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光阴之主!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有伤天和,付之一炬

光阴之主!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有伤天和,付之一炬

作者:鱼儿小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4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都说了,平王殿下已然收功,真有要事,自行禀报就行,哪里需要本小姐陪同走上一遭?”

这是方清竹林的声音。

当然,还少不了牙齿咀嚼肉食的叭叽声。

陈平哑然失笑,推开门,就见到凤元图脸色微微尴尬,拿折扇遮着半边脸,旁边站着不耐烦的方清竹和小鱼一主一仆。

除了这三人,还有一人。

是一个身着官服,冠戴整齐,却是微微躬着腰,笑得有些卑微讨好的圆胖中年人。

“下官参见平王殿下。”

肥胖中年一见到陈平现身,连忙请安。

礼数周到至极。

于是,陈平就明白了,这一定是广云府民生方面出了问题,胖子不敢擅专,更不敢耽搁,因此,上门请求军师凤元图引见。

而凤元图呢,却是知道自己正在修练之中,也不敢打扰,也不知用了何等话术,却是把方清竹主仆两人鼓动过来了。

此人脑子着实好使,每次出谋也无不中的。

但是,毕竟以前是跟着真武王,与自家平王军作对,战败后再投降,就少了几分亲近。

办起事来,总是多了几分拘束,少了一些亲切。

倒也怪他不得。

“怎么,广云府的小吃有这么香吗?连吃了三天,还吃不够?”

陈平点了点头,示意几人去小湖畔凉亭处说话,转头问方清竹。

人与人之间讲究一个缘份。

陈平看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

相处起来,态度也各自不同。

比如眼前的胖子,名叫秦渊秦观海,这位是元贞七年的同进士出身,因为惯会逢迎,做事周到,做官治政的能力也极为不错,竟然给他爬到了广云知府的位子。

说起来地方官不如京官。

但也要看什么样的地方官。

如兴庆府、广云府这等大府的府尊,地位其实很是不错。

不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算是敛财,也比别人搂得更多一些。

秦观海此人,倒也没有别的毛病,就是爱财。

甚至,他这爱财的名声,还传到了吏部考评官的耳朵里面去了。

但这家伙就有本事,年年考评中等,既得了实惠,又不受苛责,甚至,如果江东这里没有出现变故,这位还有着升迁的机会。

陈平之所以没把他撤换掉,仍然让此人担任知府一职,也是有着现实考虑。

当初大军开进广云府,秦观海第一时间,就大开城门,主动前往投靠。

并且,倾尽家财,只求保命。

最厉害的是,进城之时,陈平甚至发现,此城百姓对自家大军并没有什么抵触之心,反而有许多人打着旗号前来迎接,完全是一副“开门迎闯王”的姿态。

并且,他灵敏至极的耳朵,还能听到有许多百姓,偷偷摸摸的兴奋议论着“均田薄赋”的治政方略,畅想着日后会过上好日子。

有鉴于此,就算没有“千金买马骨”的一些考量,陈平也不太好办了这位偏胖的府尊。

这位得有多怕死,才提前玩出如此多的花样来。

有那么一刻,陈平几乎以为这广云府并不是敌境,而是自家兴庆府地界了,讲真,气氛还差不太远。

可想而知,没有十天半月之久的舆论攻势,不可能让治下百姓如此欢迎平王军。

尤其是在前段时间不久,御林大都督燕北飞还来过此地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步,太难能可贵了。

派出人手,稍稍打听了一下秦渊平日为人,发现此人贪财是真的,能办事也是真的,而且,还有着一些底线,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恶名。

