000万亩的情况下达到的。

这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但却没有出乎郭阳的预料,因为粮食平均单产再度大幅提升了。

休耕的6000万亩,都是一些拖累平均单产数据的低产田,粮食生产能力本就不行。

又有优秀品种的全面更新换代,在如今的华夏,即使是个偏远小镇,都有优质的商品种销售。

因为太卷了。

很多小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开辟陌生的市场。

这就让种子的商品率不断提升,最终,平均单产大幅提升是很自然的事。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引起了众多人的分析:播种面积。

相比去年,今年的播种面积是出现了下降,但下降得幅度远没有达到6000万亩。

农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各项数据都做出了解释。

盐碱地改良、低产田改良、滨海盐碱地开发、良种推广、结构优化等词汇被不断地提及。

这些举措不仅让国内粮食单产大幅提高,同样也让优质耕地在逐年增加。

而结构优化更是着重提出。

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再度减少,总产量从2.24亿吨降低到了2.05亿吨,依然有余力出口。

大豆则再次大幅增加,从5050万吨再度增产,达到了6860万吨。

略微超过国内消费量三四百万吨,实现了自给自足。

同时,由于华夏是非转基因大豆最后的产区,所以国内也没有通过进出口大豆贸易优化需求的必要。

所以,今年至今,国内大豆进口的数量是零!

至于其它的水稻、小麦、薯类作物等同样是单产较大提升,总产量略微提升或略微下降。

总的下来,粮食总产量在大面积休耕、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堪堪维持住了七连增!

这次增产的含金量很高。

也有外媒记者在发布会上对数据的真实性表达了质疑。

然而,发言人却强调了数据统计方法的严密,各级调查队深入各地,以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调研。

数据的准确性不用质疑。

实在不行,去调查下国内的物价有多平稳就知道统计数据有没有掺假。

同时,发言人也称,这两年的休耕试点逐步取得了硕果。

休耕的土地耕地质量明显改善,肥力提升,产粮能力大为提升。

所以,华夏在未来几年将常态化休耕,提高休耕比例,将‘藏粮于地’贯彻到底。

农业部的发布会一结束,在全球都引起了波动。

路透社的分析师称:“华夏常态化休耕的举动让人难以置信,这可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

在上个世纪,各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华夏将发生粮食危机,然而,事实证明,这错得离谱!

其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成了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这将深刻的影响到国际粮食贸易的格局,甚至影响到深层次的全球博弈!”

华尔街日报也跟踪报道了华夏的粮食变局。

“联邦的农业生产依然没有改善,而华夏粮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大面积让土地轮作休耕,也可以视为华夏试图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的一次尝试。

这将削减芝商所等谷物商品交易中心的金融定价权地位!”

农业部的发布会让全球的金融和社会媒体都颇为关注。

虽然发布会上全程没人提嘉禾,但跨国巨头们都清楚,嘉禾在华夏农业变革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四大粮商、丰益国际、丸红、伊藤忠、孟山都、陶氏杜邦、拜耳、巴斯夫…等等巨头们都和嘉禾在华夏市场有过争锋。

没有会忽视其强大的竞争实力。

郭阳也没闲着,在农业部的发布会前,他就得到了粮食增产的确切消息。

也提前和下面人进行了沟通。

“目前来看,对嘉禾粮油的玉米深加工业务影响不大,但对嘉禾国际的影响挺明显,玉米出口量下滑得很厉害。”

在发布会的这个早上,祁子文汇集了各公司的情况,来向郭阳汇报。

郭阳沉吟道:“我昨晚也和陈燕秋通了电话,他倒挺有信心,罗萨里奥港的码头今年几乎是满负荷运行。”

“我也看了,谷物调运量快达500万吨。”祁子文说:“不过没有利润。”

“这不要紧。”

郭阳说:“等巴西桑托斯港的仓储和码头投入运转,南美的粮食年调运量就有望达到1000万吨,足以弥补国内休耕损失的量。”

“还是不赚钱啊!”

“能不亏钱就已经不错了。”郭阳笑了笑,“隔壁两国的丸红、伊藤忠、希杰等粮商现在是忍痛也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呢。”

“也是。”

一想到南韩和岛国的遭遇,祁子文心里包袱也没那么沉重了。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这些年丸红商社动静不小,先是在北美投巨资并购,华夏成为出口国后,又和新希望合资饲料厂。

想尽了各种办法试图进口粮食。

但北美和华夏都相继收紧了粮食出口,丸红和希杰的很多投资都打了水漂。

嘉禾国际化虽然不如丸红,但也在稳步推进,没盈利,但也没产生巨额亏损,相当稳健了。

再一想到南韩和岛国国内那居高不下的物价。

嗯,对,就是这种节奏。

鹅毛大雪落下,北国风光令人沉醉,飞机从嘉峪关起飞,飞向兰市。

这一年,华夏农业发生了诸多重大的变革,嘉禾也再一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全王生物、嘉禾生化、棘小白完成涅槃,成为了嘉禾系新的中坚力量。

