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四百一十章 稳步推进;红树林

西北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

前一刻王浩院士还在哈哈大笑,下一刻就闭上了嘴,湿地里刮起了大风,植物被吹得东倒西歪。

郭阳用手挡了挡风,大声喊道:“先回玉门关保护站。”

从玉门关遗址到弯腰墩的河流古道上,是大片的草丛和河流湿地,面积比几年前扩大了数倍。

几乎快延伸到了玉门关保护站,保护站周边也被西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栽满了树。

吴雄、包海荣、袁海峰、赵新……西湖管理局那批骨干还在,但也多了许多新面孔。

敦煌西湖虽然偏,但近几年有嘉禾的投资,都知道西湖管理局是个不差钱的单位。

从湿地内驾车四十多分钟后,郭阳一行人进了玉门关保护站。

保护站不奢华,看起来就像农家乐,但却是沙漠和戈壁中间的农家乐,会议、住宿、餐饮、办公各项功能齐全。

回程时,郭阳和王浩、赵希涛,以及水利部的一位领导坐的同一辆车,路上已沟通了会儿‘报告’。

下车后,几人就站在保护站的大门口,招呼了起来。

“晚一点会议室开会,谈一下红旗河报告。”

“先提前准备下。”

“路上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提出来。”

众人先回了各自房间,一壶茶不到的功夫就又陆续进了会议室。

郭阳只来得及和吴雄简单打了个照面,聊了几句西湖湿地的保护,随后也跟着进了会议室。

会议开了很久,中途歇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才整理出了细节,并分配好了任务。

每一个团队都只负责一部份文字书写内容,最后由王浩和赵希涛来负责汇总。

报告依然不涉及具体施工细节,但突出了输水的好处。

同时也强调了嘉禾已做的工作,比如祁连山水源地保护,祁连山国家公园,河流源头和沿线生态涵养林。

通过层层递进,如今河西走廊三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都出现了增加。

尤其是讨赖河和疏勒河流域,冰川融水增速在降低,但流域内多年年降水量都是在上升。

这足以证明水源涵养林的作用。

只要坚持栽树、坚持植被绿化,红旗河中途补水的能力会很强劲,同时也能降低沿途的损耗。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红旗河工程沿线上的几大关键节点与难度。

隧道、峡谷、大坝,一道道天堑都详细的写明在了纸上,评估了施工难度、经济投资与回报等等指标。

为后续的勘探设计和施工团队提供了依据。

最后,还给出了建议,可以启动部分试验性和阶段性工程。

郭阳全程参与了,他认为‘报告’还算完整,不过大多数人觉得瑕疵不少,很多地方含糊其辞。

在敦煌机场送别王浩和水利部领导时,王浩都还在抱怨。

“郭总,第二条线路其实没必要,要穿越藏南和缅甸,可能几十年内都没有可能。”

水利部领导也说:“国产盾构机出来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在隧道施工上的技术进步速度很快,建超长隧道并非不可能。”

郭阳说道:“王院士,自流线路最初可是你提出来的噢。”

王浩:“现在情况不一样,领导们很可能动真格了,国界外的路线规划完了也只能停在纸面上。”

“报告里把这条路线写上去,岂不是在打领导的脸?”

郭阳无奈笑了笑,才放低声音说:“放心吧,这件事我在巴西参加里约峰会时和领导提过,他让加进去。”

王浩和水利部领导皆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送走了两人,郭阳才转身,又回到了嘉禾生态在敦煌的办事处。

赵希涛还在这里。

和王浩的团队不一样,王浩和水利部门关系密切,已被官方正式邀请参与红旗河的前期工作。

而赵希涛是嘉禾的特聘人员。

其对流经藏南和缅甸的自流线路最早提出质疑,现如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秘密负责这一段的规划设计。

也是嘉禾的任务。

见到郭阳来了,赵希涛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郭总。”

郭阳说:“赵老准备什么时候去南边,想好办公地点了吗?”

“一个办公地点可能不行。”赵希涛说道:“林芝、察隅、贡山、福贡,如果可以,在墨脱也最好有一个。”

郭阳沉吟道:“条件都很艰苦啊!”

赵希涛眼眉一挑,“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郭总是嫌老头子年龄大了?”

“没有。”郭阳摆手道:“就是想到这些地区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让赵老去受罪就有点于心不忍。”

赵希涛:“哈哈哈,只要红旗河能按照这条线路走,老头子我就是死在山里也在所不惜。”

郭阳呛道:“赵老还是要争取多活几年,红旗河如果能通水,那一定是你手上这条线路。”

赵希涛打趣道:“郭总可真有信心。”

郭阳只是笑了笑,没多说。

赵希涛愿意设计这条跨国线路,也是暗中得知国家有意收回,算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不怕他不上钩。

不过,想到赵希涛提的几个县城,郭阳估摸着他也要去一趟。

有些特殊的设计只能他来完成。

京城。

王浩和水利部领导将‘报告’层层上传,最终到了领导们手里,领导批复的内容也很快下来。

可推进阶段性河流治理,及先期规划设计。

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皆在批复之中,同时也契合了此前的一些流域治理内容。

但无论怎样看,透露出的讯号都很耐人寻味。

“红旗河工程要动了!”