至少,不会凭借手中权力,平白无故的逼死人命。

因此,陈平不但没有动他的知府官位,连府内佐官和幕僚,都没有撤换。

到了如今这个位置,个人的喜好其实已然不算太过重要,态度更重要。

陈平就是要给天下一个信号,一个态度。

但凡真心归附,用心办事者,有一些缺点,没有什么关系。

并明,他还不会翻前账。

过往种种,只要不是闹到天怒人怨,就会既往不咎。

正因为如此态度。

五十二城很快就平定下来,无风无浪。

甚至,在御林大都督燕北飞败亡之后,汶水西岸六十三城,也是第一时间就去了抵抗心思,各城主官蜂涌来降。

省了许多心力。

当然,江东地界,肯定还会有着不少隐患,民心也不见得就会在短时间之内归附。

但这事不怕,卓云飞领着麾下的能言善辩之辈,早就分赴各城,重新安排穷苦人士担任里正。

并且,悄悄然从最苦最累的底层掀起了监视和揭发之风,同时,宣扬一些“太平安乐”的道理。

现如今有隐患不怕,几套连招下来。

保管江东地界,很快就会变成江南模样。

就算陈平离开此地……

就算那些世家豪门卷土重来,也休想在任何一处立足。

听到陈平关心自己有没有吃好喝好,方清竹十分满意的笑了,心想不愧本小姐累死累活的帮你办事,四处拉拢人才。

她轻笑一声,看了看婢女端到面前的香茶,心情更好了些:“也不算很好吃,只不过,秦知府召集了全城名厨,变着花样的做菜,有些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占了一个新奇。他倒是有心了。”

“方仙子吃得开心就好。”

秦观海连忙点头哈腰,满脸堆笑。

若是不知道的人,完全想像不到,此人竟然是一方父母。

“行了,别扯吃的事情,说说吧,是不是广云府胡人暗探?”

陈平摆了摆手。

他此时正发愁着还差少许的劫运值要从何处获得,哪里耐烦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今江南江东已平,西南方面,听说崔虎臣与韩无伤等人,已经打到南蛮山里,与图腾战士硬拼了几场,颇为占了上风,很快就能平定张文道。

这种情况下,只要自己稳步发展,不去倒行逆施,胡乱折腾,南方各处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风波。

除了北周胡人。

当初听说北周黑龙台人马南下,也曾细细防备了好一阵子。

但是,直至与燕北飞生死交锋,两军大战。

也没见着黑龙台一兵一卒。

陈平并不会认为,黑龙台的人马,就这么无功而返,把整个南方全部放弃,然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慢慢发展壮大起来。

这种做法,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权该做的事情。

无论有用没用。

总要闹出一点动静来,拖延对方一统的步伐,搞得后方起火,那才是正经。

事实上,如今姬明月一手拉起来的天心阁,也已经派出不少暗子,偷偷的潜往北域大周境内,探听消息,并搅风搅雨。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王上英明。”

秦观海连忙答道:“下官本来还不知道那突然传出谣言的到底是何方神圣,听王上一言,拔开云雾直见青天呐,细细想来,还真有点像是北面的风格。”

“谣言?”

陈平神情微冷,放下手中茶盏。

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只是凭借着嘴上功夫,也不能造成实质的伤害。

但是,历朝历代,任何一方势力,都对谣言这种手段颇为忌惮。

传谣一张嘴,避谣跑断腿。

真的被坏了名声,就算再次洗白,别人也不会信。

你可以控制人家说什么。

但永远无法控制别人在想什么。

越是不让说的,就越是偷偷传得飞快。

“也不知是从哪里吹来的风,只是数日时间,就已传遍广云府,并且,还向着四周十四县蔓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秦观海紧皱眉头,似乎颇为头疼。

“下官仔细查过,谣言是从渡口乡村处开始传播,后来,随着乡人进城,立刻扩散开来,说是王上兵戈极重,杀生太过,伤了天和,可能会有灾难降下。”

“还说,江水之中浸泡了太多尸体,会生出疫毒来,若是传至四方支流,一旦爆发,江东很可能就会十室九空。”

秦观海越说越是沉重。

他显然看到了事情的后续发展。

这种消息,如果不加以扼止,恐怕会闹得人心惶惶,比面对十万大军,还要恐怖。

“噗……”

方清竹细细品着茶水,满脸享受,本来对所谓的谣言不太感兴趣,此时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是有医官专司处理此事吗?这种荒谬消息,难道也有人会信?”

