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后宫香玉传 > 长恨歌(五十)

后宫香玉传 长恨歌(五十)

作者:琉璃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0:12 来源:小说旗

夜泊鹦鹉堪愁绝,夜泪似珠继以泣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话说我因女子之哭,竟附耳向四处细细一听,也许哪家的闺女受尽几天磨难,所以鬼使神差到这个所在。

原来那间空室四面粉墙,墙以内即是僻静的秘室。墙间暗做一门,用粉染,一些看不出。我合当有事,附耳细听之际,恰巧身靠假墙,只听粉染门咣的一声,差些直跌进去。

复审视之,乃三间不甚亮的房屋,见一个和尚,揿住一个年轻闺女,要逼他行事,那闺女哀哀告求。那和尚正欲用强,见我跌进,吃惊不小,连忙起来,变了脸道:“呔!你是何人,敢入我幽静修炼之地?”

我见势头不好,也觉慌了,正要逃走,却被和尚拉住手。我心中着急,恐淫僧恶念,难保性命之虞。

正想间,那头陀拉了我,又到一个所在,比方才那处更低,四面皆无台凳,仅排数块石儿。屋外有一线之光的天井。

那头陀拉了我,壁上取了宝剑,谓我道:“你是何人?为何到我这里?你可知到了这里,有死无生的了!”便举起剑儿,向我砍来。

我惊绝,只得按定六神道:“师父慢来。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况寺院中是十方所在,难道不许游人进内的么?今我已到这里,你的勾当已被我觑破,你欲恶心谋害,只怕昭然皇法,天地无私。你自己去想来。”

头陀正欲回言,只见一个小沙弥走进说道:“有南瑾立请要见。”头陀只得弃剑,整好袈裟,至外迎接。便向我道:“我且饶你多活一时,少顷来与你算帐。”命沙弥关了我,大踏步而出。

原来南瑾与这和尚最相契,特来请到家中去做法事。老和尚无可推辞,只得同行。也是我命不该绝。且说我见和尚去了,心虽安了些,观其室中,竟一无生路,倘头陀进来,仍复性命不保。想了又想,真觉无计可施。倘若我一旦不测,曹雪芹劬劳未报,众姐妹情义未酬,白白将这性命送与头陀,岂不可恨?思想及此,不觉涔涔泪下。

徘徊良久,天色已晚,不见头陀进来,心又放下了些。奈何又无夜膳,又无灯火,又无床帐,又想平日在家中或在姐妹处,吃的是膏粱美味,睡的是罗褥锦茵,如今独在这里受此无穷之苦,性命且不能保。自怨自恨之时,谯楼三鼓,只得挨过一夜。

明日,仍不见头陀至,也没有茶汤水进来,肚中十分饥饿。挨到了金乌西坠,仍不见有人至。我喟然叹曰:“英雄末路,有计难施。不作餐刀鬼,仍为饿殍身。天呵天,你绝我太苦了!”

想了哭,哭了又想,哭道:“众姐妹只知我在书院攻书窗下,天佑只道我在朋友家论赋会文,怎知我在此受这许多苦楚。如今与你们长别了!”又哭道:“我竺红玉如此一个人,死得这般不明不白,枉为了玉洁冰清!”想到此处,竟放声大哭起来。

其时已有四鼓。也是我合当有救,这一番大哭,惊动了一个美人。看官,你道是谁?原来就是昔日我同梦仙黑夜里救的废太子之女可卿。他蒙二人救了回家,对父母说了,父母便问:“救你者是何名姓?”可卿道:“是两个隐名的侠士,不肯留名。惟他们二人的面貌声音,尚记在心头,日后欲思图报。”

这可卿家正在万安山法海寺之西,因前些日慕名拜佛烧香,不料被关在此地,可卿卧房却与关我的所在只隔一个天井。那夜可卿睡后,听见有人在隔壁十分痛哭,这个声音却十分熟识。又细细的听了一回,忽然听出似昔年救我的那美貌姑娘声音,倒有些揣摩不出。沉吟良久道:“待我到天明时,楼窗上搭个走路,在墙上扒过,认他面貌。如是恩人,问他为何在寺中痛哭未迟。”

胸有成竹,甫黎明即起,将板搭过墙上。可卿轻跨楼窗,鸟行雀步,至板上向下一望,见一女子席地而坐,昏蒙情状,不知何故。又一望,却正是恩人。她也难顾嫌疑,轻声唤道:“姑娘尊姓大名,何昨宵在此恸哭?”

