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鸿鸣 > 正文 第二十回 二指禅

鸿鸣 正文 第二十回 二指禅

作者:北派二爷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本在五十年前,这长信宫该是他的,那时候他梦想在长信宫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可惜……

那九千九百阶汉白玉台阶下,两个留着一缕飘然白胡子的老者身着大国柱官服,坐轿而入。

两人正是国子监大国柱三朝元老荀卿、黄门阁老宋焱,两人均是象拓王朝开国“九老之一”。

之后依次是国子监、黄门等各司文武百官依次走进长信宫大殿。

大殿顶上镶嵌着万颗夜明珠,如同白昼。墙壁用金箔装潢,极尽奢华。就在大殿最里头,九阶汉白玉台阶上一把镶嵌玛、红蓝黄瑙宝石的王座高高耸立。王座前是一块完整的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宣案,九条龙栩栩如生,绕大殿主梁盘旋而上,那王座上坐着一位刚刚行过冠礼的粉雕玉琢的黄口小儿,正是当今尚未亲政的王朝皇帝韩印,他身侧台阶下侍立着八名老态龙钟的宦官,眉目低垂,似乎入定了一般,对大殿上的事情充耳不闻。

象拓王朝共有内侍宦官一百三十五人,与外官不同,内官按照十二阶品级晋升,以十二监为最高,而最为厉害的又称为东首。

这八位无须低眉垂目的老者,显然是当今王朝内最为厉害的内监。

“昨夜邸报进京,江州府再次洪灾泛滥,江州知府谭载年已押往王朝刑律司治罪;达州灾荒,边民作乱,已经连下三城,达州知府惶恐不安,企图弃城逃跑,要不是主事拦在马前拼死相谏,恐怕此刻达州府早已不是我王朝一州了……”,一旁宣令官宣读三位辅政大臣的训令。

“哼,这达州知府除了玩女人还会干什么,昏庸无能。限一旬之内安抚难民,否则别怪朝廷不讲情面,他全家老小一百多口可都在天牢中举目期盼”,身披明黄九爪蟒袍,腰束玉带,配天子剑的靖王韩裳一脸怒容,垂眼看了看身侧大国柱荀卿、黄门阁老宋焱,两个老家伙一言不发,甚至连眼皮都没抬。

他望了望王座,这位马上就要亲政的小皇帝此时正一脸懵懂的看这三位辅政大臣,听他们处理朝务。

“再厉害的武功,也抵不过这王座,这才是天下最厉害的东西”,韩裳打眼扫过,心里嘀咕道。

朝会结束,不久一位驼背老头,样子萎靡,显得有些老态龙钟走进了靖王府。

“天启回禀,按照钦天监和黄袍道人赵彦永提供的名单,已暗杀有龙气之人四十八人,天启损失二十三人,仅仅在江州就折戟十六人,江州似乎大有古怪”,驼背老者在中年男子身旁,他本身背部有些驼,此刻几乎躬身到地。

“哦”,靖王没有接话,似乎早已心中有数。

他目不转睛的望着眼前那副巨画。

屋内一方乌金木制成的方桌上一壶茶水正飘逸出阵阵香气。那六丈长的《天宫地府图》栩栩如生,挂在客厅正中央,卷轴垂落在绣织云锦地毯上,站在面前如身临其境,惶恐不安。老者抬头看了一眼,画上一个人正背对他们,仰望他身前的万里山河。就在这人脚下,地面千沟万壑,深不见底。

“此图乃后唐国主皇宫内之隗宝,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我看了十几年了,竟是一点眉目也没看出来”,韩裳低头沉吟半天,缓缓踱步到乌金方桌前。

“苏掌印,韩印此次差遣你来是有什么旨意吗?”

“我主子这几天想南下游玩,特来通禀靖王,他离京后王朝内外一切大事均劳烦靖王操劳了”。

“唉”,靖王轻声叹息一声,转过身来,“这王朝如此重的担子,老夫实在是越发觉得沉重了”。

“苏掌印,今来老国柱白保,那边有什么动静吗?”,靖王拿起婢女刚刚端上来的参汤喝了一口,挥了挥手,大堂上的妙龄婢女都退了出去,悄无声息,就像一只灵猫,来去无息。不过十二监掌印老太监知道这些女子个个都是身负绝世功夫,竟能将自身那流转的气息隐匿起来。

“白保称年老体衰,叶落归根。没有几年活头了,恳求陛下允许他在江州苟延残喘,实在有心无力朝政”,说话的驼背老者正是当朝十二监之首的掌印太监苏虞,其“二指禅”功夫,当年硬是将不可一世的苍北刺客给逼停在五十丈外。

有人曾说,十二监之首掌印太监苏虞,武学修为不下于百年前的南宫轶。

“昨夜贤德妃又是独守空房吗?”