这一点,方清竹还是知道的。

她甚至还看到许多士卒与百姓,挖坑淹埋一众尸身。

看得揪心。

姑娘还于心不忍,站在山上念了数个时辰的三光神咒。

并且,还跟着陈平召集各方医士,烧煮药汤,有病治病,无病防毒,颇为忙碌了好几天。

因此,对这事情,印象十分深刻。

“会,真的会信,关键是,已经有不少人病发了。”

秦观海满脸苦色。

对方一环扣一环,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这消息早就传遍四周十余城,尤其是广云府城之中,更是连街头巷尾的叫花子都已经知道了。

还怎么遮掩得住?

尤其是,当秦观海大批派出人手,准备抓拿其中传播谣言者的时候,城北荷花里就有数百人,同时发病。

病来如山倒。

整日整夜的哀嚎惨叫声,闹得城北都不得安宁。

为了防止出现变故,秦观海已经把府兵全都派到城北,勒令百姓不得出行,封锁行人。

这种做法,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因为,火速赶过去的医官,并没有找到病因在何处。

只知道,那些病患,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完全不知道怎么染上的。

“元图先生怎么看?”

陈平面色无波。

种种明刀暗箭,他已然有些习惯了。

此时一点都不奇怪。

从谣言的指向,他其实也隐隐觉得,有些像是北面的出手风格。

因为,动不动就以“有伤天和”、“不能杀生”这种忽悠老百姓向善的话术,来影响一些无知百姓。

很像是一个教派。

而据他所知,江东地界,水网密布,并没有什么有名气的寺庙,佛门三宗,在此地也没有什么庙宇,谈不上太多影响力。

这里的百姓,多数是祭拜汶水青衣娘娘。

扯着“有伤天和”的幌子前来蛊惑人心的敌人,如果不是出自佛门三宗,很可能就是北周胡人后面的黑莲宗。

明心尊者就是出自此宗高人。

动不动就是怜悯世人多苦,并劝人向善,求告莲尊救世。

凤元图正襟危坐,闻言沉吟道:“谣言来势汹汹,并且,后续手段十分残酷狠辣,不能不加理会。若是置之不理,很可能这疫毒就会变成真的。”

“凤先生是说,荷花里那疫毒是假?”

秦观海诧异道。

“当然是假相,秦知府几时曾见过,发作得如此凶猛,病患又如何集中的疫病,如此凶险症状,看起来倒不是病,像是毒。”

“有大医去看过了吗?”

陈平微微点头。

他也认可凤元图的推断。

道理很简单。

前一天四处轰传,说是上天将要降下灾殃。

第二天,就立刻出现灾祸了。

这哪是什么天灾,显然是**。

所以说,陈平每每遇到北周胡人,总是一点也不留手,非得斩杀干净不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一个原因。

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这个。

是因为,那些胡人境内并没有什么儒家文化,并不讲究什么仁恕之道,更没有什么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规矩。

他们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遵循的其实是黑暗森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

与其要求他们讲人性,还不如跟他们讲一讲兽性。

你见过山林里的野兽,会因为杀戮而心生愧疚吗?

会因为仁义而嘴下留情,从而变得狼不吃羊,不咬死兔子吗?