至于天禾种业、苜禾农牧、河西乳业、丰凯农机依然充当着老大哥的责任。

德农农资、嘉禾粮油、东和农机、嘉禾超市、爱上生活、惠农网则组成了重要的流通渠道,是嘉禾的血管。

青禾农业、猎鹰农业、河西牧业、沙海农牧则兼具生态治理与提供原料的重任。

嘉禾国际、嘉禾非洲、嘉禾中东则是各大板块业务出海的支点。

但在郭阳心里,这些公司都要依仗嘉禾生态。

只能他才知道生态治理提供的自然能量才是嘉禾系能不断壮大的源泉。

噢,差点忘了还有他游戏人间的戏作:向阳湖国际钓鱼基地,如今,在路亚运动领域也成了国内的扛把子。

今年要不要去钓鱼呢?

只思考了一瞬,郭阳就抛弃了这个想法。

他和林可青接触了这么久,老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

这次来兰市也该有些进展了。

北美,伊利诺伊州。

这个曾经是美利坚‘粮仓’骄傲象征的农业州,这几年来,却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

寒风瑟瑟,卷起了片片雪,也卷起农场主们心中的焦虑。

破败的农场,锈迹斑斑的收割机,诉说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农业帝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

“来自华夏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你在忽悠我吗,约翰?”

两个男子正在一个老旧的农舍里喝着酒,聊着天。

问话的人叫杰伊·皮克,而在其对面则是约翰·史密斯,两人都是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也是多年的好朋友。

在上个世纪,联邦凭借着转基因技术和规模化农业,将大豆产业推向了巅峰。

伊利若伊州肥沃的黑土地,成为高产大豆的摇篮。

两人也都靠着种大豆发了家。

然而,从两三年前开始,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科技种子却失效了,反而被杂草和铁蒺藜折磨得痛不欲生。

规模化的农业对资本的依赖程度极高。

高昂的转基因种子费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购置,以及农药和化肥,让许多农场主不得不背上承重的债务。

现有的大豆价格也不能覆盖猛增的种植成本,两人不得一次又一次的贷款。

最终,在今年,杰伊·皮克撑不住了,无力偿还贷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农场被拍卖。

在这关键时刻,他的老友,约翰·史密斯向他伸出了援手,缓解了他的还款压力。

这让他惊呆了!

两人打了一辈子交道,谁不知道谁啊!

他认为自己的种植技术是在约翰之上的,但现实却是,约翰的农场在今年爬出了泥潭!

甚至还有余力帮他一把!

这让他极为好奇约翰的农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约翰刚才却告诉他,他的农场是在一家华夏公司的指导下完成了新生。

开什么国际玩笑!

想当初,伊利诺伊的大豆有一大部分都是出口到了华夏的啊!

“时代变了,杰伊。”

约翰闷了一口酒,吃了一片牛肉,说道:“一开始,我也没想到一家华夏公司能解决全美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几年,他们尝试了很多除草的办法。

火焰除草、中耕除草,也确实有用,但成本却不断上升,而且并不能将杂草和红火蚁根除。

这让生产的大豆和玉米在国际上都失去了竞争力。

次次都只能含泪出售。

杰伊不解的问道:“他们研究出了什么新型农药吗?”

“也不完全是。”约翰说:“很不可思议,他们用蜻蜓消灭了红火蚁,然后用生物农药扼制了蒺藜幼苗。”

“哦买嘎,你确定是蜻蜓?”

杰伊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你说是什么剧毒的化学农药,他都愿意相信。但蜻蜓?

就这么简单?联邦是没有蜻蜓吗?

那不可能!

“一种黄蜻蜓,搭配生物农药,可以防住红火蚁和杂草。”约翰说道:“还有他们的种子,表现也很不错,而且不是转基因种子。”

说到转基因,杰伊心情有些复杂。

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把超级杂草的锅丢给了转基因,这就是一种抗性杂草。

想了想,杰伊问道:“这家华夏公司的产品哪里能买到?”

约翰摇了摇头,“事实上,除了种子,他们的农药和天敌工厂都还没建起来呢!”

“那你怎么?”