时我又饥又倦,疲乏不堪,意谓决无生路的了,倒反昏昏睡去。惊闻公子之呼,猛抬头观望,见一个美人在墙上低唤。谛视之,颇面熟,欲躬身立起,可怜两足疲软,挨到墙边道:“小女姓竺,名红玉。前日误投秘室,被禁于此,有死无生的了。姊姊尊性芳名?”

可卿便通了名字。我一会想上心来道:“曩昔黑夜遇强就是姊姊么?”

可卿道:“正是。姑娘是我恩人,今恩人罹难,妾安敢坐视。姑娘放心,少顷,妾有援芳之计也。”我甚属感激。

可卿遂回房,思出一计,随悄悄逃离即告知镖头。镖头得知其事大怒。其保镖名夜华,素来暗中耕种糊口以便保护,今蓄田产,央人耕种,居然是乡间财主了。惟此有心护主,极其钟爱。

闻知公主和我之事,忆曩时女遇恶棍,幸亏恩人相救,如今以恩报恩,正该竭力一援。便命雇工数十,同到万安山法海寺来。众和尚不曾防御,便道:“做什么?”

众人道:“你们莫管,少顷自知。”遂各动手,将众和尚个个缚牢。虽有几个力大的,究竟寡不敌众,也被捆住。留小沙弥,要他领到秘室,搜着六七个妇人。打开粉染门,放了我。复到外边,将十几个头陀关到城中,将六七个妇人带去作证。后来紫禁县衙官爷主往蒋家捉了鲁智,细细审明,将万安山法海寺封起。和尚鲁智即发僧纲司,立时火化。将众头陀递解回家,肃清了地方上一桩恶事。其余六七个妇人,夫家愿领者领,不愿领者发官媒择配。吾且一言表过。

再说众人扶了我至夜华宅邸,可卿出谢昔日相救之恩,我也谢了他们宽宽之情。又见可卿公主贞娴幽雅,言语端庄,暗暗钦敬。夜华见我恂恂儒雅,欣慕非凡,命仆端整酒肴,为我压惊。我两天未膳,也顾不得了,曲从叨扰。

夜华谓我道:“老夫有一言,要与姑娘商量,望姑娘勿罪。”我道:“不知有何见教,小女惟命是从,决无推却。”

夜华拱手言谢道:“前者公主蒙姑娘途中相救,此身皆姑娘所赐,感恩不浅。今又重逢,不胜缘巧。可卿公主因前废太子含恨而终流落荒僻村陋,故犹待字闺中,本下人随从一直辅助到现在已老,若不嫌弃,还望红玉姑娘欲为公主作一亲姐妹,老夫之素愿亦可毕矣。”

我想了想答道:“辱蒙夜华前辈救出罗网,已心感无既。实不相瞒,但小女幼寄江南织造之府,不能应命。”

夜华流泪道:“姑娘差矣。公主无依无靠,随老夫颠沛流离,焉敢轻期?若能相助,抱裘与稠,其无违我命,我亦心感无既了。”

我见夜华前辈殷勤若是,想道,“蒙他们如此救我,可卿公主皇亲血脉,至于愿跟随我为姐妹相伴,我也不能不允。”

便道:“老伯垂情,我红玉虽有糟糠,决不敢以令公主视为贬低,是当以正视待之。”说罢,便深深一揖,双膝跪下,口称公主万福金安,弄得可卿公主倒反局促,连忙扶起。席散后遂唤奴仆送我和公主归。

再说书院见我三天不返,初意在亲朋好友家,及去问,尽言三天未至,皇宫、各胡同处寻找,形迹杳然。第三日曹家上下已命家人四处寻觅,二老十分着急。正在忙碌之际,见我和可卿公主乘轿归,方始惊定。便细诘行踪,反弄得惊喜交集。我述可卿公主愿作亲姐妹之语,曹家老少倒笑我世事未谐,原是可卿公主本为曹家收养。

我又赴众姐妹处及诸友处诉之,也有替我称恭喜的,也有怜惜我的,纷纷嚷嚷,闹了一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