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后宫香玉传 > 恋风尘(四十)

后宫香玉传 恋风尘(四十)

作者:琉璃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0:12 来源:小说旗

相逢一醉风雨散,虚幻大千两茫茫

离离渐渐长相忆,此情不关风与月

一日,我、淑慎由北小街走到下洼子眺望,只见白茫茫一片,也辨不出田原路径,远远望见郑亲王府的怡园,琪树参差,烟岚回合,重重的层楼耀目,隐隐的高阁凌云。望了一会,只见对面一辆马车来,车沿上坐的看见了,先跳了下来,随后看是一个公子,也要下车。

淑慎等连忙止住,那公子便挪出身子,生得香雕粉捏,玉裹金妆,原来是《郁金香》上最小的那个宋春书。我恂问道:“你从那里来?”

春书道:“我从怡园回来,你们也到怡园去么?”淑慎笑道:“我们是看雨景的,也就转去了。”

我想了一会,说道:“我们何不就上小街那个酒楼坐坐,也可望望野景。”

春书满面春风道:“如果你们高兴,我也奉陪。”

淑慎妩媚一笑道:“很好。”

就转回车来,到了小街,有个馆子,内有两座楼,系东西对面。我等上了东楼,今日天虽寒冷,楼上却没有风。淑慎索性叫把窗子开了,也望得好远地方。点了菜,三人闲谈了一会。

春书道:“这月里我和郑亲王几个人,在怡园三日一聚,作消寒会,今日是第六会了。每一会必有一样顽意儿,或是行令,或是局戏。今日郑亲王要叫我们做诗,出了个《冷雨》题目,各人做七律一首,教郑亲王考了第一。”我微微一笑,道:“你记得他的诗么?”春书道:“我只记得他中间四句。”即念道:

荏苒岁月覆过往,白驹过隙一抹伤。

终散云烟冷璇凝,直道相思了无益。

都说他运用灵妙,不着一死句,所以胜于他人。”淑慎听得入了神,问道:“你的呢?”春书愁眉苦脸道:“我的不好,也记不得了。”我笑着道:“只怕你是最后一个了。”

春书嘻嘻的笑道:“被你一猜就猜着。”

淑慎叹了口气,意味深长道:“这难怪他,他方才十五岁,若教他学上两年,怕赶不上他们?”

春书淡淡道:“我原不肯做的,他们定要我做,今日大家的诗,都也没有什么好,但就弘历的与我倒成了平手,因为弘历在我之上,我在之后,反正以后再不做这不通诗了。等我学了一年,再与他们来。”

然又说道:“我们戏班里来了两个新角色,一个叫芳官,一个叫蓉儿,你们见过没有?”

淑慎惊奇说道:“前日还说起两人来,刚说时就有人来打断了,没有说下去。”

我问道:“这两人怎样?”

春书赞道:“好极了,那个芳官,与柳卿不相上下。那个蓉儿,与上官慕容难定高低。此刻都还没有上台,但一天已有三五处叫他。前是当今皇上见了,也大加赏赞,即赏了好些东西,把他们的衣服通身重做了几套。这两人是要大出名的。就是芳官脾气冷些,不大好说话。”

这边正在谈心,忽听对面楼上,窗子一响,也开了。我等举目看时,见一个美少年,服饰甚都,身穿鴞鹤裘,头戴紫貂冠,面如冠玉,唇若涂硃,目光眉彩觉有凌云之气,举止大雅,气象不凡。看他年纪,不过二十余岁的光景,带了四个公子,倚着楼窗而望。

我和淑慎公主暗暗吃惊:看他这品貌,足可与芳官匹敌,真是人中鸾凤。远闻他口音,也像江宁人,却又有些扬州话里头。再看那四个公子,却非名下青线,不过花中凡艳。淑慎认得一个是蓉儿,那三个都不认得,因问春书。春书笑了笑,道:“穿绿染貂的是玉华,穿紫兰花衣的是纤云,穿水獭衣的是浩宇。都是幽梦班的。”

只见那位少年,将这边楼上望了一望,也就背转身子坐了。听得那些相公,燕语莺声,觥筹交错,好不热闹。这边三个人相形之下。颇自觉有些郊寒岛瘦起来。

远远听到那美少年说道:“我曾闻用人说,戏班以紫禁、江宁为最。但我听兴许大多数戏班,尽是些老角色,唱昆腔旦一个好相公也没有。在园子里串来串去的,都是那残兵败卒,我真不解人何以说好?”