“诺,那条公路对面就是华夏种子公司的育种基地,紧挨着我的农场,去年我农场里的杂草和红火蚁蔓延了过去,影响到了人生产,今年就给我推荐了他们的产品。”

约翰顿了下,笑道:“你也应该听过他们,亚洲鲤鱼加工厂也是他们投资的。”

“买嘎的,原来是他们。”

6=9

这事很有名,在比尔兹敦更是如此,桑加蒙河从这里汇入伊利若伊河,再往南汇入密西西比河。

是重要的通航水道。

然而,河道已经被完全被亚洲鲤鱼占据。

它们弹跳惊人,每当运粮船经过时,不仅会被亚洲鲤鱼撞击,船舱里也总会多出几十条亚洲鲤鱼。

不仅毁了河流生态,还给通航带来了诸多麻烦。

所以,当有华夏人在比尔兹敦镇投资亚洲鲤鱼加工厂时,整个斯普林菲尔德市都引起了轰动。

斯普林菲尔德是伊利若伊州的州府,是全州的政治中心,诞生了林肯等著名政坛人物。

比尔兹敦就在这个城市的西部。

据说这是某位议员拉来的投资,对这家亚洲鲤鱼加工工厂寄予了厚望。

亚洲鲤鱼是所有人的噩梦。

但没想到在农业上还有对付红火蚁和蒺藜的技术。

杰伊问:“他们的工厂什么时候能投产?”

“明年开春前肯定可以。”约翰确信的说道:“到时在斯普林菲尔德应该就可以买到。”

“好,明年带上我一起。”

同一时间。

余秦也完成了对全王生物斯普林菲尔德工厂的考察,陪同他的是李央,以及全王北美公司的米切尔·贝里。

“进度比我想象中快。”

“本来也只是生产车间,没有精密的仪器设备,快是自然的,明年全王也能赚美利坚的钱了。”

“哈哈哈。”

余秦和李央两人是用中文交流的。

一旁的米切尔听得一头雾水,但看着两人对着工厂大笑,肯定对他的工作比较满意的。

想到这家公司拥有能对付红火蚁和蒺藜的技术,米切尔就一阵热血沸腾。

华夏人来拯救美联邦了。

印度,马邦。

来印度后,程迪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孟买大学的农田里。

像一名兢兢业业的育种研究员一样,搞着科研育种。

从国内引种的众多品种,也被他种到了孟买的农田里,其中包括作为杀手锏的甘蔗品种。

孟买大学作为印度知名高校,农学院的农田也遍布马邦各地。

于是程迪借着研究的名义,将‘种子’推广到了马邦西部的城市:艾哈迈德讷格尔。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种子也被他送给了各地的大农场主。

不得不说,马邦的自然条件确实得天独厚,甘蔗一年可以种两季。

1~3月种植,到5~7月份收割;

8~9月种植,12月中旬收割。

如今,正是第一批甘蔗收割的季节。

艾哈迈德讷格尔甘蔗育种田里。

一窝窝甘蔗整齐地站立着,根茎粗壮,只是看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丰收的美妙。

事实如此,见证了这片甘蔗生长过程的学生纳特站在甘蔗丛间,对着众人大呼大喊。

程迪听不懂,但他感觉大受震撼。

众人以为他也惊叹甘蔗的丰收。

教授萨特南拍了拍程迪的肩膀,说:“伙计,这就是印度,你要学会习惯这里土地的肥沃。”

程迪笑着点头,“确实是一片富饶之地。”

他看着甘蔗收割机一路铲一路装,这片甘蔗地的种植方式也很特殊,是一窝一窝种植的。

所以收割起来效率也极高。

半天的功夫,就完成了一大片甘蔗地的收割。

名义上,这个甘蔗品种是孟买大学育种合作中心的成果,而且育种人变成了萨特南这个老头。

这也正是程迪所希望的。

他大概能猜到这个品种具有某些不好的品种特性。

收割完后,作为一个新品种自然需要测产。

“偶买噶的!”

“平均亩产达到了12吨!”

“是我疯了吗!”

“简直是个奇迹!”

纳特,以及参与实验种植的众多孟买大学农学院的学生,都夸张的大喊大叫。

仿佛听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产量。

即使是教授萨特南也被震惊的头皮发麻。

印度全国甘蔗的平均产量只有2~3吨,马邦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都更高,但产量也只有4~5吨。

如今,这直接翻了近3倍!

“这是上帝送来的福报吗?”

程迪也不知道一个印度教授为什么老是喜欢喊‘偶买噶’‘上帝’之类的词汇,但他从萨特南时不时看他的眼神中,就知道该有点表示了。

“恭喜你,萨特南教授,这都是你的伟大成果,你一定会因此名震全国的!”

