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八十二:琅琊国,诸葛临

将军白发征夫泪 八十二:琅琊国,诸葛临

作者:大不列颠流浪某熊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4 18:38:48 来源:小说旗

第八十二章

卧龙出身之地,琅琊。

其前身为分封国,此前有诸多封王被封到此处做这琅琊国的王,琅琊国地域广大,属县众多,赋税甚高,其宫殿华丽,都城坚固,是地位颇重的军事要地。

三国时期,【开阳】一直作为琅琊国的国都,封有琅琊王。而琅琊阳都的诸葛氏族人分辅三国,其家族之庞大,跨界域之广阔,名声之深远。

而此时的琅琊在天下大乱后,自立为国,且不属于任何国的管辖之下,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现任国君,正是诸葛氏,其名为【诸葛临】。

诸葛临之所以能跻身存于这五国纷争中,与他的能力是分不开的,他向相邻的两国散布出消息,若是谁人能统一南北,便俯首称臣归属于其国之下。不仅仅是散布消息这么简单,整个琅琊地势复杂,以沂、沭河为中心,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涵盖了诸多复杂的地形。加之诸葛临本人的聪明才智,这一番精心布置,更无人敢轻易动这块地。不管是北边的北周,还是南边的南唐,都不想与其产生冲突,况且这诸葛临也声称,谁人能统一南北,便俯首称臣,所以两边基本上达成一致。其地贸易自由,不管是哪边来的马车都能从此经过,哪路商船来此交易,都能由此借道,才导致这琅琊国能一直长存于此。

民间曾有儿歌讲到此事,这首歌是这么唱的:南北两国两相望,中间琅琊从中立,何时能与琅琊并,待到诸葛临死时。

这首歌的有意思就在于诸葛临这个“临”字,与“临死”的“临”是同一个字,于是便直接唱作:“待到诸葛临死时!”

从这首儿歌中就可以得知,这琅琊国一日有诸葛临坐镇,便一日没有人会去动这块地。

“王上,蜀国使者启程来了!”【王少之】俯首帖耳说道。

“哈哈,果然不出本王所料,可以备好酒席了。”诸葛临轻笑一声言语道。

“但…这蜀国使者才出发不久…”王少之再次强调了一句。

诸葛临站在大殿之上,抬眼看了下这王少之,随后又收回视线,左右踱步起来,顷刻才慢慢讲道:“蜀国使者赶路神速,不到天黑便能到我琅琊,王爱卿下去准备就是了。”

听完这诸葛临一言,王少之不再多嘴,往后退了几步,随即转身出了这大殿。

虽说有在民间歌谣中出现,不过这诸葛临本人却十分年轻,即使顶着垂帘王冠,听声音也能听出来,这年纪可能跟熊敬崇差不多,所以这歌谣中所述待到诸葛临死时,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等到的了。

此时的大殿就剩诸葛临一人,但这诸葛临依旧看着前方,前面是大殿门的方向,而这门也敞开着的。没有人的时候,诸葛临喜欢站在大殿看这个方向,由于宫殿建在地势高的地方,所以这门外的光景是极好的,起初在建立宫殿的时候,诸葛临便吩咐下人,将宫殿建立在朝西的方向,这方向要十分准确,准确到若是有天眼能直接从此处看向【五丈原】的方向才行。

当时这个要求可是让全国上下费了好大的功夫,最后实在是想不出如何测量,便用了最笨也是最稳妥的办法,那便是让一行人从五丈原出发,再根据详细的地图,一路行走过来,这个方法费时费力,耗时一年半载才完成。

但琅琊全国上下都没有什么怨言,因为这五丈原便是诸葛亮仙逝的地方,也是诸葛亮竭尽一生,为克复中原,兴复汉室,所止步的地方。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些词都是诸葛亮一生的全部写照,琅琊人敬仰诸葛氏,更是要求自己孩子一出生就要熟读诸葛亮的着作。

“当初先人以蜀地为出发点,想效仿刘邦从西至东夺取天下,而今本王以为从东至西也不是不可。”

诸葛临怔怔地望着那门的方向,就好像他站在这里能看向五丈原一样。

刘从一行人乘坐马车,就这般依山靠水的走在路上,此时吹来的风已然是海风了,行走在高处时,远远便能瞧见海面,那片海上的风带着盐咸味飘了过来,海鸥在海面上展翅徘徊着,而西边的山脉更是蜿蜒数百公里不见其尾。

“先前我等已经过几个驿站,这会应在琅琊境内了。”范世瑾看着手中的地图说道。

一行人也是从内陆第一次跋山涉水来到海边,自然是对这一路的风景目接不暇。

“如此好山好水,却没有了闻人大哥作陪,唉!”刘从望着窗外的风景叹了口气。

魏叔进骑马靠到窗子旁说道:“小弟啊,人各有志,你闻人大哥是个真汉子。”

“魏兄所言在理,闻人星有自己的打算,我等应理解他。”范世瑾将地图卷好,又看向窗外说道:“不过这剑宗到底是在何处啊?”