纤云道:“我们这一戏班,是堂会戏多,几个唱昆腔的好相公总在堂会里,园子里是不大来的。你这么一个雅人,倒怎么不爱听昆腔,倒爱听乱弹?”

那少年冷笑道:“我是讲究人,不讲究戏,与其戏雅而人俗,不如人雅而戏俗。”又听得那玉华讲道:“都是唱戏,分什么昆腔乱弹。就算昆腔曲文好些,也是古人做的,又不是你们自己编的。乱弹戏不过粗些,于神情总是一理。最可笑那些人,只讲昆腔不爱黄梅。你们这一戏班内,将来那几个出了班了,不唱戏时,班里就没有支得住的人,只怕听的人就少。这班子还要散呢。”

浩宇叹气说道:“依我说,总是一样,黄梅也是戏,昆腔也是戏,学了什么就唱什么。”

芳官笑道:“是了,不必论戏,咱们喝酒。”又听得他们猜拳行令的喝了一会酒。那少年又说道:“我听戏却不听曲文,尽听音调。非不知昆腔之志和音雅,但如读宋人诗,声调平和,而情少激越。听琴琵弦索之声,繁音促节,绰有余情,能使人慷慨激昂,四肢蹈历,七情发扬。即如那梆子腔固非正声,倒觉有些抑扬顿挫之致,俯仰流连,思今怀古,如马周之过新丰,卫玠之流江表,一腔惋愤,感慨缠绵,尢足动骚客羁人之感。人说那胡琴之声,是极淫荡的。我听了凄楚万状,每为落泪,若东坡之赋洞箫,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似遂臣万里之悲,嫠妇孤舟之泣,声声听人心坎。我不解人何以说是淫声?抑岂我之耳异于人耳,我之情不合人情?若弦索鼓板之声,听得心平气和,全无感触。我听是这样,不知你们听了也是这样不是?”那四个公子,皆不能答。

我低低对淑慎公主说道:“此人议论虽偏,但他别有会心,不肯随人俯仰之意己见。且其胸中必多积忿,故不喜和平而喜激越。丝声本哀声,说胡琴非淫声,此却破俗之论,从没有人听得出来的。我看此人恰和我情同意合,决非庸庸碌碌的人,等闲之辈就悟出此曲艺精华,几时倒要访他一访。”淑慎有感而发:“听其语言,观其气度,已可得其大概了。”

只见那少年问居人要了笔砚,在粉墙之上写了几句,便带着四个公子下楼去了。我等也不喝了,吩咐跟班的去算了账,带了春书走到西楼来,只见墨渖淋漓,字体丰劲,一笔好草书,写了一首《沧笙踏歌》,其词日:

骄阳已西沉,淡薄紫霞。玉龙鳞散漫天际。踏破春风追万里,吹尽瑶花蓄青丝。世事揉碎无杂念。芙蓉仙子挽凤鸾。醉问蹁跹影惊鸿,彩蝶天上客问繁华?

我、淑慎公主看了都点头称赞。春书道:“这首词倒像神仙做的,有些仙气。”我满脸笑容,说道:“此人是个清狂绝俗,潇洒不羁的人。为何赏识的又是那一班公子,真令人不解。”

再看落款是:“湘江醉笔。”也不知其姓名。因叫店家上来,问他可认得这人。店家答道:“这位王爷是头一回来,方才算账,他们另一爷交了现钱去了,倒没有问他姓名住处。”

我笑着道:“这首词好得很,是个才子之笔,使你蓬荜生辉,你千万留了它,不要涂刮了。”店家答应了下去。春书道:“这人来历,芳官总应晓得,待我见他时一问,便知此人是何等样人了。”三人说着,亦即下楼各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