“恩”。

“据我多年围猎经验,这贤德妃乃胯下尤物,可惜了,这韩印放着剥壳的荔枝都不咬一口,如此的鲜嫩。又不是老虎,竟然连屁股都不敢摸一把,都说虎父无犬子,这韩印似乎也太......”,韩裳抚摸着手中的玉玺,其中龙鳞一张一合,隐隐有声张之气,竟毫不避讳这十二监之首的东首,对自己的主子一番评价。

“后宫之大,你也算是三朝元老的内侍老臣,你也过足瘾了吧”。

苏虞面无表情。

韩胤灭七国后,登基为帝,象拓王朝为了制衡士族阶层,打破阶层利益束缚。实现文人治国的士大夫官制,授予寒门士子黄门头衔,以区别于国子监那些清流贵族,让大批寒门士子有机会进入王朝庙堂内,从而以改以往士族一家独大、难以制衡的局面。文人特别是寒门士子更是将自身荣辱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朝政顿时活跃起来。

“新党和旧党相互揭发,互相倾轧,他们背后隐相宋焱真的以为我不知道吗?”,他自言自语的说,苏虞没有接话,几十年来他深居王座之旁,早已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朝局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也不是他该插话的事情。

“苏虞,你身为大内十二监之首,江湖上恐怕罕有敌手吧?”。

苏虞没有接话,他早已经听见三个黑衣人正屏住呼吸,悄无声息的附在屋脊上,而且各人手中均持有一柄青钢剑。

那三名黑衣人为首的是一位羊角胡老者,他从进入王府开始,越走越心惊,如履薄冰。

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原本以为靖王府守卫森严,没想到竟然如此松懈,轻而易举就闯进府中靖王下榻之处。不过空气中静的除了自己的呼吸声,什么也听不到,让人感到莫名的窒息,静的太可怕。

“《天宫地府图》……?”,羊角胡老者不敢相信自己今日运气竟然如此之好,竟然一下子就在如迷宫一般的靖王府找到了这幅图。

三人浮在岩脊背上大气不敢喘。

他因为激动,握着青钢剑的掌心,渗出汗水,将红色的剑穗都打湿了。

靖王将玉玺递还给苏虞,头也没回,缓缓道,“进来的三位,怎么不下来聊聊?”,他眉头稍微皱了一下,显然对于他们三位不速之客的到来颇为不满。

三个人原本准备一扑而就,将这个锦衣玉服的靖王和驼背老太监刺死,靖王的话让他们心里一惊,知道已经暴露。再不等待,剑光霍霍,三柄青钢剑刺出,两柄刺向靖王,一柄刺向驼背太监。

韩裳稳稳未动,眼看两柄青钢剑就要刺到他的后心,他却泰然自若。

就在这白驹过隙的瞬间,驼背的掌印太监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嘴角微微翘起。

三人耳中听到人的骨节“咔咔”暴响,如同爆竹一般噼里啪啦作响。只见刚刚还佝偻腰躯的掌印太监腰脊直立,身如鹄鸽,早无老态龙钟的样子。

中指和食指迎着剑光戳了出去。

为首的羊角胡老者心中暗喜,“以双指迎剑,除非达州拈花寺的紫衣如来金刚罩,难道这老者已经是金刚不坏之躯”,他心中一惊,先声夺人的气势一下子如泄气的皮球无影无踪,手上动作自然慢了半分。

“咔嚓”清脆声响,血一滴滴的沿着双指,落在地上。

三个人瞬间被双指的罡气炸裂,形成一团血雾,纷纷落下。

“哈哈,二指禅,果然名不虚传”,靖王刚刚身形连动也没有动,那柄青钢剑已经触及他身后的衣衫,他都泰然自若,仰头大笑。

“人都说十二监功夫诡异莫测,你这双指恐怕没少浸染鲜血吧”。

“在王爷面前献丑了。只是老奴有一事不明,他们是谁派来的?”,苏虞知道这靖王府虽然安静无比,但却有无数躲在暗处的高手,外松内紧,时刻拱卫着韩裳,这三个人显然是靖王让他们放进来的。

“天下想杀我的人何其多,问也是白问,早晚要灭了他们这群逆臣贼子”,他拿起如玉如意递给苏虞,“到了江州,记得把这个交给白保。”

苏虞又恢复老态龙钟样子,驼着背,一脸恭顺接过如意,始终没抬起眼看这位高深莫测的王爷一眼。

翌日,长信宫,一架马车驶向官道,扬长而去。

马车上一个少年,一袭白袍,手中拿着玉佩,把玩着,身边坐着一位驼背的老太监,车外两个身着劲装的马夫正全神贯注的驾车,官道上荡起弥漫尘土,四匹马均是上乘的宝马,铁蹄踏在官道的黄沙地上,嗒嗒作响。

“主子,这次出宫,去什么地方?”,说话的正是十二监之首苏虞。

“江州,武当山赵永礼和钦天监汪道昆早就各自上疏,说此地龙气直射牛斗。我倒想去看看那人杰地灵的地方都是什么人物,想当年世祖就将定国公安置在此,据说他的孙子是个纨绔的草包……然后一路往北,旁观一下为我象拓力挽狂澜的叔父燕王,还有那痴心妄想的苍北铁弗王”。

那个少年就是当今象拓王朝尚未登基,但还是名义上的皇帝韩印。

在长信宫大臣们眼里,这个还未登基的儿皇帝整天游山玩水,跟他父王一样不争气。当初世祖辞世,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的世宗重获自由,原本懦弱谦卑,洁身自好的假象没有了,而是大选后宫嫔妃,穷奢、残暴凶狠,整日在王城醉生梦死、肉林酒池,补药吃了好几丹炉,终究没出几年就一命呜呼。搞得原本刚有起色的象拓王朝,气数将尽。

内侍苏虞闭着眼,心里暗中盘算,他冷眼旁观了几十年王朝大事,“想当年韩胤为了能千秋万代,诛杀功臣,却不曾想不到五十年的光景,他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弟弟却是最危险的人”。

“靖王恐惧流言日,燕王卑谦下士时,设使当日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首童谣几年前似乎在王城的大街小巷中开始传唱是谁在传播……

这长信宫的王座可不止百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