“后蜀与南楚的交界地带,具体什么地方在下也不是很清楚。”魏叔进这江湖阅历倒是不少。

范世瑾点了点头,拍了拍手中的地图说道:“如若我等出使顺利,这回去的路定是走水路,乘船也会途径楚地,到时也是可以寻一寻闻人星的!魏兄怎么看?”

“哈哈哈!看来范使者有意邀我入蜀啊,在下无官一身轻,哪里都是去得了的。”魏叔进也不跟这范世瑾推脱。

刘从趴在窗沿上说道:“魏大哥啊,你若是跟我等回蜀地,这兵器之事便尘埃落定了!”

“那我可真的跑一趟啊!哈哈哈哈!”这魏叔进一听说兵器之事,立马便来了兴致。

“不过此时的琅琊国君是何许人也?”熊敬崇透过车窗已经能看到几户人家了。

原本喜笑颜开的魏叔进收回了笑意,脸上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半响才说道:“这琅琊国君可不容小觑,琅琊、北海都在他的统治之下,在下之所以往这边走,就是因为这其他国家的势力延伸不到这里来,不过这个琅琊王诸葛临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只希望我等能安然无恙的过去了。”

“诸葛…?这琅琊果真是诸葛氏的发源地啊,诸葛氏都在此处称王了。”柏溪樾附和道。

范世瑾、熊敬崇倒是对这诸葛临所知甚少,没曾想此时的诸葛氏已经控制了整个琅琊、北海,还能在这乱世中处于不被吞并之地。

“百年诸葛氏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范世瑾不觉感慨道。

历史上有诸多名门望族有机会登上王座,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影响与地位,占地称王更容易受到当地人的认可,所以这百年氏族更容易登上王位,不过也不是全部,也有例外,例如农民起义中的头领…不过道理却是同一个道理,不管是农民还是别的什么,皆需要名望与影响力。

此琅琊还有一种特殊的地貌,那就是岱崮地貌,这地貌形态的特征则为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则是逐渐平缓山坡的景观。

“这山峰与别处的山峰好像不太一样…”刘从将头伸出窗外,欣赏这两侧的美景。

“诗人王心鉴曾有留《岱崮》一诗,其诗是这么念的。静心入深山,爽气越重峦。惠风栉田垄,祥云萦桃园。幽涧惘朝暮,洞天无暑寒。徜徉龙须上,石人已通禅。”范世瑾说罢就闭眼深情地吟诗一首。

这诗句刚念完,车窗外就传来一阵掌声,魏叔进双手拍完掌赶忙牵住缰绳,随后说道:“范兄,真是学富五车啊,这山的神秀之美,在这首诗句中写的是淋淋尽致!”

“魏兄还是捧场啊!”范世瑾笑言道。

刘从、柏溪樾听这一句,也拍手称赞道:“学富五车,学富五车啊!”

“这一路要是都能这般,还是不错的!”熊敬崇这眼泪都差点笑出来了,转眼就看了看窗外说道:“方才有途径几个县,这会应该要到开阳了。”

众人再看向前头,果然就瞧见一高大的城门屹立在了不远处。远看像楼阁殿宇,待马车再走进些,才望见那楼阁殿宇下有一道门,这便是开阳的城门,瞻蒙门。

魏叔进瞧见这城门,眉头便皱了起来,那额头处的十字状的皱纹又凸了起来,便自言自语道:“这城门不仅高大,左右还有两塔楼…这要是攻城确实难以攻下…”

“我们这魏大哥的**病患了,看到这城门就想攻城略地了。”刘从瞧见这魏叔进说道。

魏叔进收回视线,接着跟马车里的人讲道:“所以这么多年,琅琊能安然无恙还是有原因的,城门都建这么高了,这哪来能爬得上去,原本这琅琊地势就比较高。”

“天色也不早了,今日我等就在这开阳停歇一晚!”范世瑾对几人说道。

其实这天色还是天光大亮的样子,只不过范世瑾想登这开阳好好游览一番,毕竟是卧龙的出生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