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后宫香玉传 > 玉生香(二十五)

后宫香玉传 玉生香(二十五)

作者:琉璃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0:12 来源:小说旗

东风荡漾黯魂销,咏絮愁菊趣独饶

素质肌研消粉本,绛仙春醉晕红潮

遂与姐妹只见壁间悬着一灯,粘着无数谜条在上。百姓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曾闻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人烟熙攘,喧闹非凡。这天不少的人都冒着寒风走出了家门,大街小巷之上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就连宵禁的规矩在这天也延迟到了午夜十分。

也有人在那里抓耳凝思的,也有人在那里测度字面的,也有人在那里闭目搜寻的,也有人猜着众人喝彩的。挨挨挤挤,热闹非凡。

月圆之夜,一元复始。路过的游人口中之语飘入耳边,“今年元宵有点冷淡,不好过唉。”格外的寒冷,不过绕是如此寒冷的天气,却没有办法阻挡那些个热情的人们。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

上元节的应节食品是元宵,香甜味美,深受大家的青睐。

我迫不及待疾步走到灯谜台前,只见那灯谜台有十几平米大小,自上而下挂满了灯笼,灯笼大小各有不同颜色不一灯笼挂的越高便越大,灯笼以黄、粉、白、绿、紫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每个灯笼的灯穗上都挂有写好的灯谜。而灯谜台最上方遍挂着那盏最大最神秘的大红灯笼,灯笼成八面玲珑状,八面分别画有水墨画,由于离的太远所以看不清具体化了什么,各个棱角之处都挂有红色尾穗,看上去精致无比。

不少少女都在那嘻嘻闹闹,不时还发出一阵阵嬉笑之声,不时又陷入一阵沉寂之色,显然是被那灯谜所困。

我见上边垂下的青丝韬白纸用黑墨写着:“子路曰:是也!颜回曰:非也!孔子曰:若是也,直在其中也!”—打一字。

想了又想,对身旁左思右想的姐妹笑着说道:“不知各位姐妹有何指教,熟否深知其谜底为何意?”

端柔格格凑上前认真念叨,不过看她眉毛轻轻的皱在一起,想来是猜不出个所以然了,不然也不会这个模样。

我向灯谜老板轻声说道:“这个可是“乜”字么?”

那老板就一脸笑容的对着我说道:“正是,乃未意余之神也。赐一赏。”

即在桌上取了一匣诗笺送与我。忍不住自我陶醉,用笔墨写出一灯谜,此谜云:“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打一用物。

淑慎公主笑了笑道:“不言而喻,此谜底便是枕头,兽头,不知妾猜对与否?”

我淡淡笑道:“好汝个能说会道,然不想,一猜就对。”我手里只有诗笺,无礼再送,只好赠予此物以表心意。

众姐妹见淑慎公主如此捷才,大家称赞。

我对和硕和惠公主相视而笑道:“人山人海,难得一见之灯谜,何尝不试,纯属趣味,玩玩罢了。”

和硕和惠公主点头称善,便上前看了一看,一盏巨大地花灯孤零零的悬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花灯上面,除了白色砂纸和上面的灯谜,一片雪白,什么都没有,但是就是这样奇怪的花灯,更加吸引了沿路过来观赏的朝廷官员,花灯地下面,聚集着几十个官员和一群家眷,对着花灯指指点点,苦思冥想。

花灯耀眼挂着珠联璧合的吾家曹家灯谜,听说亲自由天佑出题。灯谜却是写的:“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

我看了看这谜,黯然失色,睛重得抬不起来,长长的的睫羽上挂着来源不明沉重的几滴珠水,眨了几次,晃悠悠跌落下来,视线迷迷蒙蒙的,透过依稀水气,映出一张表情恍恍惚惚的脸。

端柔格格无声叹息道:“这谜面确然倒古怪得极。”

我伤心欲哭,怕惊动路人,只好强忍于心底,放眼而去,极目茫茫,凝神一想,便道:“此谜底不就是竹夫人,难道寓意深远,暗示天佑要娶妻?”

“又是荷花,梧桐叶,怎能与夫妻有瓜葛之联?此谜岂不是违背常理,荒唐可笑。”花灯下的一位朝廷官员,大声嚷嚷的说道,语气中充满不甘和抱怨。

也有叹为观止的游客只是抱着一丝兴趣,最后还是无趣散离。

“端柔,实然此谜是我心上之人所念,谜底为竹夫人,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江南炎炎夏季,人们喜欢竹席卧身,用竹编织的竹夫人是热天消暑的清凉之物,可拥抱,可搁脚。让我破有痛心的是谜中有话,唉,不知实情为何,方才豆大的泪水从眼眶中流落,心中像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一地,此地我不愿长伫留,还是早些离去。”我忧心忡忡地拉着端柔白嫩的手,难过说道。

端柔格格多愁善感,心疼望着我呜咽难言,也只垂泪不已。

和硕和惠公主看出我忧愁心思,忙安慰道:“不如换换地方,先透透气,兴许会心里舒服些。”

我难为情点了点头,轻轻说道:“也好,还是和硕和惠公主想得周到。”

于是四人由宫巷而行至暖春巷内,端柔道:“香玉姐,你遨游圆明园,可晓得这里巷中有个宫廷唱戏的,你可否知道?”

我低声道:“哪一家?”

淑慎公主和颜悦色道:“此女子曾是皇后娘娘身边御赐的大红人,姓李,名唤春香,才貌亦称双绝。更有一个绝色的侍儿,名唤小莺,人极伶俐,貌极韵秀,其温柔庄重处,非他人可及。虽依身寄人篱下,而清纯守身若翠玉也。故年方二八,一朵名花,犹未许蜂狂蝶醉。

淡然往来过客,王公贵族,慕名前来怜惜渴求,倒与名家女子相仿。她能自由出走于皇宫之中,人品贵为难得。去她那里见识,或许知多甚少知晓皇后娘娘先今安康?”

我深有感触,大为欣欣鼓舞,乃道:“不知余下姐妹同有好奇之心,此时回去尚早,可同去一访。”

和硕和惠公主接口道:“主意可好。”

乃挽手同到李春香家来,春香接入,我虽见惯美人,不甚介意,缘心注小莺,反觉如呆人一般,不言不语。淑慎公主便命他们歌唱了一回。

我不见小莺出来,心甚怅怅。正念间,忽来一婢送茶,谛视之,丰姿绰约,态度善和。虽不相识,总感有久不相见的亲切感,又不好说出,端柔格格对小莺说道:“莺妹妹,又要你费心了。”

我方知就是她—我的堂姐。于是和她谈论了一回,又旖旎了一回。说也奇怪,不知为何来此。一见便十分知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先明白,方才所见那灯谜正是出自家人之手笔,可惜不是天佑所意,欲哭无泪私谓小莺道:“姐姐,可来无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知家里亲人过得安好,我此来非为尔主人而来,特为看你而来。今夜匆匆,不能畅叙,哪日我亲自回家再和你长谈。”

她低声叹息,紧搂我在怀里,三分感愧七分柔情唤我:“红玉,你可知姐姐多么想念你。”

“我何尝不是,姐,我只知自命不好,让家父祖母亲人担心,可入侯门深似海,不是随心所欲就能使唤一切唉,你先回家替我转达一切可好,不容为我劳心。”我心之蔚然,心中有许多委屈向之倾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