“超级工程,藏水入疆,再造一条黄河,惠及4亿人!”

“逆天的计划。”

很快,网络上就充斥着相关信息。

消息传到阿三,再次引发了一波国际骚动。

阿三国内也在呼吁在下游修建更多的水电站和大坝,奈何工程实力过于拉胯,喊了几年,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让郭阳直呼没劲。

此时已是五月份,郭阳时刻关注着阿三的动静,甘蔗和再次种了下去,他已经给阿三的农业判了死刑。

这时候,即使阿三有很多人意识到了问题,但已经阻止不了种子的扩散。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阿三赖以为傲的农业资源走向毁灭。

同一时间内,南美、北美农业也开始出现新的麻烦。

这时,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个特殊的号码。

郭阳接了起来,“喂,你好。”

“听说你最近赚了不少钱啊?”

新任大领导的声音悠悠传来,郭阳一个激灵就坐直了身体,“赚钱?嘉禾从哪赚钱了?”

大领导呵呵的说道:“卖苗木没少赚吧,文冠果油和能源林也还是独家生意,还有种子,近一年多时间,公安和农业部可打一直在打击假冒套牌种子,天禾的业绩很好啊。

另外,听说微光公司也很有钱,旗下多只基金长期保持着高盈利,这次又做空了白和吧!”

郭阳嘴角抽了抽,靠在老板椅上,故作轻松道:“领导,嘉禾的费也不少,敦煌西湖、荒漠公司、祁连山国家公园等等烧的都是钱啊!”

大领导厉声道:“少废话,红旗河工程嘉禾能出多少钱?”

“……”郭阳:“我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

“我现在对钱没有兴趣,也不知道嘉禾能出多少钱。”

“呵呵,你对钱没兴趣,嘉禾现在可是头饿狼,印钞机!说这话你脸红不?”

“冤枉啊,领导,我现在都不碰钱。”郭阳沉吟道:“要不领导,给我点时间调查一下?”

“行啊,三天够不够?”

“够了,够了。”郭阳又问:“领导,红旗河要动了吗?”

大领导:“文件上写了,阶段性治理河流,规划设计先动,要动工得先解决技术痛点,还得有钱。”

郭阳:“那也不至于盯着嘉禾来啊,嘉禾只是家民企。”

大领导:“晚了,你小子什么情况,上一位都给我交待清楚了,我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一点没动嘉禾,反而给了不少支持,你不得表示表示?何况红旗河也是嘉禾折腾出来的。”

“嘉禾的钱算投资吧?”

“算,历史会记住你的功绩的,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完成了壮举,保你一个与国同休。”“嗯,我会尽力的。”

坦白过后,郭阳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绑定在了一起。

如果不坦白,以嘉禾的发展速度,只能在海外小心翼翼的谋求发展,老实说,郭阳没有信心。

即使在海外发展得再好,一场暗杀,一颗核弹,就什么都解决了。

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后悔,尽心尽力而已。

就在他准备挂电话时,大领导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对了,平陆运河那边出了点状况,嘉禾看能不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郭阳讶然,什么状况能让这位关注到?

“好。”

“资金和行政问题解决了,财政承诺注资228亿元,刚批复的,但还有些环保问题,嘉禾再打个样。”

“没问题。”

郭阳虚惊一场,跟着就让人搜集了平陆运河的资料。

运河已经动工了两年,入海口工程段的疏浚工程已阶段性完成。

关键性控制工程、三座梯级枢纽均已进入混凝土浇筑高峰期,预计再有两三年就能开通。

速度可以说是很快。

但也正可能因为赶进度,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开始是现有物流利益集团珠三角港口群担心分流效应,竭力反对,同时铁路货运企业也在反对。

最终让整个工程孤立无援,在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上略显无力。

如今,随着财政承诺注资,一切迎刃而解。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生态保护组织跳了出来,背后大概得到了相关利益组织的支持。

所以闹的动静不小。

一是红树林保护团体,运河要穿越茅尾海国家红树林保护区,约1.8万亩,施工会导致红树林退化。

二是渔业协会,担心运河阻断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洄游路径,可能会导致幼豚大量死亡。

在这两个问题上,桂省也给出了优化的方案。

针对红树林退化,桂省进行了‘异地补偿’,在防城港新增种植了6750亩红树林。

同时设计了仿鱼类洄游通道,以供中华白海豚洄游。

然而,遭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质疑。

尤其是红树林。

“平陆运河施工致红树林大面积受损,甚至造成红树林坍塌问题。”

“全球一半以上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风险,茅尾海却逆势施工。”

“防城港异地补偿种植的红树林存活率不足50%!”

