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后宫香玉传 > 声声慢(七十五)

后宫香玉传 声声慢(七十五)

作者:琉璃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0:12 来源:小说旗

雾散梦醒红颜老,悠然雨巷尽彷徨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然香玉尚不罢休,随心摆了两个念,两个寥,念道:“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我、天佑也饮一杯。我摆了两个么,一个三,念道:“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香玉把我瞅了一眼,心中暗忖道:“今日红玉妹妹出语甚是颓唐,为何你偏说这些句子?”我听后沉默寡语,天佑很快看出了诗句的含义,也许是暗含香玉妹妹的名字,便笑着说:“红玉妹妹的诗词清新好听,赞扬香玉妹妹貌美天下。香玉妹妹要谢过红玉妹妹才对!”

香玉听天佑这么一说,脸上泛起了通红。对我笑着说:“红玉妹妹,小妹不知诗句含义,胡乱一说,不要往心里去,还望海涵。”我笑了笑,轻声说道:“香玉妹妹过谦了,小妹不会放在心上。”后来大家乱摆了一阵,有说得像的,也有说得不像的。大约今日摆的,要推我第一了。

吃过了饭,又下楼逛了一会,过了小山,过了石梁,便是葆光室。就在葆光室内煮茗清谈。香玉的师娘将她要入宫演绎的事,及我、天佑的想法说了一遍。我乐道:“若果如此,倒也很好,入宫可以见见世面。”便问香玉的师娘道:“你们有这实力作此宫宴演绎么?”香玉的师娘长叹道:“若说实力,原也勉强,但集腑成裘,也还容易。我与芳官、纤云三人可以在紫禁城不分上下,芳官、纤云、我可以算是叱咤风云。”我淡淡说道:“我曾从教戏曲的先生谈到师娘的大名,其然戏子在众人眼里平凡普通,身轻言微。很多人都看不起,但小女敬佩一直在坚守自己的本分的唱戏之人,尤其师娘乐于曲艺,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若不是内心的坚强,也不会名扬四海。”香玉的师娘面如桃花,红若胭脂,谦让道:“小女得到香玉才人的厚爱乃是三生造化,实然入宫也想开开眼界罢了,何能谈于高深才华,太高看重于我,若说真才实学,应莫属香玉才人你。”

天佑道:“依我说,香玉的师娘已是曲艺界的前辈。如今在昆曲乃赫赫有名,只要一说出大名,何人都能知晓,但是要想一辈子名气长久需要自身的努力刻苦。”梅妹妹点头道:“说得是。我想你们都不互相夸赞,以免师娘不好意思,话说回来,只要文华才艺集于一身,便会云合景从。如今昆曲有些不景气,也许出不了新颖的题材,慢慢淡忘于世人的眼里。只要香玉的师娘敢于入宫面圣说一说自己对戏的见解。讲妥了,好的题材说不定会闪现脑海里,到时叫戏馆里的前来观看就是了。但以速成为妙,一来等红玉妹妹在家的日子已满,若现独自茫然入宫也不适宜。被不认识的宫中来往者无情出气调戏,这会影响正常发挥,等红玉妹妹入宫那天。你们就可以作为陪同去,尽其所欲,自无不妥的。”

香玉的师娘深思熟虑过后,连皆应了几个“好”。香玉见梅妹妹如此机智灵敏,感激不尽,不觉流下泪来,便紧紧握住她的手拜谢。梅妹妹脸红连忙搀起,见香玉如此光景,颇觉恻然,说道:“香玉妹妹何必伤感,我看这也不足挂齿。不过一举手之劳,何足称谢!”天佑见香玉真实流露的凄恻是生于感激,梅妹妹之慷慨聪慧是生于怜爱,都也枨触起来,泪珠欲堕。我细声细语问道:“若入宫那天,这话谁去和首领总管讲呢?须得个老成会说话的。若你们去,恐不中用。”香玉的师娘笑道:“此事少不得红玉妹妹,红玉妹妹手中掌握入宫的权利,况且我有入宫演绎的圣旨,天佑也老成,会说话。”梅妹妹连连点头道:“必得她去才妥。”香玉的师娘道:“既然如此,现已快太阳落山了,你们早些回去罢。今晚就看看还有什么打理的,先收拾好,过几日入宫就不会慌乱,碰碰好的运气何如。我戏馆还有点事;不能陪你们,要过那边去。”香玉的师娘带了曲谱和古琴先出府去了,回到戏馆。

待乘马车回到闺房后,春儿服侍我方梳洗完了,只见可卿公主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我笑道:“今日去哪闹了一天了,还不累。还送书过来。共记得多少首?”可卿公主笑道:“回红玉妹妹的话,今日我呢去赏花,不过一个人挺闷的,对了。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我道:“一个人赏花也没情趣多少。怪可怜姐姐了。那可领略了些其中的滋味没有?"可卿公主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我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让我听听。”可卿公主聚精会神说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真实存在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我噗嗤笑道:“这话倒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可卿公主忍不住笑道:“我看书里《使至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想去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看似无理,‘圆’字看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大枣子。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此诗词作者怎么苦苦想来!还记得妹妹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大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天佑和香玉也来了,也都入坐听我讲诗词内涵。天佑大笑道:“既然是这样,也不用看诗词。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我笑道:“你说此诗词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真是套用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然清新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玉天佑可卿公主手上,几个人瞧了,点头叹赏,香玉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天佑大笑道:“你已知道了,不用再说一大推,越说倒学杂乱无序了。你就随本意起来,必是好的。”香玉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诗词社。”我笑道:“香玉妹妹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香玉可卿公主都欢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么!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府邸,把人的牙还笑掉了呢。”

天佑笑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才子们商量有趣之事,他们听闻咱们起诗社,求我把诗词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拿去临摹去了。”香玉和我忙问道:“这是真话么?”

天佑笑了笑道:“说慌的是那架上的鹦鹉哥哥。”香玉和我听说,都道:“你真会胡闹瞎扯!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天佑道:“这怕什么!你难道不听说过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而还有我和香玉才人支撑在后。”说着,只听见大厅有事儿来请天佑,天佑方去了。可卿公主又嚷着我换出杜律来,又央求我和香玉二人:“出个题目,让我出一出,出新了来,替我改正。”我笑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出一首,竟未出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随意爱用哪几个字就哪个字去,看看你作诗词何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