所以,在这种行事准则指导之下,如果能让南边人口死绝,从而达到目的,对方也绝不手软。

他们也没有手软的意识。

怜悯这东西,从始至终,都没在那些胡人的文化之中出现过。

就算是掳掠女人不去杀死,也只是因为女人可以为他们生孩子,留下很小的孩子不杀,也是因为孩子很好教育,不长时间就会忘记过去……

所以,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就要从利益着眼。

对方的利益到底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江东名医孙玉田正在广云府,下官请他看过,也说不出个什么究竟来,试了几服药,全无作用。”

秦观海的脸色更苦。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发现,据孙神医判断,这种病与伤寒有些相似,病人时而畏寒,时而怕热。

最厉害的还是,明明病患已经喝了不少水,却还是十分口渴,非得喝得把肚子涨破了,还不懂得停下来。”

“怕热怕冷,老想喝水?”陈平摇了摇头,自己又不是学医的,什么病根本猜不到,对方就算是用了什么毒素,也完全看不出来。

“走,去看看。”

有些事情单靠猜,是没用的。

去现场看过之后,或许会有发现呢。

“对了,王上,下官想起一件事情,那三百余位病患,似乎生机消耗十分快速,孙神医说,他们可能撑不了几天。

并且,就算是府兵已经封锁了荷花里,其他几处民宅聚集地,也开始出现同样病例。”

“生机耗尽?”

陈平脑海中有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又不是十分确定。

……

靠近荷花里。

陈平离着远远的就已经听到一片哀嚎痛哭。

除了没有锣鼓唢呐之声,就像是数十上百家齐齐开办丧事一般。

听得人心中发寒。

前行数百步,就见到一个衣袍洗得发白的老者,正在忙忙碌碌用针喂丹,指挥几个年轻人加火熬煮草药。

刚刚喂过丸药,刺针止疼之后,一个病人安静了下来。

离着不远,又有一个病人,突然面色青紫,全身抽搐起来。

那老者面色大变,连忙奔了过去。

“我来吧。”

陈平一步踏出,就到了抽搐着的病人身边。

“你捣什么……啊,王上。”

老者先是一怒,转头一看,连忙行礼。

他行走天下,治病救人,阅历极广,一看陈平的装束和气度,以及眉宇间不怒自威的锋芒,心中一突的同时,就猜到了陈平的身份。

尤其是看到陈平身后毕恭毕敬跟随着的府尊秦观海,心下再无疑问,连忙躬身行礼。

“孙神医不必多礼,辛苦了。”

陈平倒是对这个老者十分有好感。

来时路上,他就听凤元图说过此老的事迹。

这人一身医术十分厉害,平生所愿,只想行走天下,救治贫苦百姓。

就连朝廷得知其名声,想要延请任官,他也不为所动。

因为此事,还引来一些猜忌,有揣摸上意的昏官,还想要对他不利。

但是,孙玉田此人,看着是个医生,实际上,武道修为也很不错,也不是什么迂腐之辈,出手斩杀了一些追杀他的高手之后,朝廷延请之事就不了了之。

总而言之。

这位孙神医不求名不求利,只求治病救人。

这种人虽然很少,但每出现一个,就如珍宝一般,只要是稍有良知,都会心存几分敬意。

陈平自然也不会在他面前拿大。

只是扫了一眼那抽搐着,将要断气的患者,就明白,这已经不是孙神医可以治得了的病。

‘生机百倍消耗,五行失衡,水行独壮,这还真是病……’

陈平心下叹息。

他惊奇的发现,此病他还真的能救。

青木长生功所修练出来的长生真气,最能调和五行,补足生机。

一念及此。

脑海之中那道灵光,越来越是明显。

陈平此时悟性已然达到16点万载难遇的境界。

思考问题何等快捷,见微而知著,抽丝又剥茧,立即想通了,这事的症结到底在哪。

“来人。”

陈平神情凛然。

“为防止疫毒扩散,把病患全都聚集起来,收集柴火,就在此处,焚烧干净了。”

“是。”

立即有大批兵卒听令行事。

四周哭声更大了。

“王上,不要啊……”

“我不想死,我还有救。”

病人也在大声恳求,痛哭流涕。

更有无数百姓跪倒哭嚎。

孙玉田眼中全是不可思议神色。

“全烧了?这些人可还活着。”

……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