郭阳翻看着一篇篇类似的报道,有点哭笑不得的拨通了马彪的电话。

一开始马彪还有点不以为意,听到是大领导安排的却又慌了起来。

“一开始怎么不找嘉禾呢?”

马彪说:“可能下面人也不知道嘉禾也精通红树林修复。”

郭阳说:“嘉禾以前确实没做过红树林项目。”

马彪:“……”

郭阳又说道:“但我看了些资料,红树林应该是三分种,七分管,有些问题比如生物入侵、有害生物等方面,嘉禾处理起来可能会比较得心应手。”

“那就嘉禾来吧。”

“好。”

工程项目体量很小,两人都挺纳闷现任大领导怎么就关注到了这么小的问题?

想提前验证下嘉禾能否解决红旗河工程的生态环保隐患?

也可能是顺手而为。

无论怎样,现在都只有小事大办,把事情做得敞亮,做成标杆。

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消浪护岸的植物群落,也是一个海洋生态系统。

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

国内近年来也陆续开展了红树林生态修复,尤其是羊城特区,积累了丰富经验。

只要肯钱,嘉禾要做这事并不难。

红树林主要存在五大问题:生物入侵、有害生物、养殖与工业污染、人类开发占用、生态开发不足。

除了人类开发占用,其它四个问题嘉禾都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

郭阳打算亲自去看一看,把茅尾海做成标杆,再往其它地区扩散,就又多了个获取自然能量的渠道。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看看嘉禾能拿出多少钱。

安排了下去后,第二天他就拿到了各个公司最新的财务数据。

除开微光的海内外资产,嘉禾集团去年的营收达到了3718亿元,在大农业范围内依然仅次于中化。

增速保持得很快,和中化的差距在快速缩小,同时利润也达到了惊人的971亿元!

这让嘉禾即使新增了几个超大型生态治理项目,现金流依然极其充沛!

郭阳清楚,嘉禾各个版块都进入高速盈利期了。

几个核心版块,业务稳定增长,投入相对减少,利润增。

还有现阶段近乎垄断的能源林苗木、文冠果油、木本生物柴油。

大领导形容嘉禾为印钞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该出多少钱呢?

红旗河工程的投资众说纷纭,勘察设计团队也拿不出个具体数字。

郭阳估摸着,即使有各种特殊植物减少难度,最终的投资至少也在2万亿以上,乃至更高。

琢磨了半响,郭阳才给大领导回去了个数字:总投资的25%。

意味着嘉禾至少得投入5000亿元!

给大领导回了话后,郭阳就开始准备接下来的行程,先去桂省,再和赵希涛去西南地区勘点。

给林可青说了后,迎接他的果不其然是白眼,“又要出远门啊?”

郭阳逗弄着郭芃野,说:“嗯,这次出去后,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我都不离开酒泉了。”

林可青撅着嘴,“信了你的鬼话才怪,你看你儿子和你都不亲近。”

“也没哭呢。”郭阳笑眯眯的看着郭芃野,“叫爸爸,乖,叫爸爸。”

“哇……”

“你别吓着孩子了。”林可青接过了郭芃野,轻轻拍了两下就不哭了。

郭阳一脸不可置信,“我很丑吗?”

“不丑,但是黑,你看我们家芃野多白,而且你又长期不着家,自然和你不熟,等你这次出门回来,估摸着就能叫妈妈了。”

“爸爸呢?”

林可青瞥了一眼郭阳,“等你自己回来教。”

郭阳:“……”

在家陪了林可青母子一下午,郭阳第二天就出发到了桂省钦州茅尾海,一个半封闭内海,也是平陆运河入海口所在地。

同时在这里也有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设有管理处和管理站。

郭阳到时,嘉禾生态已经从管理处接过了‘异地补偿’红树林的临时管理。

嘉禾生态派来的项目经理叫屈永盛,四十多岁,人比较老练。

一下了飞机,郭阳就跟着屈永盛到了红树林湿地,“查清了有哪些入侵和有害生物了吗?”

屈永盛说:“查清了,入侵生物主要是互米草和薇甘菊,有害生物主要是团水虱、鱼藤、小斑螟,危害程度都不低。”

杂草、蛀孔害虫、食叶害虫、伴生藤本植物,危害程度都不低。

郭阳问道:“有解决方案吗?”

“有了。”屈永盛笑道:“老板,放心吧,公司的技术储备挺多的,解决红树林还是不成问题,成本也不高。”

郭阳有点意外。

于是详细听了听屈永盛给出的方案,最直接的就是增加植被覆盖率,也是过往的主要措施。

但在此之外,也多了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生物群落、鸟类栖息地、景观规划等内容。

在应对入侵生物和有害生物上,也同样给出了天敌昆虫等多种解决办法。

最后,则是红树林良种选育与濒危树种扩繁,乃至于培育新品种。

比如说在治理养殖与工业污染上,就提出了高效降解微生物种类的筛选、微生物修复技术等等。

听完后,郭阳是真的惊讶了,完全不用他插手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