“谢谢,程,也多亏了你的帮助。”萨特南暗自松了口气。

程迪摆了摆手,“不,教授,我就是起了点微不足道的作用,你不用谦虚。”

两人虚与委蛇的交流着,旁边的学生也都注意到了两人的交流。

而这个品种带来的惊喜还没又结束,在经过榨后,萨特南发现这个品种的含率达到了惊人的17.3%。

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品种。

孟买大学农学院的萨特南教授培育出了一种产量惊人的甘蔗品种,迅速传遍了各大院校。

各路媒体也开始大肆吹捧。

随即又正入了各大种业公司的视线,无数人纷纷挥舞着钞票来求购品种转让。

萨特南办公室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几乎每天,程迪都能听到哪个知名公司又找上门来了。

当他听到孟山都也来了时,不由发出了呢喃声,“不会吧!”

一天后,萨特南来咨询程迪的意见,程迪愣了半响,默默地说出了那个名字。

“孟山都。”

“为什么呢?”

“它可以帮教授走向世界。”

魔都。

“微光的私募基金为什么会找上雅戈尔?”

一身黑色小西装的李寒穷颇有些飒爽,语气却有些生人忽近。

她是雅戈尔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同时也是宁波银行董事。

微光投资在圈子里隐隐名气不小,但作风又很低调,外人很难知道其底细。

李寒穷仔细回忆了一下,确实和微光没有交集,但对方又一开口募集的资金就是10亿美元以上。

另一边,杨成沉吟道:“微光母公司嘉禾和雅戈尔集团有合作,双方都是嘉禾产业联盟(jcia)的成员。”

“是吗?”

“你可以先调查一下。”杨成说:“这次募集的基金也主要是做期货,锁定期5年。”

“行,我先问一下。”

“好,等你回话。”

李寒穷的作风精炼,不一会儿就拨通了父亲李如成的电话。

“爸,雅戈尔加入了嘉禾牵头成立的产业联盟吗?”

“是,去年的事,怎么了?”

“微光投资成立了以期货为目标的私募基金,找我投资。”李寒穷细说了翻前因后果。

“确定是微光吗?”李如成讶然,如果说前些年有谁能在金融投资上压他一头,微光必占一席。

李寒穷说:“家化的葛文耀当的中间人,是真的话,要不给嘉禾个面子,少投一笔钱?”

“等我想想…期货,期货…微光和嘉禾……”李如成嘴里不停地念叨,说:“闺女,你知道嘉禾以往在期货上的战绩吗?”

“有所耳闻。”

李寒穷说:“爸,你不会心动了吧,惦记你钱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了噢。”

“这事吧,得慎重考虑。”琢磨了会儿,李如成说:“这样,我看能不能约嘉禾的郭总吃个饭,细谈一下投资的事。”

“你还真要投啊!”

“如果机会合适,未尝不可以。”李如成说道。

他想起了前两年嘉禾在国内期货市场痛击路易达孚和伊卡姆一役,所以对嘉禾在期货上的投资有一定信心。

而且,jcia似乎搞得不错,对于正在回归主业的雅戈尔很有利。

通过投资宁波银行和中信证券,雅戈尔在三年前的牛市中减持获利超百亿元!

一度被誉为华夏的伯克希尔。

雅戈尔在纺织服装行业龙头企业之外,又多了一个金融大亨的名头。

从那之后,李如成每去一地参加招商洽谈,都会带上一句口头禅。

“我是带着100亿来考察的。”

但金融危机也同样让让雅戈尔的股权和房地产投资缩水严重,如今的雅戈尔,早已没有了外界传的那么风光。

郭阳在兰市呆到了元旦后,林可青也快结束她在全王的研究之旅,即将回京城。

不过研不研究的也无所谓了,两人的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天,林可青将郭阳送到了机场,“记得春节来京城过哦。”

她实在想象不到一个身家亿万的富豪,去年春节居然是和保镖跑去了寥无人烟的北疆钓鱼。

郭阳笑了笑,“一定来。”

林可青双手揣在兜里,头上戴了个粉粉的帽子,脸蛋冻得通红。

“行,那你走吧。”

“走了啊。”

两人同时挥了挥手。

郭阳随后乘专机抵达了喀什徕宁国际机场。

一下飞机,郭阳见到了嘉禾麻公司的总经理季林川,一年不见,其身形依然纤细。

“董事长,华孚时尚的孙伟挺孙董也到酒店了,不过他对把见面地址选在喀什颇有微词。”

郭阳笑道:“如果华孚也能随时拿出100亿,我也可以把地点选在阿克苏。”

季林川也会心的笑了笑,心想李如成天天把‘100亿’挂在嘴上还是有点用的。

华孚疆省基地在阿克苏阿拉尔,和嘉禾麻公司相邻。

而雅戈尔纺公司是喀什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

嘉禾同时在阿克苏和喀什都有企业,因此选哪里都无所谓。

但老板把地点定在了喀什,无疑是方便了李如成。

霎时,季林川愣了愣,老板黑色羽绒服内,好像套了一件雅戈尔的西服。

他心里已经开始慌了。

“别啊,老板,你是真嫌事不够大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