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后宫香玉传 > 浣溪沙(七十八)

后宫香玉传 浣溪沙(七十八)

作者:琉璃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0:12 来源:小说旗

秋色连波寒烟翠,舞影零游群雄间

欲寻陈迹怅人非,路遥归梦谩斜晖

众人听了,都笑道:“若不说,还真给忘。先说说看,让我们猜猜。”四姨娘笑道:“不怨天不尤人,打《四书》一句。”香玉接着就说道:“下学而上达。”我笑道:“不对,你好好想一想‘怨天不尤人’五个字的意思再猜。”四姨娘笑道:“再想。”紫鹃笑道:“我来猜罢。可是‘亦运而已矣’?”众人都笑道:“这句就对了。”

四姨娘又道:“‘句句扣心弦’。”湘云又忙道:“这一定是‘心事也’,再不是不成?”四姨娘笑道:“这难为你猜。惜文的是‘青梅竹马’,打《孙子兵法》一句。”晴雯笑着问道:“可是少而往来者?”四姨娘道:“是。”四姨娘又道:“绮儿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依然摸不着头脑,婢女香寒道:“这个意思却很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四姨娘笑道:“恰是了。”众人不知其意问道:“萤与花何干?”我笑了笑道:“其然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天佑清了清嗓子说道:“看起来这些虽好,但不合老太太的口味。不如做些通俗易懂的诗词,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众人都提议道:“也要做些简易的俗物才是。”脂砚斋想了一想,笑道:“我编了一支《点绛唇》,却真是个俗物,你们猜猜看是什么。”说着,便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众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戏人的。

天佑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着了,必定是玩耍的猴儿。”脂砚斋笑道:“正是这个了。”众人道:“前头都好,末后一句怎么样解?”脂砚斋缓慢语速说道:“那一个玩耍的猴儿不是要剁了尾巴去的?”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说:“偏他编个谜儿也是刁钻古怪的。”

四姨娘道:“昨日三姨娘姨妈说,紫鹃妹妹见得世面多知识广,走的道路也多,你正该编个谜儿给大家猜猜。况且你的作诗又好,为什么不编几个儿让我们猜一猜?”紫鹃听了,羞涩点头含笑,自去寻思。然不多一会儿,便随口而出轻声念道: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众人正细细琢磨之时,天佑也心中生出一个好诗词,念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我也有了一个特好的,念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香玉也有了一个,方欲念时,紫鹃走来,笑道:“从小儿所走的地方的古迹不少,我也来挑了十个地方古迹,引用古人的诗词做了几首‘怀古灯谜’。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地方名,姐姐们请胡乱猜一猜。”众人听了,都说:“这倒巧,何不写出来大家一看?”

众人闻得紫鹃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引用作了几首怀古绝句,内隐几个地方名,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无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众人看了,都称特奇妙。天佑先说道:“无论哪首诗词都是唐诗上有据的,每一首诗词都提到地方名,我们也从不知道你一个平凡之女竟然走遍大江南北,若还没说错,不只此十句诗词为是。”我忙拦道:“这紫鹃妹妹也忒冠冕堂皇,矫揉造作了。这几首诗词虽于唐诗上记有,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象迷惑,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这几个地方也没有到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香玉便道:“这话正是了,我只是有些半信半疑,一曲曲弱女子能走遍天涯海角。”晴雯又道:“况且他假如是到过这个地方,这整个事儿显而易见无从考据,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同一个地方的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祭拜孔子庙之地,倒在同一处见了三四处。孔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家乡曲阜到处可见祭拜之地。如何又有到过多处之说?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就会在很多地方或是同一个地方修筑庙宇以示尊敬仰慕,也是有的。及至看《史记》上,不止孔子的殿宇之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在当地修筑同一个孔子庙就不少,无考的孔子古迹更多。如今这香火鼎盛、人才济济过往的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财富,凡功名利禄,说书唱戏的。都会在自家供奉孔子以求保佑。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孔子保平安,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都是孔子庙。况且又并不是到了另一个地方就足以证实来到这个地方了,说不定紫鹃妹妹没到很多处就能看见此处的景色。这竟无妨,我只是说说而已。”紫鹃听说,方罢了。深知大家不信她走过很多三江五岳。不过既然都猜了一回,皆都能一目了然。

入秋之日天短,不觉又是前头吃晚饭之时,一齐前来吃饭。因有人回三姨娘说:“蕙兰的弟弟柳孜墨进来说,他母亲旧病复发了,想他女儿。他来从家里赶来求恩典,接蕙兰往家里一趟。”三姨娘听了,便道:“人家母女一场,论感情,岂有不许她回去的。”一面就叫了可卿公主来,告诉了可卿公主,命酌量去好好办理。

可卿公主点头答应了,回至房中,便命贴身侍婢水桃立即去转告蕙兰原故。又吩咐水桃记好:“再将跟着出门的侍婢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家奴,跟了蕙兰一起去。到了大门外派三个年纪稍微大些同跟车的。在路上也好互相照应。顺便雇佣一辆大车,你们陪着坐,要一辆小车,给小家奴们坐。”水桃二话不说答应了,才要去,可卿公主又叮嘱道:“那蕙兰会有时照料不好自己,你告诉她说我的话:叫她穿多携带几件颜色艳丽的衣服,厚重大的袱衣裳也要拿着,包袱也要好好料理,暖手炉也要随身拿好的。临走时,叫她先来我瞧瞧。”水桃作揖答应去了。

不到一会的时辰,果见蕙兰穿戴整齐来了,两个家奴与水桃的拿着手炉与衣包。可卿公主看蕙兰头上戴着几枝簪缨光灿金钗略显华丽,又看着了一身深白色织锦的长裙,裙裾上绣着粉红的点点桃花,用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

可卿公主笑道:“蕙兰姐姐这些衣裳都是姨娘做生意换来的好布料,赏给了你倒是挺合身的,但只这长裙太白净了些,如今这单调色泽穿着也感到冷,你该穿一件颜色大红棉袄裙的。”蕙兰腼腆笑道:“三姨娘就只给了这些了,还有一件青蓝的.说赶年下再给做更好的,还没有做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